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为正义而辩

郭夏娟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郭夏娟  

页数:

347  

字数:

23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罗尔斯正义论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这正是女性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时期。本书通过女性主义与罗尔斯的正义之辩,审视当今西方的正义理论究意发生了什么,反思尔斯的契约论方法及其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的主义论是否具有父权主义特征?两个正义原则运用的范围是否包含了女性的生活领域?以差别原则为核心的正义分配模式是否涵盖了全部社会正义问题?女生主义追求的又是怎样的正义理想?在女性主义的视野里,可以发现,正是在普遍正义的形式下,将不平等的性别制度更深地掩藏了起来。女性主义揭示罗尔斯正义论的特别特征,意在解构正义理论的性别“盲区”,把女性的正义要求与理论建构融入主注解正义理论,以“移性的”态度寻求包容两性价值的正义社会。本书的视角与内容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开创性,选择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展示当今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动向。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审视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男性自由主义正义观,对揭示我国性别制度的不足,形成正义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郭夏娟,浙江省绍兴市人。哲学学士(杭州大学)、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曾在澳大利亚墨道克大学研修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现为浙江大学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伦理学与政治学研究,目前主要研究西方女性主义政治学与政治哲学,包括我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反思主义的方法与视角 1 经验论方法与背景视角 11 “坏科学”及其缘由 12 “自下而上”的背景分析 13 发现“被遗忘的”经验 2 立场论方法与女性视角 21 “受压制的”立场与观点 22 超越单一的女性视角 3 性别分析方法与心理视角 31 “自然”与“他者”的分离 32 性别“分离”的途径 33 “男性模式”的形成 34 单向性“承认”的性别偏见 4 后现代主义方法与多元视角 41 两性对立的“消解” 42 具有包容性的“商谈” 43 “移情”的共建 第二章 社会契约的性别缺换 1 性的契约:正义论遗忘的另一半 11 原初契约的完整含义 12 “性的契约”的“非契约性” 13 “性的契约”为何消失? 2 “性的契约”消失在何处? 21 “无知之幕”与“性无知” 22 性的无知是否可能? 23 可疑的一致性 3 不必要的迂回:对“性无知”的批评 31 从否定(A)到否定(B) 32 从心理市场否定(A)的合理性 33 欧金论证中的问题 4 另一种契约关系:行使母爱者与孩子 41 契约论的“个人”模式 ……第三章 正义的领域及其解构第四章 平等自由原则的另一种解读第五章 正义的分配模式及其转换第六章 尚未有定评的正义理想后记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为正义而辩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