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理论与方法
2013-4
人民出版社
高兆明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系2006年同名书的修订本,为国内第一部较系统探讨伦理学基本学理与方法的专门著作。《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分为理论与方法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以伦理学的的价值特性为切入点,力图揭示伦理学的精髓要义,并对其做出统摄性把握。方法部分则通过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非理性主义,目的论与义务论,个人主义与契约论、社群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等代表性伦理思想方法的梳理分析,在两极颉颃中,揭示不同类型伦理思想方法的长短得失与彼此间的互补性,探究合理伦理思想方法形成的可能路径。《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以丰富的史料和具体的事实为基础,通过对思维方式和伦理学思想史的考辨,揭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伦理学思想方法之间的互补性,探究了全面、辩证的伦理思想方法形成的基本路径。《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是伦理学前沿丛书之基础理论探究系列中的一本。
高兆明,伦理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进过工厂、插过队、做过医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政治哲学,并感兴趣于生命哲学、科技哲学等。已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4部:《制度伦理研究》(2011)、《黑格尔
导论 上篇理论 第一章“道德”探幽 一、“道德”的词源学分析 二、道德:人的存在方式 三、道德:人的“应然”存在方式 四、关于道德本质:人的智慧生活方式 五、质疑“道德是生产力”、“道德资本”命题 第二章存在、价值、真理 一、两种存在:设定性存在与非设定性存在 二、存在的目的性:理想与职责 三、存在的价值问题有真理性吗 四、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 第三章道德与宗教、法律、政治 一、道德与宗教 二、道德与法律 三、道德与政治 四、中国古代社会“德治”探微 第四章伦理学理论结构 一、应用伦理的兴起:伦理学理论范式转向 二、罗尔斯与麦金太尔:两种路径的对立和启示 三、“社会伦理”的理念与方法 四、伦理学理论框架 下篇方法 第五章方法:对存在的理解与表达 一、方法:对存在的一种理解 二、方法的表达 三、关于道德理论研究引进国外研究方法的问题 四、伦理学方法及其叙述立场 第六章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一、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与使命 二、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概述 三、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 四、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特征及评价 五、理性主义怀疑批判精神的时代意蕴 第七章经验主义伦理思想方法:幸福论、心理分析与社会实证分析 一、经验主义伦理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与使命 二、经验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特点 三、幸福论伦理思想方法 四、经验主义伦理思想方法评析 五、心理分析方法与社会实证分析方法在伦理学中的应用 六、当代中国道德理论研究方法:从事实到原则还是从原则到事实 第八章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以直觉主义、情感主义为例卯 一、直觉主义方法 二、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三、体验的道德 第九章目的论伦理思想方法:以功利主义为例 一、功利主义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与使命 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概述 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方法评价 四、“德行有用”:关于社会公共政策的一种思考 第十章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 一、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与使命 二、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概述 三、康德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 四、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评价 五、理想主义乌托邦精神的时代意蕴 第十一章个人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一、个人主义伦理思想方法兴起的历史背景与使命 二、个人主义概述 三、个人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 四、个人主义伦理思想方法评价 五、个人权利的时代价值 第十二章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 一、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概述 二、罗尔斯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 三、古典与现代:两种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比较 四、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评价 第十三章社群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一、社群主义伦理思想方法概述 二、社群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三、社群主义伦理思想方法评价 第十四章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伦理思想方法:以境遇主义与普世主义为例 一、境遇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二、普世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三、道德想象力:杜威实用主义伦理思想方法 四、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理论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再版后记
版权页: 麦金太尔在分析古希腊的德性内容时曾揭示:作为其重要德性的“智慧”与“节制”等,起初“是一种贵族的德行”。诸如,节制之德行“它是一种有权力但不滥用权力的人的德 性。”考虑到“德”早期的这一为王者、贵族所专有之特殊属性,考虑到初民社会的社会治理结构,就会发现:“德”为王者贵族所专有之属性,不仅具有后来人们通常所以为的美化、圣化治者与王者之意蕴,更具有一种价值颠覆性之意蕴。如果在实然判断的意义上理解,是对王者治者的美化与圣化,如果在应然的意义上理解,则是一种内含价值批判的革命性思想武器:如果在位王者治者不能具有美德,就失却做王者治者的合法性资格。中国古代早期“德治”所直接指向的是王者治者,而非被治者或民众,它首先是对治者王者的要求。这正是我们在理解中国古代早期“德”、“德治”思想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伦”,最初并不是专门指人与人之关系,它常常被用来与“和”相通。所谓声音有伦,如,“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乐者,通伦理也。”(《小戴·礼乐记》)语言有伦,如,“言中伦”(《论语·阳货》)。“维号斯言,有伦有脊。”(《诗经·小雅·正月》)事物有伦,如,“毛犹有伦”。行为有伦,如”行同伦”(《礼记·中庸》),“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篇》)等等。“和”即和谐,内含着秩序、位次之意思。后来,人们逐渐将“伦”专门用于指人与人之交往关系,成了“人伦”。《孟子》中就有多处论述,如《滕文公上》中的“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离娄上》中的“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圣人,人伦之至也。”《离娄下》中的“察于人伦”。 在词源学上考察,中国古人对“伦”有多种解释。其一“伦,从人从仑”。而仑者辈也。扬惊在为荀子“人伦并处”一语作注时则称“伦”为“类”,指出伦“其在人之法数,以类群居也”。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是我国著名伦理学者高兆明教授多年从事伦理学基本理论教研之最新成果的凝结。作者全面系统地考究了相关伦理学诸派的理论与方法,广征博引,比较裁度,纵横捭阖,新意迭出,独成一家之言,是国内近年来并不多见的伦理学理论力作。
高兆明教授一位具有哲学思辨气质且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伦理学学者。他长期潜心于伦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多有心得。这本书正是他多年沉思的新作之一。他在书中对伦理学理论和方法所作出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对伦理学研究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希仁 本书是我国著名伦理学者高兆明教授多年从事伦理学基本理论教研之最新成果的凝结。作者全面系统地考究了相关伦理学诸派的理论与方法,广征博引,比较裁度,纵横捭阖,新意迭出,独成一家之言,是国内近年来并不多见的伦理学理论力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本丛书主编万俊人
满意 好书 不大好懂,值得拥有
书很喜欢,很值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