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乌拉尼亚

[法] 勒克莱齐奥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法] 勒克莱齐奥  

页数:

254  

字数:

155000  

译者:

紫嫣 译,许钧 校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乌拉尼亚》“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2006年度法语文学入选作品。这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一位法国地理学家在墨西哥勘探地貌时,意外发现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这个地方的人都是来自全世界的流浪者,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贫富阶级,孩子们的天性没有被压抑,他们学习的是自由和真理。人以自然的天地为依托,顺天地而生,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最自然,最本真的形式,一切都回到了人的灵性尚未被物质与文明玷污的混沌之初。这个理想国在人类社会的围攻中被迫迁移,去寻找它的出路。作者通过对这个理想国的描述来讽刺当今社会的弊病,读来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生于法国尼斯,1963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此后他相继出版了三十余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1980年,勒克莱齐奥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1994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作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我创造了一个国度我所见过的最奇怪的年轻人人类学家的山冈河谷红灯区坎波斯拉法埃尔的故事奥朗蒂诺拉法埃尔的故事贾迪的故事我们的花园埃尔门语迷途者奥蒂潟湖的莉莉“仰望天空”阿尔达贝托·阿朗萨斯参事安东尼·马尔丹流亡永别了,朗波里奥各行其道半月岛潟湖的莉莉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乌拉尼亚 PDF格式下载



看《乌拉尼亚》是冲着“坎波斯”来的,想看看作者是如何构造一个令人如此向往的国度。主人公是一位地质学家达尼埃尔·西里图。认识了一位从坎波斯来的印第安少年——拉法埃尔,而开始认识乌托邦式的国度。河谷的红灯区,应该是所有社会现实与残酷的缩影。被人侮辱心灵和身体的妓女莉莉,每天早晨被送往草莓场,晚上像货物那样成批收回的妇女和儿童。但莉莉却有着湖水般清澈的眼神,这看了不觉让人毛骨悚然。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坎波斯。坎波斯的居民不用学习书本,他们学习的是自由和真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节日——仰望天空。在寂静的夜里,所有人一起躺在空地上,感受星星的变化与故事,任自己迷失在空间里,多么惬意和充实。“想像一下,这一夜竟比你的一生还要长。让你自己被带进另一个世界,像禅一样去揣度它,用你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不要仅仅用你眼中的黑屋子,而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呼吸它,啜饮它,如果你觉得自己知道什么东西的话,忘掉它。”这是坎波斯参事——贾迪,说的。最终知道什么,并不重要,中要的是在享受求知的过程,而每个人最终获得的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忘记。


现在越来越喜欢国外的一些小说,深度,广度,什么都有,更重要的是,里面有人性。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都有黑暗,恶势力,倾轧等等,但是总是能从其中看到对人本身的关怀,对人性美好的向往。乌拉尼亚其实就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桃花源,我们理想中的乐园,人们梦想中的地方。让每个成年的人都怀有一个梦。


每年诺奖得主的作品都会引发一阵骚动。至今对库切的《青春》仍深感震撼,而帕穆克的《红》则别有一番风味。相比而言,克莱齐奥的这本《乌拉尼亚》略显单薄。作品当然是上乘之作,行文布局也颇见功力,但亦有平淡之感。


这是一部奇妙好书。让人看到当今小说的潮流和方向。


我们不知道“乌托邦”何时能实现,能否实现,就正如我们不知道茨岗居住着彩虹民族的命运一样。这是很好的一本书,他的另一本书〈金鱼〉也写得很好,不过〈诉讼者笔记〉就不要忍卒读了。可能是我不喜欢没有情节的原因吧!


看看他的作品,他怎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


这篇小说需要审查的艺术离它太近无法了解它离它太远无法超越它唯一的办法是你把它当作你自己.心灵的也是身体的自传


慕名而买了这本书,看了一大半,个人感觉不错,读来颇为轻松,很喜欢书中的描述风格。


得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二次印数的纸张质量明显要好于一次印数……


印刷非常不错值得阅读收藏


速度很快,书也很新,价格最好能再有点优势,我就不在淘宝买东西了.


合算,值得床头放一本的经典!


大师之手,经典!!


的确很适合我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书的质量蛮好的.....内容也还可以~!!!送货速度还可以我当时买这本书的时候都还可以货到付款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我觉得活到付款挺不错的如果没有这种付款方式的话当当有可能会潜在地流失一批顾客........


不错的书和服务,有需要还会来此找宝贝的。


这是我爸想要的一本书,在当当上看到了于是就买下。质量非常不错!


今年秋天,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各奖项又纷纷出炉,刚刚获得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感慨:我们不能再像萨特时代那样假设小说可以改变世界了。他说如今,作家们只能记录他们在政治上的无能为力。他还感叹:当代文学是一种绝望的文学。可是,诺贝尔文学奖还是给了他——一个绝望的作家,勒•克莱齐奥。那又如何?一个次贷危机足以推倒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文学能有何作为?与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相比,与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相比,与此起彼伏的政变战乱相比,文学的式微算得了什么?面临裁员、失业、降薪、股市崩盘;地震、海啸、虫灾、三聚氰胺;朝核问题、俄格争端、达尔富尔危机……作家对哪一样不是“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只能在纸上编造自己的乌托邦,创建虚无的理想国了。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国。读完这本小说,我的心里塞满了荒凉的无奈和绝望。说实话,老勒的文采并没有打动我,让我震撼的是:他竟能如此理智、冷静、不动声色地,把满腹的无奈埋进小说的字里行间。可怜见的,万般无奈之下,绝望的作家不能经世济国,只好“造”一个理想国了——坎波斯,一个近乎原始的部落,没有教育,没有禁忌,“做愉快的事,不是罪恶”;男人女人大人孩子人人平等,孩子不用上学,大人没有争斗,不寻求所谓发展,只满足最低生存需求;最重要的既非GDP的不断增长,也不是硕士博士博士后没完没了的头衔,在坎波斯,最最重要的事情是:看黑夜的星空!作家借小说中的人物告诉我们:即便看到再多的星星,但“天上最辽阔、最真实的,却是黑暗,是虚空”。他告诉我们“世界是辽阔的,任何人都一无所有,除了他曾经做过的事情……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东西存在于天空,而非大地上。”我甚至怀疑,作家杜撰这个幼稚的、乌托邦的、白日梦般的理想国,连他自己都不能相信。他制造这理想国的唯一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诠释他深深的绝望。想到这里,不由得阵阵心酸——好生生的一个大男人,不绝望到骨子里,能盼着回到娘胎里吗?克莱齐奥的理想国,让我想到了张炜的《外省书》,还有我没怎么读懂的《刺猬歌》。突然发现,不同国度的作家用不同的语言编织的不同故事,弦外之音竟然都是对现世的无奈和绝望。这难道只是巧合?怎么会只是巧合?


乌拉尼亚这个自由的乌托邦激发了我对这个社会的恶感。但是,即便是读完了全书,我还是不相信乌拉尼亚的存在。就像小时候读桃花源记一样,虽然它的美丽在我的脑海里泛滥,而我几乎已经成为那个撑着小船误入桃花深处的武陵人,被这样和谐的美丽所陶醉。但是,我从来都明白,这样的美丽是不存在的,你只能想象它的美丽,却不能触碰它的美丽。我想,有我这样思维的人是永远也可爱不起来的,可爱的人是相信乌拉尼亚的,是相信美丽的存在的。作者勒克莱齐奥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仅头脑中存在这样一个乌拉尼亚,并且他还善于将其描绘出来给全世界的人听。其实也许,一个普通人和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尽管在物质文明生活的面前,这样的乌拉尼亚也许没有生存之地,但是人类是不能缺少想象中的乌拉尼亚的,因为人类不能没有梦想。就像作者在第一章中说的,现实是神秘的,人只有通过梦想才能接近世界。


中午去交行还款,顺便开通了网银,以便日后淘宝时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没想到人还是多,等待中从包里掏出了乌拉尼亚,因为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轮到我时没能翻上几页。第一次坐在银行里看书,还是一本关于乌托邦的书,验钞机哗哗的响,叫我怎能不犹豫。做人是要有理想的,现实点的也好,虚幻型的也罢。有理想总是好的,起码会有一个美好的地方在等待你的到来,无论是今天的脚下,还是明天的梦中,那份美好始终存在于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我的乌托邦在哪里呢?呵呵,依稀看到。不是做梦,路经公园五号,建筑工人们抖了我一身的土------


乌拉尼亚——这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并非因为环绕着这个光环,对于人类内心的深处的世界,只有通过想象和无尽的探索,你才会最终知道我们在哪里!一如文中一句话——我们不知何时也不知何地。


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我觉得他的作品真的很一般。比不上昆德拉。读新小说要有很大的耐性,读的时候你以为你会看第二次,但读完之后你知道你自己绝对不会再看第二次的。读新小说的感觉蛮好的,但有时候太繁琐了,也太需要大量的阅读基础。这书幸好不是新小说,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这书蛮不错的,也很有深度。最喜欢关于乌托邦的描述,那儿的人学习的是仰望天空,学习的是爱。我很喜欢这书。。。建议大家都去读读,很深刻的一本书。我就是读了这书,才会想找这作者其他的书看的


与其说是在找地理意义上的乌托邦,还不如说是在寻觅精神世界的一块净土。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老人去世前夕,让人感动。正如他说的,就算我们用望远镜看到了成千上万颗星星,但不要忘了,最辽阔的仍是那黑暗和虚空。不管我们活多少年,最永恒的仍是我们出生前和去世后的宁静。


内容部太记得了,只知道一些人在追寻自己的乌托邦,喜欢这样有信仰的生活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没有信仰吧


收到书就读了,一读起来连身旁走来走过的人都感觉不到,是部好书


理想中的现实,梦境中的荒凉


难道这种世界级奖项的文学作品都是我们一般人看不懂的么?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书值得读一读


语言幽默,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墨西哥风情画


给孩子看不错。


还可以,就像翻译者所写的那样,这书的独特之处是本章的最后一句是下一张的开始。正在阅读。


不错的书,会有一些冗杂,不过冗杂得有文化!


结构安排很神奇,前一章的结尾预示着下一章的开头很喜欢这种巧妙的安排.


刚刚拿到。开头写得不错


乌拉尼亚是作者的乌托邦,他的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吸引人,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很奇特.这本小说比较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写作手法.从前一章到后一章的很自然地衔接,甚至是从标题上面的自然过渡.还有我标题的那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正是这些,使得这部小说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本来想买本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咱也感受一下。拿到书一看还不厚,不错。可是,对于我这样不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这一本,也要等心静下来再读吧。


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大高,有些弄不懂在说什么,似乎就是一个人不断走,不断找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得意之作,对于我来说可能太有深度了,所以越看越纳闷。看到结尾还是有点唏嘘,只能感叹世事无常了。


用中文翻译出来的作品总感觉怪怪的,没看出哪写的好啊,所以还是多学几门外语看原著吧


还不错,当当的速度还是挺快的。1月10号下的订单,15号中午收到书,最要的是免邮费,实惠,希望当当做的更好!!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共鸣不大。能从一本书中读出那末多意义,有点难度。


诺贝尔奖?一般


书的质量还可以。。。


不太喜欢这类书的风格


比百年孤独差很多档次


可能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反正我没看懂。


一个心底的童话。但我们不缺少童话不是么?我们缺少的是对童话的描述。诺贝尔?不值。


看不明白,再也不看法国人的书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