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水系与越地文明
2008-5
人民出版社
王建华
288
无
王建华的《鉴湖水系与越地文明》一文以个案分析为基础,从鉴湖水系的历史发展沿革中去探究“人们如何与水环境共存并协调发展的历史”,其中在鉴湖水利工程的兴废中以湖田之争作为论述的焦点,论述尤为详备。
王建华,医学硕士,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济南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医药卫生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坏疽以及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冶疗有独到之处,先后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王建华主任是国内糖尿病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多年来他在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一直活跃在糖尿病教育领域最前沿。担任国家级糖尿病教育刊物的编审和顾问,为国内多家媒体担任特约专家及专栏撰稿人,撰写糖尿病教育等科普文章数百篇,主编《谁是糖尿病人的保护神》、《糖尿病人用药咨询》两部糖尿病教育专著 (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还应邀在全国各地举办糖尿病讲座数十场,深受基层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被评为山东省科普宣传先进个人。
绪论第一章 史前时期越地的地理环境和古代文化的孕育 一、第四纪卷转虫海侵后的宁绍平原 (一)卷转虫海侵对宁绍平原的影响 (二)宁绍平原古居民的迁徙 二、大禹治水在越地的传说 (一)关于大禹治水传说的文献记载 (二)大禹治水传说产生于越地 (三)宁绍平原禹的故迹 三、越地古代文化的孕育 (一)上山遗址 (二)小黄山遗址 (三)跨湖桥遗址 (四)河姆渡遗址第二章 古鉴湖形成的地理因素 一、古代鉴湖形成和存在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会稽山脉的复杂形势和鉴湖源流的关系 (二)曹娥、浦阳二江和鉴湖的关系 (三)钱塘江下流江道和鉴湖的关系 二、鉴湖水系之“三十六源”考 (一)山会平原的湖泊演变 (二)鉴湖水系之“三十六源”考 三、会稽山麓冲积扇:人工湖泊之雏形 (一)吴塘、苦竹塘 (二)坡塘、南池 (三)回涌湖第三章 汉代马臻创建鉴湖奠定的物质文明 一、句践兴修水利是鉴湖的嚆矢 (一)防洪城墙 (二)富中大塘 (三)沿海石塘 (四)河渎改造 (五)山阴故陆道和山阴故水道 二、一个划时代的水利工程——鉴湖 (一)马臻修筑鉴湖 (二)鉴湖的工程技术水平 (三)鉴湖名称诸说 三、鉴湖奠定了越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 (一)鉴湖造就越地社会经济的繁荣 (二)鉴湖造就越地文化的兴盛第四章 鉴湖形成后对经济人文环境的重塑 一、晋会稽内史贺循开筑西陵运河与浙东运河的航运 (一)贺循开筑西陵运河 (二)浙东运河的水利和航运 二、永嘉之乱后人口的南移 (一)两晋之际的南北社会形势 (二)北方人口南移和会稽郡人口的增长 (三)人口增长对鉴湖流域(会稽郡)的影响 三、水土资源的利用和庄园经济的发展 (一)鉴湖流域水土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开发 (二)会稽大族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庄园经济的发展 四、“今之会稽,昔之关中”——东南富庶之地 (一)鉴湖流域(会稽郡)的农业经济状况 (二)鉴湖流域(会稽郡)的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状况 (三)鉴湖流域(会稽郡)的城镇建设第五章 六朝山水审美文化的缔造 一、若耶溪:鉴湖的文化之源 (一)若耶溪的传说与越人好剑尚武 (二)鉴湖工程与越地山水 二、东晋名士文化与稽山鉴水 (一)越地文化的另面 (二)东晋士人与稽山鉴水 三、中国山水文学的崛起 (一)东晋山水诗歌与《兰亭诗》 (二)谢灵运与南朝山水文学 四、六朝会稽的佛教文化 (一)东晋会稽般若学的兴盛 (二)南朝会稽的佛教发展第六章 唐代鉴湖文化鼎盛 一、会稽海塘修筑和浙东越州经济繁荣 (一)海塘修筑和越州繁荣 (二)越州经济的繁荣和文化鼎盛 二、唐代鉴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迁 (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人文环境的变迁 三、唐代人的六朝情结 (一)唐人对六朝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思想的倾慕 (二)六朝人与唐人共同对儒、释、道的认识 (三)追求生命本质状态和自觉把握生命意义 (四)唐朝诗人心目中的谢灵运和谢眺 四、唐诗之路,唐代诗人的山水人文之脉 (一)以鉴湖为中心的浙东山水之美 (二)越州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 (三)越州美酒(绍兴酒)吸引众多诗人前来浙东第七章 沧海桑田:宋代鉴湖的淤积和湮废 一、鉴湖湮废的过程和原因 (一)泥沙淤积后的土地围垦 (二)人口增加与土地需求的矛盾 (三)豪强巨室围湖垦田的加剧 (四)监督维修管理制度的废弛 二、宋人的浚湖与废湖之争 (一)“废湖为田”与“复湖废田”的论争 (二)浚湖失败,鉴湖侵废 三、鉴湖灌溉、排涝、舟行与观赏的多元格局 (一)鉴湖的灌溉与排涝 (二)舟行水运:鉴湖功能的转变 (三)鉴湖的多元观赏价值 四、鉴湖:宋代绍兴经济文化的一面镜子 (一)鉴湖与绍兴城池建设 (二)鉴湖与绍兴的农业 (三)鉴湖的养殖业 (四)鉴湖与黄酒酿造 (五)鉴湖周围的迎神赛神和演剧的风俗第八章 缵禹之绪:鉴湖留给今天的文明印记 一、宋以后土地兼并与农田水利的尖锐矛盾 (一)两宋人口激增与土地矛盾的激化 (二)鉴湖日益淤狭(陆地化)之过程 (三)元、明、清三代的水土矛盾 二、宋以后越地水利的调整和改造 (一)两宋朝廷改善水利设施的举措 (二)宋以来绍兴地区农田水利的调整和改造 (三)明代水利设施的调整和改造 三、鉴湖在越地文明史发展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大禹:开辟稽山鉴水的思想先贤 (二)“缵禹之绪”的历史见证 四、人、水、地:鉴湖留给今天的思考 (一)立足当代,直面民生,弘扬大禹精神 (二)立足鉴湖,开发地、水自然景块 (三)立足现实,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章 史前时期越地的地理环境和古代文化的孕育 一、第四纪卷转虫海侵后的宁绍平原 地理环境是历史演进的舞台,地理环境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在历史发展的早期更具有重要的作用。越地的地理环境,古今发生过重大的变异:卷转虫海侵曾使沿海的宁绍平原成为一片浅海,后来随着海退平原又逐渐出露海面,形成潮汐直薄的湖沼平原;宁绍平原气候的干湿冷暖,历史上也有过波动,这一地区由于处在东亚季风活动激烈的地带,冬夏季风交替显著,一年四季都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气候现象,如寒潮、梅雨、台风、干旱、洪涝等;同时,随着气候的变迁,动物群和植被也发生变化,今日的宁绍平原已不见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猕猴、红面猴、犀、象等动物群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越地先民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并以他们不懈的努力、艰苦卓绝的奋斗,将这方原本不尽如人意的山川,改造成为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 (一)卷转虫海侵对宁绍平原的影响 自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宁(波)绍(兴)平原曾经历了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海侵,自然界的变迁频繁而剧烈。 星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10万年以前,海退则在7万年以前。假轮虫海侵发生于距今4万年以前,海退则始于距今2.5万年以前。这次海退是全球性的,规模大,中国东部海岸后退约600公里,东海中的最后一道贝壳堤位于东海大陆架前缘-155米,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14780±700年,这是至今发现的假轮虫海侵的最后海岸线。 假轮虫海退的后期,今舟山群岛与大陆相连,宁绍平原范围扩大。不仅今舟山群岛全部处于内陆,形成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以东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弧形的丘陵带,在这条丘陵带以东,还有大片陆地。钱塘江河口约在今河口以东300公里,今宁绍平原以北的钱塘江干流及其两岸一切支流,均不受潮汐影响。由于东亚季风在晚第三纪已经形成,这个地区正当东南季风的迎风面上,夏季半年降水丰沛,气候暖热;冬季半年虽然气温较低,但由于降水很少,即使在边缘的较高山峰,也不足以形成永久性的冰盖。所以在整个第四纪中,这个地区不受冰川影响。 我们知道,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物的演变和人类的生产活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得以栖息生活之地,都有同它相适应的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否则便难以生存繁衍。各种不同的动植物都需要有与它习性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当时古动物和植物遗存的研究,便可了解当时的气候状况。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的动物组成,是说明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宁绍平原气候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据对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研究,这个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包括红面猴、猕猴、犀、亚洲象等,按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分区,上列动物都分布在旧热带界和东洋界,也就是说,都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动物。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叶片鉴定的树种,计有山毛榉科的赤皮椆、栎、苦槠,桑科的天仙果,樟科的细叶香桂、山鸡椒、江浙钓樟等,这些都是属于亚热带常绿林、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树种。由此可知,宁绍平原在当时是一种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外,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鹈鹕、鸬鹚、鹭、鹤、野鸭、扬子鳄众多鱼类,以及植物中有蓼属、菱角、香蒲属、狐尾藻等,说明在宁绍平原中富于河湖和沼泽。著名学者陈桥驿先生指出:“这是一片宽广的平原,具有背山面海的形势,距南面不远,就有山林之饶,而平原北缘濒海,又有鱼盐之利。平原上气候暖热,水土资源丰富,于越部族的祖先,是在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繁衍发展起来的。” 但是,当这个原始部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一段时期以后,另一次卷转虫海侵从全新世之初就开始掀起,到了距今1.2万年前后,海岸线就到达现在水深-110米的位置上,到1.1万年前后,上升到-60米的位置上,到了距今8000年前,海面更上升到-5米的位置上。这次海侵在7000—6000年前达到最高峰。东海海域内伸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今钱塘江北,古海岸沿嘉定、黄渡、蟠龙、松江、漕泾达杭州玉皇山一线。钱塘江以南,今会稽、四明诸山山麓冲积扇以北,也成为一片浅海。20世纪70年代,在宁绍平原的宁波、余姚、绍兴,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嘉善一带修筑防空工程时,在地表10—12米之间,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层牡蛎壳层,是这次海侵的物证。当卷转虫海侵达到顶峰之时,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成为一片互相联接的浅海,浅海的西缘是天目山与钱塘江中游诸山,南缘是会稽山和四明山,今宁绍平原的东缘是东北西南向的舟山群岛,北缘则是东西向的、由今南沙半岛南缘到三北半岛南缘诸丘陵构成的群岛。 卷转虫海侵的过程,也是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的过程。当然,海侵前期,首先蒙受影响的是东海大陆架的出露部分。当海面上升到-60米时,舟山群岛已经形成。但是,这个过程从海侵开始起延续了4000年之久。在此之前,宁绍平原的环境恶化是很缓慢的,宁绍平原的自然环境并不遭受较大的影响。但到了距今8000年时,海面上升到-5米的位置上,宁绍平原自然环境的恶化开始转剧。当时,不仅土地面积缩小,而且由于尚无海塘的阻遏,一日两度的咸潮,从所有河流倒灌人内陆,土壤迅速盐渍化,人们的主要生产部门即水稻种植,从连年减产直到绝收。而且自从海面到达-5米以后,不过一千多年,整个宁绍平原就沦为一片浅海。因此,在海侵的末期,宁绍平原的环境恶化是非常剧烈和迅速的。也就在这一千多年时间中,原来在这片自然环境非常优越的宁绍平原繁衍生息的越族先民,发生了部族历史上的大规模迁徙。 (二)宁绍平原古居民的迁徙 据陈桥驿先生研究,越族先民的迁徙,首先是从对于卷转虫海侵首当其冲的东海大陆架开始的。因为当海面上升到-110米的位置时,舟山群岛开始与大陆分离,海面上升到-60米的位置时,舟山群岛已经形成。这个地区的居民迁移路线,一条是越过舟山丘陵内迁到今宁绍平原;另一条可能利用原始的独木舟漂向琉球、南日本、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和今中国南部各省沿海地区;也有一部分利用舟山丘陵的地形安土重迁。但当海面上升到-5米以后,宁绍平原的自然环境迅速恶化,越族先民不得不从原来自然环境非常优越的宁绍平原迁离。他们的迁移路线,一条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地区,成为以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者;也有一部分利用平原上的许多孤丘,特别是今三北半岛南缘和南沙半岛南缘的连绵丘陵而安土重迁,海侵扩大以后,这些丘陵和舟山群岛一样成为崛起于浅海中的岛屿,这些越族先民也和舟山群岛的越族先民一样成为岛民;一条是随着宁绍平原自然环境自北向南的恶化,逐步向南部会稽、四明山区迁移,河姆渡遗址是越族先民南移过程中建立的最后一批聚落之一。陈桥驿先生并预言,在今后的考古发掘中,会稽、四明山麓线以北,类似河姆渡的遗址,还有可能继续发现。此后,萧山跨湖桥遗址等的发掘,完全证实了陈桥驿先生20世纪80年代的预言。 越族先民大部分进入了南部山区,他们失去了得天独厚的宁绍平原而辗转于崎岖狭隘的丘陵山地,南部山区的水土资源当然无法与宁绍平原相比,使越族先民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或许就是越人在以后几千年中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以会稽山地为中心的浙东山区几千年中,越人的活动如《吴越春秋》所记载:“人民山居”,“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也就是长期停滞于刀耕火种的迁徙农业和狩猎业阶段。 二、大禹治水在越地的传说 大禹治水作为一个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历史传说,记载在先秦时期的《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墨子》、《山海经》、《楚辞》、《荀子》、《韩非子》、《管子》、《庄子》和秦汉时期的《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典籍中,还记载在历代的地方志书中。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于我们研究大禹治水传说的起源和宁绍平原史前时期的水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关于大禹治水传说的文献记载 禹的传说见于文字记载者,据顾颉刚先生考证最早是在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时期,他说一部《诗经》,可信为最古的诗是作于成康以后、昭穆之世的《周颂》,但《周颂》31篇还没有提到一个“禹”字。他认为《诗》《书》中说及禹的,可信为最早的是作于穆王末年的《尚书·吕刑》和作于宣王时的《诗经·韩奕》。 现存《诗经》中,保存了很多歌颂禹治水的诗篇。这些诗篇的年代,大致属于西周后期、春秋时期,其中所述禹的事迹,已经不仅仅是治水了,而是包括治山、治水、治土等各个方面。如: “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诗·商颂·长发》)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诗·商颂·殷武》)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诗·大雅·韩奕》) “奄下有土,缵禹之绪。”(《诗·鲁颂·闷宫》) 在《尚书》的禹贡中通篇表彰大禹治理九州、治平九山、疏导九河、筑堤湖泽、统一中国的伟大功绩。在当时人看来,这都是经过禹治理过的。《尚书》的《尧典》、《大禹谟》、《益稷》、《洪范》、《吕刑》中,也都记载了关于禹治水的事迹。如: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书·虞书·尧典》) “禹!降水做予,成允成功,惟汝贤。”(《书·虞书·大禹谟》) “禹日: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书·夏书·益稷》) “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书·夏书·益稷》) “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鲧则殛死,禹乃嗣兴。”(《书·周书·洪范》) “[尧]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书·周书·吕刑》) 此外,许多先秦、两汉古籍,也都记载了关于禹治水的事迹。如:《论语》之《泰伯》、《宪问》;《孟子》之《滕文公》、《离娄》、《告子》;《墨子》之《尚贤》、《兼爱》;《国语》之《周语》、《郑语》;《左传》之《昭公元年》;《楚辞》之《天问篇》;《山海经》之《大荒北经》、《海内经》;《荀子》之《成相》、《富国》;《管子》之《山权数》;《庄子》之《天下篇》;《韩非子》之《五蠹》;《吕氏春秋》之《爱类》、《古乐》、《贵因》、《乐成》、《求人》;《史记》之《五帝本纪》、《夏本纪》、《河渠书》;《汉书》之《沟洫志》;《越绝书》之《记地传》;《吴越春秋》之《越王无余外传》。等等。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的洪水相当大,似为一场十分罕见又十分特殊的大洪水。《尚书·尧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益稷》云:“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对此,《孟子·滕文公》也有同样的记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到,这场洪水来势凶猛,简直铺天盖地而来,它“浩浩滔天”,淹没了丘陵,包围了山岭,人们陷入了没顶之灾。这场洪水范围宽广,规模空前,它“泛滥于天下”,“泛滥于中国”。这场洪水造成的灾害极为严重,它使“水逆行”,“洪水横流”,“下民昏垫”,“五谷不登”,“民无所定”。“下民昏垫”,即如郑玄所注:“洪水之时,民有没陷之害”,老百姓沉没陷落在洪水里;“五谷不登”,粮食颗粒无收;“民无所定”,人们只好构木为巢或上山穴居。这场洪水持续时间特长,它从尧而舜而禹,历时三代,仅禹时的洪水,《墨子·七患》引《夏书》说:“禹七年水。”《管子·山权数》载:“禹五年水。”《荀子·富国篇》载:“禹十年水。”《庄子·秋水篇》载:“禹之时,十年九潦。”《孟子·滕文公》载:“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山海经》注引《尸子》说:“[禹]疏河决江十年不窥其家。”《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入。”《史记·河渠书》引《夏书》说:“禹抑洪水十三年。”这些数字并不可靠,我们不必拘泥于具体年数,但从中可以看出,洪水泛滥的时间很长。 按照古代通行的说法,认为这样巨大的洪水,除黄河为患以外,其他小水,无从当之。因为黄河之水,上游比较平稳,过河套以后,在经晋陕转而东向的这一阶段中,接纳了不少较大的支流,水量增多。进入华北平原时,又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水流湍急,极易泛滥成灾。所以,《史记》、《汉书》均以为禹所治之洪水在黄河。《史记·河渠书》引《夏书》日:“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门不入……然河蓄衍溢,害中国也尤甚……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汉书·沟洫志》载:“河乃大禹所导也。”这里所说的“河”,即黄河。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尽管黄河可能发生特大洪水,然而,一是黄河有丰水期,也有枯水期,所以黄河泛滥,有涨有退,不可能出现历时三代、经久不息的泛滥局面;二是黄河如果进入华北平原泛滥漫溢,而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地势平坦。就是说黄河泛滥尽管可能“浩浩滔天”,即浩浩荡荡,弥漫接天。但绝不可能出现“荡荡怀山襄陵”,或“浩浩怀山襄陵”,即水势奔腾包围山岭,淹没丘陵的情况;三是黄河泛滥的特点是漫溢,水往低处流,可能会出现《孟子》所说的“洪水横流”的情况,但不可能出现“水逆行”的局面,历史上的黄河泛滥、改道,都是由高到低,“顺行”而下,最后归之大海。 所以,大禹治水的传说似乎不应该起源于中原地区,因为它不符合文献所载的水环境的特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