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别了,莎菲

丁言昭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丁言昭 编  

页数:

343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中国,女性自觉投身文学创作并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社会文化流通一部分的历史是短暂的。虽然历史上曾陆续出现过卓文君、班婕妤、蔡文姬、李清照一类才女写作,虽然晚清革命家秋瑾已经在她的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成为由古代女性写作向现代女性写作过渡的先驱,但女性作家作为群体出现还是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在这场被喻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中,繁星璀璨般地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们是——“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着文艺气息”(胡适语)的陈衡哲,以“问题小说”作为“第一部曲”(冰心语)、其后写作生涯长达一个世纪的冰心,从“海滨故人”的小屋子门口探头一望就又缩回去了(茅盾语)的庐隐,擅以闺秀笔致写“旧家庭中婉顺的女性”(鲁迅语)的凌叔华,真实表现“五四”青年“毅然和传统战斗,而又怕敢和传统战斗”(鲁迅语)的冯沅君,埋葬于陶然亭“春风青冢”下的石评梅……她们的作品表现出对妇女人权,特别是婚姻自由权、教育权、职业权的密切关注,围绕着“娜拉走后怎样”的中心命题,对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进行深沉的探索,对传统的男权中心及其价值观念提出勇敢挑战。她们在中国女性文学的空白之页上谱写了开天辟地的篇章,彻底结束了中国女性在文学史上作为“盲点”而被遮蔽和隐埋的历史。第二代女作家群体涌现于三、四十年代。在这批作家中,最具承前启后意义的是善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丁玲。

内容概要

  在做人方面,她帮不大像个女人.没有年青女人的做作,也缺少年青女人的风情。她同人熟时,常常会使那椎熟的人忘了她是一个女子.她自己仿佛也就愿意这样。她需要人家待她如待一个男子,她明白两个男子相处的种种方便处,故她希望在朋友方面,全把自已最女性气氛收拾起来。

作者简介

庐隐(1898~1934)小说家。原名黄英,曾用笔名冷鸥。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海滨故人》,《象牙戒指》,《玫瑰我刺》等。

书籍目录

女作家丁玲记丁玲(节选)丁玲的“傲气”丁玲胡也频在济南我们的朋友丁玲丁玲印象记忆三十年代丁玲同志的二三事毛泽东与丁玲——陈明访谈录毛泽东和丁玲的二三事丁玲同志永不消逝的春天——悼丁玲你没有走——悼念丁玲同志历尽严冬梅更香——悼念丁玲同志忆良师丁玲真诚坦白的心灵丁玲在抬头湾回忆母亲丁玲——一九五七年前后三访汤原记入狱献给幸存者的花束又见塔影一访陕七日中的丁玲“我弋玲就是丁玲”一位女僧绘给陈明的信悼念丁玲同志悼丁玲悼丁玲附录鲁迅与丁玲编后记女作家丁玲记丁玲(节选)丁玲的“傲气”丁玲胡也频在济南我们的朋友丁玲丁玲印象记忆三十年代丁玲同志的二三事毛泽东与丁玲——陈明访谈录毛泽东和丁玲的二三事丁玲同志

章节摘录

插图:这两处地方,相去约一千里,因过去发生过一件事情,在两人心中,把两方面的距离似乎皆缩短些了。是这样一件可笑的事:民三至民五这几年中,有一年中国长江中部发生了内战,湘军用“援鄂”的名义,由岳州开了若干军队过湘北省境。同时在鄂西方面,湘军与鄂军发生了接触,由于战争与换防两种原因,湘西沅水下游各处地方,便发现了些执刀使棒稀奇少见的队伍。这是些前清绿营的军勇。这绿营部队并不因辛亥革命而消灭,当时还残馀六千人左右,保持在苗乡深处凤凰县别名镇箪的地方。这队伍平时有他固定的责任,从不离开原有的防地。这种军队又名为“箪军”,一个明于近三百年军事史的人,当记忆得出“箪军”这个名称,在这个名称下面还附有勇敢,直率,耐劳,守法,各种美德的记号。凡属于这个部队种种受人尊敬处,到如今尚一面保留在各人记忆中,一面也仍然为那个军队的基本道德同信仰。这军队原本近于世袭的戍卒,其中分子包括了各个省分移来的人民,京中贬谪的官吏,与俗同化的苗人。因为制止苗人的叛变,在万山重叠地方筑一坚固石头的小城,复用大石叠就数百碉堡,分布四境,这数千戍卒,便从乾隆中叶起始,一直驻扎到这个地方。它的用处只在制压苗民,它的给养除了按月由那方面派人坐了一只明油黄色大船,从辰河下驶,扬帆洞庭,直抵长沙,向省政府方面领取若干银块携回以外,就全赖当年从苗人方面所没收的土地,转租苗人,生产粮食,分配给有兵役的人家。但箪军为世所称,却由于太平军与淮匪回匪的变乱,附曾左湘军之一翼,转战各处而得名。

后记

我在九十年代后期完成《在男人的世界里——丁玲传》后,没想到2000年又有机会编一本漫忆丁玲的书,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郭娟女士交给我的任务,感到非常荣幸。在写《丁玲传》的五六年里,我收集了很多有关丁玲的资料。现在要编书,资料是不成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必须选择真实的、重情的、有内容的好文章。抱歉的是,当时我正在撰写《林徽因传》,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原来想选择1949年10月1日以前的文章为侧重面,1949年10月1日以后的为辅。因为在这之后的文章比较好找。但没有考虑到作者文章的广度和深度。如陈明的文章没有收入。关于陈明的只收了别人采访他的谈话录。我感到这些文章的内容,一般人都知道,用不着特地编选进去。其实,我犯了个错误。我自己为丁玲写了传记后,对她的一生非常熟悉,好像别人都和我一样熟悉她。没有考虑到读者面。


编辑推荐

《别了莎菲》:漫忆女作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别了,莎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