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周保中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1年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周保中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记录了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3月~1945年12月)的战争生活和英雄事迹。

作者简介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字绍黄,白族,原名奚李元,号绍黄。1902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一个白族家庭。周保中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总指挥,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周保中幼年时,因家贫,在读书的同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锻炼培养了他固执倔强的性格和助人为乐的品德。1917年2月,年仅15岁的周保中毅然从军,参加“靖国护法”战争。1922年11月至1924年他在云南讲武堂学习军事。1926年他到广东参加著名的“北伐战争”。1927年3月,周保中担任程潜第六军五十六团副团长,在追击号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军阀孙传芳残部时,奇袭了南京雨花台。在革命处于低潮时,他于1927年7月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指示,继续留在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做党的秘密工作。1927年12月,他担任六军十八师副师长,在湘、浙、豫等省从事兵运和联络工作。1928年底,党派他到苏联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从苏联回国。1932年,周保中被中共中央派遣到东北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开始了在东北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战斗生涯。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周保中率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并于20日率抗日联军100余人飞往长春,担任苏联红军驻长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在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1932年1月到1946年的14年中 ,周保中作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军事指挥者和卓越领导人之一,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曾5次受重伤,有一次肚子被子弹打穿,肠子流出来,他忍痛用手把肠子塞进肚内,又继续战斗。他曾用刮刀刮去被子弹打烂的皮肉,在不用麻醉的情况下,让人用铁工钳子把子弹拔出来,惊得部下目瞪口呆。他以自己的英勇行为,身先士卒,赢得抗联将士对他的无比信赖和爱戴。在中朝联合作战中,周保中与朝鲜金日成主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14年的抗日斗争中,周保中历任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绥宁反日同盟军军长、党委书记,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中共东北委员会委员、书记,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
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周保中担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他还担任过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兼吉辽军区司令员,吉林军区司令员,吉林省委委员、常委,吉林省政府主席。1946年4月,周保中指挥解放长春。5月,周保中指挥部队痛击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队,稳固东北根据地。在解放东北的3年战斗中,周保中率部与国民党进行了800多次战斗,歼敌4万余名,缴获各种枪支28000多支,为主力部队输送18000余名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1948年10月,在争取滇六十军起义中,为第二次解放长春迫使国民党嫡系部队新编第七军投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稳定云南,巩固边疆,特调周保中回云南工作。他回到云南后,身兼多职,任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省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员、常委,省政府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长,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校长等。
1952年底,他调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部长。到重庆以后,他忘我工作,病情日益严重。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十分关心周保中的健康,1953年6月,命令他到贵阳花溪去休养。他服从组织决定离职休养,然病情日重。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派专机将周保中接到北京治疗。
1954年后,周保中相继当选为第一届 、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在中央"八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并担任全国政协一、二、三届常委,国家民族事物委员会委员。
1957年后,周保中在病榻上仍坚持学习,关心国事,撰写东北党组织发展史和抗日联军回忆录,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964年2月22日,周保中将军逝世于北京,终年62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东北抗日游击日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