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

李佃来 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李佃来 著  

页数:

42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丰富的文本资料,详细讨论了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形成背景和演变过程、问题领域和概念框架、理论特点和急论要点,深入分析了这一理论在当代思想界中的重要学术效应,并对其价值与限度作出了全面的定位。在书中,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概念被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公共领域理论为基本话语背景,第二阶段以生活世界学说为主要构架平台。这种概念不仅内含社会结构之界分、合法性之论证以及民主之阐说等市民社会理论的传统主题,也与批判理论和现代性理论勾连在一起。因此,公共领域、生活世界、社会批判、市民社会以及现代性等表面看似并不相关的问题,在本书的讨论中却得到了内在的统一。

作者简介

李佃来,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政治哲学等。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人文杂志》、《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观”与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理论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 一、市民社会研究的复兴与哈贝马斯 二、作为政治哲学家的哈贝马斯 三、哈贝马斯与社会批判理论第一章 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转型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古典意义 二、黑格尔与马克思:现代市民社会理念的提出和完善 三、葛兰西与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念的当代转型第二章 论公共领域的辩证法:市民社会概念的首次阐发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历史生成 二、公共领域的基本功能 三、公共领域的内在悖论第三章 公共领域的转型与资本主义的危机 一、市民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 二、论公共领域政治功能的转型 三、论晚期资本主义合法性危机 四、重建公共领域第四章 从公共领域到生活世界 一、语言哲学的引入和公共领域的改造 二、意识哲学的批判与理性标准的确立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四、体系和生活世界:市民社会概念的新架构第五章 现代性批判与理性重建 一、时代困境与交往理性 二、现代性话语批判 三、重建理性第六章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之反应 一、后现代主义与政治自由主我:哈贝马斯的批评者 二、柯亨与阿拉托:生活世界之市民社会理论的再建构 三、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之中国式反应余论 进与退: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价值与限度附录 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概况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 PDF格式下载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对研究哈贝马斯法哲学大有帮助。


很浓重的哲学意味啊……慢慢来吧,懂的那一天,文学哲学造诣就很深了……膜拜作者!


还没有读呢,等考完试好好拜读,但是书的质量很好


看不懂,但挺好的


内容还行,不过没觉得这本比其他研究哈贝马斯的书更好,写论文的时候当参考书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