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世英

段建国、贾岷岫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段建国、贾岷岫  

页数:

57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长河,曾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同时又屈死过众多忠良和精英,那一幕幕撼天动地、感人肺腑,一段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往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又取之不尽的知识财富。  我们今天的一切,皆由漫漫的“昨天”发展而来。不了解“昨天”的历史,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不仅分不清忠义奸恶、是非好坏,而且,生活得茫然、屡屡碰壁,甚至成为他人的牺牲品。  近半个多世纪来,中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震动世界的巨大变化,这段革命历史中,有许多令人缅怀、敬仰和学习的先辈们的业绩,被长期歌舞升平、安居乐业的时光冲淡了、遗忘了。  《王世英》的作者,在业余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耗时十余年,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老一辈革命家王世英同志扣人心弦、灿烂悲壮的一生;详细阐述了他长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身居虎穴,与各种凶险敌人顽强战斗,并屡建奇功的事迹。王世英同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敢于仗义执言,他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感天动地,令人们肃然起敬、由衷赞叹,更有许多事例催人泪下。  尤其在“文革”期间,王世英同志受尽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为达到让王世英写出诬陷国家主席刘少奇是叛徒的材料的罪恶目的,在王世英同志生命垂危的时刻,吸着氧、吊着输液瓶,江青等人对他还加紧逼供。王世英同志愤怒地断断续续地痛斥说:“你们……要的材料……,枪毙了我也写不出来……!”  这是王世英同志最后的抗争和怒吼!这气壮山河的怒吼声,一直回荡在祖国大地山河间!永远在回荡,永远、永远。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坚贞不屈、品德高尚的楷模,悲壮地离开了我们!但王世英同志的崇高品质与光辉形象,将万古流芳!  《王世英》是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一部好书。  愿《王世英》不时净化我们的灵魂,不断升华我们的人生价值,激励后人为和谐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多作贡献。这就是作者和我的殷切期望。  八十一岁、原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  于2010年端午节

内容概要

  《王世英》由段建国、贾岷岫编著。
王世英同志是山西洪洞人。在他的身上有着他家乡人嫉恶如仇、刚直不阿的禀性。他不畏权贵,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同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做斗争,赢得了“党内海瑞”的赞誉。
然而,像他这样优秀的共产党人,在十年浩劫中,却惨遭迫害致死。
王世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他的事迹永远留在我们千千万万人的心中。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王世英》真实地再现了王世英同志不平凡的革命斗争经历,表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和高尚品德,是我们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的一本好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该书经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审核,国家安全部情报史研究处原任处长贺若渊、现任处长谢建华等作了大量的审定工作,全书经国家安全部审定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艰辛童年
第二章 离家求学
第三章 崭露锋芒
第四章 军旅洗礼
第五章 黄埔斗争(一)
第六章 黄埔斗争(二)
第七章 愈挫愈勇
第八章 贫病交加
第九章 寻找组织
第十章 临危受命
第十一章 南木商人
第十二章 假鸾虚凤
第十三章 日久生情
第十四章 袒露心声
第十五章 变生肘腋
第十六章 红队出击
第十七章 同仇敌忾
第十八章 疾风冷雨
第十九章 雷霆手段
第二十章 将军蒙难
第二十一章 拜会莫雄
第二十二章 重建红队
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四章 内鬼现形
第二十五章 运筹帷幄
第二十六章 奇迹转移
第二十七章 王杨谈判
第二十八章 千头万绪
第二十九章 上书谏婚
第三十章 与狼共舞
第三十一章 党内海瑞
第三十二章 英才过人
第三十三章 政权工作
第三十四章 巡视全国
第三十五章 据理力争
第三十六章 残酷迫害
第三十七章 沉冤昭雪

章节摘录

公元1644年,大清王朝定都北京,拓建西苑三海子。堆土为山,广植林木,山威而海水阔,林秀而宫室幽,成为皇家的洞天福地。这,便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紫禁城经过辽、金、元、明、清五个王朝七百多年的精心营建,西苑三海集山、海、岛、桥、亭、阁、廊、榭、宫阙于一园,真正是人间仙境。二百七十八年之后,大清王朝寿终正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被迫迁出紫禁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原南起午门、北至神武门的恢弘宫室改为“故宫历史博物院”,俗称故宫。原来的西苑三海,以金鳌玉桥为界,北海被辟作平民公园,中海、南海则被北洋军阀首领、一代枭雄的袁世凯占据,做了大总统府。这样一来,整座西苑三海便一分为二了。做了“大总统府”的中南海,面积达一千五百亩,其中水面占七百亩。它比东面的故宫大出三分之一,比北海的北海公园则大出近一倍。相对于它所见证的历史风云?此时此刻在这里设立的“总统府”、“大元帅府”等机构,无非是纷纷乱世里乍现的昙花,至于此后所谓的主人,更是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本来,袁世凯雄才大略,杀伐决断,论实力并世不做第二人想,论权术也是当时唯一能够驾驭各地军阀的人选——当年阎锡山以堂堂山西省都督的身份,初到北京谒见袁世凯时,紧张得汗流浃背,俯伏在地,行跪拜大礼而不敢仰视。后来,这位大名鼎鼎的“山西王”曾向身边的亲信说,他生平最畏惧的一个人,就是袁世凯。这也足以证明,袁世凯确实是那些乱世“草头王”之流心上一块沉重的石头。偏偏袁世凯不甘心将自己局限于“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头脑发涨要做皇帝。政治上的一步错棋,被周围狼眈虎视的对手们抓住了把柄,只落得楚歌四起、一命呜呼。袁世凯的死,让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一下子显得近了起来,每个军阀都踌躇满志地检阅着自己的军队和政治履历,觊觎时机,诡诈百出,想要坐在最高的权力宝座上。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经过较量、权衡、妥协之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成了受制于人的牵线傀儡,先后坐上了烫屁股的“头把交椅”。1918年,黎元洪、冯国璋的大总统之梦已经先后凄凉散场。一个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成了时人心目中大总统的当然人选,这个人就是徐世昌。黎元洪之后,冯国璋以副总统继任总统,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由于两人都是实力派,府院之争更趋激烈。冯国璋的任期才一年多就满了,很想延长任期,段祺瑞就组织了“安福国会”进行阻挠,逼冯国璋下台。经过两度府院之争,段祺瑞认为冯国璋有兵有地,比黎元洪更难对付,下一任的总统最好手中无兵,而当时符合这一标准又够资格做总统的,徐世昌是不二人选。而冯国璋认为与其让段祺瑞做总统,?不如让徐世昌捡这个便宜。因此两派都支持他做总统。1918年9月,在国会的总统选举中,与会436人,徐世昌得425票,余者段祺瑞5票,张謇、王士珍、王揖唐各l票,徐世昌成为中华民国第五任总统。国会虽称“安福国会”,但安福系只是其中的多数党,占议员总数的七成左右。因此,徐世昌能以如此高的票数当选,固然得益于段、冯的支持,却也不能忽视他本身的感召力。一方面,他在政治上持超然态度,声望最高。另一方面,诚如孙中山所言,“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全国人民苦于军阀相争,都希?有一个“文人”做总统。徐世昌无兵无地,素称清流,正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形象。因此他当选后,北方各省自然纷纷表示拥护;南方的军政府虽然反对,却只针对法统问题,并不否认徐是合适的总统人选;甚至大洋彼岸的美国威尔逊总统,也马上发来贺电,希望他早日谋求和平统一,以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这个总统之位众望所归,徐世昌本人却有一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上任半年多来,各地军阀的阳奉阴违,拥兵自重;段祺瑞、冯国璋貌合神离、钩心斗角;国家财政处处吃紧,而英美各国都忙着打仗,自身经费还捉襟见肘,更别说借钱给国民政府了,倒是日本人最初还比较慷慨,陆陆续续贷了不少的款项。可是,等到巴黎和会一召开,小日本图穷匕见,以此为要挟,谋取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消息传来,中南海外民怨沸腾,报章上几乎天天有人骂他是卖国贼。偏偏段祺瑞一点儿也不体谅自己的苦衷,铁了心的一味亲日,前两天还跑到总统府,翻来覆去地讲那一套“理论”,说什么“袁世凯外交失败的原因,是采取联英美以制日的方针。日本近,英美远,远水不能救近火,英美忙于欧战,抽不出力量到东方来。”“中国亲近英美,首先就受到日本政府的强力反对,而西方国家为了讨好日本,在紧要关头上也会牺牲中国,弱国不能采取远交近攻、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而只能采取近交善邻的外交政策。”其实,徐世昌心里何尝不知道,段祺瑞有他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从日本人手里拿了钱,加强军事力量,以为日后武力统一全国作准备。可是,考虑到自己孤家寡人,无兵无地,没有了这只“段老虎”,还真弹压不了时局,也只好忍气吞声。“总统,宴会厅那边准备好了。”秘书站在门口提醒他。徐世昌“唔”了一声,示意知道了。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阵烦躁。今天的宴会是为刚刚从日本回国的驻日本公使章宗祥洗尘,这家伙和段祺瑞一个鼻孔出气,在巴黎和会问题上频频帮着日本人向中国代表施压。现在和约未经徐世昌同意,无法签字,而章宗祥就偏巧这个时候借故回国,说穿了还不是段祺瑞向自己施加压力的筹码?


编辑推荐

  作者在业余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耗时十余年,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老一辈革命家王世英同志扣人心弦、灿烂悲壮的一生;详细阐述了他长期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身居虎穴,与各种凶险敌人顽强战斗,并屡建奇功的事迹。王世英同志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敢于仗义执言,他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感天动地,令人们肃然起敬、由衷赞叹,更有许多事例催人泪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王世英 PDF格式下载



主要关注特科部分,其他略显枯燥,描写过于正统。


地下工作是残酷的,最危险的就是内奸和叛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