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高春花 人民
出版时间:

2004-12  

出版社:

人民  

作者:

高春花  

页数:

2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对荀子礼学思想的逻辑前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的分析,论述了礼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对礼的丰富内涵的揭示,展现了荀子礼的价值诉求;通过剖析礼与法的相互关系,论述了荀子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原则;通过分析礼与乐的相互关系,论述了荀子美善统一的伦理思想;全书又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荀子礼的修养和教化思想,并从政治和文化两个层面展示了荀子及其礼学思想的历史影响。最后,本书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作为荀子思想的核心概念,礼即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依仗,也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据。它以道德的脉脉温情安抚和收捡人心,也以法的绝对指令调整和规制秩序。以扬弃的态度梳理和分析荀子礼学思想,挖掘其有益于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因子,扫除其封建性的历史灰尘,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和对话,是我们对待包括荀子礼学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作者简介

高春花(1964—),女,河北东光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现任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伦理学专业硕士点导师组组长。1997年和2000年被授予河北省“两课”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学术兼职是:中国伦理学会会员;河北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研究员。
1985年以来,主讲5门课程:“法律基础”(为本科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为本科生开设);“青年学”(为二学位开设);“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为博士研究生开设)。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荀子礼学思想产生的前提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前提 一 中国早期国家的生成特点 二 中国早期国家的管理方式 三 礼的政治化和道德化历程 第二节 思想文化前提 一 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继承 二 荀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吸收 三 荀子和而不同的文化批判原则 第三节 时代课题要求 一 战国时期价值重建的时代要求 二 荀子集百家之大成的个人素质第二章 礼的产生 第一节 礼的产和之必要性 一 先秦时期的人性论争辩 二 礼的产生之必要性论证 第二节 礼的产生之可能性 一 人性之可以改造的特点 二 人对礼的认知判断能力 三 人之五官在知礼中的作用 第三节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比较 一 孟子性善论的基本思想 二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异同 第四节 荀子性恶论的价值合理性 一 揭示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 二 说明了改造人性的长期性 三 设定了礼学思想的逻辑前提第三章 礼的价值 第一节 礼的社会理想价值 一 宗法社会的社会等差秩序要求 二 维齐非齐的社会等差观念 三 社会等差秩序的政治合理性依据 四 社会等差秩序的哲学论证 第二节 礼的道德理想价值 一 士:以礼为行为准则的人 二 君子:将礼植根于心的人 三 圣人:得到礼之大智慧的人 第三节 礼的社会政治价值 一 礼为立国之本 二 礼是为政之纲 第四节 礼的个体人生价值 一 以礼调节物质利益需求 二 以礼规导个体道德修养 三 以礼表达人类美好情感 第五节 礼的价值论之现代意义 一 对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启发意义 二 对塑造民族性格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 礼法关系第五章 礼乐关系第六章 礼的修养教化第七章 荀子礼学思想的历史地位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PDF格式下载



非常实用啊的确很好啊


不错,正版的,是想要的。


还不错,简单的翻阅了一下。还得细细品读。


看过之后,感觉很有帮助。个人认为不错,作者很有才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