第一图书网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八月號:陳映真

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4年8月  

出版社: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

印刻文學生活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十二期(八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年輪 張清志
【劇照的聯想】明天過後 朱天文
【短波】
窗戶 姚若潔
醬油、辣椒及其他 馬悅然
如此書評家 黃燦然
【專輯:陳映真:風格、風采、風景】
我的寫作與台灣社會嬗變 陳映真/主講 張清志/整理
我一貫都很不願意也不擅長提到自己,今天我很高興主辦單位把我自己的寫作和我一路走過來台灣社會的嬗變連繫到一起,這樣的話,我講起來就不會覺得都是在講我自己。
阿公 陳映真
他看來就像別的台灣鄉下來的人,樸直、木訥、誠實。他的笑容洋溢著真摰的喜悅,真像是個為自己親孫女兒趕來赴婚宴的親人。
生死 陳映真
呼吸停止、心臟停止搏動,是不是就是死亡?我為什麼沒有經驗過一般人都會讀過的、從死裡還陽的人的體驗譚?為什麼我的生死的界線只是暗室中深沉的酣睡?
陳映真風景
憂鬱的尼布龍根之歌 晏山農
人間陳映真 徐錦成
我記得那個時代仍有典範 陳雪
冷而清楚的聲音 吳明益
我敬重那樣的小說家陳映真 童偉格
理論陳映真與小說陳映真 蔡依伶
印象一種 楊美紅
山路 伊格言
傷感的戰鬥者 楊佳嫻
【專欄:聊聊齋】雙刀張 張大春
【專欄:嬉戲】從凱西到味醬 紀蔚然
【專欄:閱讀的故事】跨過人生的折返點──有關四十歲以後的閱讀 唐諾
【專欄:閒讀偶拾】美食節、食神和催情物 林行止
【國際文壇】饑餓之路 班‧歐克里/文 王維東/譯
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生命常常會延伸到其他生命中去。兩者之間沒有界限。有時好像我同時過著好幾個人生。一個接著一個交會直到所有的生命匯聚在一起,共同注入我的童年。
【專欄:西西看房子】荷蘭 西西
【專欄:文學空間】人生是個神祕的東西 阮慶岳
【寵物時代】
甜甜圈 米朗琪/文 米榭兒/圖
彩繪玻璃燈罩 米朗琪/文 米榭兒/圖
【理想的國度】
理想的國度 宋澤萊
因為我不懂政治,只懂文學,所以我只能以文學為指標,來陳述心中的「理想國度」。
同時,我也不擅想像,只能講事實,說一說過去的經驗,好用來「鑑往知來」,略窺所謂的「理想的國度」。
藏在我心中的國家 李敏勇
有了國家,然後,讓國家無形化。這是我的國家想像,這是我不是國家主義者的意願表明。
我理想的國度是小小的美麗國家。因為小,才不會有大國化、列強化的慾望。
貓咪不同國 朱天心
什麼時候開始,我在旅行觀察不同國家時,在各種參考指標指數外,不知不覺加進了一項貓族指標,看這國貓族的反應,知道這國人是如何對待「非我族類」的。
沒有家園 黃錦樹
李永平多年的歸返,原來不過是流亡──不過是加入那個世代外省中國人流亡於閩海孤島的隊伍──錯位的歸返,一種錯別的存有論。
【文學對話】穿越謊言,回歸童話 彭瑞金vs.吳錦發
【過日子】風車 丘彥明
【文學原鄉】舞鶴在淡水 陳文芬
【映像館】庸俗比較
陳凱歌與張藝謀的電影跨越了兩個時代,這兩個時代既可以看作是時間上的兩個十年,也可以看作是中國人從虛無的理想主義到實際的現實主義轉變的兩個時代。陳凱歌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英思維,是中國士大夫思想與西方進步思想的結合體,彷彿英雄體詩歌的貴族藝術,和張藝謀以生存為第一要義的現實思維,以「本我」為最終表現,可以看作是一個中國電影版弗洛伊德的平民藝術。
【超新星】迷幻森林 羅喬偉
他很少說話,即使正值發育期的時候。他總是表現地如同常人一般,對著隱形的事物假裝看不見,包括一匹六腳馬、一對貴族的亡靈、一艄飄忽不定的鬼盜船、一名生了雙翅膀的老人,與一條沒有名字的小河。
【印刻書房:每閱一字】更 趙世民
【印刻書房:最哈絕版書】刀叢裡的詩──某個詩江湖的幻想 銀色快手
【八月小說】多出來的人 蔡逸君
多出來的一個人是在火車上就出現的,那時森正在打盹,他一來就在森的旁邊坐下,森沒有睜開眼睛,卻聞到了他身上的氣味,一種小時候吃過,摻入丁香肉桂滋味的零食,用來欺瞞同年紀小朋友的可以吃的「紙片」的味道。

作者简介

年輪
「其實,不是我不說。整個世界,全變了。說那些過去的事,有誰聽,有幾個人聽得懂哩?」
一九八七年,陳映真的〈趙南棟〉。這段話置於今日,似乎更妥貼了。昔時已遠,生命不知何故輕盈得近乎淺薄,整個世界,全變了。從生活方式到意識形態,我不知道別人,至少就我而言,沉重的歷史感一日日稀薄淡化,遠的學生時代急於體會認同的中國歷史,近的陸續透過媒體、書本填補的如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美麗島,都不再作用於身上,那是過去的事,屬於苦難一代的長輩。
記得早年讀《山路》,毫無準備地讀著,隱隱約約感受其中的苦難悲痛,卻總覺得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次整理陳映真先生演講,再回頭讀〈鈴璫花〉、〈山路〉諸篇,才發現問題癥結:原來是背後的龐大歷史基底,是的,小說藝術背後,有一龐然歷史社會甚至經濟政治背景,是年輕貧薄無知的我所無(甚至至今仍無……),不得其門而入,那是我們思想教育付之闕如的左翼思維,那是一度被刻意凐埋的歷史缺口,此種種,讓讀他的小說除了用心還得知識背景。
時代走得好快,我不知道比我更年輕一代,知識底層被灌注了哪些東西,他們更關心什麼,當我們慨歎文學勢弱,無私捨己的理想精神不再,這些「過去的事」,有幾人能懂想懂?
陳映真先生一代人,儼然一株株枝繁葉茂大樹,歲月所經歷的,在他們粗大枝幹上留下一圈圈刻痕,彷彿樹木透過年輪記錄生命,一年又一年記載了水土的豐足或貧乏,記載了一年的傷痕與血淚,他們從苦難中走過來,生命的年輪也因此分外曲折、繁複而深刻。他積極介入社會對抗強權為其所堅信之理念奮鬥抗爭的熱情與勇氣,始終是後世的典範。他所承載的是一整個時代的火焰,近作兩篇裡,他溫柔卻強大的火光,仍兀自閃耀。
轉眼《印刻文學生活誌》也即將留下第一圈年輪,出刊期數自一而十二,一個週期,一次迴旋,我們用十二本雜誌畫下了第一道年輪。這些日子來,持續增加的訂戶,始終耀眼的書店零售,還有友朋間傳來關於閱讀《印刻》的種種傳奇,都讓我們感到吾道不孤,也成為我們精益求精的動力。在此,期許未來有更多秀異創作者加入我們的行列,也盼望能不斷開創新局。
本期「理想的國度」邀約宋澤萊、李敏勇、朱天心、黃錦樹四位名家發言,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對於理想國度的指標。「國際文壇」介紹奈及利亞出生的小說家班‧歐克里代表作《飢餓之路》,史詩手筆,劇力萬鈞;「映像館」則為當前中國電影界兩大巨匠張藝謀、陳凱歌進行超級比一比,相信對理解兩者的電影藝術有所裨益;「八月小說」是蔡逸君〈多出來的人〉,離開編輯台回到小說家崗位後,他的作品依然充滿著想像與另類思辨。至於原定刊出之張愛玲劇作,由於稿擠,將另擇期刊出,請讀者見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八月號:陳映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