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漫话漫画

江有生 人民文学
出版时间:

2008-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  

作者:

江有生  

页数:

318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三姨比我妈小很多,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跟着她玩。她心灵手巧,会绣花,会弹琴,在学校演戏时还散着长发扮演女神。我记得她曾用照相的胶卷轴给我做了一辆小汽车。她没事时常常画些有趣的小画逗我乐。像一笔就勾画出一个小兔子、写一个“化”字化出一个小耗子、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个戴礼帽的人头,还有手拿着笔,嘴里念:“丁字没个钩,两边挂绣球,三叔不吃饭,四叔不饮酒,一变变个猴子头”,一个猴头就画出来了。  后来,她从广州远嫁到上海,在寄给我妈的信中还附了一套她画给我看的滑稽画,题目是《缩头洗脚水》,内容是有一位小姐嫌自己脚大不雅观,便到药房买了一瓶缩脚灵药水回来洗脚,洗后大脚果然变得小巧玲珑,小姐一面高兴一面便把洗脚水从楼上泼到楼下,碰巧一个过路和尚敲着木鱼走过来,正好淋个满头。那药水真灵,和尚头立刻缩成像馒头那么大小,引起一群路人大惊小怪地围着看,和尚自己也惊慌得抱头便跑,路人追看不舍,和尚无处可躲,远看一家人家墙壁上有一个小洞便把头拱进去,谁料墙壁那边那家的姑娘正在绣花,绣呀绣呀绣得有点累,正想休息一会儿,一看墙壁上冒出一个光溜溜像针线包的圆东西,姑娘顺手便把绣花针往和尚头扎进去,滑稽画到此结束。我妈和我看后笑得不亦乐乎,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我三姨的画对我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不久抗战爆发,日军快打到广州,我随学校迁到香港后到澳门,我妈从广州撤退到安南(今越南),我在澳门勉强读完初中便到上海找我三姨,她想方设法让我进入一个药厂当练习生学习化学制药,将来可以有一技谋生。我在那里干了两年一多,可是我对那些枯燥的化学公式没有兴趣,也记不住,一心只想画画当个画家。后来终于离开药厂投奔新四军画画去了。我不知道我三姨当时会有什么想法,她有意希望我成为一个制药师,没想到她无意给我画的连环漫画却促成了我的志向,正是应了那两句老话: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这样,自1942年参军后到现在,除掉“动乱”十年,一画就画了五十五年,至今还未搁笔。若问这个过程有何困难,就是开始时苦于既无漫画学校,又无漫画学习班指导,只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到现在,柳树是否成荫有多少成绩不好说,关于技法方面的经验是有些,有时也写写记下来,只是没有多少理论根据也无系统,东一枪、西一枪的。今把历年来有关漫画的文字材料并附漫画整理成集交给出版社,如果对初学漫画的青年读者有一点点参考作用,我就感到十分荣幸了。  江有生  2007年

内容概要

  收录了江有生先生一生的经典漫画。在把这本集子的图文稿整理完毕后,想起了一件事,有《文艺报》包君立民积八年之辛劳,收集文艺家自画像二百四十三幅,配文出版书名《百美图》,不知怎的把我也纳入卷内充一个数。包君文内介绍初见我于一次“抗日漫画展”的座谈会,并从华君武口中得知此人是从新四军画漫画出来的,是现在仅存的一个人。我自己倒没有想过我已是这样的一个身份,不过这一句话却也提醒了我,新四军确是有一支知名和不知名数量也不少的漫画队伍。岁月变更,星斗转移,如今这些漫友安在?他们当年的作品又在哪里?  话从这里说起,抗战开始,新四军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敌后、大后方和海外侨胞中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氏纷纷来参加新四军,其中就有画漫画和喜爱漫画的,不过严格地说这些同志那时还不能算是一个专业漫画队伍,因为当时一切为战争服务,需要什么便画什么,所以画漫画的也画宣传画、连环画,也刻木刻,而原来画别的画种的,必要时也画漫画。

作者简介

  江有生,19214年生于日本横滨,原籍广东中山。漫画家。1942年参加新四军,抗大九分校毕业。编辑创作了《识字课本》及大量抗战字画、宣传单等,成为抗战时期漫画创作的重要研究资料。解放后的作品曾获中国首届漫画大赛“金猴奖”、“金猴荣誉奖”,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优秀奖”和“佳作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江有生漫画集》、《江有生漫画作品选》;连环画集《战斗英雄魏来国》、《秧歌大王李秀英》;图文集《画中有话》;艺术理论《怎样画对比漫画》、《"七分想,三分画",对不对?》等。

书籍目录

无心插柳(代序)烽火年代往事回忆半个世纪前的一封公开信《苏中画报》战地服务团二三事看美国空军吃“三炸”刀刻出来的漫画1947年土电影刻给蒋军看的传单雕虫之技怎样画对比的漫画严、虚、傻来龙去脉外轮廓线声东击西广博才能高借疯子说事假痴不癫意料外倍动人读点旧体诗拟人法设计误会赶新鲜侧面描写指桑骂槐多字漫画童言无忌“七分想,三分画”,对不对?结束语漫画时事元旦两栖演习年底结账……旧雨情深自说自画动乱前后故事漫编友谊之旅后记

章节摘录

  烽火年代  往事回忆  我在儿童和少年时代,从来没想过将来要画漫画。父母和周围的长辈大概也没有人想到我会干上这一行。有过两次让算命先生看相的机会,也没有从他们那里得到过一点儿暗示。那么,究竟怎么会走上这条道路的呢?这真是说也说不清楚。我试从那些已经消逝的往事中,去寻找曾经有过什么事?曾经有过什么人?引起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孩对一种似乎并不高雅的艺术,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兴趣。  五十二年前,我在上海刚刚进小学,有一天我趴在地上,漫无目的地翻弄一张报纸。那时当然不认识多少字,在那密密麻麻的整版铅印字中,偶然发现了几幅有趣的幻想图画,过了几天又发现另外几幅。这真叫我高兴,在这种对我一无所用的“新闻纸”中,居然还有我可看的图画,还勉强认识图画的标题:《改造博士》,作者是鲁少飞。现在看来老漫画家鲁少飞大概是第一个把“漫画”这个概念带进我的小脑袋瓜来的启蒙者了。  第二年,母亲带我从上海回到广州外祖父家住。外祖父是一个经商失败而又乐天幽默的老头,他会耍大刀、放风筝,还会用面粉捏成壁虎粘在墙上,吓唬家中的妇女。每当她们大吓一跳的时候,就是我们祖孙大笑的时刻了。我和他就是在家中做这些坏事的合谋者。可惜,后来老人家一次吃了三斤荔枝,得了急性痢疾而离开了这并不乐观的世界,而他留给外孙的遗产竟然是喜欢和人开点小玩笑的坏习惯。  外祖父去世后,我在家里没有可玩的,母亲就教我念古诗,什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什么“春风不改旧时波”,什么“桃花依旧”等也背了一些;还似懂非懂地记住了诗中有景变人不变,景不变人变,景变人亦变的写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漫话漫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