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命伦理学维度

韩跃红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韩跃红  

页数:

375  

内容概要

韩跃红等编著的《生命伦理学维度(艾滋病防控难题与对策)》是2006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艾滋病防控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及公共政策研究——以云南调查研究为例”的最终成果,是“昆明理工大学生命伦理学创新团队”继《护卫生命的尊严——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之后推出的又一学术专著。全书包括序言、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三个组成部分。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艾滋病及其防控概述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一)艾滋病及其流行
(二)我国艾滋病疫情现状
(三)云南省艾滋病疫情现状
二、我国艾滋病防控概况
(一)我国艾滋病防控历程
(二)我国艾滋病防控体系及其主要成效
三、我国艾滋病防控中面临的生命伦理难题
第二章 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及政策建议
一、维持恐吓还是公开治疗效果
(一)艾滋病的医学治疗效果
(二)艾滋病治疗良效不为公众广泛知晓的事实确认及原因分析
(三)对不宣传治疗效果的利弊分析
(四)恐吓思维与家长制
(五)宣传艾滋病治疗效果的实践建议
二、单一性教育如何能规制多元性行为
(一)我国艾滋病经性传播加速扩散的风险及人们的认知
(二)风险因素:多元的性行为与单一的性教育
(三)风险应对:社会转型期的性道德重建
第三章 艾滋病行为干预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及政策建议
一、是罪犯还是病人
(一)对吸毒行为的伦理与法律分析
(二)对吸毒者的法律定性及戒毒工作改革建议
二、如何处置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偷吸行为
(一)对偷吸行为的现行处置办法及存在问题
(二)处罚偷吸行为的伦理和法理依据
(三)政策建议:处罚偷吸行为宜取宽容策略
三、卖淫合法化是否可取
(一)提出卖淫合法化是为了预防艾滋病经商业性性传播
(二)在我国施行卖淫合法化的可能后果
(三)从生命伦理四原则看卖淫合法化为何不足取
(四)出路——区分卖淫嫖娼的道德法律责任
四、安全套谁来买单
(一)安全套问题的缘起
(二)可能的买单主体
(三)云南的实践:问题与经验
(四)政策建议:高流行地区全部由政府买单
第四章 艾滋病检测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及政策建议
一、防艾“瓶颈”:检测人数少
二、自愿咨询检测障碍分析
三、扩大检测建议一:医疗机构检测常规化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可行性
(二)开展PITC必须坚持的伦理原则和相应的建议
四、扩大检测建议二:开启自助检测试点
(一)自助检测的出现及其优势
(二)推广自助检测的思考
第五章 艾滋病治疗、救助中的生命伦理难题及政策建议
一、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权利
(一)艾滋病患者其他疾病治疗权利的保障
(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中艾滋病患者治疗权利的保障
二、保障艾滋病临床医护人员的合理利益
(一)艾滋病临床医护人员利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二)结合医改契机,保障艾滋病临床医护人员的合理利益
三、保障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权
(一)现行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
(二)艾滋病患者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救助体系,保障艾滋病患者生存权
第六章 防控艾滋病的道德环境
一、防控艾滋病的道德环境概述
(一)道德环境
(二)防控艾滋病的道德环境
二、防控艾滋病道德环境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针对艾滋病的社会歧视
(二)同性恋人群的高压生活环境
(三)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片面理解
三、构建良好的防控艾滋病道德环境
(一)优化防艾道德环境之理念
(二)优化防艾道德环境之对策建议
第七章 艾滋病防控中的价值论焦点
一、公共健康与人权保护:艾滋病防控的两个基本价值尺度
(一)公共健康:艾滋病防控的直接目标
(二)人权保护:艾滋病防控的基本尺度
二、艾滋病防控贯穿着公共健康与人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一)早期模式: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尖锐对立
(二)中期模式: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的对立趋缓
(三)现行模式:维护公共健康与兼顾个人权利的综合防控体系
三、实现公共健康与人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一)坚持公益与公正的统
(二)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三)有效协调公民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
(四)发挥民间组织在维护公共健康与促进人权保护中的作用
第八章 艾滋病问题形成的社会因素及社会预防
一、艾滋病问题形成的经济因素
(一)经济贫困是艾滋病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艾滋病加深了经济贫困
二、艾滋病问题形成的体制机制因素
(一)艾滋病问题与城乡二元体制
(二)艾滋病问题与社会保障制度
三、艾滋病问题形成的民族文化因素
(一)少数民族的某些传统习俗与吸毒问题
(二)少数民族的性文化与艾滋病问题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落后与艾滋病问题
(四)云南与新疆、广西等边疆民族地区艾滋病问题的共通性
四、在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中有效防控艾滋病
(一)防治艾滋病、反贫困的责任伦理诉求
(二)艾滋病社会预防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加固边疆“防艾长城”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三、构建良好的防控艾滋病道德环境(一)优化防艾道德环境之理念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必然有其所遵从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先进的价值理念是先进的社会道德规范形成的基础,并影响着其道德环境内所有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等。反之,一个恶劣的道德环境之价值理念必然是落后的、混乱的,该道德环境所产生的道德压力也是负面的和不统一的,不能把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有效地引导到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上来。因此,要构建良好的防治艾滋病的道德环境,首先必须建立进步的即代表先进道德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在本章中,针对我国当前防艾道德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公正”和“宽容”四个价值理念对于构建良好的防控艾滋病道德环境的基础作用和价值指导意义。1,以人为本:防控艾滋病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理性思考基础上而得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历史上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我国“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汉唐,成熟于明清,传承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民本”思想的内容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天”与“人”的关系,“重人事,轻神道”;二是“民”与“国”的关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三是“民”与“君”的关系,“民重君轻,民主君客”。这些方面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重视民众的作用,维护民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科学地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生命伦理学维度:艾滋病防控难题与对策》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命伦理学维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