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雨天的书

周作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周作人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入周作人先生的随笔作品《苦雨》、《日记与尺牍》、《死之墨想》、《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等50多篇。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雨天的书 PDF格式下载



  本来以我小资小清新的逻辑以为起“雨天的书”这个名字的书应该写的也是些小情小调,小文小曲。真是低估了鲁迅他兄弟。
  都是杂文,时政杂文。虽然有些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违时,但是总是有着一层隔膜。毕竟现在的思想,我的思想,看这书里的文章不会再有当时那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感觉了。只是觉得“哦,的确如此罢了”。


  雨天最爱做的两件事:发呆和看书。
  周作人的散文以闲适著称,虽然里面不缺乏见解甚至是批评。这些恬淡自如的文字,与同时代的小品文具有同样的血统,即在貌似轻描淡写中蕴藏沉厚的情感,甚至是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重的厚实感。
  事实上,真正让我感受深刻的,倒不是里面思索多么的深刻和敏捷动人。而是源自以下两个方面:
  1、文字本身。文言与现代白话文的自然杂糅,形成非常特殊的阅读体验,似乎这已经成为那一代文人特有的痕迹。这种痕迹不是故意而为之,而是在在文言与白话的过渡阶段的产物。更为深刻的,应该是鲁迅的散文吧。
  2、坚忍之气。我感觉这也是那一带文人所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阅读郁达夫《在春风沉醉的晚上》,比如本书中,《若子的病》与《若子的死》……那得多少勇气,多少坚忍才能执笔描动生活的残忍?可恰恰是这种调侃、忍耐生活之不幸的笔触,折射出那些深沉得让人动容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哲学。


  周作人研究:
  钱理群(从周氏两兄弟入手)《周作人传》《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与周氏兄弟相遇》
  舒芜《周作人的是非功过》
  舒芜“胡风事件”
  舒芜的父亲(方)
  孙郁“快刀手”:比其他写的好看,还有李辉《沈从文丁玲的恩怨沧桑》、胡风、周扬;傅光明(老舍),舒乙是第一任现代文学馆的馆长
  孙郁《鲁迅和周作人》、《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
  倪墨炎《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
  
  周作人的退守是反动吗?
  首先,要看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身份的一种认识。(广场意识:不直接参与社会革命;庙堂意识:达者兼济天下)
  周作人:武人不谈文,文人不谈武。
  文人是做文化工作的。周作人不在自娱自乐!(也在宣扬自己的某种理念,生活方式,生命观,文化批判)陈思和:周作人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民间知识分子。
  
  《雨天的书》:雨天是什么意思?(任何文学都是象征)
  一种是自然现象;一种是心情苦闷;一种写作风格;五四退潮时期,时代的寓意;雅致的题目而已(沈从文《雪晴》);
  马老师:一起来看小序言
  慢慢的读——沉闷而寒冷;温暖而愉快(两种生活方式)
  文艺的作用:虽然是空想,却可以抵御人生的寒冷、沉闷、无聊。
  
  马老师:对中国人过的一种沉闷无聊的一种生活的批判,提倡一种雅致的生活。周氏兄弟都在批判中国传统社会。鲁迅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太雅致,我们需要勇猛的、粗暴的灵魂,野性的人生(曹禺《北京人》);周作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太粗糙,我们需要一种精致的、文明的、脱离低级趣味的艺术的生活(思想文化)。
  
  雨天:沉闷、无聊、低俗、原始蛮性
  
  《北京的茶食》作为《雨天的书》(享乐-不是肉体的物语的快乐,带着精神的快乐)的序言。
  《北京的茶食》: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周作人的写作娓娓道来(和文化相关,不是为了趣味而趣味,看到吃食住要有遥想历史的韵味——包含历史的精炼)
  
  剑、花、茶在中国,剑道、花道、茶道在日本。
  
  《自序二》:说我自己要说的话。《知堂文集》,不直接参与社会改革,只做文化工作。不仅平淡自然,还有教化意味。平淡自然只是表面形式。
  
  《苦雨》:书信形式,但不一定是书信,这是一种文体。书信体文章的好处:娓娓道来。这种文体最适合周作人的风格。
  (20世纪以前都是乡土中国,喜欢自然的东西)
  任何东西,都是此一时彼一时。人有一种心理,加缪:唯一的天堂就是人们已失去的天堂。
  人生美的东西,很多时候需要传奇,需要危险,需要悲伤。
  人这一辈子,一直在经历,也一直在丢失。
  
  《雨天的书》:人间的烟火气,人间的活气。
  道教就是现世的永恒的东西搬到天上去。
  
  散文:取材变大,小至苍蝇之微,大至宇宙之庞。
  
  王友贵《翻译家周作人》


  或许是因为同样来自绍兴,同样身处异乡,每当那一个个静谧的夜晚,手捧这发黄的书卷,胸中的共鸣总让人莫名的欢喜,想手舞足蹈一番,愿意用心和作者一起去记忆里寻找故乡。无论窗外是初霁的叽叽喳喳,还是燥热的聒噪蝉鸣,总是能从中找出与故乡的异同,家终究是最有归属感的,于是我也感到与作者归属到了一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