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庆龄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页数:

709  

译者:

沈苏儒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这篇序言里,凡在总序中已说过的我就不重复了,我只特别指出几点。这本传记,同已经出版的中文宋庆龄传记比起来,更多地依据和引用了宋庆龄用英文所写的作品——英文是她最便于用书面表达的文字。这些作品不仅有文章(它们多数已都有了中文本,不论最初是用什么文字写的),还有几百封信件,有写给外国人的,有时也有写给中国人的,如廖梦醒及其他人。我还利用了许多——可能多于中国读者过去已知的——外国人的著作,这些人在宋庆龄一生中不同的时期认识她或观察过她。这不只是简单地一个文字不同的问题,而是为了在一种特殊的背景——国际的和二元文化的背景下来描绘出宋庆龄和她的时代的图象。在宋庆龄身上,国际主义和二元文化思想总是同爱国主义密切结合的,后者是前两者的永恒基础。爱国主义——热爱和尊敬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是她的坚强和永生的根,不仅表现在她的政治立场和行动上,而且溶入了她的整个身心。她所具有的是那样一种民族自尊心,使她既无民族自卑感、又无民族优越感——前者是爱慕所有外国的东西,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后者则是夸耀所有中国的东西,对一切外国东西都不屑一顾。作为一个中国人,她昂首挺立,同外国人完全平等。她要使祖国昌盛并为此而奋斗。从少女时代起直到暮年,她对中国人有能力攀登一切成就和知识的高峰,始终满怀信心。她是民主的——从这个词的最深刻的意义上说。对她来说,国家就是人民,而人民不仅是指某些社会上层(虽然她自己出身于社会上层),而是广大的劳动大众。她亲身参加了中国革命的几个阶段,深知革命的必要性,在危急关头坚定不移,在胜利中同庆共乐,但始终意识到前面的道路漫长。长期的经验和深沉的思索使她坚信中国——世界也一样——的未来是社会主义,而在中国,取得进步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不是空洞议论,而是她几十年来历经风雨用行动所显示的事实。正如她在一切经验中对革命的信念从不动摇一样,她对知识所赋予的价值也是从不动摇的。她深信,未来是要用革命精神同最先进的知识来铸造的。她是为妇女充分参与共同事业的权利和职责而奋斗不已的战士。她最深切的爱和关怀在于儿童,为了他(她)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他(她)们的教育,使他(她)们成为来之不易的进步的自觉继承人和未来的充满信心的建设者。谈到现代化,宋庆龄无论就其内在或外表来说,都是一位真正的现代中国人——她在少女时代是这样、在整个一生中是这样,而且我敢说,在这一代人以及以后的无数代人中,她仍将被认为是这样。这些就是我想要告诉读者——特别是年轻的中国读者——去认识和了解宋庆龄的理由。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91年12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在我们这个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世纪中一位杰出的妇女。她的漫长的一生几乎绵延了整个世纪。她是1893年出生的,到1981年逝世。她同这个世纪里中国和国际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联系。她的个人品格是既完美又独特的。凡是见到过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给予的温暖。她给人的鼓舞力量是不分中外、无远弗届的,因为它是同时代的脉搏谐和一致的。 这部通俗性传记的目的是使读者见到她。只要可能,有关她的事迹都是用她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来叙述的。来源是所有能够找到的她所写的东西,包括数以百计的私人信函。在这些信函中,不少是她写给本书作者的,还有许多是她的其他同事和友人提供的。关于她现存的信件,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尽管数量很多,但远非她的全部通信。她在长期的地下政治活动中养成的习惯,使她对于留下有关她的活动详情的文字纪录十分谨慎。在必要时,她会要求受信人在阅后将信烧掉。保留下来的信件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她的性格和友情,但往往都不直接涉及时事,或者只是附带地提一下。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译者:沈苏儒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犹太裔中国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爱泼斯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被中国官方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

书籍目录

总序中文版序第一章 青年时代:美国,1907—1913年第二章 家世和早年生活第三章 回国和结婚:1913—1915年第四章 孙中山第五章 为了维护共和:上海—广州,1916—1922年第六章 广州的变局:1923—1925年第七章 继承孙中山的遗志:1925—1927年第八章 1927年的武汉:考验和分水岭第九章 赴莫斯科:1927年8月第十章 在柏林:1928年第十一章 1929年的回国:一场短暂的暴风雨第十二章 再赴欧洲:1929—1931年第十三章 救援革命者:上海,1931—1934年第十四章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上海,1935—1937年第十五章 抗战岁月(上):香港,1937.12—1941年第十六章 抗战岁月(下):重庆,1941—1945年第十七章 在战后的上海:1946—1949年第十八章 建设新中国:1949—1965年第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艰难的日子,1966—1976年第二十章 金色的余辉:1976—1981年引用及参考书目人名、地名、专名汉项对照表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关于苏日关系,孙坦率地说出了他的顾虑,希望得到消除。在回答越飞的问题后,他写道:“现在,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对我说,贵国政府已经授命您同日本举行谈判。我想知道,为了同日本取得谅解或达成协议,贵国政府是否将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让我具体地来说,据说日本想要在北满取代俄国,正如它在日俄战争以后在南满取代你们一样。贵国政府是否会赞成这一点,比方说,将中东铁路上的俄国利益转让给日本。我几乎不需要告诉您,我向来把苏维埃俄国看成是阻挡日本侵犯北满的国家。”他在信的结尾同开头一样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我欢迎您为了准备建立我们之间更密切的联系所提出的建议。”孙的另外一封信是同年12月20日写的。在此之前,他们已交换了不少信件,但孙在这封信里仍然严厉地批评苏联“同北京的垂死机构谈判”。他写道:“如果您的政府的政策是长期承认北京的官僚政府作为中国的正式政府机构,那么,你们想同北京政府谈判,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这样一来,你们就是同资本主义列强一起,为它树立取得国际承认的威信……实际上是默认资本家的论点,即承认必采取所谓进化或渐变这种和缓的方法,而不是采用革命或激变这种也许可称为苏维埃的方法。”在这封信里,孙说他“本人作为中国革命的体现者”自然要遭到资本主义列强的“反对、攻击和镇压”。他是“作为我国受压迫同胞的代表”来同苏维埃政府合作的。他指出,北京政府或任何一个派系的军阀的花招都“完全像下棋,只是'缓慢地,改造中国这一局棋中的一步”——所谓“缓慢地改造”其实就是根本不改造。

后记

我很感谢本书作者、“风义兼师友”的老同事爱泼斯坦同志,本书出版工作的最早的组织者、新世界出版社的老友陈休征同志,以及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者人民出版社的负责同志,他们把本书从英文原稿译成中文这一颇为艰巨、又十分光荣的任务委托给了我。如同所有曾在宋庆龄创办的事业中工作过的人一样,我作为她所创办和始终关怀的《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的一名工作人员,对她是无比敬爱的,所以能为这部传记尽一点力,自然使我深感愉快和光荣。事实上,翻译这部传记的过程,也是我的一个学习的过程,使我对这位凡属炎黄子孙都应引为骄傲的、20世纪中世界性的伟大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仰。爱泼斯坦在序言中说,“她(宋庆龄)的个人品格是既完美又独特的”,“在宋庆龄身上,国际主义和二元文化思想总是同爱国主义密切结合的,后者是前两者的永恒基础。”这就是这部传记的翻译工作颇为艰巨的根本原因。具体说来,尽管本书大量“依据和引用了宋庆龄用英文写的作品——英文是她最便于用书面表达的文字”并且本书作者是用英文来叙述和描绘中国和宋庆龄的,读者在本书中文版里所认识的宋庆龄应该是——也只能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伟大的中国人、一个有着国际的和二元文化背景的热爱祖国的中国人。努力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正体现了作者的意愿、真正忠实于原文。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下,按我所理解的“信、达、雅”的要求来进行本书的翻译的,即:力求正确地、充分地、明白地、流畅地表达原文的内涵和精神,并尽可能提高译文的文字水平。当然,这只是我为自己悬的鸽的,借用作者序言中的一句话:“我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这个目标,这要请读者来评断。”我所能说的是,我已在主客观条件和近两年时间所许可的范围内尽了我的最大努力。在这方面,作者的勤奋、谦虚和一丝不苟为我树立了榜样。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正因为宋庆龄的许多作品原来都是用英文写的,所以当时和以后出现的中文本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文体不一、版本歧出、讹误脱漏、译名混乱等。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校核订正是目前恐无条件进行的浩繁工程。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凡是能找到的已出版的中文本我根据最有权威性的文本,包括1966年出版的《宋庆龄选集》。(新的宋庆龄文集正在编印出版中,惜尚不及看到。)附带在此说明,凡本书提到的所引用或参考的中外书籍(不包括刊物)已编成书目列于书后,所以在注释中都只写了作者和书名。书后另一附录是人名、地名、专名的汉英对照词汇。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属于常识范围的名词如华盛顿、伦敦、《圣经》等外,其他均收入,以便于读者查阅。许多人名的中译不同,我采取的是用得最广泛的或符合标准的译名,在对照词汇中列出其他我所见过的中译,以期将来能趋于统一。有一些名词或外国人士和事物为英文版读者所熟悉而未必为中文版读者所知道,为便利后者,都加了译注。也有相反的情况,即为中文版读者所熟悉而英文版读者不熟悉,从而在英文版须详述而在中文版则可适当简化。但考虑到中文版读者中将会有许多青年(以至少年),他们对于在这个即将过去的世纪中的人和事未必知之甚多,所以这种简化我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还有一个情况须稍加说明。为了希望本书中文版能与英文版都在1992年内出版,所以翻译工作(特别是后面的若干章)几乎是紧跟着写作进行的。爱泼斯坦同志的写作态度向来是精益求精,在付印之前总要反复斟酌,所以我估计本书英文版的最后付印样一定会同我所据以翻译的英文原稿在文字上有一些不同之处,中文版要完全照改在时间和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按照爱泼斯坦同志的意见,中文版在文字上以他的英文原稿为准。(如有实质内容上的改动则照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蔡美彪和尚明轩同志,宋庆龄基金会研究室的张爱荣同志,上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故居及陵园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的任舜同志,《上海滩》杂志社的王金耀同志,以及外文出版局和《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社的老同事康大川、孙源、侯寒江、陈廷祐、安淑渠、支水文和林德彬、孟纪青、陈日浓、魏秀堂、邱成忠、郭洪珊、姜加林、黄浣碧(爱泼斯坦夫人)等都曾在我的翻译工作中给以各种不同的帮助,谨致深深的谢意。我也要感谢人民出版社叶建华同志的合作。最后应该感谢的是妻子壁莹,没有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我诚恳地期待着专家和读者对本书中译本的批评指教。沈苏儒1992年1月于北京


编辑推荐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宋庆龄 PDF格式下载



本书通过宋庆龄的友人之笔形象而详实的刻画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伟大女性,作者以新闻记者的敏锐和犀利洞悉了那个时代背景的脉搏和气息,以传记作者的严谨和务实真切地揭示了一个时代下的一位心系祖国和人民的知识女性的成长历程,而不是在那里空喊伟大,这就为这本书赋予了于众不同的格调和魅力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比较熟悉的人物,书,还好吧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比以往我们看到的书籍更为客观地反映了宋庆龄波澜壮阔的一生,本书的排版不够美观,与书中的内容和闪耀着女性光辉的主人公不相称,这是最大的遗憾!


宋庆龄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她的个人魄力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书籍的优势给人以启迪,警示或学习,或获取力量,愉悦心情,这本都给我这样发的感觉,谢谢


真实的文字


看了在来评


给太太学习,很有共鸣。


满意,正品,


这本书写的是宋庆龄女士,她一直是我很钦佩的女性之一,所以想更了解她的生平,才买的这本书,可是读到一半,发现大多都是写她和孙文先生一起逃亡,以及战争的一些事情,觉得有点不感兴趣了,历史性的描述很多,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宋生活方面或是修身养性方面的内容,继续加油读完吧~


岁月风云激荡灾难民族何处图存? 心灵笃定真纯热血女子丹心问天! - 大美人生


外国人的视角,印刷精美,十几页铜版纸照片。


我崇敬的人物,我喜爱的书,苦苦寻觅了好多年,书店里早已经觅不到踪影,感谢有了网上书店,帮我圆了心愿。卓越发货很快,快递态度也不错


内容很多,慢慢看吧,不过女性真的常常是依附于男性的,我想她也没例外,哎哎哎……


内容还没看完,翻译的有些阿谀了,不过老一辈翻译家要比现在快餐翻译质量好得多。纸张太差了,平放节能灯的条件下居然能够透过背面的文字。太夸张了吧!!!装订也有问题,照片前几页已经粘连了


57年反右,宋持什么态度?宋说过什么?做了什么?有吗?如此大事件,岂能不记!


书比较厚,希望通过此书对宋有一个了解,有点儿难啃。


书的内容还好,发货速度不错,但就是价格有些贵,纸的质量一般。


刚刚买。还没看,朋友推荐,说感觉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人物传记!内容很翔实,文字很平和,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宋庆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