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
2010-12
人民出版社
孙学玉
378
3500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福祉。关注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考察了古今中外民生思想与实践,从理论上分析了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问题,对如何从制度层面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等进行了多学科的前瞻性研究。
导论
一、民生概念解析
二、民生问题的范围和分类
三、民生问题的性质与特点
四、社会转型期的民生问题
五、不断推进民生建设
第一章 中外民生思想的演变
一、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的演变
二、近现代中国民生思想的演变
第二章 学有所教: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
一、教育是民族振兴基石
二、教育体制改革回顾
三、教育热点问题聚集
四、国际教育体制改革
五、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第三章 劳有所得:劳动者的就业与收入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中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当下中国失业现象透视
四、劳动权保障与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
五、劳动者的收入: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
第四章 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与医疗改革
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医疗与卫生的公共性回归
第五章 老有所养:城乡养老保障体制构建
一、健全养老保障体制是社会建设当务之急
二、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回顾
三、中国城乡养老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
四、养老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及其借鉴
五、建立和健全城乡养老保障体制的对策
第六章 住有所居:居住权与住房制度改革
一、居者有其屋是社会的共同理想
二、当代城乡住房难问题扫描
三、住房市场化改革得失评析
四、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七章 生产发展:夯实民生的基础
一、做大蛋糕才能更好地共享蛋糕
二、发展中面临的考验和挑战
三、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对策
第八章 生计维护:托起生存的底线
一、弱势群体的生计问题是民生建设的底线
二、改革开放以来弱势群体生计维护的历史演进
三、弱势群体生计维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四、进一步加强我国弱势群体生计维护
第九章 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基础上的新追求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新问题
三、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四、一流的生活质量离我们还有多远
第十章 生态环境:改善城乡人居条件
一、环境安全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二、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
三、掠夺性开发与破坏性开发
四、制度与道德约束的双重困境
五、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十一章 共建共享:实现途径与价值目标
一、百姓生活无小事
二、全面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三、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分担
四、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参考书目
后记
版权页:插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民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别,努力协调经济社会关系、特别是各种利益关系,使发展成果不断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研究》:学有所教: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劳有所得:劳动者的就业与收入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与医疗改革老有所养:城乡养老保障体制构建住有所居:居住权与住房制度改革生产发展:夯实民生的基础生计维护:托起生存的底线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城乡人居条件共建共享:实现途径与价值目标
写论文还是有帮助的
写论文作参考,还不错
适合考公务员的初学者,能系统全面的了解民生和解决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