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

高小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高小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简介:北美华人写作是近来人们较多谈论的一个题目。按照传统的思路,它是一种相对于国内写作、重点传达华人海外生活经验的文字。在研究中,学者们喜欢把它与国内的主流写作脱钩,以突出和放大它的一些文学和社会的专有“功能”。我认为,无论北美华人写作有着如何不同的特质,它传达的仍是十九、二十世纪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普遍性经验。作品里有关对中国的想像、对中国人文化身份的思索,都是和国内新文学写作同步和一致的。从分析北美华人的“故国想像”入手,也许是一个较好的观察这一写作的窗口,能让我们看到在现代中国的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矛盾、复杂和多样化的特征。

书籍目录

摘要第一章 想像的解构与重建 一 中国意识的产生:从中心走向边缘 二 故国想像:一个东方的文本传统 三 华人写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章 金山梦中的故国 一 恳请宽容:生存夹缝中的华人写作 二 天使的愤怒:北美早期华人歌谣 三 自传写作:华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第三章 文化废墟上的自我重建 一 中文西作:种族关系寒潮中的轻音乐 二 故国与写作:一种双重的想像 三 文化乡愁:二十世纪最后的文化美学第四章 留学生的精神家园 一 一点回顾:新时期留学生写作概述 二 我与中国:留学生写作中的身份认同 三 哈金的写作:给英语留下些什么结语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一个被人反复唱响的旋律。 闻一多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像当时无数具有传统国学功底,同时又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年轻人一样,他以自己强烈的个性生命力,自觉并且热情地沟通中西文化。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他有着开放的国际视野;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种族偏见面前,他又深感受压迫的屈辱。内心极度敏感的他用诗表现了自己流落异乡的情怀。在把中国形容成“如花的祖国”(诗《忆菊》)的同时,闻一多把自己说成是“失群的孤客”(诗《孤雁》);在高歌要“投入祖国的慈怀”(诗《回来了》)的时候,又把令人痛恨的国内现实称之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诗《死水》)。在北美无数焦虑的思乡的夜晚,他呕心沥血地倾吐着自己复杂的心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注入的如此巨大的情感,熔铸成为他的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质。 闻一多诗歌里表现出的融自我和国家为一体的观念,无疑是属于二十世纪中国的。这种我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的抒情形象,也广泛出现在其他一些旅居西方的作家作品里,例子多得几乎不胜枚举。老舍是另一位思想和感情深植于传统中国的文化人,他1924年开始在英国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任教。旅英的经历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他对民族/国家这个话题变得十二分的敏感。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几乎不能再用一向幽默平和的风格。在《二马》中他说:“二十世纪的人,是与国家相对待的。强国的人是人,弱国的人呢?狗!”他并且罕有地大声疾呼:“中国人,你到了应该挺起腰板的时候了!” 显然,近现代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是怀着富国强民的理想,负笈远行,到工业和文化发达的西方学习救国之道的。这些古老中华的子孙们,从他们到达西方的第一天起,就在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开始了想像中国、定位自我这一特殊的心路历程,并形成了他们以“爱国主义”为特殊标志的海外写作。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们在异国生存的主要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在西方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挤,感到屈辱的根源。中国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文字符号,还是他们每日每时难以彻底摆脱的、对他们的灵魂纠缠不止的拷问的对象。他们通过记忆、传说和想像等方式创造出的对故国的叙述,也一并表现了他们的骄傲和屈辱、自大与自卑、认同与拒绝等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因素。 这的确是一群在文化和种族的炼狱里闯荡的人,他们尝遍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撞击后的精神震动和寻觅认同的苦闷滋味。就像闻一多所说:“留学苦非过来人孰知之?作中国人之苦非留学者孰知之?”他们曲折的个人经历调动了巨大的内省力量,而这种内省力量又转化成一种新的精神能源,鞭策着他们成为勇敢的普罗米修斯和新世纪的先行者,为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带来光明。赵毅衡等学者曾经讨论过,西方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现代化人才,却未必调教出多少西方文化的崇拜者。究其原因,恐怕正是和中国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国家意识”以及他们深刻的内省精神有关。对于这些灵魂的叩问者和思索者,中国风物和中国文化,在他们笔下被不断加以强调、翻译、解构、移植和重建,构成了一个特别的文本。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想像,变为一种普遍的诗意成分和美学内容,映象在东西方文化交往的背景上,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人集体的共识和普遍的记忆。P3-5


编辑推荐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研究一百五十年来美国华人移民和美国华人创作的历史面貌;分析美国华人创作赖以生成的文化社会土壤和作者们的主观愿望;并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对“故国”的不同表述,从而说明“故国”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是一个变化的文本传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