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复活

[俄] 列夫·托尔斯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9-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

514  

字数:

441000  

译者:

汝龙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写于一八八九至一八九九年,集中地体现了他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挥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复活》的情节后来公涅赫柳多夫决定为诬告犯杀人罪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奔走伸冤,上诉失败后即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她。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这样,男女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通过这些情节,作者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刻画了各个阶级的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关于《复活》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复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复活 PDF格式下载



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复活,有多种中文译本.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汝龙翻译.早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草婴翻译,最好.长江文艺出版社版林森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还出版过安东,南风的译本.我喜欢草婴的译本和人民文学汝龙的译本,都是精品,百读不厌.


前面看的都很痛快,结果到末尾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一出来后,说教意味太强了,真扫兴!


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比较经典的译本。主要的译本有人民文学的汝龙译本(本书),上海远东的草婴译本,译林出版社的力冈译本。前两个版本各有所长,力冈本较差。


书很好,性价比高。


是真正的世界名著


字比较大,看着挺舒服的。


托翁的书是要细读的,这版平装的可真是难买啊!好在买到了!


很好的书~~~自己看了又借给了同学....于是她被迷住了...于是她上课也看...没有后来了...那书她不还了啊啊啊..这就是好书的魅力....


经典的版本


内容好,纸张好


这套书译的不错,纸品也好。也适宜收藏。


一起买的东西,分成了两个包裹给我发过来,这个有点无语,其他还行


挺好的,就是纸张有点薄,有点黄,字有点泛黄,其他的可以


不是最好的我不要


复活是托翁的代表作之一,它不像《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那样冗长,简练、但意味深长。现在复活的版本很多,经典的是汝龙和草樱翻译的,这个版本很好,很满意。


孩子上初中,给他买了这本书,比较适合孩子看。


喜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翻译的很经典。


还不错,便宜,手感还不错。


商品不错,很喜欢,价格也便宜


听别人说这本的翻译比较好,所以就选了这本,但不是很喜欢这个封面,不过也不碍事,


  聂赫留朵夫——理想与现实之间
  聂赫留朵夫原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年轻时的他接受了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认为土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而当他想要将继承的土地分送给穷苦的农民时,却又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亲朋好友的嘲讽,人们对他的理想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最后聂赫留朵夫不得不放弃了兼济天下的愿望,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正是这种世界观的扭曲与堕落驱使他诱骗了卡秋莎,使卡秋莎踏上了不归之路。人性在这里死去。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从卡秋莎的冤案开始的。当聂赫留朵夫得知了卡秋莎之后的悲惨命运之后,悔罪之情如同西西弗斯的巨石一般时刻压在他的身上。他为其四处奔走申冤,并一再要求要与卡秋莎结婚,以弥补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在卡秋莎流放西伯利亚的行途中,他也始终陪伴左右不离不弃。这终于感动了卡秋莎,重新考量两人之间的关系。
  在西伯利亚的旅程中,聂赫留朵夫也看到了俄国人民的艰苦的生活。「人民渐渐落到这样一种局面:他们自己已经看不到生活的种种惨痛,也不抱怨这种生活了」。甚至当聂赫留朵夫决定要将自己继承的土地送给那些贫苦的农民时,农民们抱着一种本能般的怀疑态度拒绝了。聂赫留朵夫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人性沦亡,已经到了何种严重的地步。
  聂赫留朵夫身上最大的矛盾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一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制的不合理,一方面又继承了父母的财产而坐拥万顷良田。一方面是对善的向往,一方面又受到恶的蛊惑。聂赫留朵夫复杂的命运致使其不断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和挣扎。
  
  卡秋莎——良性与堕落之间
  卡秋莎的悲剧与其说是聂赫留朵夫一手造成的,毋宁说是那个黑暗腐臭的时代所致。就聂赫留朵夫本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首次见面时,两人都有着极其纯净的品性。聂赫留朵夫有他的理想,卡秋莎有他的良善。但仅在三年后,聂赫留朵夫近墨而黑,在周围人的嘲讽之下放弃了可笑的所谓理想事业,转而成为一名利己和享乐主义者。卡秋莎受其诱骗之后,也对人性的良善失去了信心,堕落成了一名妓女。失去了良善信仰的卡秋莎可以说变成了另一个女人,她不再相信别人,即便是沦为妓女也不愿依赖别人生活。
  聂赫留朵夫这样的负心人在当时并不鲜见,使卡秋莎陷入无边苦难的直接原因是法庭的庸碌和不公。聂赫留朵夫为了卡秋莎的冤案四处奔忙,几经波折,依然未能证明卡秋莎的清白。而卡秋莎在牢狱中也认识到了善恶之间的模糊性。她在西伯利亚的流放之行中认识了许多政治犯,发现他们并非想象中的残酷险恶,反而是受到了政府迫害的一群人。这让她明白善恶并非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
  卡秋莎最后并没有选择聂赫留朵夫,尽管自己的确被聂赫留朵夫的执著感动了,并全心全意地原谅了他。但正是因为原谅了他,爱上了他,才决定要嫁给另一个男人——她不愿因为自己身上的污点而使聂赫留朵夫的名誉有损。这一重要的决定代表着卡秋莎人性的回归。她先前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求婚是因为恨,这一次却是因为爱。最深沉的爱将她从堕落的泥潭中出而不染,如同纯净的莲花。
  
  托尔斯泰——特权与悲悯之间
  相信熟悉托尔斯泰生平的读者一定能看出,托尔斯泰正是依照着自己的思想矛盾塑造出了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他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都出身于贵族家庭,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却又都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对下层农民的贫苦抱着深切的同情。于是思想上的矛盾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人性的负担。是继续享受特权,承受良心的谴责,还是投身理想事业,过清贫而真实的生活?这个问题,无论对聂赫留朵夫还是托尔斯泰本人而言,都是最艰难的抉择。
  而仅仅认识到下层民众的悲苦是不够的。真正让托尔斯泰放弃贵族身份,终已不顾的原因是他看到了贵族阶层的丑恶,专制制度的剥削和压迫。当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人性的沦亡,他的世界观便发生了巨变。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渺小无力的。就好像聂赫留朵夫意识到即便将自己的所有田地分给天下间受难的百姓,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社会真正亟需的并非是财富的施舍,而是人性和信仰的回归。
  如何解救人性,使之从死亡的边缘复活?托尔斯泰给出的答案是宗教信仰。《复活》分别以福音书的句子为开端和收尾,这就不难看出托尔斯泰的思想倾向了。但将人性的复归寄托于宗教信仰,与其说这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不如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放弃,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历史车轮飞扬起的尘土弥漫开去,除了心灵的那一小块地方,世间早已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净土。


  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是我最近看得最辛苦的一本书了,让人痛苦的倒不在于篇幅,而是老人家这种夹叙夹议的“忏悔式”写法。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相当多的片段中几乎可以被当作托尔斯泰本人,他眼中看出去的上至官僚下至囚徒的芸芸众生相就是本书的故事,在插入其内心独白以及心路历程之后,书的厚度陡增一倍。以天朝子民的角度去阅读本书会感到由衷的绝望,因为在我们看来,更远的路都走过了,终点尚且茫茫不知所踪,在那起跑线附近徘徊时的纷扰心事就更惹人烦躁。
  
  全书分为三章,故事也很简单。第一章是讲聂赫留朵夫让玛丝洛娃复活,第二张是讲聂赫留朵夫的复活,第三章是说教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作为无神论者,“托尔斯泰主义”仍有可取之处,他相信人,弘扬善,抨击官僚,反对恶法,拷问宗教。
  
  他一个世纪前的一些话语直到今天仍然光芒闪耀:
  
  “所有这些人被捕、被关或者被流放,绝对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不义行为,或者有犯法行为,而只是因为他们妨碍官僚和富人据有他们从人民头上搜刮来的财富。”
  “法院和政府机关里坐着一批官僚,他们领取从人民头上搜刮来的高薪,查阅由同一类官僚出于同一类动机所写成的法典,把凡是违反他们所制定的法律的行为纳入各种法律条文,然后根据这些条文把人送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而那些人在残酷粗暴的典狱长、看守和法警的肆意虐待下,成千上万地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死亡。”
  “世界上有各种宗教,就因为人都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我以前也相信过人,结果象走进原始森林一样迷了路。我完全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出路。有人信旧教,有人信新教,有人信安息会,有人信鞭身教,有人信教堂派,有人信非教堂派,有人信奥地利教派,有人信莫罗勘教,有人信阉割派。各种教派都夸自己好。其实他们都象瞎眼的狗崽子一样,在地上乱爬。信仰很多,可是灵魂只有一个。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大家只要相信自己的灵魂,就能同舟共济。只要人人保持本色,就能齐心协力。”
  
  问题是,即使抱有和他老人家一样想法的读者也不难发现,忏悔意味过重导致这些观点对持不同意见者缺乏说服力。也许并不缺少感染力,和他意见相同的读者会见这些文字视为真知灼见,乃至金科玉律,可是要策反一个意见相左的人就难了。很难说这是作者身份的局限还是我们与作者时代的鸿沟。或者只是老人家的倾诉欲太强,忏悔的心情太过迫切所致?
  
  时至今日,天朝子民就更有理由绝望了。反也造了,命也革了,主人也被农民做了,官僚少了吗?还是官僚习气少了?宗教少了么?还是宗教收钱少了?
  
  “利他主义”终究是富家子弟的玩具,人人都可以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但他们需要首先活得像个人。归根到底,没有在天朝生活过的托翁是不了解人性之恶的托翁。能在堕落之后重生,使将死之人复活固然可喜,但最好别死这么多人不是吗?既然欲望是人类身上不可抹杀的部分,那么仅靠“道德的自我完善”就不够,远远不够。


  虽然我本人一直比较反感宗教的很多方面,但不得不承认在净化人心上面宗教确实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当然了控制者们有没有真信只有“上帝”知道。控制者们打着“上帝”的旗号干的坏事已经多到让人懒得去说了。虽然对于这种一瞬间净化心灵的东西持不相信的态度,但不得不说时代造就的确实有这样的人。当然了,事后是否后悔就另说了。反过来说,很多作品之所以伟大震撼人心,并不是因为合乎常理,而恰恰是因为是与社会当中的东西成反比的。因为稀少才值得震撼,这就是人心的直接反应。当然了,人也是希望有好的光明的,但谁会去做那个先走一步的人呢?至少我没遇见过,所以历史上那些引路人才会成为伟人吧。因为,那不是一般的艰辛、孤独。应该不会有人理解吧,至于我理解不了。然后想说即使是伟大,也超越不了时代的局限性,至少在我看来为了挽救或者说拯救些什么,给一个女人无爱的婚姻?在我看来更像施舍。也许是我狭隘了吧。虽然不知道卡秋莎最后跟那个人结婚是否幸福,但我确定跟聂赫留朵夫在一起一定会不幸。最后想说,里面的带社会主义范的赠地场景里也预示着无论哪种主义都有局限性和错误,真正重要的不是主义这种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可悲的是让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却一直在持续发生。


   读托尔斯泰的书总是能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内莉对伊赫梅涅夫一家的救赎到罪与罚中杀人犯拉斯科尔尼科夫和卖淫女索妮娅之间坎坷的爱情,强调爱、善、救赎、非暴力,是陀翁书的特色,托尔斯泰继承了陀翁的思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使得全书显得更加地理想化,甚至趋于空想。很难想象一个像涅赫柳多夫一样身处上流社会的人会一夜之间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抛弃财产,陪一个妓女去流放,甚至愿意娶她,即使有可能这样快的转变是否过于突兀?罪与罚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全书花了大半的篇幅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且对主人公成功自我救赎赋予了很合理的理由:索妮娅对他的爱与支持。而且指望这样的人良心发现来救赎自我救赎他人救赎这个病入膏肓的社会,是不是有点过于理想化?
   托尔斯泰虽然是一位空想家,但他仍然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空想家。因为爱、善、救赎、非暴力,是永恒的,不随着社会的腐朽而贬值,反而愈显光辉。多年之后受其影响的圣雄甘地传奇的事迹便是托尔斯泰思想的价值体现,只是这条体现之路太过漫长,太过艰难,也太过偶然。


   托尔斯泰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复活》描述了聂黑流道夫试图帮助卡邱莎脱离痛苦的经过,并着重描写了他内心对于赎罪的挣扎。
  


   以前读的书太少了,最近没什么事情就打算尽量多读几本书,用了大概五天的时间把这本581页的书读完了。
   本书中,托尔斯泰以聂赫留朵夫思想的转变、心灵的复活为主线,展开了对沙皇俄国是非颠倒的司法制度的猛烈揭露。作品一开始,被告席上站着被侮辱被损害的玛丝洛娃,而当年诱奸她、使她最终沦为娼妓的贵族老爷聂赫留朵夫,却端坐在陪审席上有权决定她的刑期和命运。那些执法者呢也各自怀揣自己的心事,一心只想审判快点结束,至于审判是否合理、公正他们根本不考虑。 整个《复活》的故事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对俄国社会的种种丑陋进行揭发的过程,聂赫留朵夫为了给卡秋莎伸冤,走遍了彼得堡的大大小小的衙门,他最后的结论是:“吃人的事情原来不是发生在森林中,而是发生在办公室里。”作品中所描述的卡秋莎从一个天真纯洁的姑娘到一个行尸走肉般的妓女的堕落过程,就是对这个吃人的黑暗社会的极其有利的揭露。
   聂赫留朵夫本是一个“十分纯洁的青年”,他一心追求人生的完美,认为“为道德要求所做的牺牲是最高的精神快乐”。他身为贵族地主,却因为自己是一个用土地手段剥削穷人的人而感到惭愧。初次和 玛丝洛娃见面,他爱慕她的美丽,心中产生了青年男女间自然而健康的感情,对她念念不忘。但是他的阶级地位为他规定的社会环境和教养使他堕落。三年后,他再次到姑妈家来,便怀着一个自己也不敢说出来的目的,那就是,想要在 玛丝洛娃身上满足自己的兽语。当他达到这个目的以后,他给了卡秋莎一百个卢布,便心安理得的走掉,而且从此忘了 玛丝洛娃的存在。又过了几年,他以自己地主绅士的身份,作为法庭审判罪犯的陪审员,出席审讯一个谋杀嫖客的妓女,竟发现这个犯人就是当年的 玛丝洛娃。而且他了解到, 玛丝洛娃沦为娼妓的起因正式他的那一次诱奸。震惊之下,他决定为 玛丝洛娃上诉伸冤。他为她多方奔走,一直到沙皇的中央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体会了那个制度和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使他下定了脱离本阶级的决定,他发现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精神十分纯洁的青年,而变成一个兽性的人,他要自己新生,重新做一个精神的人。他跟随 玛丝洛娃到流放地去,并且从此找到了自己人性的复活。
   玛丝洛娃的形象也是本书中最为重要的形象,托尔斯泰在本书书前题词第三条引用的是《约翰福音》“......你们中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他通过这条引文所要告诉读者的是:如果说 玛丝洛娃有罪,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有罪的, 或者说 玛丝洛娃和世界上所有善良的普通人一样地清白无辜,或者说,她比世界上所有人都要干净纯洁。托尔斯泰在本书中所表现出的最大同情和爱怜,正是落在 玛丝洛娃身上。站着俄国农民立场上,为 玛丝洛娃这样的被侮辱、被压迫、被损坏 的下层人民群众请命,为他们伸张正义,并且用自己的“托尔斯泰主义”给他们指出一条生活的道路。聂赫留朵夫是因为她才找到自己的复活,而 玛丝洛娃的自我觉醒、宽恕别人、爱一切的复活方式和意义才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首先宣扬的思想。 玛丝洛娃的复活币聂赫留朵夫的复活具有更大的可信性。她最终嫁给革命家西蒙松为妻,而不接受聂赫留朵夫的赎罪式的爱,也是合情合理的发展。
   本书中大部分篇幅都在写人们的心理动态,聂赫留朵夫认为“正义不允许土地私有”,他把土地分给农民,在我看来这种“托尔斯泰主义“——爱别人,爱自己,互相爱是理想化的,真要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托翁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此书是作者晚年时的作品,思想观已与早期有很大的不同。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觉察到托尔斯泰已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在《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没有。但作者对社会制度、社会现状的思考和迷茫,在每本书里都有,作者试着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并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依然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只能求助于《圣经》。因此,我认为,《圣经》还是值得我们读一读的,它毕竟流传了两千年,有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与道德伦理。此外,这本书的文笔更加流畅,读起来也更容易,不像《战争与和平》读来那么费劲。值得一提的是草婴翻译的也非常好,很可惜,我看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都不是他翻译的,以后有空了还要看看草婴的这两本译著。


  看完了《复活》,刚好又赶上瓜农和T3航站楼爆炸事件。心里闷闷的。
  
  多年来,层出不穷的恶性事件和恶心的解决方式都在不断挑战底线,刚开始是义愤填膺的批评,但开始考虑原因之后,就不再轻易批评凶手和他们的靠山了。不是因为不恨了,而是因为:只敢站在暂时安全的领域,什么都不付出,只是张张嘴指责别人‘你怎么不改’,实在是太没有人性的表现。就像《复活》里写的:‘人身上的兽性真是可憎,当它赤裸裸地出现的时候,你从精神生活的高度观察它,就能看清它,蔑视它,因此不论你有没有上钩,你本质上不会受影响。不过,当这种兽性蒙上一层诗意盎然的美丽外衣,把你迷得神魂颠倒时,你就会对它敬若神明,跌进它的陷阱,分不清好歹。这才可怕呢。’在这里,这种兽性就是隐藏在所谓正义感下的自私。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是在看尽了沙皇统治时期俄国的世态炎凉、思考了世间悲剧的根本原因之后写出来的。文字洗尽铅华,境界却相当高尚。是的,大环境不好,但这不是个人屈服于自己的欲望,随波逐流的借口。相反,这是激励人身体力行的为受苦的人做些事情的契机。看得出作者写这本小说时的悲愤心情,但是抨击并不难,他伟大就伟大在能够在如此悲剧的背景下抽茧剥丝的刻画出一个高贵的人格。而且主角这种舍己为人的思想也不是脸谱化的,也是从利己主义的混沌中逐渐清醒过来的,也就是说,这种‘精神的我’的复活可以发生在每个普通人身上。
  
  看这本书,让我想到了《红楼梦》-- 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善良的内心和纯洁的爱情,《悲惨世界》-- 为拯救别人抛弃自己的一切,还有电影《闻香识女人》-- 做对的事太难了,但无论付出什么,都要这样做。作者们是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才能写出如此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作品呢。
  
  我不敢说早几年看这本书,我能不能有同样的感概。但是这些年接触到了很多高贵的善良的人,让我读起书来有更强的共鸣,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驯服我心中的野兽。


   看完了《复活》,法律人和公务员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童话里,王子吻了睡美人,美人复活了;本书中, 聂赫留朵夫 在做陪审员时重遇了卡秋莎,为了救赎自己,醒了过来,他复活了。可见,使人复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两种是:“吻”或者当头一棒,它们分别对应爱或者罪恶感;一个借助外力,一个靠自我觉醒;吻不常有(甚至很多人不会得到),而罪恶感人人都有;借助外力的复活能否长久我不得而知(因为没尝试过,不敢妄下结论),而我倒是从《复活》中看见了自我觉醒的复活能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睡了十年,能复活过来已属不易,对一个公爵来说,更加难能可贵。他在监狱、农村和官场之间奔走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社会阶层,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下了果敢的决心和勇气,重拾了悲悯和同情,这些促使他不断地追问和思考,不再空想而是付诸行动。
  
  一、关于小说里的几个/类人
  
  1、聂赫留朵夫
  
   在那样保守和传统的时代,聂赫留朵夫能下定决心跟卡秋莎结婚,也称得上是惊世骇俗吧。公爵下定决心跟妓女(虽然他是导致卡秋莎走上这条路的根本原因)结婚,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做出此决定?这一次他没有为自己开脱,而是断绝了自己的后路,不给自己回旋和反悔的余地和机会。他明知这个决定会断送了他的公爵地位(虽然身份还在),当他决定后,他已经被上流社会的圈子所不耻,被“踢”了出去。试想,即使放在“包容和开放”的现代,发生这种以结婚来赎罪决定的概率想必也很低,毕竟现代人已很少有正视罪过和赎罪勇气,即便有,按照社会一般的理解,用金钱和物质赎罪就是了,何必再搭上结婚的允诺呢。而且对于“和妓女结婚”一事,现代舆论的压力有增无减,这样的决定更难得到社会大众理解。
  
  2、谢列宁和当代公务员
  
   在那个和这个时代,很多人成为了谢列宁(聂赫留朵夫的大学同学)。他在大学时代是个正直、优秀的青年,但是一旦进入国家机关,成为公务员,便随波逐流,为别人而活着,“听从”大家的安排、服从大家为他作的决定,做大家认为他应该做的事情:应酬、结婚、生子等等。但是,因为他以前毕竟正直过、思想独立过,他又无法做到真正的轻松,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因为保持警醒和思考是很痛苦的,唯有随波逐流,不断地给自己找借口开脱,才能保持“轻松”,更多的人也正是像谢列宁一样,害怕这种痛苦,放弃思考和追问,而选择了随波逐流。怠于思考和反省导致他明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在这种矛盾体中,他只能恍恍惚惚、浑浑噩噩、忧郁地活着。我不仅为他的境遇扼腕叹息,同时也期待他的复活,但我知道他很难“复活”,因为他缺乏使聂赫留朵夫复活的当头棒喝或者一个“吻”。诚然,他在别人看来是幸福的,一切看起来都是美满的,值得人羡慕,但是,即使过上“看上去很美“的生活,他也只能是痛苦而已,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够替生他活,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他们只会替他选择,使他过上机械、规矩的生活,把拉他入他们的队伍和圈子,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一员。渐渐低,他们不怕碌碌无为,因为大家都是碌碌无为,进而,他们也不怕作恶,因为大家都在作恶。在中国当下,是不是有很多谢列宁的缩影?
   思考从来不是轻松和快乐的,只能是痛苦的,因为有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没有答案,思考只会自讨苦吃。很多人不是因为无知而不去思考,而是因为怕累、怕麻烦,在思考上,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况且大家都麻木呢。但是,思考也有乐趣,不断地追问和思考,使聂赫留朵夫复活,让他重拾悲悯和同情,促使他化空想为行动,做了年轻时想做的事,他活的明白,充实,睡得安稳,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交待和救赎,得到了自我认同。在这样的时代,不复活也许是一件“好事”,毕竟复活是很痛苦的。但是,有人复活总是好的,因为复活代表希望。
  
  3、不受贿的官员
  
   本书的最后,有两个官员因为自己不受贿而沾沾自喜。在那样和这样的时代,不受贿不是一个底线,而成为了一个评价官员人品的高标准,这不禁让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那些不受贿的人竟然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心安理得地甘于碌碌无为。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受贿,即使碌碌无为、整天酗酒、不理事务也会得到人民的忍受和原谅的。这种把底线当做顶线,颠倒了底线的无稽之谈想必也会得到很多当代中国人的认可。这既让人可笑,又可悲。
  
  4、农民和革命者
  
   农民和工人已经习惯了被压榨,只要能苟延残喘,他们是不会想到革命的,因为他们知道革命和警醒没有用,反正国家有司法机关和监狱等等强大的机器和员工压制警醒,反正有那么多恶法来压制革命,他们除了麻木,别无选择。甚至,对于公爵的悲悯和同情,他们都认为是别有用心,是变着法子来压榨他们,他们警惕地拒绝“好意”。因为世世代代的老爷和地主都是如此,因为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至上,毫无例外,他们已经不奢望有人主动伸出橄榄枝了。突兀的变化让他们无法理解,无所适从,唯有拒绝和抵制才能免于被玩弄,才能使自己免于再次自食卑微的信任被利用后的羞辱感,因为他们尝了太多接受“悲悯和同情”的恶果,再信任地主们的“悲悯和同情”只能表明他们愚蠢。社会到如此地步,已经彻底是冰冷了,人与人的距离那么远,只有各个阶级抱成一团,才能维持自身利益。
  
  二、复活的效果
  
  1、公爵的复活
  
   公爵的复活改变和影响了谁?也许,他的复活的影响有限,只是改变了自己和卡秋莎的命运、小范围地影响了租用他土地的农民(还有在火车上,他给农民让座的那几个农民)对“老爷”的看法。显然,公爵的复活造成的影响有限。不管公爵是否复活,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恶法依旧是法,国家还是以它固有的方式(或者变着法子)来压制农民和工人,即便如此,有人复活总是好的,而且改变世界不正是要从改变自身做起吗?复活的人多了,想必世界也会复活了。
  
  2、农民的复活
  
   有意思的是,公爵的觉醒和复活得到了尊重,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影响。相比之下,公爵在渡船和监狱里遇见的那个怪老头的觉醒(姑且也称其为复活)却唤不醒任何人,只能被那些麻木的同样命运的人所鄙夷,甚至赶马车的车夫觉得他轻狂,慈善的英国人也觉得他“疯了”。即使他想吸引大家注意,但是大家还是无动于衷,因为他太普通了,相比之下,公爵的出现总会有意无意地引起大家的关注,大家主动向“老爷”投去注意的目光(当然其中有羡慕,也有不屑)。为什么公爵和怪老头的差异如此之大,难道还是身份在作怪?也许人们觉得地位和身份轻贱的人不配觉醒和复活?那试问:什么人配觉醒和复活?
  
  三、我们复活的可能性
  
   如果公爵不是在做陪审员时重遇卡秋莎,他还能复活吗?促使我们复活的“吻”或者当头一棒又潜伏在哪里呢?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复活呢?
   也许复活的机遇(爱和耻辱感)不时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我们要么对“爱”视而不见,要么内心“强大到”免于受辱了。因为在现代,更多的人不是无知者,而是因为选择怠于思考和反省,成为了“装睡的人”,他们错失一个又一个“复活”的机会,只能麻木地、机械地、随波逐流的活着。如果我们不想“复活”,即使有人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想叫醒我们,也没有用。


  这几天在断断续续的看托尔斯泰的《复活》,其实说起来,世界名著我真得看的不多。记得最清楚的是高中时候看《茶花女》,大学看《德伯家的苔丝》,中国四大名著也只看了《红楼梦》一套而已。主要是一想到大部门就先行头痛去了。这次也只是为了省钱暂时没买新书,就把书架上没看过的书都拿过来看。先是看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最近开始看《复活》。
  
  我都忘记这本《复活》是什么时候买的了,估计是地坛书市的时候买的,因为封底还贴着一个售价8块钱的小标签。一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看进去之后才发现真的很好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有一个错觉,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人类应该是不断进化的才对,可是你看托尔斯泰描写的19世纪的俄罗斯分明是现在的中国社会(某些方面)。托氏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的。所以我会疑惑,历史到底螺旋式前进的,还是从来都没有变过。始终是那些问题,只是面对问题的我们一直在变而已呢?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腾腾贪官问题、法律到底在保护谁的问题、到底谁有权利惩治另外一些人?政府、官员的角色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等等,在19世纪的俄罗斯,聂赫留朵夫看到的这些问题至今仍存在,只是稍微换了件衣服而已。
  
  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余世存的讲座,讲的是“社会失格”问题。他在讲座中说,很多年轻人生存压力很大,在遇到诸如失业的问题时总会第一时间反省是不是自己能力不行,其实也许真正的问题是这个是会丧失了对人民的责任。他没有对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履行一个社会的责任。就比如,如果一个硕士毕业生,他毕业之后勤勤恳恳工作,但所得仍旧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根本谈不上生活品质。按照一般的理解是这个同学肯定要反省自己,为什么自己研究生毕业,可还是不能稍微好一些的养活自己呢,尤其是你还勤勤恳恳地工作,没有偷懒,没有不用功。那,除了个人反省之外,这个社会是不是也要反省自己呢?到底这个社会是怎么了,竟然让一个受学校教育那么多年,勤勤恳恳的人不能享受好一些的生活呢?
  
  那,到底享受好生活的都是哪些人呢?
  
  托尔斯泰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那些农民,每天都很辛苦地在地里干活却不能维持温饱,于是只能来到城里打工。这很像我们现在的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来到城里之后,他们做的还是很卑贱的工作,但稍有疏忽,比如身份证过期,或是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偷块面包等,就会被投进监狱。是谁把这些人投进监狱,并且决定是放他们出来还是让他们流放或是去服苦役呢?是那些靠剥削农民等劳动者而保持奢华生活的掌权者们。
  
  看,这是一个悖论对不对。
  
  真正的劳动者们,真正的创造生产资料的人们却享受不到面包。而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却在享受穷奢极欲的生活,并且他们享有管制前者的权利。
  
  但我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这些干活儿的人和那些迫使他们干活儿的人一样,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在他们的怀孕的妻子在家里干着力不胜任的活儿,头戴碎步帽的孩子们在快要饿死之前像小老头一样笑着、乱蹬着小腿的时候,他们还是认为应该为一个无聊和无用的人、一个掠夺他们、使他们破产的人建造这样一幢无聊和无用的大楼。”
  
  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复活,含义是聂赫留朵夫和卡秋莎人性的复活。但在我看来,比这两个人的人性复活更为重要的是聂赫留朵夫发现的那些问题,披露的更为众多的人的人性。我们很轻易就会对一些我们看得见的小问题问“为什么”,但却往往忘记对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东西问“为什么”,我们被教育的是一旦出了错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是全部。当社会失格,一切均另当别论。
  
  互联网的出现让各种信息能够在不同的人之间流转,弊端自然有,但好处是不管真假良莠,我们好歹看到了、知道了。近两年,尤其是微博出现之后,我们透过互联网看到了很多“冤假错案”,比如夏俊峰案,还有之前上访妈妈的事,以及无时无刻不出现的因为强拆而拆出来的人名,还有政府为了政绩把化工厂建在危害百姓生活的地方……每到这个时候,网上都群情激愤,最多的是情绪发泄性的谩骂,比较少的是理性地解决。
  
  这种事发生,我们当然首先要问责政府,到底什么样的政府环境或者说是官僚环境让一些平时看着跟普通人一样坏不到哪里去的人一旦穿上官服,一旦身处那个环境,就要做出那种可能他自己平时都不太能想象得到的事。
  
  到底是谁赋予的其中一些人以权力惩处另外一些跟他一样的人,但在惩处时,掌权的一方却好像忘记了另外一方是人。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案例中,好像人都不是在被作为人尊重。比如那个怀孕七八个月只是因为超生而被引产的妇女,你能说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被当作人尊重了吗?而不把她们最为人尊重的其实就是生活在她身边的另外一些人而已,只不过她穿着制服。
  
  这身制服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还有之前一直被妖魔化,现在正极力漂白自己的城管们。他们在为了美化城市面貌而执法时,有把那些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出来摆摊的小贩们当作跟自己一样的人在尊重吗?如果有,也许夏俊峰就不会拿起刀子杀人。
  
  还有那些坐拥几十块手表、几十套房产的官员们,他们有尊重纳税人的钱吗?他们用纳税人的人买豪宅名表的时候,纳税人正一天八小时地坐在电脑前苦逼地做设计或是打字赚稿费。
  
  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问得最多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那就是一些人凭什么对另外一些跟他一样的人有审判权?凭什么可以坐享另外一些人的劳动成果。时隔百年,我们面对的问题仍旧没有变过。只不过现在的大多数人能吃饱饭穿上衣服,但问题的本质却一直没有变过。
  
  聂赫留朵夫最后用福音书救赎了自己,但我不相信这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托尔斯泰在去世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即使他已经82高龄,仍旧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地主家庭。但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福音书只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安慰而已。但这个问题究竟要如何解决,我也不知道。前不久在看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也许美国等欧洲国家在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由于我对政治学没有研究,也实在搞不清楚在中美不同的历史土壤中,能否直接照搬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但是我知道的是,首先建立健全自己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然后对一切政治保有警惕,理智地考虑问题。做一个清醒的闰土,也许能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开始改变一点点。


  读《复活》和《罪与罚》一样,有着太多底层人的悲惨,社会的不公,我在这里不去批判关于俄国时期贵族的生活,也不寻找革命人的出路。在《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都有灵魂复活的不同轨迹,我在这里侧重讲涅赫柳多夫的“复活”过程。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对涅赫柳多夫的理解,年轻是的涅赫柳多夫是个正直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青年,他和他的阶层不同,他的身上有着与这个时代不同的气息,他的内心还是纯洁的。但是在服役期间,他染上了许多恶习——这些恶习能是他更好的融入贵族的圈子——成了贪婪好色的极端利己主义者,挥金如土,整天喝酒打牌玩女人。他喜欢卡秋莎——第一次的相遇在他还相信纯洁的爱情的时候,他单纯的喜欢她,但第二次的相见,他就诱奸了卡秋莎并抛弃了她。
  此时的涅赫柳多夫已经放弃了他自己的灵魂,放纵自己。直到多年以后,当他在一次旁听法庭庭审的时候,发现被诬告犯有杀人罪的妓女正是因为他的引诱才走向堕落的卡秋莎——此时,他的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那些曾经在他心灵上闪光的情感,正重新开始出现。他开始认清自己,他决心“清扫”自己的灵魂。他希望能真正帮到卡秋莎。
  这里的涅赫柳多夫心灵开始蜕变,开始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心灵好受些,能弥补自己的过错,不过,到后来,当他开始帮助监狱里的人,在帮卡秋莎打通各个关节的时候,他发现了这个社会的问题,他开始为了那些无辜的人感到悲伤。在流放途中的所见所闻,可怕的监狱,可恶的一层层官吏,让他开始希望能够把受苦难的人们从惨不忍睹的世界中解救出来。此时,我想是他心灵的又一次升级。
  我想,在这里应该可以说涅赫柳多夫复活了,尽管卡秋莎没有和他在一起,但是卡秋莎也因为他而改变。尽管最后,托尔斯泰也是让涅赫柳多夫回归了基督,但涅赫柳多夫自身的领悟对于世界的改变仍是很重要的,至少,在他应该的世界里,他不能这么选择,可是他做到了。人善良的本性是存在的,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关键在于能不能领悟自己人生的意义,是随波逐流还是做“离经叛道”但其实更为和心灵的事。莎士比亚说过“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复活需要勇气,需要能承受更多。
  


   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托尔斯泰的这部名著--《复活》。选择这本书源自前年看过的一次印象深刻的俄国画展,尤其是列宾的那副俄国贵族肖像画,非常传神。一直想找本俄国文学体会一下厚重与深邃,《复活》非常合适,这个季节读也很对,从三九严寒到春暖花开,能够随着大自然一起复活。
   这本书从结构上分成了三大部分每部分有几十个小的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故事的发生与背景。卡秋莎被审判及入狱的过程。第二部分:写涅赫柳多夫如何去营救及内心的觉醒。第三部分:写的是判决下来后涅赫柳多夫跟随卡秋莎流放。
   托尔斯泰最厉害的是对细节和心理上的描写。尤其是对以前贵族的生活的描写,从服装到饰品都非常惊人。比方说描写一个人的皮肤,手,描写服装。而且在环境描写上也很精到,简练、到位,寥寥几笔就能烘托出现场感。相比之下感觉描写贵族部分要比描写下层人更到位,读后感觉上更喜欢头两部分。
   以后读这种大部头的小说要注意控制时间不能拉的太长影响阅读的整体效果,应该尽量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是不是因为《复活》迟迟没有读完,春天也一直没来。已经读完了,春天来吧,复活吧。


  看着美女马斯洛娃从一个清纯的邻家小妹,变成一个堕落的妓女,继而在聂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赎的道路上中,也让马斯洛娃的精神得到升华。虽说他们两人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悲情式的结局往往更能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在聂赫留朵夫自我救赎的过程中,让人不断的能在此中发现自我心中隐藏的那个阴暗的自己,也让人更了解自己,同时在他身上更看到了俄国革命的希望。
  个人觉得聂赫留朵夫人物性格的转变,与他年轻时候读过的一些书籍有很多的关联,如果他没有发现这个世界上“这个人”写的书,他肯定会心安理得的接受他所拥有的一切。。就阅读而言,我觉得看的书不在多,而在广,当然广也就多了,永远不要对未涉略到的书籍给以否定,因为既然未涉略也就无资格。


   第一部用iphone翻了1200页看完的小说。作为心急的人以前总是猴急看个故事梗概,这次因为页码多为避免找不回读的页码,坚持一页一页阅读。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写的内容却及其繁多,因为作者增加了很多角色的心理描写,同时对教义的宣扬。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俄国,教义也是这么重要的。而作者的理解,道德就是舍弃自我,尽一切力量去援助他人。涅赫留多夫就是一个从正直到陷入贵族的社会陋习再到清醒然后进行自我拯救的人。这部小说被称为名著估计就是因为这个救赎过程给了很多阅读者提示也拯救了很多读书者的思想。但是搁到现在就有点落伍了。
   包括这部书的写作风格也实在是超过快餐阅读者的承受力。


  关于作者:我觉得当演员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体验很多种人生,在别样的人生里喜怒哀乐过,自己的人生也由此丰富。当作家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借故事里的人讲述,稍以慰藉。全书辩论最激烈的当属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其姐夫就土地是否私有以及政府机构存在意义等问题的争吵,我认为这其实是托尔斯泰本身思想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矛盾点所在,这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带有相当大自传性质的列文身上也有所体现。
  
  关于故事背景:我觉得托尔斯泰聪明的一点是,他想描述广大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选取了监狱为故事背景。因为监狱在现实中集中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托尔斯泰以它为背景,我认为是扎根于这个现实场所,又虚化了这么一个场景。虚化怎么理解?第一,他所介绍到的监狱里的人的案情有很多是被冤枉的,现实中被冤枉的应该是个别案例,所以此监狱不完全现实;第二,“监狱”可以作为社会下层群众命运缩影的代表,这个代表在本书里是监狱,在现实中可以是贫民窟 或者其他任何下层人集中的地方。目的在于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实反映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的命运。
  
  关于书名(此段严重剧透):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灵魂在年轻时都善良,富有有爱心和正义感,对未来怀着无限憧憬,看到社会不合理所在并试图改变之。然而,聂赫留朵夫青年时代的梦,一旦踏进生活,就全部破灭,他因世袭身份进入上层穷奢极侈的浮华世界,按别人的思想和期待说话、行事、精神空虚、冷漠生活。然而,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诱骗致使怀孕导致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后,她就开始掉进社会最底层的大染坊,扭曲了价值观,麻木生活。两个人,一个在上层社会,一个在下层社会,但灵魂都受到严重污染。直到玛丝洛娃被陷害上了法庭,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出现,两人重逢已近中年时,被彼此遗忘的往事又重新唤起,聂赫留朵夫突然觉得是他曾经种下的恶果将玛丝洛娃逼到了今日绝境,于是,开始一段赎罪之旅,“死去”的灵魂逐渐复活,并践行着年轻时的梦。在聂赫留朵夫因赎罪为玛丝洛娃做各种事情时,玛丝洛娃那饱经沧桑的心也开始在这份温暖中慢慢苏醒,逐渐变得光彩照人。这是主角的幸运,他们最后都找到各自精神的归宿。而书中的配角就没那么幸运了,聂赫留朵夫的姐姐娜塔莉雅,曾经具有“四海一家的博爱精神”,婚后一味讨好丈夫牺牲自己曾经奉为理想的追求,在聂赫留朵夫想要娶妓女为妻子、分土地给农民时,她的感情极其隐忍,一方面她想支持弟弟,另一方面她不敢脱离她的圈子表现得特立独行,从而表现得摇摆不定含糊其辞。另外一个,聂赫留朵夫的大学同学谢列宁在大学还是“教养有素的青年,待人接物极有分寸,总是那么文雅、漂亮,同时又异常实在正直。他学习不需特别用功,就取得优秀成绩,作文获得金质奖章,却没有丝毫学究气。他不只是在口头上,而且在实践行动也是把为人民服务看做是他青年生活的目标。”而十多年后,事业和婚姻都变充斥着膨胀的虚荣。从校园到社会,有多少人会在精神上死去呢?又有多少人有机会复活到干干净净的赤子之心呢?梁漱溟认为,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顺序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我表示怀疑,也许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人和内心的关系是应该协调一致的,没有顺序之分,也许这样会更累吧,谁知道呢?我不想“死”,但会不会“死”又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人性(本段纯摘抄):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象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此处指聂赫留朵夫)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
  
  聂赫留朵夫也象所有的人那样,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已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幸福。(有木有人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赶脚?O(∩_∩)O~)
  


   读完复活,一些体会。
   故事是这样:男女主角在懵懂时相遇,并相互倾慕。而后男主在圈子氛围的感招下变得肉欲化,重逢时和女主睡了一觉,弄得人家一不小心怀孕,然后自己跑路了。再次重逢得知女主角过得极其苦逼,于是内疚之余外加善心大发,放下身家施与援手。尽管女主妹子已经在怡红院摸爬滚打十数年,最后还是被焕发第二春的男主感动。奈何物是人非,她不能拖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愤然走上革命之路。从此过上了为人民牟福利的新生活。男主也不差,经此一役,看破红尘,重回上帝的怀抱,求得了心灵的平静。
   除了对沙俄的吐槽,作者花了大篇幅描绘了男女主的内心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详细刻画了他们每个阶段的三观以及其形成过程。在老夫这种尚未看破红尘、情字当先的年纪,比较感兴趣的当然是自然是三观以外的爱情观。
   初坠爱河,两二八懵懂少男少女皆不知所措,只要能一起,哪怕只是玩耍都很快乐,牵手亲吻不是流程而是发于心底。这是两人首次步调和观念一致的看待爱情。
   三年以后,男主已经被圈子肉欲化,特意一不小心路经此地,与清纯如初的女主妹子睡了一觉,次日便提枪上前线去了,为表大度还特地塞了红色毛爷爷那么大一张的巨款给妹子。妹子带着“把我睡了就要和我在一起”的单纯想法寻他而去,又是赶山路,又是追火车,最后还是差那么点时间没赶上,趴在泥浆里看着他笑着离开。这是他们第一次步调和观念不一致的看待这回事。
   妹子被伤到之后对爱情和生活都失去了信心。之后,见的男人多了,慢慢悟到了男人都是到处操人的虫子这个真理,于是做上了失足妇女,并渐渐的把这个角色合理化与高贵化。因为无论是铁匠铺师傅、杂货店老板、法官、商人、大学生、还是牧师、贵族都需要她。此时的男女主又在认知上凑到一块儿去了,按作者的意思,他们是都死掉了。只是可惜了他们圈子不同没机会一起玩乐。
   多年以后。妹子变阿姨,还被人诬陷投毒杀人;少年变地主,巧被人请做陪审团。如此这般,又一重逢,地主良心发现,认为当初自己是真不该睡完就跑路,一心想要弥补。悔恨与回忆的力量使他焕发第二春,重回少年时。倾己之力,拯救于她。奈何阿姨还沉浸在自己拯救世人性生活的高贵身份中难以自拔,任你感天动地,我自笑而不语。最后终于有点小感动,又转念一想,老娘这卑贱身份,跟了他不害他么。于是毅然决定单干,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的大事,拯救自己失落的灵魂。作者说妹子复活了。这也就注定了男主踏着七彩祥云来迎接梦中情人时被一瓢冷水泼醒。哦,原来这不是她想要的。
   第二春结束的地主一个寒颤之后,在天边瞥见了天屎的光芒,发现人间已经再没有什么可留念的了,于是宽恕自己,原谅别人,从此青灯古佛,上帝为伴,了此残生。作者说,少年复活了。
   放在自我救赎、心灵成长的层面,故事是很完美的。纵然经历了苦难,但最后毕竟两人都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地方,从沦落中复活了过来。
   但那些因为步调不一致而莫名葬送的青春岁月,如何再活得过来。
  
  


借着主耶稣基督,人性才能复活


我一几之力虽然无法改变社会 但很同意LZ的最后一句 也许能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开始改变一点点 希望我们在这样想的同时也在争取这么去做。


最近也在重读这本书,思想上很受震撼。。。


我也是觉得这本书和我们关系很大,虽然时间久远,但读起来感觉描写的就是我们


另外进步还是有的(主要是现在的西方国家)
当时大约是是社会主义萌芽,如果是活在现在,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应该会更好一些,另外也许不会完全否定里面的司法独立吧


在当今物欲横流、为了追求金钱物质利益,而丧失一切底线的社会现状下,更需要这样的书,来警示人们。就像《一次别离》中反映的精神内核,做事要永远对得起良心。这种呼吁永不过时,永不落伍。


有意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