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戏的前世今生

傅谨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傅谨  

页数:

247  

字数:

15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戏曲研究者傅谨的“老戏新说”,写给那些看戏的人和不看戏的人,用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方式,对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老戏、老戏故事、老戏人物——如四郎探母、救风尘、昭君出塞、马前泼水、关羽关老爷等等——结合当下的全球化背景下国人的生存状况和时尚话题,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分析,使这些传统老戏焕发出崭新的内涵和风采,懂戏曲的内行可以看出其中的曲折和堂奥,不懂戏曲的外行读者也可读出其中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变道理,从而对老戏这一至今仍保持着自己妖娆旖旎的容颜和心灵的美丽事物有一番新的感受。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于浙江衢州,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戏剧美学和现当代戏剧研究,闲余亦进行艺术评论与文化随笔写作,著有《新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戏曲美学》等,多次获各种

书籍目录

如何让朱买臣的故事富有教育意义 贫贱夫妻的经济学 风尘的想象与写真 什么时候才能容忍妓女横行 美人计的成本和风险 西湖山水还依旧 “人鬼情未了”的中国版本 杨四郎的伦理底线 昭君怨,文姬恨 从关羽到关老爷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谁是最可爱的人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我们都应该怕“尚方宝剑” 什么人能当县官 六案孔目与技术官僚治国 天网恢恢,疏而…… 暴行与正义 没赖场,赖和尚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戏的前世今生 PDF格式下载



这不是一本关于戏剧专业方面的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戏剧读书笔记,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古代的戏剧,视点新颖,语言有趣味,读起来轻松。我是偶然看到这本书,买来后接连三天一口气看完,感觉很好!


先是在《博览群书》的专栏里看到傅先生的文章。后来收辑成这本书。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观点和语言都很畅快淋漓。不过,后面有一两篇是很久之前的文章,功力相差甚远,或许不收入更好。


跟傅先生其他书,如《草根的力量》《20世纪中国戏剧导论》等学术著作不同,是一本随笔,用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的眼光去看老戏,还是挺能受益。


对于我这个喜欢瞎打听的年轻人来说,是本不错的书。老戏,于我最少是过去文化的精华,值得去研究、去琢磨。这本书作者的文笔稍显淡薄,观点也有些陈旧,不过,对于不了解老戏的人,还是值得学习的。


很不错的书。本来买这本书纯属偶然,不过阅读之后,发现真不错。不论是否喜欢戏曲的人,都值得一看。


从另一个方面剖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把孔雀的屁股露给人们看.


该怎么说呢,也许是我不懂戏吧,以为是部介绍老戏实实在在前世今生的书,比如早先的本子了,谁唱的呀,谁唱的不错呀,有些啥变化呀,曲子用的啥呀,哪儿来的呀……就介绍几出就行。也不是不好,和我期待的不一样,作者在里边儿太明显了,我更喜欢读克制一点儿的,也许真正懂戏的人会喜欢?


原本以为是介绍戏曲,是讲解戏曲的知识的,结果却是个人对某几个戏曲片段的种种感想。所以很失望,因为购买的出发点与书有偏差。所以难免不满意此书。


教授写作,有学究气,还应该更轻松点。


  翻过作者的其他著作,觉得是个挺聪明的人,就是文章有点轻佻,也有火气。至于他的学问,不敢多评价。
  这个书做的挺漂亮。


  虽然一点也不懂戏,但我喜欢这本书。
  
  它有两个特点:语言风趣、敢说真话。
  
    语言风趣多体现在评男女关系的戏,比如写朱买臣和楚昭公的那两篇,把夫妻关系换算成某种利益考量,有些煞风景,却也真实。
  
    敢说真话则篇篇可见,哪怕有些只是只言片语,但一看就知道作者用了力气在里面,比如几乎每篇都有对现代人按照意识形态“狂妄”改戏的批评。
  
    最喜欢《杨四郎的伦理底线》一文,文章提出评价历史人物所应依据的标准——超越政治国家利益之上的普世道德,十分大胆!
  
    将个人的或团体的利益与道德区分开是很容易的,但要将民族利益或国家利益从道德中剥离开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作者借《四郎探母》来讨论这个问题着眼点非常好。“《四郎探母》的男主角杨四郎在道德上很不完美,从汉族的立场上看也很不爱国。但是杨四郎的行为却仍然符合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普通百姓所认可的基本的伦理道德框架,而且,民众正是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以及流传,建构起民族冲突的特定语境下对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而在这一框架中,“义”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
  
  老百姓的集体判断力真是不简单,杨四郎的内心冲突和复杂性被他们朴素地理解着、喜爱着。这本书成功地向我这个戏盲推销了《四郎探母》。
  
  作者在后记中说,本书除了观戏心得,还有一点“思想文化方面的努力”——发抉包容在其中的中国文化传统特有的情感表现、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并且探讨它们对于人生的积极价值。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做这种努力的同时,不仅扎于传统,更融入了现代思想。如《我们都应该怕“尚方宝剑”》一文,作者从人心大快的大团圆式的尚方宝剑斩恶戏中,觉出了普通百姓脖颈上的飕飕凉意——“尚方宝剑用来砍老百姓的脑袋时一样犀利或者更犀利”。由此谈出“尚方宝剑这种东西,本身就具备了超越任何法律制度的权限,它生来就是让手握它的人为所欲为的,它意味着一种不需要任何程序并且没有任何制衡的超体制的法律处置权。”而更危险的是,尚方宝剑的这种不合理性被美化成“老百姓的救星”。
  
  什么样的社会里,人们期待尚方宝剑?
  
  时至今日,我们仍欣赏总理为农民工讨薪的故事,希望将冤屈上达天听。即便在陕西汉中杀狗这件事中,也有人说,某某在陕西出访,他是否知道这件事。
  
  正常渠道堵塞,诉求无处解决,才会激发出人们跨越式的幻想。可是,你怎么能指望你就是那个幸运的农民工?
  
  敢说真话,并且把真话说得美好而有道理,此书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