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观念存在论

王昊宁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昊宁  

页数:

213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观念存在论: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解读》稿以《笛卡尔式的沉思》原书的节为基本单位,解读了“五个沉思”。在第一沉思里,主要解读了“明见性”和“悬搁”这两个重点概念,并表明了悬搁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所在;在第二沉思里,主要解读了现象学意义上的反思和意向分析,表明了了现象学意义上的反思与通常意义上的反思的区别、现象学意义上的反思的作用、意向分析的对象、起点、具体过程以及作用与意义;在第三沉思里,主要解读了先验自我对对象的构造过程,在解读的过程中贯彻了拙作的观念存在论的视角以及第二沉思里的意向分析方法,表明了对象是如何被构造出来的,同时表明了对象何以具有明见性;在第四沉思里,主要解读了先验自我对自身的构造,其中重点解读了“时间”、“主动的发生”、“被动的发生”等概念;在第五沉思里,主要解读了如何通过“共现”、“联想”、“结对”等方式构造“他人”,并从交互主体性的角度对前四个沉思里的某些结论做了重新的解读,以此表明交互主体性理论是解决某些重大哲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从而也表明了它是胡塞尔观念存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王昊宁,男,出生于1978年10月,黑龙江鸡西人,哲学博士。曾就读于吉林大学,现于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胡塞尔现象学,在《学术交流》、《社会科学研究》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序一:现象学的意义
序二
序三
解读者导言
引 论解读
第1节 作为哲学自身反思之典范的笛卡尔沉思
第2节 哲学上彻底重新开始的必要性
第一沉思 解读一
第3节 笛卡尔式的颠覆和为科学提供绝对奠基的引导性目的观念
第4节 通过投身于作为意向对象之现象的科学来揭示科学的目的意义
第5节 明见性和真正科学的观念
第6节 对明见性的区分。哲学对一种确然的和自身最初的明见性的要求
第7节 对世界的此在并非确然的明见性;将它引入到笛卡尔式的颠覆中
第8节 作为先验主体性的“我思”
第9节 “我在”的确然明见性范围
第10节 补充说明:笛卡尔先验转向的失误
第11节 心理学的自我和先验的自我。世界的超越性
第二沉思 解读
第12节 一种先验的认识奠基的观念
第13节 暂时排除先验认识之范围的诸问题的必要性
第14节 思维活动之流。我思与思维对象
第15节 自然反思与先验反思
第16节 补充说明:先验反思和纯粹心理学的反思在我思中的必然开端
第17节 意识研究的两面性作为一个相关问题。描述的方向。作为意识原型的综合
第18节 作为综合的一种基本形式的认同。先验时间的普遍综合
第19节 意向生活的现实性和潜在性
第20节 意向分析的特点
第21节 作为先验导引的意向对象
第22节 一切对象的普遍统一性观念以及构造性澄清这一观念的任务
第三沉思 解读
第23节 在理性和非理性标题下的先验构造的确切概念
第24节 作为自身被给予性及其变形的明见性
第25节 现实性与拟现实性
第26节 作为明见的证实之相关项的现实性
第27节 对“存在着的对象”之意义。具有构造作用的习性和潜在的明见性
第28节 世界经验的假定性明见性。作为一种完满的经验明见性之相关观念的世界
第29节 作为先验的明见性系统之标志的质料存在论和形式存在论的区域
第四沉思 解读
第30节 与咱我的体验不可分离的先验自我
第31节 作为诸体验之同一极点的自我
……
第五沉思 解读
结论 解读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14节 思维活动之流。我思与思维对象 胡塞尔认为,先验现象学和心理学都在谈论意识,但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呢?这就像我们刚刚说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和先验自我的区别一样——心理学在谈论意识的时候,总是把意识当做世界的一个部分;但是对于现象学来说,它在谈论意识的时候,并不是把意识当做世界的一个部分,而是认为世界是由意识构造出来的。 胡塞尔说:“不可忽视的是:对于一切现世的存在所作的悬搁丝毫不会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与现世的东西关联着的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在自身中承载着这种关联。”注意,胡塞尔在这里用了一个词——承载。这个词在德语里有“结出果实”的意思。所以,胡塞尔在这里使用了一种隐喻——他把意识比成有机体。有机体能长出东西,能开花结果、长出果实,这果实就是意识的对象。这一隐喻揭示出了意识的这样一个特点:意识是在自身中自行地给出对象的。因此,对象不是在意识之外的——它就内在于意识之中,而且是意识自身构造出来的。 接下来,胡塞尔说:“意向性(Intentionalitat)这个词的意思无非是指意识的这种普遍的基本属性,即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作为我思而在自身中承载着思维对象。” 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意味着意识对对象的指向与对象的存在没有关系。所以,当胡塞尔说意向性就是对对象的指向时,他并不是说有一个对象在这儿,然后意识朝它指过去,而是说不管对象存在与否,意识都有这样一种指向——这种指向与对象存在与否无关,换言之,意识的这种指向性是独立于对象的。胡塞尔的这个观点很重要。我们知道,奎因有一个观点,认为只要我们谈论一个对象,就等于承诺了这一对象的存在。更早一些的弗雷格、罗素在他们的专名理论中也都流露出类似的观点——在他们看来,指向就是标明对象存在的,因此指向要以其所指向的对象的存在为前提。这种观点显然是一种独断——它独断了对象的存在。 而胡塞尔则不同,他强调意识的意向性是独立于对象的,与对象的存在无关,从而不必去设定对象存在,相应地也就避免了独断论。 第15节 自然反思与先验反思 关于自然反思与先验反思之间的区别,胡塞尔说得很清楚:“在这种日常生活的自然反思中,乃至在心理学科学(因而是关于那些特别的心理体验的心理学的经验)的自然反思中,我们都是立足于被预先作为存在着的而给定了的世界这一基地上的”,而“在先验现象学的反思中,我们通过对世界的存在或非存在所作的普遍悬搁,就使自己摆脱了这一基地”。而且,胡塞尔认为只要是反思——不管是自然反思还是先验反思——就具有“篡改性”。不同的是,自然反思只是“把原先作为体验但却并非对象性的当成了对象”,而先验反思则“完全本质地改变了原先那种素朴的体验”,也即取消了体验的设定性。既然反思具有篡改性,那么它岂非“失真”?对于这一点,胡塞尔是这样看的:“然而,反思的任务并不在于去重复本源的体验,而是要去考察它,并阐明存在于本源体验中的东西。”也就是说,反思重在“考察”、重在分析,而不必(也不可能)原模原样。所以,虽然反思具有篡改性,但这不但不是什么坏事,而且恰恰是先验哲学所需要的、所要求的,因为只有反思的这种篡改性,我们的“目光”才能转移和聚焦到先验层面上来。


编辑推荐

《观念存在:胡塞尔解读》通过比较分析胡塞尔的前后期著作,以及与其他现象学流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解读与凸显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及其哲学效应。因此,这种“解读”既可以作为一种理解的指南,也可以帮助初学者开拓视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观念存在论 PDF格式下载



学习胡塞尔的原著,本书解读的很好,本书写得很好,能帮助我们学习原著。受益匪浅。


直接看胡塞尔的《笛卡尔式的沉思》看不懂,先看这本解读,感觉好多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