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杨家将演义

(明)秦淮墨客 校阅,烟波钓叟 参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明)秦淮墨客 校阅,烟波钓叟 参订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前言

  尝读将传三代尚矣。秦汉来,其间负百战之勇,以驱戎马于疆场、请 长缨于阙下者,盖如云如雨。第全躯者,为身不为君;保妻子者,为家不 为国。求忠肝义胆,争光日月,而震动乾坤,不啻麟角凤毛也。盖非勇之 难,忠而勇者实难。宋起鼎沸之后,一时韬钤介胄之士,师师济济。忠勇 如杨令公者,盖举世不一见云。令公投矢降太宗,公尔忘私,业以许国。 狼牙一战,愤不顾身,英风劲气,真足寒其心而褫之魄。使其将相调和, 中外合应,岂不足树威华夏?奈何三捷未效,而掣肘于宵人之中制,竟使生 还玉关之身,徒为死报陛下之血,良可惜哉,良可惜哉!虽然,公亦足自慰 也。丈夫泯泯而生,不若烈烈而死,故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后之无人。 自令公以忠勇传家,嗣是而子继子、孙继孙,如六郎之两下三擒,文广之 东除西荡;即妇人女子之流,无不摧强锋劲敌以敌忾沙漠,怀赤心白意以 报效天子。云仍奕叶,世世相承。噫!则令公于是乎为不死。彼全躯保妻子 者,生无补于君,死无开于子孙,千载而下,直令仁人义士笔诛其魂,手 刃其魄,是与草木同朽腐者耳,安能凛凛生气荣施之若此哉!故君子观于太 行之上,谓怀玉之知机勇退,富贵浮云,而亦伤宋事之日非矣。嗟嗟!贤才 出处,关国运盛衰,不佞于斯传,不三致慨云。剞劂告成,敬掇俚语于简 首,以遗世之博古者。时万历丙午长至日秦淮墨客书。

内容概要

  杨家将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英雄传奇故事之一。  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卧松堂本为底本,以嘉庆十四年(1809)书业堂本参校,另参考了时贤的校点成果。由于不出校记,这里仅就校点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作出几点说明。第一,第一,底本中胡延赞、木桂英、萧天左、萧天右等人物姓名,与今人所熟知的呼延赞、穆桂英、萧天佐、萧天佑写法不同,为存原貌,不作改动;因木桂英而出现的“木阁寨”,与今“穆柯寨”不同,亦不便改动。“令婆”佘太君,底本作“余氏”仅一现,则径改为“余氏”。第二,底本正文中有少量双行小字夹注,这次个别夹注掺入正文,这次排印时统一删除。第三,凡底本文字讹夺愆倒,或依校本改正,或径改;明显错别字,径改;个别词语,如第一卷“太宗驾幸昊天寺”中的“仸(亻争),意义不明,不便擅改,只能存疑;凡明清小说中习惯用字、俗字、同音假借字等,一般予以保留。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宋太祖受禅登基  继业调兵拒宋  继业夜观天象  太祖传位与太宗  太宗招降令公  太宗驾幸昊天寺  太宗敕建无佞府  令公狼牙谷死节第二卷  六郎怒斩野龙  寇准勘问潘仁美  八王设计斩仁美  兄妹晋阳比试  六郎三擒孟良  六郎夜宴赓诗第三卷  孟良带马回三关  孟良计赚万里云  张华遣人召九妹  杨六郎私下三关  焦赞夜杀谢金吾  朝臣设计救六郎第四卷  真宗出赦寻六郎  六郎毁拆赛会庙  六郎兴兵救驾  椿精变化揭榜  六郎明下三关  宗保遇神授兵书  孟良入辽求发第五卷  孟良金盔买路   木桂英活擒六郎   黄琼女反辽投宋  令婆攻打通明殿阵  钟离收回洞宾  王钦诳旨回幽州  六郎筵宴周福   学古领计陷宋臣第六卷  孟良偷路回取兵  六郎回兵救朝臣  六郎打破幽州城  真宗大封征辽将  禁宫祈禳八王 ……第七卷 第八卷

章节摘录

  继业调兵拒宋 却说北汉主升帐,谓诸将日:“南兵此来,决非昔比,必用奇计,方 可胜之。”言罢,报延广回。入帐告日:“小将观宋君英勇雄壮,非寻常 类也。”汉主日:“曾有何言?”延广日:“说汝主来降,不失侯封。否则 ,明日决战。”汉主日:“汝观彼营有可捣之处否?”延广日:“无有其衅 。但出辕门之时,见两人人去,却似前日在此卖马之人。臣沿途思忖,此 必细作,来窥地之形胜者也。”言罢,继业奏日:“臣已知之矣。乞主上 调兵御之,彼必成擒。”汉主日:“卿知其何为?”继业日:“左侧大汀洲 ,右侧鸡笼山,两处可以埋伏。宋人既窥地形,彼必遣兵埋伏于此。急调 兵往中途截住,使他不能进攻可也。”汉主日:“卿既知之,早遣军士防 御,孤何禁焉。” 继业得旨,退出军中,唤过渊平、永吉:“明日五鼓,汝二人各领兵 一千,同去左侧十五里路上俟候。但听信炮一响,一人杀往大汀洲去,一 人杀回。”又唤延惠、张德:“明日五鼓,亦各领兵一千,同去右侧十里 路上俟候。信炮一响,一人杀往鸡笼山去,一人杀回。勿得有误!”又遣妻 佘氏,打白令字旗,领兵一千,往白坂河后接战。分拨已定,延惠、渊平 等各整顿去讫。 却说太祖次日临阵,头戴一顶双龙升天黄金盔,身穿一件双龙升天绣 罗袍,头上盖着一柄七檐绣龙黄罗伞,跨着一匹腾云赤龙驹。左手列着王 全斌、张光翰、潘仁美等一十八员大将,右手列着李继勋、石守信、赵彦 徽等一十八员大将,一字儿摆开于南。北汉主头戴一顶嵌金日月凤翅盔, 身穿一件洒花滚龙衣,头上盖着一柄珍珠黄罗伞,跨着一匹铁蹄碧玉骢。 上手有继元、耶律休材、张知镇等一十五人,下手有继业、不花颜儿等一 十五人,一字摆开于北。太祖传令,两军休放冷箭,两主亲出打话。有诗 为证: 旗拂西风剑吐虹,陈师列旅两争雄。 山河自古归真主,枉向军前鼓舌锋。 太祖马上问日:“汉王何在?”汉主答日:“孤在此,有何话说?”太 祖日:“汝窃据太原,称孤道寡,偷生一隅,亦已足矣,奈何谋逆不轨?朕 兹来削平祸乱,救生民于水火之中,定一天下。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 ,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苟如执迷抗师,决不轻恕!汝降与 否,速自裁之。”汉主曰:“自三代以下,惟汉高祖提三尺剑,诛无道秦 ,得天下最正,后世谁敢议其非?岂似汝欺人孤儿寡妇,以窃神器乎!孤, 高皇之后,职此一方,亦守先人旧土耳。使高皇在天之灵,佑孤征讨诸镇 ,复一区宇,分所宜然,未为过也。汝今但当以窃据自责,而可以责孤耶! ”言罢,太祖怒日:“谁为朕擒此贼?”右手李继勋、左手王全斌,应声而 出。北阵上继元、继业两骑齐出接战。四将交战数十合,不分胜负。 太祖急令放信炮,亲自出战。继业自思:“捉得太祖,胜斩百将。” 遂奋勇抢过阵来战太祖,太祖亦抖擞精神迎敌。三四十合,只望埋伏之兵 杀来。继业知其意,乃诈败而走,太祖赶去。继业拈弓搭箭,当太祖胸前 射去。那马忽昂头跳起,将箭衔着,遂把太祖掀落于地。继业正欲砍之, 忽潘仁美杀到,大喝:“逆贼,敢伤吾主!”挺枪直取继业。太祖遂跳上了 马。继业将标枪标中仁美之马,仁美落马。继业抛之,只去追赶太祖。太 祖见仁美落地,继业又打红令字旗来追赶,乃暗暗叫苦。忽二将杀至救驾 ,乃李继勋、王全斌也。先时,李、王二将杀人北阵,追赶汉主。只听得 北兵一片喊叫:“先锋射死宋主!”声如鼎沸。李、王二将大惊,急勒马杀 回,来救太祖。太祖慌叫日:“仁美马中此贼之枪,今坠于地,先锋快去 救之。”李继勋闻言,拍马去救。只见北军围住了仁美,将枪乱刺。仁美 在地上左跳右跳,将枪东遮西隔,恰似洒拳一般。望见继勋,大叫:“先 锋救我。”继勋将北军杀散,夺其马匹,与仁美骑之,并辔杀出北阵。继 业在南阵中左冲右突,如人无人之境。又令从军高声大叫,要捉宋主。北 汉主被李、王二将追赶,走得心疼。既而不赶,恐己身有不测之灾,遂鸣 金收军。 太祖亦鸣金收军回营,见仁美身被数十馀枪,乃日:“卿遭重伤,朕 心何忍。”遂命回汴梁养病。又问日:“三路军兵不见一人杀到,何也?” 言罢,三路败军回报:“左侧渊平、永吉领兵伏于中途,信炮一响,一人 迎战桑锦,一人回战高怀德。右侧延惠、张德领兵伏于中途,信炮一响, 一人迎战米轮,一人回战张令绎。王守贞、李继仁被一女子打着白令字旗 接战,勇不可当。王守贞险被那女将杀了。但幸李继仁将画戟砍去,那女 子才抛了守贞。继仁与守贞两个夹战,那女将全无半毫惧怯。后复有二将 杀到,王守贞、李继仁败走回阵。”言罢,太祖惊日:“朕初欺其无谋, 今观此人,行兵不亚孙吴,使朕晓夜不安,但不知其为谁?”有诗为证: 太原继业独钟灵,卓荦胸藏万甲兵。 摧敌破围风解冻,宋君惊讶询威名。 却说太祖问罢北汉行兵之人,遂查点军士,伤折一万。太祖哀悼之甚 。曹彬等奏日:“敌人量我军杀败,必不准备。趁今夜去劫他寨,不知陛 下以为可否?”太祖日:“朕亦有是意。但今日行兵之人,谋略甚高,恐此 谋难出其料,去徒损军。”曹彬日:“无妨。臣领几千敢死军,虚去劫寨 。彼军埋伏于外者,毕竟杀来,乞陛下复率大队掩之。彼虽有智谋,安测 度到此。”太祖遂命曹彬、石守信领五千敢死军去劫汉寨,又命王审琦、 王彦升、李继勋等领三万健军掩之。分拨已定,只待三更始去。 却说继业回营,见汉主日:“臣正要捉宋主,因何收军?”汉主日:“ 孤心陡痛,恐有不测,是以收军。”继业日:“宋兵虽败,未损大将,今 夜必来劫寨。三军必要出寨,留下空营,不必交兵。彼放信炮,汝等亦放 信炮,虚张声势,待天明看动静交兵。,,汉主日:“彼来劫寨,趁黑地 杀之,何故令不交兵?”继业日:“宋主行兵,曹瞒无贰。彼必令敢死军先 入,其锋难当。只放炮呐喊,诳他大队军兵杀进,在内之军奋勇杀出,两 下自相杀戮,岂不胜于交兵!”言罢,汉主大悦。三军领计去讫。 却说曹彬、石守信领敢死军杀人北营,放起信炮。只听得北营亦放炮 呐喊,曹彬等只说有军杀来,随即杀出。王审琦等亦只说北兵出杀,一径 杀进,俱不觉是自己之兵。闹了一晚,及天色微明,方认得是自己之兵。 正欲收军,继业驱兵杀出,砍伤甚众。 太祖大恸,言日:“二阵折伤军士如此,将奈彼何?”又问日:“彼是 何人主谋?朕必定计擒之。”石守信奏日:“闻巡逻之兵,回说是令公。” 太祖日:“名唤令公?”守信日:“非也,名唤继业。”太祖日:“缘何又 唤令公?”守信日:“继业出战,打着红令字旗。其妻出战,打着白令字旗 。因此号为令公、令婆。”太祖日:“朕亦闻此人有勇善战,北方称为无 敌将军,不想又有玄妙之智术也。朕若得此人归顺,何愁四方征讨。”遂 命军士休息,复取太原地理图看之。即唤何继筠、王彦升:“领兵五千, 径过石岭关,直抵镇定并下寨。但逢辽之兵到,令彦升拒之,汝于岭下引 兵,佯为截其归路之状。彼兵必退,不敢前进。”又唤王全斌、桑锦:“ 领兵三千,埋伏于莫胜坡。但有太原兵来,即出截之。”太祖分拨已完, 四将领兵去讫。……


编辑推荐

《华夏英雄传系列:杨家将演义》中杨家将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英雄传奇故事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杨家将演义 PDF格式下载



如果想试试后悔 心痛的感觉 这是本好书


故事情节不错.流传了几百年的故事真不愧有它的真功夫.


语言简洁,内容精干。从杨家的起始人到杨家的末代人,一一交代清楚,真正体现了一个英雄的家族。适合阅读,但要有文言文基础。


文字简练有力,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完全达到了表现杨家将精神的目的!赞一个。书中没有太多说书人加的乱七八糟的故事,真奔主题。我比较喜欢!


因为之前买了该系列的说岳全传 所以也配套买了这本杨家将演义 该书封面做的不太好 容易脏 看上去也脏 不过历史小说 旧点有味道!


看看杨家演义到底讲什么,薄薄的一般书。


书本身的设计不错,但是内容不精彩,和小时候看的简直是天壤之别,故事情节感觉很粗糙,没有吸引到我,纯属个人感觉。


还可以,只是没有七郎打擂


还是听刘兰芳的评书更带劲.


杨业及其7子,为保大宋江山,慷慨赴死,可歌可泣,感动山河!使辽人不敢正视中原!


旧梦重温


华夏英雄传系列:杨家将演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