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边城

沈从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7-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沈从文  

Tag标签:

无  

书籍目录

一、丛书前言
二、评选委员会
三、丛书编辑委员会
四、丛书书目
五、题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边城 PDF格式下载



  不愧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以前读了很多次一直读不下来,如今读来很受感动,故事情节是一方面,最动人的还数沈从文的语言和叙述风格。沈从文的语言不是阿城那般的朴实举重若轻,也不似马金莲和蒋韵那般的温婉细腻,而是在两者风格之中又多了一份清新自然诗意,乡土气息非常浓厚,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之感,小说中的渡船,端午节,美丽的湘西尽在眼前,小说的坏境和故事是一同发展的,也正是这样的风土人情才能孕育出这样一些朴实充满着人性美的人物。另一方面,我很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是在当下大批作家关注现实反映当前社会的题材中,很难看到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心灵深处的作品,小说中的故事不知结局如何,一句“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回来”不知给多少人留下感伤与惆怅,这种低回婉转的叙述格调让我有一种许久怅怅然的感觉。。。
  
  
  另外推荐灵魂写作《长河》,马金莲


   湘西秀美的风景里,一段干净、凄婉的爱情故事。风景是纯的,人是纯的,爱情也是纯的。然而一切似乎太突然,仿佛就像翠翠作了一个梦,梦醒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我们仍可以想象,想象出一个边城的续集,翠翠的生活依然会继续下去,无论她要等的那个人来还是不来。


   那天半个小时读书时间没带书,就在站里的小型图书馆找书,书不多,但比较全,各类消遣的书都有,最后挑了沈从文的《边城》,只是受不太多次被推荐此书,正好看看到底是否名符其实。不过半个小时,减去选书的时间,只能是仓促地翻了几页,觉得还不错就留下了,今天正好有时间就拿出来读。
   原先在高中课本有节选过,语文老师似乎也讲解过,但那时还是毛头小子,只记得一个老头和小女孩摆渡,其余的什么也读不懂。今天读完,却是颇有收获。他在序里开篇就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恰好我两者兼具,更想看看作者如何温爱。
   与之前所接受的最美乡村风景印象不一样,可能与我看到的自然风景太多有关系,那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我一开窗户便是,另外还可以面朝大海,看三月飞雪。朴素的文字不仅勾勒出诗一样的乡村生活,也让汹涌的情感潜藏在若即若离的间隙。最感动莫过于大佬、二佬和翠翠之间微妙朦胧的爱情,文中全无一句点明,你却对翠翠与二佬之间的相互爱慕深信不疑。
   比如翠翠看完龙舟竞渡找黄狗,正好遇到二佬失足落水从水中爬起来了,可因路太窄了一些,翠翠虽闪过一旁,与迎面而来的二佬仍然得肘子触着肘子,面对二佬的追问,脸还发着烧不便作声,到河下时,小小心中更是充满了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看到黄狗从河对面泅上岸后抖水,便说“得了,装什么疯。你又不翻船,谁要你落水呢?”真是与《大话西游》里白晶晶骂至尊宝:“像什么不好,偏像只臭猴子!”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翠翠更含蓄,也更温婉。
   再比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简单几笔就把恋爱中少男少女的寂寞感立体化,利索地在轮廓上添砖加瓦,让你一眼就分辨出这是情感上的寂寞,而非精神上的孤独,然后你细细品咂朴素的寂寞,越品越有味道。
   尤其是本以为会峰回路转三者之间必有个结局,却没想到爷爷一死就戛然而止,留下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开放的结局让每个读者都能续写却也留下了遗憾,也许作者同样认为对于爱情只能美化过程,结局什么的谁又知道呢。
   最震撼的就是爷爷在雷雨夜去世,当时看到简直如晴天霹雳,“'他管船,管了五十年的船,尽过了责任,——他死了啊!'翠翠一面像隔溪人说着,一面大哭起来。”就这些简单的文字,隔着书页我却感受到了至亲去世的悲痛,翠翠的情绪似乎通过指尖传递到心底,眼睛也不自禁地湿润了,可我还没有经历过至亲的去世,却笃定将来的某天会有同样的情绪,同样的伤痛与无奈,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悖点,也许这正是文字的魅力,也是作者的功底。
   还有就是里面好多动词的使用跟家乡话一样,更添亲切。有时还不得不借助家乡话的语法才能理解,比如“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这句,非得把“把钱”换成“给钱”才通畅,还有全文的“下雨”都是用“落雨”来表达,总是让我记起高中时的口头禅,烦得落雨!
   看完觉得爱情真美好,虽然似乎我已经错过了谈论爱情的年纪了,就像在现实泥沼里举步维艰的时侯谈论理想只会让人觉得矫情。但书中翠翠和二佬第一次遇见互有好感的时侯,翠翠十一岁,二佬十四岁,相信很多没有早恋的人都错过了吧。其实基于荷尔蒙与情感的早恋未必如当时所被认为的不堪和脆弱,学会爱,学会谈情,学会相濡以沫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中学不让早恋,大学不让谈恋爱,毕业立马要你找对象,这不是为难人吗。遇见一个喜欢的人本来就很难,互相喜欢的就更少了,何必白白浪费一次大好机会。所以要是我以后面对儿女的早恋问题,必然不会采取什么转学或者要求学校介入处理的极端方式,也不觉得什么教育冷处理有什么用,直接让他们带回家来吃个便饭好好考量一番才是王道。
   扯远了,总之真的很值得一看。我历来不太喜欢读别人给我推荐的书,也不喜欢看别人推荐的电视剧电影等等,比如《四大名著》从小听到大,从没翻过,电视剧也只看全了《西游记》,现在在看电子版的《红楼梦》,真的很有意思;再比如王枭四年前向我推荐《越狱》,三年后才开始看,确实很不错,让我从此陷入美剧的漩涡。所以要是谁有和我类似的毛病,请忘了我的推荐。
   书中的描写的地点正是今天的凤凰县,多年以前我本想和另一人慕名前去,由于各种原因没去成,大概以后也不会去了。
  
  
  
  2014.3.6
  
  
  


  我住在陈旧的风景
  我摆渡淡薄的心情
  我眷恋死去的守候
  我絮叨歌声缭绕的梦境不愿清醒
  
  你说要三年六月的吟唱
  却走失在令人窒息的远方
  于是在一成不变的时光
  我念想着你是否念想
  不曾绝望
  令人绝望


  初初找这本书来看,是因为听说边城写的是凤凰,而我即将要去凤凰走走,希望能先看完这本书,然后在凤凰走过书中的路,寻找书中的记忆。
  真正看了书,才知道边城写的不是凤凰,而是茶峒山城,一个只是一个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境小城,一个跟凤凰一样美的小城。沈从文是凤凰人,我相信他在写边城的时候,一定也带着凤凰的记忆。所以我带着边城去游凤凰了。
  茶峒民风纯朴,乡民们安安分分的做着该做的事,热情、单纯、友好。我以为凤凰也差不多。我从湖南出发,也足足坐了一整天的汽车,翻过了好多山,涉过好多水,好不容易才到了凤凰。茶峒有一条江,凤凰也有一条江,沱江,江两边有很多客栈。或许景色是差不多的,不过民风可不一样。凤凰地方比较偏僻,经济难以发展,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起来,带动了经济增长。也许是之前真的太穷了,人民穷怕了,现在过度开发,整个商业气息十分浓厚,这次去我感觉凤凰人都在疯狂的圈钱,有杀错,没放过。不过带着警惕过去走走,也还是很舒服的。
  也许在现代,本就再也找不到像茶峒这样纯朴的小镇的,也没有像老船夫、翠翠、顺顺、马夫这样的人了。
  边城中,老船夫走之后的葬礼跟我家乡的很相似。也许都是湖南境内,只是茶峒是湘西,我家乡在湘北,所以很多传统是共通的。整本书,我最动情,最伤心的地方也是这里——老船夫走了,留下翠翠一个人。在看到结局不久前,我祖父也刚刚离我而去,这种惊人的雷同,让我也想起了祖父在世时的许多许多,让我也回到了祖父刚刚走时的情绪中,不禁哭得不可遏制。
  这是沈从文最富盛名的一部小说,可是原谅我太过年轻,还体会不到《边城》的美,所以只给了四星。或许,多年之后我重新翻开这本书,才能细细品味出个中的滋味。


   第一次听说《边城》这本书是在高中时候,端午那小节被编进了书本上面。那会课堂上面有朗段的桥段,天保、傩送、翠翠、黄狗、祖父、船总顺顺……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被书中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湘西风光、看热闹的人群、赛龙舟、下水捉鸭等片段真的值得回味,一幕幕从作者笔下浮现到自己的脑海里,如此真实。这就是我喜欢读近代作家作品的原因,尤其是沈从文的这个《边城》甩出别人几条道。活脱脱的一个旅游推广片一般。
   故事从湘西风光介绍开始,介绍了山山水水,介绍了船夫、妓女、水手、摆渡人……给湘西,如今湖南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少神秘和魅力,也寄托着沈从文浓浓的乡情。翠翠是寄予了作者厚爱的角色,赋予了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她年轻懂事,善良纯真,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两个人都对翠翠有意,对她展开追求,一个选择车路一个选择马路,可是翠翠有意二老。听见二老夜里歌声就能感到甜蜜,又仿佛能够看穿翠翠的心思。后来,大老出事,二老心里忐忑、愤怒,远走他乡出货。留下痴痴等待的翠翠,再后来祖父在雷雨交加的夜里去世,留下孤苦伶仃的小孙女翠翠一人。和老军人守着渡船,书中最最心酸的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读者都知道,傩送是不会回来的,虽然他心里还是爱着翠翠 希望娶她为妻的 但自从大老意外,祖父带着遗憾去世,就已经结束了,对“他”翠翠要用一生去等待。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就是《边城》的结尾,看似和全文基调一致,给人平淡、清丽、悠远…甚至有些仓促简单的感受。
  
   但我确信,从阅读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感受来说,这貌似简简单单一句结尾的含义不会止于言辞,细细品味,其中蕴藉无限。希望通过如此有条不跌的手法,能逐一理清这简洁的结尾到底有多少层含义、有多么深远的作用。。。
  
  一:淳朴之美
   沈从文对于自己如何写作曾表示过,自己写东西是想到哪就写到哪,思想在哪里停下了,作品也就结束了。我很欣赏他的这种写作态度,随性、洒脱,也许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如此淳朴、自然、敦厚的文字。
   正是这一份随性,给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很多自由空间,使之有了自然性情的处处显露。一定程度上又成了一个前提,即作者所希冀的一个好的结尾并不是传统的大团圆,他是要叫读者有所思、有所感,叫人心悬主角、猜测结果、悲伤感时....既不给人希望,也不给人失望,一切在预料之中,又在刻意之外。而此结尾,我们认为就是这样一种。也许我们刚看到对翠翠外貌及生平进行描写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觉得她的结局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平静下去,总觉得她生命中必定有波折在等着她。也许这就是我们读小说所养成的惯有情绪吧,主人公总是要接受磨砺,的确,翠翠的经历可真谓是磨难重重,虽然都是生活中难免会有的体验,可这个结局却是我们千想万想都不曾考虑过的,这就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最后,作者还留下一个悬念,将思考留给了读者,应了一切在预料之中、又在刻意之外的结果,令人印象深刻。
   大老的出走而死、二老的责怪与离开、翠翠选择的等待....都是“边城”里的人们所应做的事,每个人的做法都绕开了人间的计较,抛开了对欲望的迷恋,每一个人只是随着古老的节奏,按照着自己的善良和德行,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掺杂任何的虚伪与牵强,一切都是那样平静、舒缓、淡然,好像他们本就应该那样做。他们从容面对变故的态度被作者描绘的是那样的理所当然,让读者难以提出质疑:“这不像是他们应该做的!”
   对,《边城》所应有的结局就是这样;“边城”人所应做的事就应是如此。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管怎样那未了的感叹号是充满生气的,给人以希望的。换一个方面想,经过在外历年的磨砺,往年那个浪漫淳朴的茶桐青年还是那样吗?也许他会在外娶妻、生子、扎根、淹没于生活的洪流;也许他即使回来也不再是那个人了。而翠翠,除了等待幸福,还能有第二条可以通向幸福的路吗?结尾是无奈的,但却是沈从文为人性写的一首抒情诗。
  
  观点二:残缺之美
   维纳斯之所以令天下人倾倒,在于她的断臂给人无穷想象;彩云遮月之所以美,就因它半遮半露,有既不能一睹为快,又不忍弃之的矛盾美。而《边城》恰恰因为这种充满遗憾的结尾使它锦上添花,更显风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下谁不想有情人终成眷属呢?翠翠既然与傩送两情相悦,理当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倘若如此,似乎又落入了言情小说的俗套,怎会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呢?
   试想,傩送不去流浪,他们真的会幸福?傩送既有对哥哥之死的愧疚,又有对翠翠的依恋,左右两难,如何能以笑颜面对翠翠?而纯情的少女翠翠,不谙世事,自然无法了解傩送的复杂心理,岂不是空添愁怨....长此以往,怎会不心存芥蒂,亲极反疏?
   既然天保之死的阴影会压倒两个纯情之人,那么又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本来的圆满,幸福的记忆为何要画上一个不完满的句号呢。。
   等到海枯石烂,或许那个人不可能回来,流浪沧海桑田,或许那心结也不能打开。那痛一寸一寸地、蚀心刻骨,难道这算美吗?
   是的,一件古董放在那里,绝对只是看看而已。倘若有裂缝,自然心痛,但更多是遗憾与欣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难道残缺不是一种美吗?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边城》独爱残缺一种。
  
  观点三:收获之美
   翠翠那浑然天成的美丽与纯净给二老流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傩送的歌声让翠翠在睡梦中都能感觉到甜蜜,于是,一份同样的感情便明明白白地存在于两人的心底了,并且,一旦存在,就不可动摇。大老出事之后,二老的心中充满了对祖父的怨恨,但对翠翠的爱却又是不能割舍,所以他仍对别人说出自己想要渡船而非碾坊的念头。这种复杂的感情让他远远地避开了自己的家乡。而翠翠,不谙世事的她,一开始无法了解傩送的心理,但在祖父去世后终于从旁人口中得知了二老的想法,亦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事。于是,就心定气闲地一日日等待下去了。不曾有过承诺,也不知道归期,但翠翠不在乎,她只是等,等待那个“明天”就会回来的人。不是翠翠倔强,而是她甚至此生心中再也放不进另外的人了,知道自己追求的爱情究竟是个什么,便是如此无奈又悲苍的事了。
   两人对爱情都坚定、决绝、淳朴、单纯…在平凡中看出伟大,在琐碎中透露深刻。我只是想,爱情到底会不会真的永远永远不变,永远永远都只等一个人...
   不去猜想结局,这个已不重要。翠翠明白了她的想要的爱情,得到或则得不到只不过是我们想要关心的一个结局。
  
  观点四:悲情美
   古龙在白玉老虎仓促结尾后给自己开脱,说:现在赵无忌的心中打了一个结。雪山飞狐最后胡斐面对苗人凤,那一刀究竟劈还是不劈? 胡斐的心中也打了一个结。与其说故事的主角心中打了结,不如说是作者的心结。
   按照剧情发展,二老应该是不会回来的。因为他早已认定大老是翠翠的爷爷间接害死的。尽管他曾经宁可不要碾坊而要渡船。但他大哥的死,变成了他永远无法跨越的心理障碍。而且他和翠翠自从两年前的端阳节说过几句话后,好像就再也没说过话了。
   如果二老不回来, 那这个故事就变成十足的悲剧了。 翠翠她妈妈至少和军官还有过一段爱情,翠翠呢?爷爷死后,陪伴她的就只有杨马兵和那条大黄狗了。看来沈从文也不忍把这个故事写下去了。
   所谓悲剧,就是要写美的毁灭,使人们越发觉得美的珍贵,他于是制造了美,并将它置于惆怅的景中。作者先描写翠翠是一个多么明镜、单纯而浑然天成的“精灵”,她是多么的讨人喜爱…可翠翠对于刚刚萌发的情愫而言,实在是一次次地与之失之交臂...“一切要来的都得来”,质朴的人们便是用这样简单的字眼,扛过生命中的一个个坎。于是这样一个少女只得用江水一次次冲淡浓浓的思念,平静地等一个可能永远不会有的答案。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薄薄的凄凉,静静的,凄凉中带点美丽,配合着那个浮想联联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悲的意味油然而出。
  
  随想:
   故事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嘎然而止,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而其中的现实意义也十分值得我们思考,与其说它是一部恋爱小说、不如说是一部成长小说,是少女翠翠从不谙世事到知晓“人事”的过程,它主要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读罢《边城》,还让人欲罢不能,掩卷沉思,又为翠翠轻轻叹一口气。结局无疑是不美满的,却并不让人过于悲伤,正因我们和翠翠一样,怀着希望盼望着未来,“热情而迫切”。
   可现实还是现实,我们是否终究要屈从于现实?现代人正是处于这般窘困的境地。沈从文是要写首抒情诗,却展示给了我们现代的困境。而结果将怎样,留给读者自己品味。
   我认为这似乎“不完美”的结尾却也恰恰是小说的智慧之所在,它展示了一种“定不准的智慧”,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部小说都对它的读者说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也许每一个翠翠,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结尾。这是小说的永恒真谛。既然现代人处于两难困境,那么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否是作家给我们的暗示呢?
  


    读完《边城》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失落。这里面没有恶人,民风淳朴,事事和谐。但为什么所有的好人在一起,反倒出现了这样一个让人叹息又让人压抑的结局。
    翠翠的含蓄,造成了爷爷的误会;爷爷的自作主张造成了大佬和二佬的双双追求,而又因为大佬的意外,让二佬对爷爷产生了误会,最后离开了翠翠。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曾将这样说过:“这个世界上误解和懈怠也许比奸诈和恶意还要误事。至少奸诈和恶意肯定并不多见。”
    为什么明明有感情,却不表达呢?说实话,我真心理解不了翠翠的含蓄,甚至在因为她的不言造成诸多误会时,还有些替她着急和生气。毕淑敏在《幸福的七种颜色》中提到:如果你愤怒,你就呐喊。如果你哀伤,你就哭泣。如果你热爱,你就表达。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如果你愤怒,却佯装宽容,那不但是分裂,而且还是混淆原则。如果你哀伤,却佯装欢颜,那不但是分裂,还是对自己的污损。如果你热爱,却反倒逃避,那不但是分裂,而且还会丧失机会和勇气。如果你喜欢,却装出厌烦,那不是分裂,还是懦弱和愚蠢。
    所有的分裂都要付出代价,轻的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一去不复返。重的可能还要压上自己的性命。最漫长而隐蔽的损害,也许使你一生郁郁寡欢,沉闷萧索,每一天都在迷惘中度过,却始终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我真觉得此段话,正是对《边城》中所有好人在一起造成悲剧的根源,所有的悲剧都来源于误会,来自人与人之间的遮遮掩掩。但也许就是这各种各样的误会,才能构成了故事中的高潮起伏,要不然,哪来得小说?哪来得文学创作?


  题记:对于农人和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的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就我所接触的世界意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支笔如何笨拙,或尚不离题太远。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及其伟大,有些方面又及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及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为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的写下去。
  ----沈从文
  
  《边城》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摘录过的文章,虽然只有后半部分,仍然给了我一种美好又凄然的感觉。
  一个尽职的老人,一个单纯的姑娘,一条会凫水的狗,一条渡船----共同生活在河边。老人在河边守了几十年,就为了管理那条渡船。因一个月能挣得公家三斗米,七百钱,也就不肯收过路人给的路费。姑娘是老人的孙女儿,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明如水晶。乡下的黄狗,连名字也没有,只被唤作“狗”,会在渡船靠岸时衔着绳子替主人套好船。至于渡船,则是这个故事存在的缘由。
  整个小说是以几个端午节为主线来进行的。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端午节,那时候,爷爷的身体还很硬朗,文字间都是生活的气息。借着节日的热闹,爷爷带着酒葫芦和几吊钱进城去。很高兴没有看到“辛苦劳作了一年的老船夫,到了茶峒最热闹的端午,也照例要打点酒犒劳自己”这样的字眼,因为这样的人物,不会有这样的心态的-----他管船,便尽心尽力地管,一管就是五十年。于是,作者这样说:“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到了端午,翠翠替爷爷拉了船渡了溪,和狗一起等着爷爷回来。他会带些什么回来呢?除了那一葫芦烧酒,还会有刀头肉----回来炖着胡萝卜吃,那是爷爷最爱吃的下酒菜。运气好的话,还有出远门的水手送给爷爷的一把红枣,一定还有人送给爷爷粽子----就跟往年的端午一样。这几样东西,为祖孙俩清贫的生活添了些幸福。而茶峒的民风温情,也通过这几样东西细细地勾勒出来。挂着一葫芦烧酒的爷爷,遇上挑着担子卖菜的老乡想喝口酒,必很快的就把葫芦递过去----酒喝过后,称赞酒好,于是又必勒迫着喝第二口;屠户们都不愿收这老人的钱,而他以为这是血钱,不比别的事情,会将钱预先算好,猛的把钱掷到钱筒里----卖肉们明白他那种性情,到他称肉时总选取最好一处,且把分量故意加多;商家们知道祖孙二人所过的日子,十分拮据,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又送了许多三角粽。这寥寥几笔对“物质”的描写,总是恰到好处地衬和着祖孙俩的生活。而他们的平常生活,更让人心醉。一片清澈见底宽约数丈的大河,一座小小的白塔,对面是隐藏着鸟叫和虫鸣的绿色悬崖。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早中晚三顿,或许不见荤腥是常事,但有着自家地里种的白萝卜和豌豆。用的是土灶,烧的是河边的湿茅草。洗漱饮水用的是清冽的河水。夏天用燃烧的艾草来驱逐蚊虫。而眼睛所见皆是青山绿水,夏日绵长的午后,爷爷吹着小竹管,谁也不知道几曲之后两人一狗皆在河边的青石板上睡着了。这样的生活里面,时间是最大的变量。如果作者就把笔墨着于这样的生活上,那么《边城》可能以另外一种纯乡土和风情的姿态而闻名。然而,照例地,这样平静安逸的生活是一个美好的开头。
  随着时间的绵缠,翠翠慢慢地体验到爱情的滋味,而身子骨硬朗的爷爷渐渐地弯了腰,白了更多发。两个人心里都多了一些事。这一少一老,一个即将尝到人生最甜美的滋味,一个将赤条条地离开世间。他们的牵绊却都不是为了自己:有心上人在对面的竹林里上为翠翠唱歌,让她在梦里飞起来去悬崖上摘了一大把虎耳草,也有人走马路来提亲。这样一些新鲜的变化,让这个姑娘多了一些感伤,虽然这种感伤里是有隐约的快乐意味的----可以作为一个成人式的女性而肆意拥有负面情绪。她在夕阳里自然而然地感到莫名的悲伤----其中有青春期对自身的自怜和自恋,对未知恋爱的向往和苦恼,而最深层的是对暮年的爷爷的担忧。“爷爷今年七十岁了”、“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这样的牵挂的力量,超过了那种单薄的爱情。她还是和祖父过着“平平的日子”,有趣儿又踏实的生活。在有新娘子或娶亲的队伍要过河时,她总会抢着去渡,在拉着绳索慢慢地过河时,她便能打量新娘子红红的脸颊、穿的大红衣服,有时攀谈得知新娘子的年龄比自己还小,再联想到两年前端午和二佬的奇妙相遇,梦里摘的虎耳草,翠翠也会红了脸----这一切明显不过的心理活动,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上出现,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自然是跟年纪与人物相当妥帖的了。但她心里最深厚的情感,依然是留给了爷爷。在爷爷揣着明白装糊涂来试探翠翠的心意时,她多半会避开----爷爷只以为她是害羞,却不知孙女儿对自己的牵挂,若是出了嫁,岂不是要离开爷爷去别人家生活了么?更让她难过的是,这种一闪而逝的念头-----就像她坐在昏黄的暮日里,联想到了祖父迟早会死去。这些难以掌控的情绪,她只好掩埋在心里,用和祖父好好地过日子来填补这种空虚感,无人倾诉的时候就借题发挥,娇嗔地骂那只黄狗:“狗,又没有人叫你凫水,你装什么疯?”另外一方面,大佬请的人来探爷爷的口风,问愿不愿意将翠翠嫁给他,爷爷只说:“我很快就要躺到棺材里喂蛆的,有什么不愿意的”,小说开头也写道:“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自己何时埋进黄土,他并不十分在意,只是在心里思忖着,究竟该把翠翠交给谁,才不至于委屈了她。
  虽然大佬和二佬这两兄弟都有对翠翠的爱恋,但事情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大佬落水而死,被牵挂到翠翠和祖父身上,以为是为了翠翠分了心才会溺水。虽然二佬仍然爱慕着翠翠,但由于内心的谴责、翠翠祖父的试探而感到心烦,认为这老头“做作得很”。看到这里不由替祖孙俩心酸,这故事里的每个人物,读者都能理解其心态,因为并无出格之处。所以,人事当然不尽美好。随着心事的压抑,生理的衰老,祖父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安静地离去。一夜的暴雨,使得溪水暴涨,而翠翠终觉视线里少了什么,原来是屋后的白塔在雷声中轰然倒去了,她跑进屋去叫祖父起来看,祖父一动也不动。就这样,翠翠最害怕的事就这么到来了。淳朴的乡民替她料理了爷爷的后事,故事以翠翠等待出滩的二佬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高中时读到这一句觉得有一种哀伤的美感,现在却觉得,这种中国传统式的-----带有一定依附性、女主角需要男主角去拯救和爱护的爱情,实在让人觉得无力承担。这篇小说最优秀、最吸引我的地方,莫过于对人情风水的细腻描写,对恬静乡村生活的描绘,还有祖孙俩之间最紧密的感情----对我而言,那是让一个人扎实地活在这片土地上最根本的理由了。
  


  沿着叙述的脉络行走
   ——小说《边城》与电影《边城》叙事结构比较
   1934年初,沈从文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湘西故里。同年4月,完成了《边城》的创作。
   在小说《边城》里,沈从文已“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这样质朴近乎愚笨的方式开了头,从而展开了缓慢的叙述。前两章用的是介绍的语气,从容不迫地带出了翠翠、老船夫、黄狗、船总一家,也带出了湘西的纯朴风情。这里应该是有“听众”的,照沈从文的话说,是“还认识些中国文字,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于时间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但随着叙述的行进,“听众”的影子逐渐模糊起来,沈从文敞开了自己的叙述,也打开了自己,让自身温柔的情感飘荡在整个《边城》里,让温柔的叙述之手爱抚每一个句子,使每一个句子都变得动人起来。似乎伟大的作家都有这种让一种情绪、心理、氛围笼罩整个作品的本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司汤达是,沈从文也是。
   沿着自然脉络行进的叙述,在第三章里微微跳动了一下。正是在这一章,叙述第一次出现感叹号(除了引用对话):“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其实经历了五四启蒙和城市生活的沈从文不可能再是严格意义的“乡下人”,他自己也未必不清楚。这一厢情愿偏执的自我命名与这感叹号里,有着沈从文对城市文化不认同的表情。而不认同的背后,是对浸润生命的纯朴风情的肯定。同时,这种纯朴风情与健康人性也是以城市价值体系为参照、与之作比较的。正因为如此,“边城”才有机会从沈从文的记忆中脱胎出来,呈现《边城》的面目。
   在第一、第二两章各带出翠翠一家与船总一家的叙述,在第三章的“船赛”中得到了交接与汇合;之后的第四章里,沈从文叙述了翠翠的一个回忆,是一个插曲,一个变奏,丰富了《边城》一直缓缓流淌的旋律。
   于是在第五章里,沈从文也让大老遇见了翠翠,这样,该交代的基本交代完毕,故事的框架也初步形成,叙述的行进就有了一种便利。
   而在之后的十来章里,和别的小说一样,沈从文也为叙述设置了障碍,如最突出的“大老遇险”。设置障碍是为了更好地行进,但故事和叙述都没有在我们的心中产生跌宕。沈从文插在其中不起眼的对于风俗、人性的描写温柔地抚平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褶皱。这不单是技法,更是由于沈从文的心理节奏与心灵律动;沈从文心底湘西优美缓慢的笛声重复着到来与离去,平缓了爱情主题音乐的跳荡。
   这样,1934年的沈从文完成了他对边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抵达。
   49年之后,凌子风计划拍摄电影《边城》,并向沈从文先生征求剧评,之后的拍摄使用的是姚云、李隽培编写,加入沈从文意见的剧本。沈从文在意见里描述了湘西风情的一些具体细节,同时也给出了业余的指导,如“翠翠对爱情的感觉是朦胧的,盼处处注意”,“黄狗的出现不能使用得太多”,等等。
   电影难以企及原著的思想与情感高度,似乎成了所有改编电影的宿命与尴尬。这是因为想像艺术更容易高出视听艺术,还是小说《边城》已经先入为主,我们只是在拿电影跟心中的《边城》对比?我不知道。
   回到原话题,镜头从沈从文先生伏案开始,切向湘西,一个俯视的视角,交代了小溪,白塔,人家。接着是近景平角的翠翠,全景渡船的老船夫,用不同的景别展示人物。既保持着与小说《边城》的某些一致,又有所不同。小说《边城》的叙述,是用语言再创造一个优美、健康、和谐的湘西世界,带有独特的氛围与节奏。而镜头,电影“叙事的眼睛”,试图保持的是画面的整饬、连贯于叙述的紧凑:男子要“烧酒”的情节是和老船夫进城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章里为钱争执和第六章里的翠翠拦路也都融汇到一个镜头里;包括翠翠让祖父吹笛子,笛子也不得不放在翠翠手中,而不是家里,等等。
   语言上,第十章祖父问翠翠应不应二老进城看船赛时,两个话对浓缩为一个,翠翠的回答简短了,但不失心理的丰富,“我不去,——我陪你去”。而散落在各篇章里细细琐琐的对话,也只使用了主要的话轮。省略带着浓缩,是让每个镜头都盛得下,话放得进去,看起来不臃肿。为的都是各自的叙述。
   同样在一些地方,如祖父与翠翠沉默着返家,这里的沉默镜头也没有给够足够的长度。小说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叙述,恰恰构成了想像艺术节奏的延长与回环;放在镜头里,就不好了。——也不一定不好,大概是80年代的电影,对技巧的把握还不够罢。
   可以肯定的是,凌同样抵达了《边城》。沈从文抵达的是记忆中的边城,凌抵达的是人文的文本和文本的“真实”。以视听艺术的形式去探寻、呈现小说创作者的心灵景观,毕竟不容易。


原创的么??


是的呀。。。


怒赞!!!我一直读不进边城,不知道为什么,即使我知道边城是一本很有价值的……


看完好心酸,就像语文老师说的,没有恶人的悲剧


你觉得那本语文教材里面写的有代表性吗?我看了语文书里的选集,没有什么感觉


算里面描写的比较美的了,不过太短,体现不出正本的风格


额……还是找个时间看看吧,应该是我没有耐下性子看的缘故


你看完了看见???我们要看的第二本书就是看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