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社会保障研究

冯必扬,严翅君 主编 人民
出版时间:

2003-10  

出版社:

人民  

作者:

冯必扬,严翅君 主编  

页数:

429  

字数:

320000  

前言

  社会保障被认为是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它对于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自从1883年德国制定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以后,现代社会保障观念就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起来。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国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这些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和协调的发展。  正是出于上述社会需要以及高层次干部教育特别是干部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我们组织撰写了《现代社会保障研究》一书。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唐建中主审,冯必扬、严翅君主编,王培智、徐兴学副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扈海鹂:第一章;倪洪兰:第二章;徐兴学:第三章;柏骏:第四章;王剑:第五章;严翅君:第六章;王培智:第七章;陈曙红:第八章;朱强:第九章;冯必扬:第十章;尤佳:第十一章。本书由主编、副主编提出写作大纲,各章完成后主编、副主编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由主编进一步修改完稿,最后由我校副校长唐建中教授主审定稿。  由于本书是集体研究成果,再加上时间仓促,所以,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结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缺陷和错漏,敬请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对存在的问题批评指正。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借鉴、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有关学者和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领导和研究生处的大力支持,从确定选题到联系出版社都凝聚校领导的心血,在此谨向校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冯必扬 严翅君  2003年7月

内容概要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国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这些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和协调的发展。 正是出于上述社会需要以及高层次干部教育特别是干部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我们组织撰写了《现代社会保险研究》一书。

作者简介

冯必扬(1955-),男,江苏金湖人,社会学博士,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与社会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严翅君,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博士。

书籍目录

总前言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作用与意义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条件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支付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第四章 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 第一节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概述 第二节 国外社会救助发展概况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节 中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概述 第二节 国外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与发展第六章 社会保险制度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保险改革第七章 失业社会保险 第一节 失业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失业社会保险享受的资格、待遇及期限 第三节 中国的失业社会保险第八章 医疗社会保险第九章 养老社会保险第十章 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的管理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保障”一词,源于英文的social security,又可译作“社会安全”。从时间上说,这一范畴,最早出现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后来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费城宣言》,国际组织开始正式使用社会保障概念,一直延用到今天。1986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了“我国将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目标。 从广义上说,社会保障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某种安全感的社会安全网措施,它是面向全体公民、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从狭义上说,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途径,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的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者等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作为国民生活的保障系统,社会保障首先是一种经济保障,即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其次是一种服务保障,即当代社会还需要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趋向,满足国民对有关生活服务的需求,如养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其三是精神保障,即提供属于文化、心理的慰藉方面的保障,这是更深更广层面上的保障。它依赖于前两个层面上的保障,也依赖于与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相联系的社会文化氛围。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计划、社会行为、政府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其实施主体是社会组织或机构,主要是国家及政府。社会保障一般是由国家或社会统一管理,体现出社会性(或社会化)、公共性。这种社会性、公共性,基于一种普遍性原则。社会保障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就业单位的性质,不分是否有职业,也不分城市和乡村的,只要他们基本的生存出现了问题,就符合享受社会保障的条件,就应当得到基本生存物质保证。澳大利亚把社会保障的对象定义为“居民”,加拿大规定为“所有居民”。在丹麦规定为“常住公民、符合最低居住条件的外籍人,或适用互惠协定的外侨。”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最初是在贝弗里奇于1942年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国家在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其对象、范围不能局限于贫困阶层,而应当使全体国民均能够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普遍性原则成为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首先认可的原则,它符合社会公正的人类终极追求。普遍性原则在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又都意味着普遍的保障性、起点化的保障性。社会保障是根据一个社会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生存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给予特定的社会帮助,具有鲜明的保障性。市场经济通行的是竞争的原则、风险的原则、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客观上带来了社会成员生存的某种不确定性。与社会竞争、社会分化过程相联系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不断加剧,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它能帮助社会成员克服所面临暂时或突然出现的生存危机,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工业化国家,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城市有最低生活标准保障制度,农村有扶贫计划,此外,还有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等方式都是社会救助的形式,其目的就在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及相关成员的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问题。正是其刚性的起点化的保障性,建立起一种社会稳定器、社会安全网机制。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系统运行中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保障的资源与运作属于一种公共产品,属于公共资源在公共领域中的分配。社会保障的基本的目标是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其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人生存困境,仅此就贯穿并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公平性原则。从这一点上说,缓和社会的不公平,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给每一个人一种基本体面,富有尊严的生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进程的归宿点。有人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便突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这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郑功成先生认为这恰恰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误解。因为社会保障不仅是调整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关系的机制与手段,而且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虽然它也讲究效率,但本体职责却是努力创造并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在肯定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必定要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为现实基础,必定要强调对效率的追求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会蜕变为一种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手段。因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应该是市场机制,而社会保障的理性支撑却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是以社会劳动力为主,社会保障坚持对弱者的关怀,兼顾全体劳动者,其本身体现出社会一视同仁地尊重其每一个公民。正是这种公平性,才能使社会保障作为稳定性机制发挥作用的。公平性不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收入分配上的平均性,或社会保障基金的平均分配,而是在享受社会保障上的机会均等和利益均享。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都强制性地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任何一个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其适用范围的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种机会的公平的保障;另一方面,只要是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都能有均等地获得物质帮助的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成员自身原因或社会环境的原因,社会成员及其家庭之间的收入水平、贫富差别是必然存在,一些人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的境地,社会保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地征集保障基金分配给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在宏观上的重要问题是资金的收支平衡问题。它是依据一定的收支平衡原则,确定一定的收费率,以取得一定的社会保障收入,用以满足社会保障事业及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从世界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看,在通常由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方出资的前提下,按社会保障资金是否储备,筹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1.现收现付式。现收现付式要求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筹集资金。例如,先将一年内某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支出的费用测算,然后,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由于事前没有储备,完全依靠当年的收入来满足需要,并争取略有节余。这种筹资方式的特点是开始时费率低,且费率调整灵活,易于操作,也易于考虑物价波动,收入增加而调整费率。其缺点是费率的不断提高会导致企业负担沉重,进而又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成本,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2.完全积累方式,也叫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艾平衡为原则的筹资模式。它要求在预测未来时期内社会保障支山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将其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初期收费率高,筹资见效快,在较长时期内收费率相对隐定,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初期的若干年内,社会保障收入大于支出,部分资金形成积累储备,甚至可以通过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其缺点是积累的基金有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投资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若管理不善,也可能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3.部分基金积累式。这是一种介于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完全积累制之间的混合方式。这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方式。即是在满足现时一定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出一定的储备以适应未来的支出需求。作为一种混合方式,它具有两者的优点,在社会保障项目实施初期,其收费率高于现收现付式,低于完全积累式,费率相对稳定,易为筹资对象所接受,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保障支出的需要。(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的选择 1.筹资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的支出特点。社会保障项目按支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支付项目和长期支付项目。短期支付项目的特点是不定期的支付,如工伤保险项目,其发生支付的时间和支出规模有很大的随机性,事先很难确定。因此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一般适用于短期支付项目。长期支付项目的特点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至少5年以上)定期支付,而且支付水平可能变动,但是,发生支付的时期和支出规模变化的随机性较小,是可预测的。因此,一般来说,全基金式的筹资方式适用于长期支付项目,如养老保险。 2.筹资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人,一般来说,老年人口主要依靠社会保障保证其老年生活,因此,老年人口的多少往往成为社会保障收支规模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发展趋势。如果在未达到人口老龄化之前,因老年人口少,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不大,而采取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那么,当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社会保障费用就会急剧增加,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基金式的筹资方式就显得很困难了,因为在收费率已经很高的条件下,建立一定的储备基金,势必提高收费率,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难以承受。相反,在老年人口较少、社会保障收费率较低的时候,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影响,采用基金式的筹资方式,建立定的储备基金,就可以为对付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做好物质上的准备,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后记

社会保障被认为是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它对于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自从1883年德国制定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以后,现代社会保障观念就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起来。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国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这些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和协调的发展。正是出于上述社会需要以及高层次干部教育特别是干部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我们组织撰写了《现代社会保障研究》一书。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唐建中主审,冯必扬、严翅君主编,王培智、徐兴学副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扈海鹂:第一章;倪洪兰:第二章;徐兴学:第三章;柏骏:第四章;王剑:第五章;严翅君:第六章;王培智:第七章;陈曙红:第八章;朱强:第九章;冯必扬:第十章;尤佳:第十一章。本书由主编、副主编提出写作大纲,各章完成后主编、副主编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由主编进一步修改完稿,最后由我校副校长唐建中教授主审定稿。由于本书是集体研究成果,再加上时间仓促,所以,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结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缺陷和错漏,敬请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对存在的问题批评指正。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借鉴、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有关学者和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领导和研究生处的大力支持,从确定选题到联系出版社都凝聚校领导的心血,在此谨向校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冯必扬 严翅君2003年7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社会保障被认为是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它对于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自从1883年德国制定颁布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以后,现代社会保障观念就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起来。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国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社会结构性矛盾、利益冲突、收入差距、失业率、老龄化等问题,这些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健康和协调的发展。 正是出于上述社会需要以及高层次干部教育特别是干部研究生教育的需要,我们组织撰写了《现代社会保障研究》一书。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唐建中主审,冯必扬、严翅君主编,王培智、徐兴学副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扈海鹂:第一章;倪洪兰:第二章;徐兴学:第三章;柏骏:第四章;王剑:第五章;严翅君:第六章;王培智:第七章;陈曙红:第八章;朱强:第九章;冯必扬:第十章;尤佳:第十一章。本书由主编、副主编提出写作大纲,各章完成后主编、副主编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由主编进一步修改完稿,最后由我校副校长唐建中教授主审定稿。 由于本书是集体研究成果,再加上时间仓促,所以,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结构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缺陷和错漏,敬请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对存在的问题批评指正。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借鉴、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特向有关学者和出版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领导和研究生处的大力支持,从确定选题到联系出版社都凝聚校领导的心血,在此谨向校领导致以诚挚的谢意! 冯必扬 严翅君 2003年7月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保障研究》的出版满足了社会需要和干部教育的需要。社会保障被认为是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它对于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保障观念已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我国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社会保障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