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集传研究与校注

王春林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王春林  

页数:

390  

字数:

4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集传研究与校注》由王春林所著,《书集传》是南宋蔡沉集毕生之力而作,因大旨、纲领由其师朱熹订定,被后人视为朱予之学,立于学官。在《尚书》学的历史中,《书集传》影响巨大,它是继《尚书正义》之后《尚书》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书集传研究与校注》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史论结合,不仅对蔡沉的生平和著作,
《书集传》的学术背景、解经特色、历史地位及影响作了历史的考察,而且对其核心思想“天命即天理”、“以民心为天命”的“
天命”观,“建中建极”、“以礼制心”的“心法”论作了哲学的分析;下篇立意在于校勘,《书集传》版本众多、卷次不一,本书以现存最早、卷目最完备的南宋官刻本《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为底本,参校其他善本,并加以标点和注释,整理成现代读本,增加了可读性。

作者简介

  王春林,女,1974年生,湖南省祁东县人。广西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广鼯自治区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广西先进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理事。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研究”及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厅级学术研究课题各1项,参与并完成省级和厅级重大课题多项。承担撰写《中国儒学大众读本》丛书中的《上古智慧:尚书》、《儒释道:三教归一》两书。同时,在《中国哲学史》、《福建论坛》、《学术论坛》等刊物上发表《书集传>版本源流》、《“朱熹疑伪”一说考辨》、《蘩沈对周公形象的再造》等学术论文近三十篇。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篇《书集传》研究
 第一章 立身与弘道:蔡沉的生平和著述
  第一节 蔡沉的生平事迹
  一、生平简述
  二、蔡氏九儒
  第二节 蔡沉的著作
  一、著作简介
  二、《洪范皇极内篇》的成书
  三、《书集传》的成书
 第二章 变古与阐理:《书集传》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汉学向宋学的转变
  一、宋初《尚书》继汉唐遗风
  二、宋学学风的兴起
  第二节 宋儒对《尚书》的疑辨
  一、疑经思潮与北宋《尚书》疑辨
  二、南宋对《尚书》的全面疑辨
  第三节 宋代《尚书》学的发展走向
  一、王、苏、林、吕四大名家《尚书》解
  二、朱、陆及其门人《尚书》解
 第三章 达意与考辨:《书集传》的解经特色
  第一节 言简意达与博采众说
  一、强调言简意达
  二、博采众说之长
  第二节 义理阐发与“四书”解经
  一、侧重义理阐发
  二、以“四书”解经
  第三节 辨大小序,别今古文
  一、辨大小序
  二、别今古文
  第四节 考诸儒之误,订经文之序
  一、对旧训的订正与新解
  二、经文篇章次序的考订
 第四章 师说与己意:《书集传》与朱熹《尚书》学
  第一节 朱熹与《书集传》
  一、朱熹集注《尚书》
  二、朱熹《尚书》学材料
  第二节 朱熹对《尚书》的疑辨
  一、对大小《序》、《孔传》的疑辨
  二、对今文、古文《尚书》的疑辨
  第三节 章句训诂的异同比较
  一、比较的相对性
  二、章句差异比较
  第四节 体例方法与义理思想比较
  一、体例方法比较
  二、义理思想比较
 第五章 天理与民心:《书集传》的天命观
  第一节 天命与性理
  一、天命,即天理也
  二、理与心俱生谓性
  第二节 天命与德仁
  一、在天为命,在人为德
  二、德、敬、仁、诚关系
  第三节 天命与民心
  一、以民心为天命
  二、人君以万民为心
  第四节 天命与君道
  一、以公灭私,以德化民
  二、君臣各尽其道
 第六章 执中与建极:《书集传》的心法论
  第一节 求圣人之心
  一、《尚书》:求心之要
  二、人心与道心
  第二节 精一执中与建中建极
  一、精一执中
  二、建中建极
  第三节 格其非心与以礼制心
  一、格其非心
  二、以礼制心
  第四节 对传道圣人权威的维护
  一、对传道圣人的维护
  二、对周公形象的再造
 第七章 《书集传》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第一节 《书集传》的历史地位
  一、在理学史上的地位
  二、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书集传》的历史影响
  一、对元、明《尚书》学的影响
  二、对清代《尚书》学的影响
 附录
  一、《朱文公梦奠记》(蔡沉)
  二、《九峰先生蔡君墓表》(真德秀)
  三、《宋史?蔡沉传》
  四、《宋元学案?九峰学案》(节录)
  五、《四库总目(书集传)提要》
下篇 《书集传》校注
 前言
 凡例
 进书集传表
 延和殿答圣语
 后省看详
 书传问答
 书集传序
 孔安国序
 《书集传》卷一:虞书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皋陶谟
  益稷
 《书集传》卷二:夏书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
 《书集传》卷三:商书
  汤誓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书集传》卷四: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今考定武成
  洪范
  旅獒
  金滕
  大诰
  微子之命
  康诰
  酒诰
  梓材
 《书集传》卷五:周书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爽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书集传》卷六:周书
  周官
  君陈
  顾命
  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同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书小序
 跋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4.《小序》意义含糊,或无所发明  如对《君爽》篇序文,蔡沉批言:“愚谓序文意义含糊,旧说之陋有以启之也。”  5.《小序》不合“理”,非圣人(孔子)手笔  在序文“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条下,蔡沉云:“经曰‘大战于甘者,,甚有扈之辞也。序《书》者,宜若《春秋》笔。然《春秋》桓王失政,与郑战于繻葛,夫子犹书‘王伐郑’,不曰‘与’不曰‘战’者,以存天下之防也。以启之贤,征有扈之无道,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序《书》者,曰‘与’曰‘战’若敌国者,何哉?孰谓《书序》为夫子作乎?”蔡沉认为如果序文是孔子所作,其笔法应当与《春秋》笔法一致,天子征臣时就会曰“伐”而不曰“与”和“战”,而今序文,以贤德的夏启征伐无道之臣有扈,用“战”字,明显非孔子所作。同样,蔡沉在小序“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疑至》、《臣扈》”条下引程子之言驳疑云:“圣人不容有妄举。汤始欲迁社,众议以为不可而不迁,是汤有妄举也。盖不可者,汤不可之也。”接着又说:“序非圣人之笔,自不足以知圣人也。”  在蔡沉看来,如果是身为圣人的孔子撰写的《书小序》,那么小序就不可能不合乎经文,是不可能有误的。又如《盘庚》篇序文“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蔡沉认为序文与经文不符,他考之云:“以篇中有‘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序遂曰‘盘庚五迁’。然今详于‘今五邦’之下,继以‘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则是盘庚之前,已自有五迁,而作序者考之不详,缪云尔也。”对于《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序文以为是成王封康叔而作,蔡沉认为是武王命康叔而作,他在考证后说“序之谬误,盖无可疑”,又明确断定《序》非孔子所作:“然《书序》之作,虽不可必为何人而可,必其非孔子作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集传研究与校注 PDF格式下载



书集传是蔡沉撰著,这本书是现代学者撰写的研究书集传的论文,后半部是对书集传的校注,值得阅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