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

严建雯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严建雯  

页数:

287  

字数:

28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首次以大学生创业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本书采用心理学领域的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相关概念、研究状况,大学生创业心理的五个核心方面—创业意向、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社会适应,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问题,最后辅之于大学生创业心理个案。本书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个案,为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提出了对策建议,对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水平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严建雯,女,1964年生,浙江省余姚人。现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工部部长,兼任中国高教创新创业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把握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大学生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9项。主编《健康心理学》、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等著作,先后在《心理科学》、《教育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大学生创业心理概述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价值探析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心理相关概念梳理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章 大学生创业意向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人格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人格现状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人格特征比较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第六章 大学生创业社会适应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社会适应现状调查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社会适应影响因素
第七章 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指导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
第八章 大学生创业心理个案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心理访谈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历程解析
附录一 大学生创业心理调查问卷
附录二 大学生创业心理自助测试量表
参考文献
后 彳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方法 众所周知,当今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上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创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创业心理研究报告采用的是量化研究的方法,近几年质性研究框架下的讨论开始增多,这种趋势使得创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更完善。它同时也提醒我们,过于强调量化,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情。创业心理学确实需要质性研究的方法论体系支撑,这样才能将研究成果更恰当地还原到每一个人身上。 同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一样,量化研究框架下人们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了解创业者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在质性研究框架下则采用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等独特的方法来开展。前者主要立足逻辑实证主义来认识社会,运用对典型性样本的研究结果进行推论、演绎可以解释行为,充分理解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立足于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基础上,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不预设立场,从整体脉络中了解事件、现象的意义,探索个人的意义及其社会文化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将分别详细介绍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 (一)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是指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回顾创业心理学的几十年研究历史,其量化研究方法与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法并无差异。创业本身是个难以一言而尽的行为系统,其背后的心理规律也是复杂多变的,量化研究也经历了从对行为和心理规律整体的研究到将其细分、解构,分别研究,再到综合化探索的时期。这里对量化研究方法做个简要介绍。 创业心理学研究的量化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做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优点:使用方便,所得材料真实。缺点:只能消极等待有关现象的发生,难以对所得材料进行数量处理,难以确定某种行为现象的真正原因。观察法的特点: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 例如,研究人员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长期观察,选取创业者的态度变化、知识结构、创业团队管理方式等指标,观察大学生开始创业到创业结束这段时间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得出相关结论。 2.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控制条件严格,结果精确度高。缺点:表现在实验室的人为性及对心理现象的过分简化,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对比研究创业者决策方式与公务员群体的不同,设计相关情境实验程序,考察诸如同结果效应、同比率效应等决策效应的出现情况。 3.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和问卷法。 (1)谈话法是研究者事先拟定一定的问题同被试者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便于迅速获取资料。缺点: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欲使谈话有效,须注意三点:a.目的明确,问题易懂;b.讲究方式,控制进程;c.系统、完整、详尽地记录谈话的内容。 (2)问卷法是运用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者心理状态的方法。常用的有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三种。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够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缺点:所得材料较难进行质量分析,难以把所得结论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例如,分别对有创业意向、开始创业、创业三年以上的大学生进行采访,请他们谈谈对创业的认识。 4.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许多人的一个或多个特点,能从数量上进行比较。缺点:有很大的局限性,表现在目前所使用的测量表不够完善,信度和效度系数低。 例如,通过自编《创业者能力量表》对创业者群体进行能力结构的测量。 5.个案法 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团体和组织在较长时间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以便研究其行为变化的方法。 例如,对某位创业之星进行长达一年的跟踪采访,了解这一时期内,其创业历程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方式。 (二)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早先是为社会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后来渐次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作为一种研究范式,质性研究主张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社会中个体或群体对社会情境的主观认知,注重用整体的方法探究社会现象,研究的目的在于诠释该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不是专业的创业心理学方向的书籍,只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研究。虽然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但是在某些研究结果上,有帮助。如果作为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教材,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