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比较

薛勇军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薛勇军  

页数:

239  

字数:

188000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索罗余值核算方法(SR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SFA)和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并且运用面板数据做出回归分析,从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两个角度研究要素投入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中国和印度投入-产出关系、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贫富差距、产业结构以及政府竞争力进行分析,并且对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借鉴之处以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作者简介

薛勇军,男,汉族,1980年1月生,山西运城市人。2003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起在云南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主持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一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两项,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在《思想战线》、《经济问题探索》、《工业技术经济》、《统计与决策》以及《经济问题》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言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文献回顾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中产出和要素投入测量及相关计量分析
第四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第五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源泉比较
第六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中投入一产出关系及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杂分析
第七章 中国和印度贫富差距比较分析
第八章 中国和印度产业结构比较
第九章 中国和印度政府竞争力比较
第十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及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十一章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借鉴之处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儿个重要的概念 1.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概念都比较熟悉,对经济增长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则需要明确界定。经济增长,一般来说有两个来源,即生产率的提高和要素的积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在实现经济增长时生产率的提高和要素的积累的贡献相对大小。或者说经济增长可以分为由资本和劳动力等投人要素推动型和由技术进步推动型两种增长,若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推动则称之为粗放型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从而使生产率提高则称之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因此,研究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研究经济增长源泉及其相对贡献,包括对劳动力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贡献的研究。根据劳动力投入要素、资本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相对大小,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资本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全要素生产率增进型经济增长方式。前两类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后一类是集约型增长方式。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所有影响要素投入和生产率提高的因素都可以进入研究的范围,如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收入分配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素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范畴。研究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对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路径及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对经济结构的研究、对经济的外部平衡能力的研究、对教育和科技发展的研究、对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以及对经济管理体制的研究。经济发展方式涉及面虽然广泛,但其核心是经济增长,重点研究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问题。因此,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也可以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2.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称为“索罗余值”,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Robert M.So-low)于1957年提出的。索罗把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不能解释的部分归结为是由技术进步产生的,现在通常把这种“索罗余值”或者“索罗残差”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编辑推荐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比较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