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勃洛莫夫
1997-5
人民文学出版社
(俄)冈察洛夫
534
陈馥,郑揆
无
《奥勃洛莫夫》创作于一百多年前,艺术创作原则也只能供借鉴。但是这部作品却使作家冈察洛夫和他笔下的奥勃洛莫夫不朽。奥勃洛莫夫的形象是历史的、具体的,但是奥勃洛莫夫性格或气质却具有一般的意义,它在不同时问会不同程度地再现于不同人物的身上。作家的一个同时代人说得好:“冈察洛夫在我们的文学中占有一个无人能取代的位置,任何其他即使更耀眼的光辉也不能完全掩盖他的光辉。”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其他版本请见:《奥勃洛莫夫》
无
去图书馆借这本书时,它的磁条却坏了,借不了。结果在我的恳求和坚持下,一个善良的大叔工作人员说:“你拿走吧!记得还!”
其实在借这本书之前我根本就没听说它,也没听说过这本书的作者。
看完整个小说后又看了一遍前言中对作者的介绍,才注意到作者本身就是出于贵族兼商人的家庭。我想,可能正是这种环境让他对农奴制腐朽的刻画更加深入灵魂。试想,如果是一个出身贫民的人,他或许会指摘农奴主是多么残暴,仿佛他们根本就是恶魔一样。然而冈察洛夫笔下的农奴主却是一个本性善良,可灵魂却被自己这个贵族身份腐蚀的可怜人。“施暴者”本身也是受害者,这种思路让农奴制变得更加可怕,让农奴制的废除变得更加迫不及待。可以看出,作者对像奥勃洛莫夫这样的人是充满了同情的。
其实奥勃洛莫夫是一个非常有见地的人,他批判不尊重人的写作方式,看不起前倨后恭的虚伪贵族,讨厌为了弥补自己空虚灵魂而到处做无意义奔跑的人。有时候,奥勃洛莫夫身上的美好品格会让我们蒙蔽双眼,以为他是一个清高、远离流俗的人。可是,还记得作者在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奥勃洛莫夫的爱好吗——写小说。他讨厌虚伪的社交,那他完全可以在家搞文学。写文章本身需要社交吗?至于发表作品,我相信施托尔茨(如果要利用人际关系的话)也一定愿意帮他这个忙。可是他动笔了吗?没有。他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有着深刻的思想,甚至对自己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却自甘堕落,成为一个死在床上的无用之人。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奥勃洛莫夫和阿列克谢耶夫有什么区别呢?作者对阿列克谢耶夫的一些描写或许也是别人对奥勃洛莫夫的看法——“这样的人讨人喜欢吗?他是否有爱,有恨,有痛苦?看来他应该有爱,有恨,有痛苦,因为凡人都免不了如此。”
可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奥勃洛莫夫身上美好的品质。他善良温柔,懂得尊重弱者、小人物,甚至能记住阿列克谢耶夫的真正名字(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他接触的人少)。
如果我们跳出“标签”的圈子,按照作者所说的,“别忘了他们是人”,再来看奥勃洛莫夫。他讨厌虚伪的社交,又性格敏感,难道他就没有权利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虽然我十分不能接受这种生活)
对于这种小人物,作者的笔触可谓是深入骨髓,让我们对他又爱又恨。另外,作者对扎哈尔、塔兰季耶夫、阿列克谢耶夫、穆霍雅罗夫这类小丑式的人物也都刻画得非常传神。我尤其喜欢看奥勃洛莫夫和扎哈尔的对手戏!太有趣了!但看到扎哈尔沦为乞丐后还为奥勃洛莫夫哭泣、甚至不愿离开这位曾经的主人,我真的流泪了。
和这些小人物相比,有着巨大关系网的施托尔茨和出身良好且嫁了一个好老公的奥莉加则算是大人物了。然而与这些成功塑造的小人物不同,作者所塑造的大人物却有些苍白无力。
冈察洛夫很喜欢先用长篇大论来描述或评价人物,让读者对人物先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才去描写这些人物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可是,有时候这种没有事实依据、或较少事实依据的写作手法会让人物看上去有些片面。例如对施托尔茨、奥莉加、奥莉加的婶娘。
作者对施托尔茨的肖像描写还不及对主人公其他几个朋友刻画得出彩。而对他的性格刻画更是毫无生气可言。作者在第二部第一章里所描写的小施托尔茨还是个调皮、聪明、可爱的小男孩,而在第二部第二章里所写的长大后的施托尔茨却是个苍白、虚假的人物。他的理智机警,看上去更像是冷酷无情;他的踏实努力,仿佛说明他是一个丝毫不懂得人生乐趣的功利主义者。
奥莉加是个聪慧且善良的漂亮姑娘。但是我无论如何也对她喜欢不起来。作者为了满足“一个女人一生只爱一次”这句话而否定了奥莉加对奥勃洛莫夫的爱——仅仅因为她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奥勃洛莫夫。可是世上又有几个人爱的完全是眼前人而没有对他进行丝毫的美化呢?她甚至还一度为爱过奥勃洛莫夫的自己而感到羞愧!可如果奥莉加真的没有“爱”过奥勃洛莫夫,那就证明奥勃洛莫夫信中所写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奥勃洛莫夫的形象也将改变!他不再是一个懦弱、畏于改变的人,而是一个善良、谨慎、敏锐、勇于牺牲的人!而曾经多次对奥勃洛莫夫的“软弱”嗤之以鼻的奥莉加却成了十足的恋爱中的傻子!
另外,她在和施托尔茨结婚后却仍不满足。这一点让人觉得怪怪的,至少让我觉得这一点并没有表明她是一个“不满足于那种没有理想的平庸生活”(前言语)的优秀女子,而是一个不知满足、不知感恩的女人。她要知道,生活永远都是吃睡、工作(除非你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而这样的生活的精神来源只能是人与人的感情和无穷的知识!我最看不惯她先让别人看书,然后如果那人说好的话她才看的行为!为什么不自己主动寻求知识,而要吃别人剩下的呢?为什么羞于当一个女学究呢?
作者在第四部的“长篇大论”里使劲鼓吹奥莉加的智慧已经超越施托尔茨,可是在具体描写的事件里却没有体现出她的这一点!她有时太神经质了!在施托尔茨成功劝导她之后,她所期待的生活的难题,不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竟然是破产、亡夫这种普通女人、傻女人都会惧怕的东西!施托尔茨在她心目中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而作者却说一旦施托尔茨的优点降低一丝一毫,那奥莉加将不会再爱他!天哪!我看奥莉加比奥勃洛莫夫更是生活在幻想中!她把施托尔茨看成是一个不许有任何缺点的绝对完美的神了!我真想把她称作是“精神上的包法利夫人”!
作者的叙述描写都非常出色,不愧是前言中所称的“精雕细刻的文风”,我想他写的那本游记一定非常美吧。在《奥勃洛莫夫》中,作者不仅成功刻画了奥勃洛莫夫这一“多余人”的形象,而且还通过他的口表达了对上流社会的一些指控。另外,最后以作家为结尾的写作方式让人觉得故事特别真实。
PS1.冈察洛夫的另一本小说《平凡的故事》在两本都是大出版社出版的书里竟然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很好奇。
PS2.一月份就读完啦,三月份才写的感受……
文/龙雯琚
摘要】在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出现了“多余人”这样一个文学形象的群体。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冈察洛夫所塑造的奥勃洛莫夫把“多余人”的性格特征演绎到了极致,为奥勃洛莫夫冠以“废物”的名号并加以严肃的批判。而笔者在此试图打破常规,把奥勃洛莫夫抽出“多余人”群体,将之作为一个个体来解读,以发现奥勃洛莫夫身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关键词】奥勃洛莫夫 个体 肯定
《奥勃洛莫夫》①是19世纪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极慢节奏的笔调记叙了主人公奥勃洛莫夫的一生,描绘了夸张而鲜明的“奥勃洛莫夫精神”。
奥勃洛莫夫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地主,慵懒,不喜欢生活上的任何变动。他觉得最舒适的方式就是在穿着宽大的睡袍在床上躺着,起床时不用自己穿袜子,下床时有一双肥肥大大的便鞋,以便眼睛不必看地板,就能准确无误地把脚伸到鞋里。正如小说中所说的:“卧床只不过是他的正常状态罢了。”(P5)小说一开始,奥勃洛莫夫便躺在床上为搬家和村长报告收入减少的来信这两件常人看来不需多久就可以计划安排好的事情而纠结,小说写到1/5处,奥勃洛莫夫也还是没能从床上起来,而是伴着他未能施展的“宏图”继续进入了梦乡。其颓废程度让每个人都叹息摇头。奥勃洛莫夫最好的朋友,一个社交活跃的青年施托尔茨决定帮助奥勃洛莫夫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去,管理庄园、出国疗养。在施托尔茨“要么,现在就起来,要么,永远不起来”(P224)的激励下,奥勃洛莫夫开始体面地走出了家门,并与贵族小姐奥莉加燃烧了一场炙热的爱情。奥莉加是一位热情开朗的少女,她天真的魅力深深打动着奥勃洛莫夫。她也试图与施托尔茨一起,唤醒这个沉睡的灵魂。在爱情面前,由于奥勃洛莫夫的胆怯和一次次的退却,奥莉加彻底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两人最终分手。深受生活与精神打击的奥勃洛莫夫感到疲惫不已,再一次缩回自己的卧室,过上从前闭门不出的生活,并与勤劳善良、朴实憨厚的房东太太结成了夫妻。尽管妻子小心谨慎地服侍着奥勃洛莫夫,但由于长卧不起,奥勃洛莫夫终于还是患上了中风,过早地死去了。
学术界普遍认为,与其他“多余人”形象一样,奥勃洛莫夫也是一个消极怠惰,光想不做的“精神贵族”。对于这群“精神贵族”,也即“多余人”,赫尔岑下了这么一个定义:“他们充满高贵的愿望,但羽翼折断,眼睛看到哪里就奔到那里:他们想隐遁起来,避开生活,这是多余的,没有益处的人。”②长期以来,“奥勃洛莫夫精神”(也译为“奥勃洛摩夫性格”)成为俄国农奴主寄生生活的代名词,列宁等伟大思想家曾强烈斥责过这种“奥勃洛莫夫精神”,主张将其消灭干净。张伟在其著述《“多余人”论纲》中做了这样的评价:“奥勃洛摩夫的某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他的前辈所具有,但更多的是区别。前辈的‘多余人’身上还闪着一些理想主义的荧光,在困顿和惶惑中还没有束手待毙,还在绝望中挣扎,在愤怒中呐喊。而奥勃洛摩夫却奄奄一息,连一点攻势都不存在,连‘行动矮子’也当不上,更不用说‘语言巨人’了。奥勃洛摩夫精神的严重蜕化,表明了贵族地主阶级精神力量的枯竭,他们不配有个好命运。”③而在这篇文章的题目中,作者给奥勃洛莫夫的概括就是“躺卧不起的废物”。诚然,这种自我隐遁、消极怠惰、光想不做的“奥勃洛莫夫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值得提倡的,也是无益于社会发展的,但是,就奥勃洛莫夫个人来说,他真的就是批评家眼中一个彻头彻尾、完完全全的废物吗?他真的长卧不起、从来没有清醒过吗?爱情的悲剧只是他一人造成的吗?他真的如“多余人”的定义所说“没有益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和闪光点吗?奥勃洛莫夫既然被学者们鉴定为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受伤的产物,那么,他是不是就不该背负那么多的指责呢?
首先,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奥勃洛莫夫是“清醒”过的。和其他“多余人”一样,奥勃洛莫夫有着智慧的思考,敏锐的判断,在新旧交替的俄国社会中,是思想上“报晓的先觉者”。但当他敏锐地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后,他便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意识将自己隐遁了起来。“为什么要折磨自己一辈子?”(P224)奥勃洛莫夫向施托尔茨反问道。奥勃洛莫夫的消极,不是由于天性的怠惰,只是因为过早地对于他身边的生活环境有了太过清醒的认识。“我的生命是从熄灭开始的……我在衙门里伏案写公文的时候,就开始熄灭了,后来在读到书中讲的我不知道如何去运用的真理的时候,在听朋友们议论、诽谤、互相嘲弄、恶意中伤、胡说八道的时候,在看到友谊是由毫无目的、彼此毫无好感的聚会维系着的时候,又继续熄灭下去。”(P226)他感到自尊这个生命的支柱受到了伤害——以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是我不懂得这种生活,或许是它毫无意义,怎样可以过得有意义些,我又不知道,也没有看到过,更没有人向我指出。”(P226)奥勃洛莫夫的这番话,读来是让人心生酸楚的。这个在熙熙攘攘的社交生活中把虚伪看得清清楚楚的纯粹的灵魂,到处寻不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尊的出路,在绝望中试图忘却一切,找一个藏身之所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起来,又有何不可?奥勃洛莫夫并不总是漫无目的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说,奥勃洛莫夫就是想要一种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生活。诚然,在小说末尾,重新蜗居的奥勃洛莫夫就在沉思默想中这样勾勒他理想的生活:“他觉得他到达了乐土:那里流着奶和蜜,人们不需劳作就吃面包,而且穿金戴银……”(P60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奥勃洛莫夫曾经积极过。他曾想过在保全自己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农奴的生活,改善地主与农奴间的关系,化解矛盾,彼此安居乐业。他也曾跟人诉说过对未来的憧憬,阐明他的宏图,发挥他的思想和感情,要“不遗余力地为俄罗斯服务”(P222)。而由于他这个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使得他意识和意志上无法协调,对农奴制的认识也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或是根源)所在,使得他改善庄园的计划终究只能是幻想。但是,改善生活,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愿望,我们又何必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能够看清阶级本质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呢?总之,做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也好,不可能实现的宏图也好,究竟也是奥勃洛莫夫曾有过的精神探索,是他精神世界中理想的生活。理想尚未熄灭的时候,他想要与农奴相安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遭遇挫折的时候,他选择自我保护的平静的生活——无论怎样,他清楚自己的选择。在这里,我并不想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人生选择的对与错上,只是想确定一点,那就是在不伤及他人生命选择的前提下,人有权选择自己生命的存在方式。记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上讨论作家曹禺的自杀观时,老师曾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自杀是人支配自己生命的一种权利,是解脱或赎罪的一条途径,当人被精神或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时候,他有权选择轻松。同样,对于奥勃洛莫夫,虚伪的社交生活让他极度不自在,他燃不起任何的热情,也不愿意放下自尊沉沦于他所瞧不起的人情世故中。可以说,在那么一个深知以个人力量无法阻挡的世俗的大流面前,为了保全那么一个纯洁的灵魂,为了过一种让自己更能接受更为舒心自在的生活,奥勃洛莫夫有权把自己包裹起来,因为他清楚自己是无能为力了。而事实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当他重新回到躺卧不起的生活状态时,“他内心感到庆幸的是,他可以不再理会生活提出的讨厌的、折磨人的要求和威胁,离开了闪着充满巨大欢乐的闪电和响着充满巨大悲痛的雷鸣的地方。在那里,人被自己的思想折磨和煎熬着,被激情吞噬;在那里,理智有时胜利,有时失败;在那里,人不停地搏斗,遍体鳞伤地退出战场,却仍不满意,不餍足。……只有在没有运动、斗争和生活的被遗忘的角落里,他才从心底感到安宁……最后认定,他的生命不只是碰巧如此简单,而且是注定了要如此简单,以便表现人类生活理想的平静的一面。”(P594-595)读到这里,我们能说奥勃洛莫夫是一个只会躺着的醒不过来的废物吗?我以为不是。虽然奥勃洛莫夫的“清醒”并不符合当今主流所倡导的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但我更倾向于尊重个人生命选择的权利,对其抱以更多的是同情。
其次,在爱情方面,奥勃洛莫夫也是曾经苏醒过的。他的确是爱上了奥莉加,深深地对其臣服。在奥莉加的主动和鼓励下,他迈出了蜗居已久的孤独的自我的世界,向爱人表达流畅的、浓郁的爱意,尽管迈出的那一步是那么的小心翼翼,但对于从前的他来说,这简直是一种不可能。在他们相爱的日子里,奥莉加给了奥勃洛莫夫以探索求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动力,而奥勃洛莫夫也使奥莉加由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迅速成长为一个多情而成熟的女性。奥勃洛莫夫在奥莉加的改造中竭力严格地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做自己以前根本懒得做的事,比如散步,以讨得奥莉加的欢心,而奥莉加也在看到奥勃洛莫夫一天天的改变中获得欣慰与满足——他们是快乐过的。恋爱了的奥勃洛莫夫像是变了一个人。可悲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每次极度的欢愉之后,奥勃洛莫夫就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种幸福——这是由奥勃洛莫夫长期以来形成的软弱性格所造成的。三十多年来,他习惯了心灵的孤独,习惯了一个人的忧郁,一场如此灼热的爱情从天而降,在这种充满着与上流社会所迥然不同的真情、被人关注和深爱、有人陪伴的不可思议的幸福面前,奥勃洛莫夫不免产生忧虑。他透过自己,透过奥莉加,能够看清自己——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会,在社会上也没有任何作为,而这样的他,显然是与奥莉加的标准或说期望值是相去甚远的,他写信告诉奥莉加说“您面对的并不是您期待和梦想的人”,断定奥莉加对他的爱“并非现实的爱,而是未来的爱”(P312)。奥勃洛莫夫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奥莉加确实是想把奥勃洛莫夫彻底地唤醒,成为一个像施托尔茨一样的上进青年,能够在上流社会游刃有余。但奥勃洛莫夫却对自己缺乏了信心。一番吃力的改造过后,当奥勃洛莫夫进取的意志不敌他的怠惰时,他便又从意识中退回了对以前那种安逸生活的怀念之中去了,而奥莉加的期望则渐渐地成为了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因为胆怯,所以奥勃洛莫夫在爱情面前总是思前顾后,甚至怀疑他们的约会会遭到旁人的非议,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让人为之又气又急。不过,奥勃洛莫夫能在这个程度上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配不上奥莉加,也不失为一种“清醒”。
爱情,是双方的事,很多情况下,悲剧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单纯的谁对谁错。不是奥勃洛莫夫不配得到爱情——他和奥莉加都会各自得到不一样的爱情——只是他们不适合彼此:一个胆怯而不自信,另一个则需要在一个自信的人身上建立起信任,相信他能朝着自己所期望的高标准发展。奥勃洛莫夫与奥莉加分手后,奥莉加是这样想的:“如果她不再信任他,她也就不再爱他,对奥勃洛莫夫就是如此。”(P583)所以,在感情方面,我也不愿意武断地判决就是奥勃洛莫夫一个人的错酿成了悲剧。
翻阅有关“多余人”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了解这类有着很多共性的俄国文学中形象群体所产生的文化背景。19世纪的俄国社会新旧交替、动荡不安,贵族阶级的旧文化逐渐走向衰落。这时,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的震动,给俄国的知识界以巨大的刺激。贵族青年们想要摆脱旧文化,却又碍于阻力;想要响应新文化新思想,却又无法扎根。他们本身的阶级软弱性使得他们在新旧文化的夹缝中找不到生活的位置,被撞击出来,成为了“多余的人”。《奥勃洛莫夫的梦》一节揭示了“奥勃洛莫夫精神”的成因。在与世隔绝的静谧的奥勃洛莫夫田庄,小奥勃洛莫夫从小便习惯了安逸自在、随心所欲、不劳而获的地主生活。当他怀着“高贵的愿望”离开家,来到社会中时,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异让他无法在夹缝中生存。同奥勃洛莫夫相似,作者冈察洛夫出身于一个富商之家,幼年时的生活环境也与奥勃洛莫夫相去不远。张伟在她的著述中认为:“奥勃洛莫夫是冈察洛夫幼时曾经生活过的环境、在他幼小心灵中已经产生的‘奥勃洛莫夫性格’的模糊概念的明朗化和形象化。”④那么,从冈察洛夫的写作意图来看,除了揭露和批判,应该还是有深深的同情和怜悯的。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一定不是个平庸之辈。”奥勃洛莫夫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有着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缺点,但他也有着可贵的、值得骄傲的优点——作者用施托尔茨的话表达了出来: “(奥勃洛莫夫)是一个水晶似的透明的灵魂。”他承担不了改造社会的重任,但是他保全了一颗纯洁的灵魂。这一点已足以让我感动。对于这样一个抱着高洁的愿望和灵魂在角落里受伤的人,我怎么也不忍心让他背负过多的指责。
在这里想套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美的本质”的一句话:“美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奥勃洛莫夫最后过着他理解中应当如此简单的平静生活,何尝不是他心目中美的追求呢?也许这个引用未必恰当,但我想说的是,把奥勃洛莫夫放回“多余人”的群体,从阶级批判的立场上,我们不否认他那些值得批判的“多余性”和腐朽性——他们脆弱无能的意志和不能自拔的忧郁不值得提倡也决不可让之侵袭到我们的思想和**队伍中来;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我们应该避开阶级批判的惯性,对奥勃洛莫夫给予更多感性和理性上的关注,肯定他身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我看冈察洛夫的第一本小说是《平凡的故事》。此书很有意思,但可见作者笔触并非十分纯熟和流畅,全书大部分是叔叔和侄子的对话,似是故事又非故事。近期看的《奥勃洛摩夫》,无论从故事安排和人物塑造上都十分出彩,使我翻来覆去看了两遍。
一开篇,作者说奥勃洛摩夫住在一栋人口多得象整整一座县城一样的大房子里。如果没有这句话,看着开篇,你会以为奥勃洛摩夫只是蜗居在一个小房间内,并不富有,只有无用的仆人查哈尔。奥勃洛摩夫明明住在一所大房子,可是读者的观感却非如此,也看不到房子里众多的仆人,实在是作者带出奥勃洛摩夫生活的无用与荒废。
那个早晨,奥勃洛摩夫躺在床上,一如其他的早晨。“他……脸上缺乏明确的思想和专注的神情。他的思绪,像无拘无束的小鸟似的在脸上盘旋,在眼睛里翱翔,栖息在半张开的嘴唇上,隐藏在额角的皱纹中,随后就完全消失,满脸发出一片无忧无虑的平静光彩。这种无忧无虑从他的脸上移到全身的姿态上,甚至转到睡衣的褶皱里。……万一有一片愁云从他的心头涌到了脸上,他的眼睛就模糊起来,额头显出皱纹、疑惑、悲哀和恐惧开始交织在一起;可是这不安难得形成明确的念头,更难得变成一种主意。它不过化作一声叹息,便消逝在冷淡或者瞌睡中。”
躺卧是奥勃洛摩夫生活中头等大事,其他所有事情,都如过眼云烟一般,不值得费神。可是奥勃洛摩夫并不是头脑空白地躺卧,而是在脑子中不断酝酿和思量他的改革计划。他年轻的时候,也尝试奋斗,也希望像“别人”一样忙碌生活。可是一切都因强烈的“奥勃洛摩夫性格”而磨灭。
俄国农奴制下,农奴主并不需要劳动,而一代又一代地靠着祖先遗留的土地吃喝。奥勃洛摩夫自小生活在这么一个大地主家庭里,一年到头就是为大大小小的节日准备吃喝。母亲好像非常忙碌,其实只是无意义的指挥和跑走,父亲更是无聊地望着屋外,天知道他脑筋有没有动一下。屋子有几百名农奴张罗着,犹如永不停顿的机器,从替小主人穿袜子、煮食、处理事务、收租等都包办。这些农奴,有着铁一般的忠心,他们为这种忠心自豪,而不想到恰恰是这忠心使他们世世代代“注定”为奴。培养忠心是使之为奴的首要条件。
到了读书年纪,唯一可以让奥勃洛摩夫脱离昏昏沉沉、无所作为的生活的机会,却也被溺爱的父母扼杀了。生怕儿子吃不饱、害病、过度操劳,时常找各种借口把儿子接回家,好生照顾,后来竟也将读书不了了之。这让我想到《简爱》里面那个John Reed,同样是被母亲溺爱,从学校接回家,喂食到过肥和害肝胆病。
不过不同的是,John Reed后来发展成残暴自私的性格,而奥勃洛摩夫自始都没有失去他如珍珠白玉般善良和不虚伪的心。
奥勃洛摩夫懦弱和缺乏行动力的性格,吸引了一大堆虚伪浮夸或是钻营奸狡的人,例如靠跑关系的花花公子伏尔科夫,终日忙碌为求升官发财的苏特宾斯基,自我陶醉而实质没有真才实学的作家彭金,如影子一般没有个人特质的老好人亚历克塞耶夫。最恶劣的则是那个凶巴巴,贪婪狡猾的塔朗切耶夫。奥勃洛摩夫一直容忍他的存在,是因为他多少为他带来新的消息,他的吵吵嚷嚷也撩动奥勃洛摩夫毫无生气的生活。这个人,把奥勃洛摩夫扯进了深渊,抹煞了奥勃洛摩夫最后一次苏醒。但同时也不得不说,奥勃洛摩夫的悲剧,是他自己毫不作为、不远离奸佞所致。
在这些所谓朋友眼中,奥勃洛摩夫要么是毫不长进的废物,要么是可以利用的肥猪肉。只有在挚友希托尔兹、才女奥尔加和房东太太的眼中,奥勃洛摩夫的善良才被发现和珍惜。但这三人对奥勃洛摩夫的作用大不相同。
希托尔兹是奥勃洛摩夫读书时期的同学,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托尔兹一直催促和鼓励奥勃洛摩夫多读书,多社交,多思考。“时不待我,时不再来!”希托尔兹一次又一次提醒奥勃洛摩夫,让他动身到乡下,去实施他脑中的改革宏图。他希望,奥勃洛摩夫的美好品格和才智,可以在行动中得到发挥和展现。
希托尔兹甚至把奥勃洛摩夫介绍给美丽的奥尔加认识,希望奥尔加能够用女性魅力和活泼好学的性格去促进奥勃洛摩夫奋发起来。奥尔加差点就做到了!奥尔加看到奥勃洛摩夫身上别人所没有的平静、善良和“鸽子般的温柔”,不禁产生爱情;而奥勃洛摩夫则被奥尔加的美丽、动听的歌喉和聪明给吸引。可是这种爱情,表面好像没问题,但实质注定失败。奥尔加过于自信自己的作用,以为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身上带着的、从祖辈积聚下来的性格,以为奥勃洛摩夫宁肯放弃安逸去为她在这个社会闯荡。当她先是看到奥勃洛摩夫莫名的退缩和“祝你幸福”的分手信,再是奥勃洛摩夫害怕别人的闲言闲语,最后是奥勃洛摩夫逃避面对自己,奥尔加认识到,她并不能拯救奥勃洛摩夫。后来两人分开了,奥尔加在国外重遇希托尔兹,两人相爱和结婚;而奥勃洛摩夫则永远地放弃了积极生活。
在逃避面对奥尔加的日子,奥勃洛摩夫茫茫然生活着。爱情的失落有时会促进一个人奋发,可是在这个时候,房东太太精心照顾,让奥勃洛摩夫选择回复原来的生活,而非去奋斗。在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在奥勃洛摩夫的眼里,这件睡衣有无数珍贵的优点:又软又顺;穿在身上轻松自在;适应身子的最细小动作,象一个驯顺的奴隶一样。”房东太太正如他那朴实宽敞的睡衣,不好看,却十分舒适。房东太太是个寡妇,带着几个孩子,过着不甚手松可也并非贫穷的生活。自从奥勃洛摩夫这一个“老爷”住到她的房子里,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自己操持家务也是值得的。房东太太身上的奴性,刚好迎合了奥勃洛摩夫的需要。没有强烈的感情,却可以吃得足、睡得饱,何苦为难自己,东奔西跑呢?所以奥勃洛摩夫安于房东太太的照顾,将曾有的梦掩埋在心底,只是很偶然才会被触动一下。
一开始我对房东太太并无好感,无非是一个普通的主妇。但看着看着,则不由对她产生又怜又恨的感觉。房东太太代表了大多数的家庭妇女,生活的唯一任务和目标就是煮得一手好菜,操持家务井井有条,以丈夫的幸福为幸福,坚忍和无私。她们甚少想到自己,以为家务做得好,就代表幸福,往往却是陷进艰苦和悲哀。房东太太无微不至照顾奥勃洛摩夫,甚至在被哥哥骗去奥勃洛摩夫的钱后,害怕奥勃洛摩夫吃不饱,把自己的东西变卖,让他仍能吃得好。这种照顾,助长了“奥勃洛摩夫性格”,让他动也不动,日益痴肥,得了中风,之后心脏梗塞而死。
女人的才能不被认可和尊重,例如精明的阿妮希娅嫁给了查哈尔后,一表现出能干,就被查哈尔支起胳膊“作猛击心口状”。奥尔加的探索和对知识的渴求,也被希托尔兹误解为“青春逝去的症状”。但是房东太太治家的才能,却被奥勃洛摩夫看在眼内和赞叹。从这个角度看,房东太太是幸福的,因为她的心有值得奉献的主人。在奥勃洛摩夫死后,当大多数人都忘记奥勃洛摩夫,她仍然为他的离去伤心,仍然打理他地下的“家”,这也让我为之感动。
在《平凡的故事》里面,主要是两叔侄的观念冲突,乡下地主懒散、流于空想的生活,与在圣彼得堡白手兴家、忙碌营生的生活反映了两种人生态度,可是作者并没有说,哪一种生活才是好的。
同样在《奥勃洛摩夫》中,作者也没有下定论。貌似作者是倾向肯定希托尔兹,可是并非如此。作者对几个主角都赋予了一些美好的品格,但同时也揭露他们的可笑和矛盾。奥勃洛摩夫有懦弱的一面,也有高于其他的人纯净;房东太太庸俗,可是没有失去诚实和慈爱;希托尔兹勤劳奋发、珍惜友谊、尊重女人的才智,但也有自私的一面;奥尔加拥有活动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生,可是有时过于自爱自恋。
人生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矛盾,没有一个完美体,就如寻找“最美”和“最高智慧”的浮士德,最后也认识到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是人生不应该是静止如奥勃洛摩夫的躺卧,生命永远需要由流动去激发和探路的。假如逃避生活、病痛和辛劳,那么脑子里好的东西,只会掩埋于尘土里,你在这个世界仿佛从未存在过。所以相比下,奥尔加和希托尔兹比奥勃洛摩夫和房东太太要进步。
有时候,生活选择了你,就如奥勃洛摩夫从出生就被这种瞌睡一般的生活给选择了。但你也可以选择生活,去跟慵懒去斗争。常看到有人抱怨是环境造就了“宅”以及宅一族的消极生活。可是我觉得未必如此。遇到麻烦事情,心中通常会有两把声音:“逃避吧,去避开难题”和“迎上去吧,去解决问题”。失败的人就屈服于前一种声音,久而久之不愿冒险和走出自己的安全圈。
最后不得不说,冈察洛夫的作品未必算是震撼的、伟大的,但却是有趣的、引人自省的。《奥勃洛摩夫》值得一看再看,计划迟点把《悬崖》也看了。
“宅男宅女”无疑是新世纪头十年最时髦的名词,不光是说它流行,而且也是某种让人称羡的词儿,宅男宅女不一定从事有名有姓的职业,但生活来源有保障,吃喝住行不必发愁。早先也有所谓“家里蹲”的说法,但宅男宅女光鲜体面、讲究生活品位的姿态可不是蓬头垢面的“家里蹲”能够媲美的。在蜗居、裸婚、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下,宅男宅女简直就不是个需要人操心的问题。
追根溯源一下,“宅”的老祖宗,似乎就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化史中颇为流行的“多余人”,屠格涅夫、莱蒙托夫等作家都在其作品中塑造过这个形象,其中最有名的要属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的同名主人公了。整部作品四十多万字,分为大致均等的四部,读者惊讶地发现,奥勃洛莫夫早上起个床,竟然费时整整一部!我们看到主人公醒来,会客,穿鞋,躺下,做白日梦,醒来,发脾气,喝酒,昏昏欲睡,再醒来,吃点心,发呆,消食,打鼾……到了“下午四点钟”,他居然还没有起床!大家不禁要问,他为什么不干点事呢?
想要理解奥勃洛莫夫“宅”的生存状态,就必须了解一下当时俄国各阶层的状况:商人投机倒把见利忘义,甚至能从死人身上赚钱(果戈理《死魂灵》);官员对上献媚奉承对下声色俱厉,政治体制腐败不堪(契诃夫《变色龙》);地主盘剥农奴敲骨吸髓,农奴制下推行土地改革无从谈起(《死魂灵》);小市民生活浑浑噩噩,文化思想界死气沉沉(《奥勃洛莫夫》)……难怪奥勃洛莫夫振振有词:还有什么可干的?并且发展出一套“奥勃洛莫夫精神”——与其与官员和商人沆瀣一气,或是在小市民的餐桌上打牌抽烟,虚度一生,还不如吃吃睡睡,永远躺倒在床上。那么,他能不能像他的来到俄国创业的德国朋友施托尔茨那样,换个环境,在外面的世界,比如去德国走走看看?不行,生他养他的俄罗斯土地就是他的根,在他看来,换个环境等于就是切断了他的生命所维系的根。我们惊讶于奥勃洛莫夫的懒汉哲学,但不得不认识到他的本质并不是“懒”,他的“懒”固然建立在祖传的地产和农奴无需他辛勤劳作也足够他好吃好喝直至终老,根本的问题在于他即使迫于生计而投身社会,依然找不到能够安身立命并发挥一己之长的环境。奥勃洛莫夫就如如施托尔茨和女友奥莉加所言,“太纯洁,太善良了”,以至于无法跟现实妥协并且同流合污。奥勃洛莫夫的悲剧是无法在既有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而他自甘堕落的消极抵抗,只是进一步磨损了自己的意志,最终走向灵与肉的双重毁灭。
比起十九世纪俄国,今天中国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孕育“多余人”的土壤也远为肥沃。在老百姓看来,商人不往奶粉里掺毒就枉为“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考公务员的人动机肯定不纯良,而公务员简直就是坏蛋的代名词,学者做学问没有不抄袭不剽窃的。大家都很愤怒,又觉得无奈,无形中“打酱油”的心态孳生蔓延。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深感在校天生我材,出了校园恐怕就是“废柴”一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显得如此豁然。当然今天的年轻人有了比前人更多的选择,可以更自由,更随意,更富个性。拜信息技术发达之赐,他们中的有些人不必困扰于人事倾扎,通过网络即可挣来一日三餐,而其他人则仍需经由传统的市场供求讨生活。然而,这只是同一问题的两面:当宅男宅女们活动指尖,在键盘上敲下自己的心情时,富士康的数十年轻人则活动自己的身体,通过那轻盈的一跳,默默地、无声地,表达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希望我会成为盖茨比,可是我有太多的奥博洛摩夫精神········法克的········
上面这句话是我在读奥博洛莫夫时的感觉,后来,我终于在回校的火车上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我算个什么东西,
这个假期,我一如既往的做了充分的计划,结果,也一如既往的混了过去。甚至连日记都没有写。
从小学开始,我就在混,混到初中,后来走关系混到高中,结果,高中里我又在混,结果就是我的大学没考上,在专科里继续浑浑噩噩的等死······我曾经也豪言壮语,也曾随三五好友共同激扬文字,后来我报了文科,虽然曾经所有人都觉得我读理科合适,至于原因,我以前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是姑娘,但是现在我却没法这样不要脸了。我想说除了我抽了,没有理由。
再后来我在文科里又和三五好友粪土当年万户侯,直到毕业,我成了一坨粪土。现在除了给小妹妹们激扬一下她们的假期作文外,我激扬个屁。
我觉得我可以说自己是个宅男,且资深的。 记得小时候老爸老妈的话是在家里赶都赶不出去,一本书给我我可以安静的呆一天,所以从小我就不能打架,太文弱了,再后来我在学校里受了很多欺负,记得高中有同桌说我象野比大雄,原因是和野比太像了。
再后来,我也变得不像话,我出卖了别人,一直没有长进,成天混日子混出艺术,一切就像奥博洛莫夫一样,懒得出奇的出奇。我曾让我的英语老师崩溃,就像奥博洛莫夫令奥莉加崩溃一样,在大专里,每一学期,我的精读都毫无悬念的挂掉。现在,我知道一些东西,在我的在我的周围也有很多人来帮我,可是我却依旧在混日子。现在,我的英语依旧惨不忍睹。轮滑滑了五年了,技术还是很低,曾经和理科班的和尚一起商量过做动画,我负责三维他负责二维,为此自学了几天3dmax,但没坚持。高二后参加新概念,我写的东西自己看了都吐,自然是石沉大海。高三参加学校的创新论文比赛,我写的《关于空间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展望》一文最后给弄丢原稿。毕业后自学ps,结果有因故无法继续,在后来我把这事望到了脑后,大专里自己买了一套高数教材却没有好好看,该学的时间用在了混日子上,~~~~
而奥博洛莫夫也说过,他受过教育,知道很多,但是他还是象个废物一样的死了。这不算什么,悲哀的是他有理想,我也是,现在我在这看着自己的废物样,我不知当作何反应。
就像那句话:我的人生就是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我就不写了,总之,一切都怪我自己
不过,感谢老天,我看到了这本书,奥博洛莫夫不仅是个懒汉的代表.他还是个宅男的标本。
是的,哪个宅男不是乖孩子呢?
那个宅男没有理想呢?那个宅男的精神世界不丰富呢?
他们胆小,谨慎,善良,温柔,知识丰富甚至正直~~~
但是,他们是什么呢?
他们与人交往时会遇到困难。
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十分投入。
他们有会真心待他们的朋友。
他们有自己的理想。
他们甚至眼界比有的人更加开阔,
想的更深远。
感情更细腻。
··但是他们又可以做什么呢?
除了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床上哀叹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弱点外,就只是安然老去死去,像奥勃罗莫夫那样葬在公墓里树上一个花瓶形状的墓碑。被世界遗忘。
但是,技术宅除外。
他们是另一种动物。
他们宅在家里,却有着另一种方式来不断的实现着自己。
他们会在自己的爱好中找到自己的快乐。
他们会动手来创造或者修理,最低限度是理解自己的东西,并打上自己的烙印。
他们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他们可以给别的人带来惊喜或者麻烦,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很快乐,他们甚至可以改变世界。让人们记住他们。
这就是技术宅,他们有自己的光辉,他们在家里创造着自己的事业。对世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探索方式,或者描述方式。
思想与行动,一道分界线。
我曾经也有无数机会成为他们的一员,我现在还有一些机会成为他们一员
但是我的机会不会无限,而且越晚我的机会越少,付出的代价越高。
单元我还可以抓住他们,不要做一个奥勃罗莫夫。
而是成为盖茨比。
geek和nerd
所以我说,宅男去死,除了技术宅,但愿我可以抓住机会。
说真的,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脸皮很厚。
因为我这样一个初中都差点没毕业的无业人员居然在以讨论文学艺术为主的网站写了一堆伪评论--说好听的算是读后感观后感,说难听的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你怎么敢议论那么多天才的作品?!居然还有几个年轻的朋友捧场,真是好笑。
我真的很无耻。
不过,当我看到这样的一本好书读过它的人只有20个人,而读过《挪威的森林》的人有600000人,我这个三无人员就又忍不住跳起来,我要写它一篇读后感,哪怕只有一个人看了它之后会读读那本让我热泪盈眶的经典。
我想起94年的夏天自己在石家庄火车站的候车室看到一个老女人拿着一本书在检票口大声的朗读,人们都拿她当疯子,投去冷漠和厌恶的目光,从她身边匆匆的走过。
我看了一眼她手的书,在回到家的第二天就给住在大城市的亲戚写信拖她帮助我买一本书,就是那个女人拿在手里的书--
《圣经》。
哪怕只有一个人。
我爱用真实的书籍点燃起情感的火苗,
让它在我们生活的纷忙中燃烧,燃烧,永远燃烧,
让它产生力量,让它产生激情,燃烧起人们的心灵,
同黑暗斗争到最后一刻,
绝不虚度一生。
哪怕给后代留下点滴诚实的劳动,
死后才能安然瞑目,永不受良心的责备,
兄弟们,这就是我的义务。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苏联工人写的诗,他死后三十年,在他鼓励下读了一些书的工友在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朗读了这首诗,这位工友的名字叫尼基塔赫鲁晓夫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涌现了一大批所谓的多余的人,从毕巧林,奥涅金,到屠格涅夫笔下的贵族,而本书的主人公奥勃洛莫夫也被归入此类群像中,他本人也成为懒汉的代名词载入史册。但是我以为这个评价还不足以说明这个人物的深刻性和代表性,而且对这个人物以懒惰作为唯一的标签也失之不公。我个人以为,奥勃洛莫夫是俄罗斯的堂吉诃德,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美德的缅怀与赞美,虽然作者和那个西班牙人一样清醒的意识到时代变迁的无可避免,就象荒唐可笑的骑士硬要把一个已经被金钱控制时代拉回从前以荣誉和爱情为宗旨的时代一样,冈察洛夫也意识到古老的俄罗斯再也回不到昔日安闲幽静的田园时代了一样,对他的主人公也不免讽刺与批判,但是就象海涅看那个疯狂骑士的故事大哭一样,我在读到奥勃洛莫夫死去被葬在彼得堡的郊外,他的妻子和朋友,仆人深切的怀念他的时候也哭了,就象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死了--我已经把他和自己划等号了。
他是那么纯洁,有一颗水晶般的心,象书中他的朋友说的,因为他有比任何头脑都更可贵的东西--一颗诚实,忠诚的心!这是他生来就有的宝藏,经过生活的风风雨雨,这宝藏仍然完好无损,他在生活的碰撞下一次次跌倒,渐渐变的冷漠终于感到幻灭和绝望而沉沉睡去,失去了生活的力量,但却没有失掉诚实和忠诚。他的心没有发出过不和谐的音符,也不曾被玷污,任何谎言和诱惑都不能把他引入歧途,任肮脏邪恶的海洋在他四周涌动,任世界颠倒,中了毒,他也不会象谎言的偶像顶礼膜拜,他的心永远诚实,光明,纯净,什么也收买不了他。我从未遇见过比他更纯洁,更朴实,更光明的人。
所以我也爱他--奥勃洛莫夫,为他的纯洁和善良。
尽管他是一个从小就被宠坏了连袜子都不会穿的少爷,尽管他整日昏睡,暴饮暴食。他生来就被那个农奴制度残害了,成了一个废物。那既是时代,也和他本人的个性有关。很正常,一个单纯的人总是有点傻气的,一个善良的人总是有点懦弱,一个少与外界交往的人总是保存着天真的本性,而一个不从事艰苦体力劳动的人总是诗歌与思想的爱好者。这就是所谓的人无完人。就象有些老板抱怨找不到德才兼备的员工,丈夫们抱怨妻子只会在外面瞎跑而不会持家,父母们抱怨做工人儿女的没出息不会给他们从外国寄美圆一样,这个世界和人就是如此。单纯的人就是不会在现实中游刃有余,善良的人很难成就事业,天真的人经常受骗,懒惰的人总是什么都能忍。
奥勃洛莫夫最大的特点就是懒。
他体力上极其懒惰,也不愿意从事与人交往的任何事情,他明知一个骗子经常以帮助他处理事物为名偷窃他的钱财和衣物也装做没看见,他明知道自己的老仆人和自己一样懒惰也不斥责他,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思想,而是因为他相信人们善良的本性,也懒的去计较这些小事。他所中意的生活就是美妙的田园生活,在乡间的小路散步,和朋友们聚会,过着没有繁杂尘事干扰的诗人般的生活。要说他的要求也不高,可是时代变了。
一个巴尔扎克笔下被金钱和速度,效率毒化的时代来了,这个时代不在是建立在宁静乡村生活的富有诗意和浪漫的时代了,它要求的是冷酷计算的头脑而不是单纯善良的心灵,它丝下了一切温情的面纱,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纯粹的交易,它要求用理智和意志去驾御生活,操纵别人,把人们从温暖的被窝里揪出来,扔到残酷的丛林中,它奉行的原则只有一个--获取最大的利润。
所以主人公的朋友以一个德国人的面貌出现了。
在这个新兴的资产者身上,有的是冷静理智的头脑,坚定刚毅的决心,面对现实毫不留情的斗争精神,当然他的代价就是付出一颗伤感脆弱的心,再不会为爱情,音乐和一切与热情感性相关的东西伤怀。为什么是德国人--因为在俄罗斯人看来,只有那些新教国家的人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资本只有在那些放弃了生活乐趣和人生欢乐的那里才象驯服的野兽一样顺从,钱这个东西是能够使人冷静的法宝,而资本的特性不是宁静而是不停的滚动,它的时代就是一个不断变动的时代,这当然是不利于思考和聆听鸟儿唱歌的。当然,还有庸俗。
庸俗就是钱,钱就是庸俗的,钱可以把人变的庸俗。因此以中产阶级市民为主的国家都散发着一种庸俗的气息,钱在这个方面使所有人平等了。
奥勃洛莫夫是个贵族,所以他讨厌庸俗,他最恨别人说他应该和别人一样,他说自己就是自己不是别人,他厌恶平庸的终日奔波的生活,他要求个性的独立,他要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他需要安静的保持心灵的纯洁不受外界干扰,他会因为一个姑娘演唱了贝里尼的咏叹调而感动的流泪而爱上她。
他的心灵是高贵的,不屑与庸俗和无谓的纷争的劳神的,所以他逃避现实,避免自己的灵魂受到玷污。
在这个意义上他是高尚的。
但是他又是不可救药的。所以他是个复杂的人物,他代表了我们人类天性中永远的矛盾,要个性还是淹没在众人中,要灵魂还是要金钱,要生活还是要幻想,要劳动还是要安逸。
我想这就是人类永恒的疑问。
如何在这矛盾中寻找平衡就是人类探索的使命。
他的懒惰葬送了爱情,也葬送了他的生命。他说,自己早就和以往的时代一起死了,他离不开那个坑了,离开就会死。所以他宁可以一种犬儒主义的态度选择慢性自杀而不是去适应这个已经改变的时代。他选择了继续沉沦--但是他保持了纯洁善良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个悲剧人物,他无力挣脱那个枷锁。
你可以鄙视他,嘲讽他,斥责他,但是不能改变他执拗的个性,他不会为时代而改变,他宁可和过去的时代一同死去。
总有一些这样的人。
比如本人。我是在国营单位呆废了的人,我是被温暖的家庭宠坏的人,我耽于幻想逃避现实,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一间安静的屋子里看书,做梦。我已经不适应这个激烈残酷的时代了,我害怕这个人人都狰狞着抢饭吃的世界,我也不想去和别人争抢。我知道时代变了,世界变了,所以我很害怕。我知道那样一个养着一群打毛衣和聊天的地方总是要完蛋的,我知道象自己父母这样老一辈的人总是要离去的,我知道自己这种沙子上的城堡总会被潮水冲走,我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需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一个有财产或者精明的职业女性,斯嘉利总是要取代美兰妮的,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诗歌与艺术的时代了,不是一个爱情的时代了,一切都是要为金钱所占领了。
但是我很懒惰。
所以宁可沉下去,一方面是懒惰,另一方面,我没有斗志和毅力,还有我想保存一点纯真的东西---这并非是自命清高,而是天性很难容忍不洁白与美丽,不愿放弃听从灵魂深处的声音。
我去一家超市应聘理货员,那个戴眼镜的男人说,看你这双手,就不是干活的人,您走吧!
所以我觉得自己有几分奥勃洛莫夫精神。懒惰,执拗,没有行动能力。
有一种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是宁肯死也不想背叛自己的心去从过己不喜欢的生活的,他宁可与这理想的梦幻一同死去也不和现实妥协。
我想奥勃洛莫夫即便和奥丽加结合了又能如何,他即便去管理他的庄园又如何,也许他那哲学家的眼睛早已看透---人生就是虚无。
唉,为什么俄罗斯作家总是这样打动我的心?
仿佛是一阵忧伤的音乐在轻轻触动我的灵魂。
如果本书改名为《宅男记》,现今就要畅销的多。好书。
是啊,这个书名太难让人产生想看的欲望了,因为看到另一本书上介绍此书的内容,才让我产生了兴趣
法克!!我在别人家里帮别人创造事业!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宅!!!
看了姐姐的评论决定看这本书
写得真好~
确实是好书 但是知道的人太少了...
该放弃的东西很多,按照现实法则,
有些东西最困难的时候也不会放弃。因为时代会过去,思潮会过去,有些东西任何人也绕不过去。
写的真好,观点密集而文字朴实
看封面还以为是艾特玛托夫的什么书,结果发现了意外之喜:)
喜欢这样的解说!
我多么希望能用奥勃洛莫夫的精神贵族气质为自己的懒惰、懦弱和一无是处披上华美的袍,可是我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自己无非是一个天性庸琐又鬼使神差多看了几本书的废柴,无法再以这般的自恋虚饰。
非废柴对华美的袍不感兴趣怎么办
我去一家超市应聘理货员,那个戴眼镜的男人说,看你这双手,就不是干活的人,您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其实有几分道理
不干活的人毛病就多于正常人咩
哎哎,原来你已经说过,
奥勃洛莫夫是俄罗斯的堂吉诃德,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美德的缅怀与赞美,虽然作者和那个西班牙人一样清醒的意识到时代变迁的无可避免,就象荒唐可笑的骑士硬要把一个已经被金钱控制时代拉回从前以荣誉和爱情为宗旨的时代一样,冈察洛夫也意识到古老的俄罗斯再也回不到昔日安闲幽静的田园时代了一样,对他的主人公也不免讽刺与批判,但是就象海涅看那个疯狂骑士的故事大哭一样,我在读到奥勃洛莫夫死去被葬在彼得堡的郊外,他的妻子和朋友,仆人深切的怀念他的时候也哭了,就象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死了--我已经把他和自己划等号了。
“我已经把他和自己划等号了”
可是我很庆幸我还能见到这样的人。每次看见你像在旷野中大声呼喊爱与信仰,我就想起堂吉诃德挥舞着长矛奔向风车。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提起灵魂的事情,有时候真想否认,哦,我没有灵魂。我对眼见的这个世界有许多失望。因此常常沉默。我没有你有勇气。
很想为你写一篇文章呢:)
不是多余人,或者只是时代的牺牲品。有一种压力迫使冈察洛夫不得不评价奥博洛莫夫,但作者无疑视之为信仰和圣像一样的过去,他们的过去。 又或者,奥博洛莫夫性格还一直在俄罗斯人的血液中流淌。
奥勃洛莫夫是我少年时代父亲让我看并引以为戒的人物——他的懒散,木讷终日穿着东方式睡袍和软拖鞋,一生赖以他人生活的人物。连爱情都是别人的同情施与。。即使他如水晶纯洁善良依然是注定不能被容纳,不能被容忍的。也是无奈。。是一本好书,佩服楼主眼光。。
这个读后感比百度百科里的介绍好啊 后者怎么让我觉得主人公很讨现代人的厌呢?看过这里后 发现后者的功利与浅薄了~ 顺便,在下是通过 九型人格 一书获知此书 找介绍找来找去就楼主的贴心 奥被那书划为9号性格 在下测读后认定和自己相似的性格。。。
你的文章写的很深刻,我很少读到这么真诚、真心的话语,希望你能够长期写下去。只是个别地方有错别字,无伤大雅。真诚的文字是可贵的!
好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激荡文字了。
卡伦霍妮把奥勃洛莫夫作为与世无争这类型的神经症患者的代表人物,她也说道,这类人有着本质上的真诚,而这真诚是什么也收买不了的。
这段文字打动了我,我也反感为什么现代人要把奥博洛莫夫当作不思进取的反面教材,这很武断而且粗暴。有些人注定骨子里带着浪漫和善良,至少他没有害人做坏事,已经比很多人好了许多了。我只能这么理解,迎合社会的潮流的人们总是受到优待的,总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那些不愿意又无可奈何的人呢,只能被理所当然地抛弃,唉有点伤感了。。。
所有外国作家中,最喜欢的就是俄国作家
刚刚读完《奥勃洛摩夫》,有点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