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觉醒
2007-11
人民出版社
黄慧珍
290
无
本书从人类依赖和掌握世界的普遍性出发,通过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考察,揭示信仰发生、发展的根源,分析信仰的类型与演变,并借以阐明人类自我觉醒的历程,探索随着人类自我觉醒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丰富性、完整性的认识的日益深刻,人类信仰生活由对立走向对话、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本书指出,信仰危机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自我觉醒而必然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精神走向更广阔领域的必经环节,从而试图消除人们对信仰危机的简单消极心态。
黄慧珍,祖籍河北省吴桥县,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9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副编审。主要研究领域:信仰和宗教。先后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求是学刊》、《江海学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近20篇。
前言绪言 一、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信仰危机的反思 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反思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信仰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章 觉和醒:人类依赖和掌握世界的两种普遍方式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人的存在的完整性理论 二、觉和醒:人类依赖和掌握世界的两种普遍方式 三、人类自我觉醒第二章 信仰的存在和人的存在 一、真理的追求和人的事实存在 二、价值的追求和人的自为存在 三、实践和人的完整存在 四、实践、真理、价值、信仰第三章 信仰的本质——自我的获得和丧失 一、对信仰理解的不断深化 二、人类历史意识和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宗教学、信仰学的建立 三、我国理论界关于信仰本质的几种主要观点 四、信仰的一般本质 五、信仰的本质和人的异化第四章 信仰的历史形态和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更替 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还没有获得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 二、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已经获得自身”和“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分裂状态的克服 四、我国所处的社会历史形态及精神信仰生活面临的问题第五章 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普遍性 一、信仰和科学 ……第六章 信仰的发生、演化——人类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展开第七章 信仰类型的相互转化和人类存在的完整性第八章 信仰危机——人类与自己的过去告别第九章 信仰的传播——人类的平等交流和对话第十章 信仰自觉和境界自学主要参考书目附录一 从“觉”和“醒”的视角反思东西方文明附录二 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从真理和价值的角度看后记
无
作者对觉醒的定义偏差有点大,觉醒在神经生物学归属脑科学,在佛教是觉悟,而本书内容在此方面没什么展开。
内容新颖性不强
书已到手,和想象的差不多,总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