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主义市场通论

陈甬军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06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甬军  

内容概要

本书分理论回顾,市场经济,市场流通三篇。主要内容有市场理论溯源与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流通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

作者简介

陈甬军,浙江宁波人,1954年11月生,1992年获经济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中国经济问题》副主编。长期从事市场理论与市场运行研究。著有《中国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研究》等著作,并在《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学术奖5次。

书籍目录

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篇章导论上篇 理论回顾第一章 市场理论溯源与演变第一节 早期经济学说史中的市场理论第二节 古典市场理论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当代西方市场运行与调控理论第五节 “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关于国家干预必要性的讨论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早期社会主义学说对市场的态度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场理论第三节 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不同认识阶段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中篇 市场经济第三章 市场与社会主义:若干基本关系分析第一节 公有制与市场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市场第三节 宏观计划调控与市场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模型第一节 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理论模型第二节 公有制市场理论模型第三节 公有制市场经济企业的目标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一般形式和基本功能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中的价格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过程第三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中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下篇 市场流通第七章 社会主义流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第一节 社会主义流通: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第二节 社会主义流通存在的客观基础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 流通运行与流通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流通的基本矛盾第二节 有宏观调控的自由流通:社会主义流通的运行方式第三节 走向市场经济的流通发展第九章 社会主义流通体制改革第一节 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下的流通改革第三节 农产品与工业品流通的特点及其体制选择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一节 市场联动性与市场体系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具体构成和价格体系第三节 市场统一性与市场管理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发育的方式和途径第五节 市场无国界:社会主义市场的开放性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二节 古典市场理论一般所讲的古典经济学是沿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用法,即指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前的西方经济学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地产生、发展和确立,自由竞争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这一时期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因此,古典的市场经济理论可以概括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这一时期的西方经济学家比较深入地考察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许多方面,诸如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决定,市场价格的决定和波动(即价值规律),收入分配(工资、地租、利息的决定及其变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的职能,经济增长和人口,市场经济的波动,以及国际贸易等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古典市场经济理论。这一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理论的深入研究和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自然秩序,主张自由放任古典经济学的鼻祖——重农学派十分强调“自然秩序”即社会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的规律,这一秩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了解这种自然秩序,并使人为秩序与之相一致。重农学派认为,自然秩序是判断一个社会健康与否的标准,使社会秩序同自然秩序保持一致的最好办法是政府的自由放任。自然秩序的目的是要以最少支出获得最大满足,而这只有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才能做到。“自然秩序”在重农学派看来,就与自然界一样,社会经济运动中有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市场通论》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主义市场通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