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契诃夫的一生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页数:

169  

译者:

陈剑  

Tag标签:

无  

前言

《契诃夫的一生》的结尾是在高尔基的回忆中展开的。那是一九一四年,高尔基想起了十年前契诃夫去世时颇具荒诞意味的葬礼。人们以为火车运回的是从满洲来的凯勒尔将军的棺材,参加葬礼的人群几乎与契诃夫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奏起了军乐。有人在“谈论狗的智力”,有人在“炫耀自己的别墅如何舒服,附近的风景如何美丽”。——一个典型的昆德拉善用的场景,看了让人心凉,可就在心凉得似乎没有了希望,要坠入虚无里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却是笔锋一转,用了温暖来结尾。她写道:“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

内容概要

  《契诃夫的一生》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一生历尽坎坷,他拖家带口,体弱多病,穷困潦倒。然而,他又是勇敢、顽强和勤奋的。他二十六岁业已成名,家喻户晓。但是他最初写小说只是“玩玩”,但他缺乏自信,甚至不敢署自己的名字。是一位年过六十五岁的老作家在偶然读到他的一篇小说并被他打动后,富有远见地与他通信,鼓励他,指导他……作为俄裔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从小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契诃夫的文学精神。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传记作品中,内米洛夫斯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契诃夫,并且超越了对其人生的呈现,令我们的阅读之旅愈加荡气回肠。

作者简介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凳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陈剑,毕业于南京大学法语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硕士研究生。译有《时光之书•石雕》。

章节摘录

一个小男孩坐在箱子上哭,因为他的哥哥不肯和他玩了。为什么?他们可没有吵架呀。他用发颤的声音念叨:“陪我玩嘛,沙加。”可是沙加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他比这个名叫安东的弟弟大五岁。他已经上学,而且恋爱了。安东伤心地想:“明明是他自己先找我玩的。”曾经是的,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年……一个礼拜……他已经觉察到,沙加是利用友情来霸占他的玩具。不过这也没什么。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与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娱乐也许太微不足道了。不过,那些孩子听话得要命!最近,安东曾问过其中的一个:“你在家常挨打吗?”那男孩答:“从不。”他是在说谎还是……生活真是奇妙。是的,他们哥俩儿玩得很开心。他们把父亲杂货铺里的空盒子偷出来,排成一排,然后躺到地上,头枕着地板,望着被蜡烛点亮的一个个方盒子,仿佛置身于天堂的门槛,木头士兵就住在里面。他们在邻家果园里摘果子,藏起来偷偷吃。他们乔装改扮。他们去海里游泳。如今,一切都结束了,一刀两断。沙加瞥了弟弟一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安东,这个小家伙早就不如他了。他们没法沟通。他大摇大摆地逛荡到市政公园,把安东独自丢在家里的木箱子上。孩子们的房间又小又破。窗玻璃一片模糊,地板脏乱不堪。屋子外面遍地是污泥,一如这座俄罗斯南部小城市里所有的街道。这就是沙加和安东•契诃夫的家乡。若是走出家门,步行片刻即可来到海边;朝另一个方向走,则是荒凉的草原。在家里,听得到母亲急促的脚步声,在“大屋”和一旁泥土建造的小厨房之间来回奔走。六个孩子,没有女佣,这可给做母亲的带来了不少负担。也听得到父亲在高声祈祷和唱歌。突然间,祷告停止,尖叫和抽泣的声音传人安东的耳朵。是父亲在用鞭子抽打店里的小伙计。这样过了许久,赞美歌才再度唱了起来,可冷不丁又被一声咆哮中断:“白痴!”父亲冲着安东的母亲大吼,“你这个蠢货!”这孩子既不吃惊也不愤怒;他甚至不觉得有什么不幸:这一切都太寻常了……只是他的心抽紧了,因独处而感到既难过又喜悦。独处总会让人有一点点害怕,但至少,不会被烦扰,也不会挨揍。然而,才过了一会儿,恐惧的感觉就又升了上来。他走出房间去找妈妈。她总是脆弱而惊惶;总是大声地哭着,抱怨丈夫和生活。没有人听她说话:她仿佛对着荒漠哭诉。大家都已习惯了她的眼泪。也许明天,安东就能获准乘船出海,让大家吃上他带回来的鱼了?想到这里,他就兴高采烈起来。他那喜悦的心情,几分调皮,几分温柔。晚饭马上就要开始,然后全家将一起做最后一次祷告,就这样度过一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的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编辑推荐

《契诃夫的一生》:内米洛夫斯基经典作品系列。安东·契诃夫去世的前一年,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才出生。但在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中,契诃夫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许正是因此,她创作了其一生中惟一部传记作品,向伟大的契诃夫致敬。契诃夫一生短暂(一八六0年至一九0四年),但留下了大量短篇小说经典之作和《樱桃园》、《凡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等不朽剧作。他家境贫寒,没有快乐的童年,很早就要依靠写作维持大家庭的生计,几部戏剧搬上舞台都曾遭受冷遇。在这部精炼的契诃夫传记中,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用她女性的细腻和同情心、优雅精致的文笔,为我们重现了一个真实的契诃夫,他的欢乐,他的痛苦,他的希望,他的遗憾,他一生中非凡的人道主义情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契诃夫的一生 PDF格式下载



很棒的一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了契诃夫,而不仅仅是他的小说。伊莱娜的诠释很到位。


这个系列都非常喜欢,尤其喜欢这一本,内米洛夫斯基写的契诃夫的传记。价格也非常合适。居然有五折的折扣。很好!


惟有了解一个作家的经历,才能更加贴近他的心灵,才能读懂他的作品


作家寫的作家傳,有其獨到的角度。


包装好 封面好 页面质量好


我喜欢契诃夫,也喜欢这位作家。她还原的生活与契诃夫如此贴近,而她自己的人生又被人深深慨叹着!伟大的女作家!


排版和纸张都不错,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契诃夫的一生,很独特!


还没看,翻阅了一下,文笔不错,值得一看


挺不错的书 比较细致


  柔弱,多病,温情,苛刻,在契诃夫面前,贵族出身的老托尔斯泰如同一只笨重的靴子。老托尔斯泰很喜欢契诃夫,称赞他犹如一名少女,时刻响着小提琴般的声音(如果没记错的话)。
  那种最为罕见的热忱,出于自律的天性,和他的几个兄弟完全相反,倒像暴君般的父亲宗教虔诚的翻版。即使在最寒冷的夜里,多病缠身、时无多日、已成为名作家的契诃夫,仍去为那些贫苦愚昧的农民出诊。
  “在全国所有医生当中,我是最不幸的一个:我的车马不顶用;我不识路;我没有钱;晚上,我什么也看不到,很快就会感到疲劳——而最关键的是——我从来都无法忘记自己必须写作,我迫切地希望吧霍乱病人送走,让自己能坐下来写作……我的孤独彻头彻尾。”契诃夫在给编辑朋友苏沃林的信中写道。
  一面感到厌倦,一面一听到狗叫或有人敲门(一定是找他看病的),就一个哆嗦跳起。这就是契诃夫。
  相比老托尔斯泰的强健,契诃夫太短命了,他的肺已经坏得不行。契诃夫在文学上对人类灵魂的探索,比托尔斯泰更具现代意味,更像20世纪的先声。
  不是境遇造就了契诃夫,而是才华和禀赋。不同于印象中那个戴着夹鼻眼睛的小老头,契诃夫称得上英俊温柔,颇受女性欢迎,他并非托尔斯泰式的道德清教徒,他渴望财产、女人、健康、房子,比任何一名作家更像一个正常温良的凡夫俗子。在后来苏维埃政府统治下,契诃夫的名声并未遭到清洗,而被划入人民的阵营。他们忘了,他了解人民,农民——
  俄国农民并非什么圣人,远不是托尔斯泰们宣称的“庄稼人是善良的,圣洁的”。在他们中间,确实有着性情温良、逆来顺受之辈,但总的来说,是残酷、野蛮、无情而悲惨的生活。“这些长久生存在奴隶状态下的人们与动物相似,那点作为万物之灵的血统只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会感人地显现。这就是契诃夫眼中的农民。”内米洛夫斯基写道。
  契诃夫是正确的,他预见了革命的迟早发生和暴力的四处蔓延。在柔情的外表下,他对所有人保持着客观、严谨的评价。即使是亲人。“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那种茫茫然的调子在他的戏剧里,就连老谋深算的贪官也为之落泪。他不是为某一阶级写作,而是为孤独感深重的全人类。
  天性纯良,浑身倦怠,勤奋工作,契诃夫即使没有给出最伟大的作品,也是因为死神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
  
  2010年1月14日
  


   如此知己——《契诃夫的一生》读后
  内米洛夫斯基出生时,契诃夫已经过世。内米家很有钱,是俄罗斯贵族,家里还开着银行,契诃夫是农奴出生,到他这辈赎了身,家里开杂货铺的。内米一家逃到法国后从未回过故乡,契诃夫则故土难离。除了都是写小说的以外,两人没有任何交集,然而这丝毫不妨碍内米将契诃夫作为前辈致敬,在她传世不多的作品中,这部传记严谨、精准,从思想和灵魂层面来说,两人旗鼓相当,堪为知己。
  《契诃夫的一生》不到10万字,从契诃夫童年写起,最后两章就像昙花一样,忽然绽放,“哗”的一下结束,就像行驶在平静的河面的船一下子被卷入深不见底的漩涡中。前面,作者耐着性子铺垫,各种琐碎的细节诉说童年种种不如意,契诃夫没变成愤世嫉俗的酒鬼或狡诈的俗人,他成了医学院的学生,业余写小说赚钱,他还好脾气地迁就读者与杂志,没成名以前忍受各种嘲笑,成名以后接受各种质疑,也曾在托尔斯泰的阴影下迷惘,很快,契诃夫找回自己,他没成为其他任何人。
  忽然,内米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分析俄罗斯各阶层,刀刀见血,她不耐烦长篇大论,点到即停,说到穷人,比如契诃夫一家,她写了他们的逼仄粗暴酗酒等恶习,对伟大的托尔斯泰,内米毫不客气地讽刺大师理想的虚伪与高蹈,因国土辽阔,苦难根深蒂固,由之而来的无力感,感觉她写的是今日中国之现状,心情越来越沉,恍兮惚兮,历史相似得令人发指。
  内米的话题转向更为广大的社会与历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人物分析从外在行动深入思想与灵魂,谈契科夫的精神时,内米表现了她作为合格知识分子的思辨能力,讨论情感与人性时,她充分发挥了女性的敏锐与细腻。更为难得的是她用笔极简,没有废话,从不煽情。棋逢对手才能下出精彩绝伦的好棋,契诃夫是一座高山,内米也不含糊,她对契诃夫的理解准确到位,她对契诃夫的热爱表现得克制内敛。真是高山流水,冷暖自知。
  这本传记令人伤感的地方有:1、目前的中国与19世纪末的俄罗斯社会好像——人们的苦难积重难返,个人力量与辽阔复杂的社会问题相比微乎其微,整个社会犹如火药桶,百姓过着苦日子,上层装傻中层懦弱底层愚懦,无力感与绝望像癌细胞一样扩散,整个社会在虚无中越陷越深;2、契诃夫这样的知识分子太难得,他灵魂高贵又理智自持,爱生活爱女人爱文艺不装逼;3、男人的选择让人丧气,女人光漂亮不够,还得识时务并适时出击,还得独立自主,全心仰慕一个男人,对方未必领情。
  契诃夫是枚帅哥,有阴柔美,连走路都像女孩子,他有敏感的心,更难得的是还有超人的自制力,他没成为革命同志没有走向疯癫,只是内敛的人容易内伤,咳血又是他的家族病,即使得了重病,他还是好脾气地照顾身边的人,这种隐忍让人心疼。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他太太遇见他是运气,两人的幸福时光非常短暂,过早死别亦是命运,徒叹奈何。
  契诃夫和普通男人一样热爱美丽的女人,他更实际,更了解农民,他喜欢优雅热爱科学,他来到巴黎说法国是欧洲文化的标杆,他依然属于俄罗斯,在寒冷的辽阔的土地上生病吃苦感受虚无。他出生在彻底的屌丝家庭,灵魂却是高贵和丰富的,他的冷静是智识上的,与喜欢洒狗血的道德人士不是一路人。
  契诃夫是那种不被人理解亦不解释的人,他喜欢热闹,却依然孤独,他享有盛名,从不拉帮结派,只有一个声名狼藉的好友,他热爱家人,愿意为他们付出,却不跟家人分享他的灵魂,他给妻子自由,支持妻子过另类的生活,却不愿让妻子承担自己的痛苦。我觉得契诃夫有点像理智的英国人,他是俄罗斯作家中的异类。从出生论看,契诃夫是不折不扣的底层人民作家,他的酒鬼爸爸能给家人朗读名作,他的情人背诵他的作品和普希金的诗。作为上层作家,他们过着优渥的生活,却假想一无所有的农民拥有高贵的救赎虚无的品质,内米不动声色地写出上层人士的矫情造作。
  然而,契诃夫这样与众不同的男人在情感选择上却做出一般男人的选择,灵魂伴侣大概是女人一厢情愿的yy吧,男人都是很现实的,要么将理想当做灵魂伴侣,要么压根就没有灵魂,就像傲慢与偏见里说的妻子是有财产的绅士的需要,那位渴望灵魂伴侣的女士没能抓住契诃夫,另一位务实又懂男人心的女人则一下子抓住契诃夫。我查了下契诃夫的星座,1月29日,典型水瓶,在安全距离感觉中最舒服,他们不习惯天蝎狮子那种彻底燃烧的爱,水瓶不需要黏糊糊的爱,他们更喜欢彼此独立,保持距离,一边享受俗世的热闹,一边品咂孤独的滋味。
  契诃夫的葬礼差点成为闹剧,还好内米让两个女人挽救了滑稽剧式的葬礼,也为俄罗斯保存了尊严。契诃夫离开人世,他的光芒如月光,照亮了后辈内米洛夫斯基的写作之路。
  


  契诃夫的家乡在俄罗斯的塔冈罗格,小城泥泞又沉寂,他的童年包裹在一个破败的院子里,土墙岌岌可危,雨天的屋檐下,你能发现一只接水的木桶,而狭促的厨房里,永远囤积着酸白菜。
  
  契诃夫是杂货铺老板的儿子。他有两个哥哥,大哥亚历山大把生活搞成一团糟,整天抱怨叹息,二哥尼古拉是一位潦倒的艺术家,擅长画画,早早死于肺病。契诃夫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亲是一个“菜里少放了盐”就会发怒咆哮的家伙,对孩子狠心粗暴,在宗教面前却诚挚谦卑。母亲个性脆弱,灰暗的命运和粗粝的日常面前,她只会不停哭泣。
  
  契诃夫的写作大约始于1875年,15岁左右,对戏剧的激情促使他拿起笔尝试正剧和滑稽剧,演员是他身边的兄长弟妹,后来邀上同学,正式创建业余剧团。刊物《口吃者》在同时期问世。大哥亚历山大帮忙编撰,二哥尼古拉负责插画。等两位哥哥离开塔冈罗格,契诃夫独自承担刊物的编辑和写作。对他来说,写作收入微薄,可能不是一份理想工作,但它至少能作为一份额外收入的来源。
  
  1880年幽默小报《蜻蜓》上的《给有学问的友邻的一封信》是契诃夫第一篇发表的作品。他写简短有趣的故事,到处投稿,屡次碰壁,偶尔才有好运气。1880年,他发表了9篇小说,1881年共13篇,1885年,契诃夫发表的作品数竟然达到了129。如此频繁的写作,原因只有一个,家境困顿,而他的唯一抱负就是“时不时赚几个小钱”。
  
  1882年与知名作家莱金的相遇,无疑让契诃夫的写作之路平坦起来。也就是说,每一个夜晚,他皱着眉,带着厌烦,在喧闹拥挤的茶桌一角用文字铺排出的一个个故事终于不会被无知又势利的编辑丢进垃圾桶啦。从此,他的孜孜不倦的笔下,预示着可爱的卢布,全家的伙食,房租,旅行的经费。是的,又是被生活追赶着、逼迫而成的一个作家!大庄园主托尔斯泰觉得拥有财富是一种罪恶,契诃夫通宵达旦的写作始终都是为了拥有一笔钱财。
  
  但是,丰产的契诃夫在享受成名带来的短暂快乐后,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苦恼。他是一名医生,却时刻不能忘记自己必须写作,总是迫切盼望把手头的病人送走,好让自己坐下来……甚至,成为一名大作家并不是巨大的幸福,整日劳作,收入寥寥,还得承受无穷无尽的孤独。契诃夫说,“在我家里,烟雾缭绕,而且特别冷……”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似乎担负了一种让人发笑的使命,人们只为那些诙谐滑稽的故事买单。如果有一天,他用严肃深沉的笔调写出一点东西,耳边就会哗声一片:契诃夫怎么了,他还是契诃夫吗?
  
  什么叫笑容后面的悲凉?那么,请绕到契诃夫小说的背面,或许能够看到真相。有时候,幽默的人反而内心悲观,正因为头脑清醒,目光敏锐,看透一切,才会用调侃的语气描述这个世界,才会有“含着泪花的微笑”。而往往是较真的人,整日叹息的人,说起来,他对世界倒是尚存幻想。
  
  契诃夫,当然属于前者。这个1月29日出生的水瓶座男人,话语冷漠,脸上泛着温和的孩子一样的微笑。他是不可接近的,貌似友好,又拒人千里,没有人真正懂得他,他也不希望身上与生俱来的孤独被人破坏。他甚至祈求上天给他一个月亮般的妻子,因为“她”不会每天都出现在自己的地平线上。
  


  “即使在最亲近他的人当中,也没有一个曾真正了解他灵魂深处的全部想法。”或许他并不想让别人了解,为了保护好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迷失和绝望的灵魂。
  
  “我也挺想结婚。”但是他说,“请给我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不会总出现在我的地平线之上。”
  
  他形容自己的人生:“开头总是满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
  
  文字所抵达的,是一个想象中的、不可见的影子。
  
  他不是从自己走向他人,而是从外部世界出发,抵达自身。
  
  他的作品从来不教导别人什么。有时,在周围人的催促下,他试着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话语听起来却那么空洞。
  
  他越是向他人表示同情,他的内心深处越感受不到它。所有和他有过密切交往的人都会说到他身上某种像水晶一样经久不变的冷漠。“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几乎中了一种厌倦、冷漠和敌意的毒。”“他能够善良、慷慨,但是没有爱;温柔、殷勤,但是不眷恋。他一旦认识什么人,就会邀请他到他家做客,请他吃晚饭,招待他,然后,他又会在信中怀着冷漠和厌倦来描述这件事。”
  
  他说他是医生,“习惯了垂死的人;当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就在我面前说话,笑或者哭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距离感;但是,在这里,当我看见一个盲女在天台聆听着我写的书,或者是嬉笑打闹的时候,我开始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不是在于这个女子将要死去,而是在于,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死亡,我们还在写书,仿佛我们不必面对死亡似的。”
  
  他将自己限定于目击者的角色,他一直这样认为:“在写盗马贼时,没必要也写上:偷马是不对的。”
  
  他随身带着一件小小的首饰,上面刻着这样的铭文;“对一个孤独者而言,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沙漠。”
  
  


   从书中看来,内米洛夫斯基是深爱契诃夫的。要不然也不用字里行间为契诃夫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多的,就是拿他和托尔斯泰相比。托尔斯泰就是个顽固的糟老头,契诃夫呢?像个行动中规中矩思想又出跳的中年文青。
   相比梵高而言(虽然梵高传看了一半,虽然一个画家,一个作家),契诃夫的人生值得借鉴得多。和能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一条曲线救国的道理,医生再到作家。医生是保饭碗的,作家是赚外快的。直到后来越来越负盛名之后,契诃夫才慢慢转文的。
   契诃夫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文艺男青年,和现在相差不两样。有自己的工作,顺便搞搞文艺活动。也许在他的人生轨迹上,更多的是“擅长”而非踏实的“热爱”,我说的是踏实的热爱。不过,他真是擅长这类事情,并且善良又温和。不过,他也孤独。孤独一词从未在哪本传记中消逝过。我甚至怀疑,这个词是不是成为大师们的标榜物了。但无可厚非的是,没有孤独也就没有思考,也就没有那些寓言式的文章了。
   书里还包括了内米洛夫斯基诸多对小说的看法,同样觉得评价真切。
  
  以下是摘抄:
  
   安东是这样解决生活的:新房东给他提供食宿,作为交换,他为房东的侄子补课。那孩子几乎和安东一般年纪。安东被这个伯父剥夺财产;却和他的侄儿建立了友谊。深处曾经属于他的四面墙中,住在母亲被逐出门外的房子里,安东仿佛没有任何屈辱,任何酸涩。
  
   生活的不幸没有妨碍大家醉生梦死。
  
   安东是否在构思和写作中找到一点点乐趣呢?不,没有!他写的很急促,带着厌烦,唯一留心的是不要超过报纸要求的行数。他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在耳光和拳打脚踢中被灌输了谦卑的性格。他无法摆脱这种在家庭、在学校都感受道德卑微。他并不觉得难受。这很自然。他。安东•契诃夫,有才华?别开玩笑了!他的小说是些“废话、蠢话”。的确,它们还很单薄:文笔繁复、调侃干涩、脱离实际,但是,但是……在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见那个真正的契诃夫,带着他温柔而忧愁的微笑。
  
   写作,并不只是“废话、蠢话”,还应该环顾四周、观察现实,然而现实是相当丑陋和悲苦的。
  
   短篇小说想要取得成功所要求的品质,也正是契诃夫与生俱来的素质——其一,幽默的天赋:长篇的悲剧能给人以宏大壮阔的命运感,但一个短篇若是充满太多沉重和灰暗的悲伤则会令人不堪重负,产生抗拒。其二,节制:长篇小说作家可以(并且必须经常)表述自己,而对于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这是不可能的,时间不允许,由不得作者展露自己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他而言最明智的做法:保持距离感。最后,则是在表达手段上的简介,也许这也正式节制的直接结果。在这一点上,他做记者的经验对他很有帮助:快速地观察和记录,这是做新闻记者的法则,同时它也磨砺出了契诃夫的洞察力,它赋予契诃夫奇迹般敏锐的思维。在他的文字中已然穿透出显而易见的冷漠,这种无动于衷令他后来遭到指责。但这也是一条法则。一名短篇小说的作者若是对自己的人物表现出同情,就将面临变得敏感而荒谬的危险。也许,他也没有闲暇纠缠于他所刻画的任务。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我们可以进入限定的环境里,沉浸其中,依恋或是憎恶。但短篇小说,则好比是一座陌生的房屋前一扇半开半掩的闷,刹那之间,旋即关闭。我们不禁想到契诃夫医生的身份;他向我们展现的,与其说是一个记者的体验,不如说更多的是一个医生的体验:精细的诊断,不带偏好之情,不怀恻隐之心,而是一份深沉的同情。
  
   他终于明白:作家的角色是多么重要,什么是他的职责,在俄罗斯这样一个由着苦难命运的国度,一切创造所产生的意义该是多么巨大。
  
   在契诃夫的内心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自由,某种思维精妙、含糊不清、自相矛盾且又生机勃勃的东西,没有任何人能够抑制。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我总是感到,我欺骗了人们。”他说,“以我太过愉快或太过严肃的面容。”
  
   契诃夫说:“习惯了垂死的人;当那些濒临死亡的人就在我面前说话,笑或者哭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距离感;但是,在这里,当我看见一个盲女在天台上聆听着我写的书,或是嬉笑打闹的时候,我开始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不是在于这个女子将要死去,而是在于,我们没有感觉到自己的死亡,我们还在写书,仿佛我们不必面对死亡似的。”
  
  二十三
   契诃夫写作时总在与时间赛跑;他的稿子必须在与编辑定下的日期之前上交,他总是那样一丝不苟,所以从未失约。不惜一切代价在固定日期截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由于这个原因”,他说,“开头总是满当当的许诺,仿佛我要写的是长篇小说,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
   作假的整个人生也仿佛是“契诃夫式”的写作。充满表演、舞台和多彩经历的童年与少年;而后的青年时代,命运加快脚步,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数不清的工作、疾病、旅行、葬礼、爱情。他的一生本该继续下去,漫长而丰盛,然而一切都在飞逝,仿佛有人宣读出这样一句契诃夫经常听到的话:“作品必须在这个日期前完成……”人生的书页上已经写下这个词:完。
  
   莫泊桑、梅里美以及别的一些作家,都在他们的短篇小说中突出一个情节,一个独立的时间。繁多的人物和场景,那是留给长篇小说的。这样看似很符合逻辑,但事实上,和大多数艺术规则一样,这种规则也具有任意性。当我们在一部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中凸显一个主人公或一个事件时,我们其实会把故事变得贫乏;而现实中的复杂、美丽和深刻,却建立在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此在到彼此,从欢乐到痛苦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
  


  德西大战那晚,我一边看电视,一边看这本书,等比赛了,书也看完了。那场比赛没啥印象,倒是这书还有些内容留在脑海里。
  
  露西亚家的人骨子就有种忧郁的气质,即便是玩世不恭的契诃夫,也能写出诗意般的《草原》。
  
  关于《宝贝儿》这篇小说,我和托尔斯泰老先生的意见一样,我也认为这是契诃夫最美好的一篇小说,里面他并不提倡的,正是我们所赞扬的:当你一个女人真心爱你的时候,她能够包容一切。
  
  这样冷漠的契诃夫,其实潜意识里,也在寻求那样的爱吧。(好吧,其实是我瞎猜的,人家明明喜欢hot girl)
  


   看《契诃夫的一生》,是因为看了《法兰西组曲》。伊莱娜的文字,传统而细腻。忍不住在网上买来了她所有的书籍。我看书是为了什么?我看书或许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许只是一时地无所适从,或许只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充实。
   说来惭愧,对于契诃夫,除了知晓他是著名的俄国短篇小说家,除了知晓他是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除了知晓我们初中语文课文里所选取的《变色龙》、小学时学过的《万卡》是其作品之外,竟然一无所知。大学时的外国文学定然学过,然而如今竟已毫无印象了。
   翻开书面,看到了契诃夫的照片,不禁为其英俊优雅所吸引,尤其是他最后的哪一张照片,深邃的双眼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与孤独,也难怪那么多的女子心甘情愿地为之倾心,为之黯然神伤了。
   一、“开头总是满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皱巴巴,到结尾……烟花一场”
   契诃夫的一生,如烟花一场?短暂,却绚丽,绽放后只留下一空的寂寞?他咳出的鲜血如火焰,点燃自己所有的写作热情。他,何尝不知晓自己的时日并不多?从这座城市到那座城市,从这篇小说到那篇小说,短暂的一生,笔耕不辍,用生命与才华杂糅着,渲染俄罗斯文坛的天空,与托尔斯泰的光芒遥遥呼应……
   二、“对一个孤独者而言,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沙漠”
   这是契诃夫戒指上的铭文。这个世界是否就是一片沙漠,对契诃夫而言?因为他也是如此地寂寞,如此地孤独。两个有才华的哥哥,生活糜乱,根本无法理解他;曾经霸道而如今衰老的父亲,更不能明白自己的儿子所从事的事业;他的母亲虽然深深地爱着他,然而对于其精神世界却是一无所知的;《海鸥》的首场演出的失败,更让他倍感孤独,没有谁能够读懂他的灵魂,于是一遍又一遍的咳血,让这绚烂的红色染红这沙漠……即便,是他最爱的妻子,是否也真的读懂了契诃夫?如果她懂,又为何总是被戏剧牵绊,总是无法再契诃夫思念她的时候出现在她的身边??一生热爱热闹的契诃夫,却总是被孤独吞噬……这时,世界就是一个沙漠!
   三、“请给我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不会总是出现在我的地平线上。她在莫斯科,而我在乡下。”
   英俊而有才华的契诃夫,一生不乏女性的仰慕者与追求者。却不料他真正的爱情竟来临得如此之晚,但终究是来了。腼腆的他,迟迟不肯表达自己的心迹,即使婚礼也是如此地秘密简单。但是他终究是得到了他的爱情,有了自己的妻子,而且正如他所说的,是一个月亮般的妻子。当他思念妻子的时候,她往往在那遥远的城市里,为她的事业而奔波而疯狂。以至于在生命的最后的岁月里,孤独而高贵的灵魂不得不在如复一日的思念中度过。如果,如果他知道拥有了月亮般的妻子,也拥有了这无尽的思念与孤独,他是否仍会在多年前,许下那个心愿?
   烟花散落,更显天空寂寞。
   契诃夫的一生,《契诃夫的一生》。


  在一篇王蒙谈论读书的文章里,曾把传记文学和准传记文学的模式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丑小鸭模式”,一类是“狄更斯模式”,而这两种模式,都是为了呼唤一种精神,不要怕苦,不要怕考验,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美好的日子终究会来临。
  王蒙或许忽略了一点,不管是丑小鸭,还是狄更斯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最后的蜕变来源于他们生来就是不一样。丑小鸭出生于天鹅蛋中,先天因素注定他能够变成天鹅;狄更斯笔下的贵族儿童,最终也是有贵族家庭因为血缘的关系去接纳他们。在这两种模式下,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源于那些先天注定的因素。他们经受的那些苦难,只称得上是“贵族式苦难”,因为加倍的补偿是注定的。
  芸芸众生,有多少人生来就有特别高贵的血统,或者拥有一个最终会拥抱自己的贵族家庭呢?他们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最近阅读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契诃夫的一生》,那个生于苦难长于苦难历经坎坷、却依然保存着对周围人最大善意的契诃夫,让我动容,更让我开始思考一种不同于“贵族式苦难”的人生模式。
  书里关于契诃夫童年的描述占去很大篇幅,那些贫穷而黯淡的生活,无精打采的小镇,破败的小店铺,粗暴易怒的父亲、懦弱没有主见的母亲,以及只会转嫁父亲欺凌的兄长,种种片断汇聚成的多灾多难的童年,并没有让契诃夫有一颗愤世嫉俗的心,即使周围充满粗俗与冷酷,契诃夫依然本能地爱着优美、善良和礼貌。16岁那年,父母在留下一句空洞的叮咛“把书读好,自己想办法应付”后去了外地,契诃夫也没有抱怨,反而鼓励家人。他通过给别人补课等方式换得生活所需,最后考上了莫斯科的大学。大学里,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又本能一般的开始写作以获得稿费。
  长久的折磨人的生活也摧残了契诃夫,他心底始终充满了孤寂与忧伤。在他随身携带小首饰上有一段铭文:“对一个孤独者而言,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沙漠”,他对妻子的期望也是:“但愿给我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不会总是出现在我的地平线上”,但至始至终,他都始终保持着对亲人的一种持久的忍耐和责任心。当他病了、别人催他多多休息,或者是有他尊敬的长者说他写得太多、一个艺术家不应这样多产、而应该更有耐心,他只是笑笑, “爸爸妈妈需要吃饭。”这是他写作的动力,更是他的善良,要对并未给他什么关爱的家人承担起责任。
  丑小鸭的故事只是上天的玩笑,而契诃夫的生命则是上天的奇迹。他在对周围人的爱中,一步一步成就了自己写作的天才。在无尽的苦难里,他始终谦逊正直,去爱身边人的同时努力修身完善自我,他让我知道了一个普通人面对苦难,所应该有的最好态度。
  


  这两天读到一本好书,《契诃夫的一生》,是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本只有160多页的小书带给我的惊喜,收获和启发。我像个孩子一样开心。
  
  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字简洁,温暖。尤其是后者,在书的最后一页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引用了高尔基的回忆文字,一口棺材放在一节绿皮车厢里,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稀稀落落聚集在火车站,把契诃夫的棺材错认为是凯勒尔将军的。当他们终于明白自己弄错了的时候,一些乐天派开始微笑,而后傻笑起来。在契诃夫的棺材后面,缓缓前行着一小拨人,如此而已。“我尤其记得两个律师”,高尔基说,“都穿着崭新的皮鞋,戴着鲜艳的领带——好像刚刚订婚。我走在他们后面,听到其中一个,正在谈论狗的智力;另一个我不认识,正在炫耀着自己的别墅如何舒服…”
  
  引用完高尔基的场景描写后,内米洛夫斯基写了一段话,也是此书的结尾:“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中,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互相搀扶。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他们俩。”
  
  正如她在书中所认同的一位评论家对莫伯桑和契诃夫的小说进行比较的评论一样:“莫伯桑最好的小说的败笔之处,在于它们牵强的特性,即竭力想达到某个顶峰,实现某种效果。而契诃夫则渴望着营造出音乐流淌般的感受。他小说结尾,或多或少,都带有清亮悠远的回声。”她的文字一如契诃夫的文字一样清辙有力。
  
  我是在说一本我喜欢的书,因为我从书中如小蝌蚪跳跃的文字当中,读到了触动我心灵的细腻和文风。也让我看到了我一直以来写作最大的败笔所在—— 比莫伯桑差一百倍的“牵强的特性,想竭力达到顶峰,实现某种效果”,结果却显得矫情、事与愿违。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编辑正在改动这周要发在南方周末上的一篇财经人物稿件,他给我发来邮件,这样写道:
  
  [ 但他有时候也不免泄气。他眼睛不是太好,拉开办公室的窗帘,看着公司大院里匆忙走过的人们,想起自己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他的公司总部一直蜗居在一幢两层的平房中),叹口气自言自语:“我这么疯狂往前冲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句子略显矫情,以前的稿子也有,总是看着不太舒服。富豪的烦恼是有,但自言自语式的方式不好,有事实倒是可以表现。]
  
  看到我的编辑上面的评语。我笑了。开始自嘲。然后再笑——感谢内米洛夫斯基。


  
  一般来说,看名人传记之前你大都已知道了这个人,对他产生了兴趣,由此想进一步深入了解。但在看《契柯夫的一生》之前我从未看过契柯夫的书。看这本书的原因是我非常喜欢它的作者,从《法兰西组曲》到《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她从未令我失望过。她就是法国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内米洛夫斯基很独特,她本人具有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长相纤细,文弱,眼神坚定。文字优美精致,毫不矫柔造作。潜词造句完全不似现代作家时时刻刻欲表达一种虚无,行文有一种古典的温婉之美,但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却宏大宽阔。我看到过有人称她为“狼”,评说她骨子里有一股狼性。
  
  作为俄裔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从小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契诃夫的文学精神,《契柯夫的一生》是她向契柯夫致敬。而从书中也完全能看出来,内米洛夫斯基不仅对契柯夫的文学成就高度赞美,对他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也深怀崇敬。
  
  契柯夫出生农奴家庭,父亲那代才刚刚赎身成自由人。父亲严苛的管教及狂热的宗教崇拜使童年的契柯夫时时处于压抑中。奇特的是,这个家族不知道从哪代的血液中继承了天赋异禀的艺术因子,6个孩子中出了两个作家,一个画家。更为奇异的是,这个家庭还流淌着颓废、悲观、绝望的血。契柯夫的两个哥哥尼古拉及亚历山大,成年后才华消逝,生活放浪,一个早早就病死了,一个凄凉的过完一生。
  
  俄罗斯的土壤似乎特别适合文学种子的孕育,盛产文坛巨擎。与契柯夫同时代就有托尔斯泰、高尔基。对契柯夫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来说,日后能在俄罗斯文坛上享有一席独特的地位,实属奇迹。契柯夫写作初衷只是为了生计,挣几个钱养家,这个年轻人身上盛满文学天资,写作对他来说是和呼吸、说话一样简单的事情。早年契柯夫为报纸、杂志写一些短篇小说,有时只有短短五十行,但是他的小说可以包含所有人的生活。俄罗斯评论界曾拿契柯夫的小说和莫泊桑相比较。莫泊桑的《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就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这点,莫泊桑完美得象一部机器。相反,契柯夫的故事复杂、多彩,带着人性的不完美与生活的神秘颤动。
  
  契柯夫的写作生涯中曾想模仿伟大的托尔斯泰,却失败了。这两位作家的天性有着天壤之别。托尔斯泰出身贵族,生活于上流社会,充满着激情与崇高的理想。契柯夫家庭贫寒、卑微,他对生活充满怀疑和冷漠。实际上,托尔斯泰的生活远离芸芸众生,他根本无法了解穷人是如何悲苦的生活,他总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让别人去放弃他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他教导说,人根本不需要通过土地、自由或是爱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而应该超越一切,无欲无求。平民契柯夫,身缠重病,生来两手空空的契柯夫提出了抗议“只有死人才什么都不需要。”有意思的是,托尔斯泰总是高举痛苦、绝望的旗帜,而契柯夫却自称乐观主义者。
  
  其实,契柯夫生性悲观。一个爱上他的女人问他,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他回答,“你问我生活是什么?这不好比问:胡萝卜是什么?胡萝卜能是什么?胡萝卜就是胡萝卜,没别的。意义。。。喏,天在下雪,这有什么意义吗?”平静的幻灭感来自作家灵魂深处,但这不代表他是个没有血肉的人,恰恰相反,因为悲观,更加不懈去自律,去修身,去爱他人,去忍受病痛和忧虑。哥哥尼古拉死后,悲伤的契柯夫出发前往萨哈林岛,这是一座人间地狱,苦役犯的监狱,世界上最荒凉最阴沉的地方。他了解人类的苦难,这里既有罪犯、刽子手,也有很多无辜的人,在这里他目睹了死刑和人类发明的种种酷刑,他写下厚厚的旅行手记。但是在做完一切以后他才发现自己仍然无能为力,他不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象托尔斯泰要求的作家应该去“服务”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更加坚定了他写作的信念,从此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目击者。这个曾断言生活没有意义的人,成功地赋予了自己的人生无比深刻的意义。
  
  契柯夫是个腼腆、沉静、优雅的男人,非常讨女人喜欢。契柯夫1901年与女演员奥莉加结婚,1904年去世。也就是说契柯夫一生孤独,虽然生活中不乏与女性的情爱纠葛,却始终没有一个女人可以走进他的内心。奥莉加在契柯夫生命的尽头处走进作家。她是一个生气勃勃、独立果敢的女人,这个病弱而忧郁的男人在她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刚强的力量、青春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爱。他们短短三年的婚姻生活聚少离多,她常常需要外出巡演,但这却恰恰满足了契柯夫对妻子“最好是一个月亮,不要和我出现在同一个地平线上”的要求。契柯夫一生真正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就是妻子奥莉加。
  
  契柯夫终生热爱墓园。内米洛夫斯基用高尔基回忆契柯夫颇为荒诞的葬礼作为结尾,结束了作家流星般短暂而璀璨的人生。
  
  安东·契柯夫,一八六O年至一九O四年。
  


  难以理解,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的契诃夫何以拥有善良和温柔的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虐无度的父亲、软弱的母亲、酗酒和自私自利自暴自弃的兄弟姐妹、贫困的家境,这一切还不够让一个人仇恨社会吗?这个毫无幸福可言的家庭长大的契诃夫,竟然始终善良温柔,充满人道主义精神。
  
  是不是写作拯救了他?治疗了他?


  要写两个书评 一个给所有人 一个给自己
  
  每次去看人心。总是想到下面的这些: 聪明的人那么多,不知是哪里借来的魔法,直直洞悉他人的情感与哀愁。精确的句子,如同诊断书。我想我并不比他们洞彻。所谓感觉自己更懂些,只不过是看透了人生的无意义,以一种安宁和温柔的态度。所以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种种欢喜悲哀,以及所有人作为整体的尝试与失落,才更到心里去一些。
  
  也许这才是我喜欢这本书的私心。 那个契诃夫,“一个生来公正,高尚,善良的人,从不停歇使自己更好,更温和,更可爱,更耐心,更无微不至。 但这却导向一个古怪的结果:他越向他人表现同情,他的内心深处却越感受不到它”;“水晶一样的冷漠”。这些对我都再熟悉不过。他的童年让他对这些人的遭遇没有办法表现出那种托尔斯泰式的情感-----他小的时候遭遇过同样或者更加可怕的事情,而契诃夫自己的选择是,接受。“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但是一直是接受着的。你如何让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东西表达两份不同的情感?哦,对不起。生活都是一样,请允许我不给予您真挚肆虐的热情。这也是我的生活。
  
  “他是否太聪明,太清醒,所以缺乏爱的能力?”“孤独。。。从本质上,我是孤独的。” “安东只有在热闹,谈话和笑声中才能开心。”或许孤独和清醒总是纠缠在一起,仿佛烟雾,轻轻蒸腾上升,最后扩散到所有空间,稀薄却固执得无处不在。记得有一个作家曾说过,生活中,最高的境界莫过于活得“清醒而神圣”。这话看起来很美,但对于清醒的人来说,却如同一个伤感的玩笑。清醒是为了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您问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不就好比问,胡萝卜是什么?胡萝卜就是胡萝卜,没有别的。”清醒不是某种培养出来的高尚情操。清醒就是清醒,与生俱来的清醒。无关生活阅历,无关人生态度,无关教育程度。我常常觉得这份感觉像是心底下的一小块薄荷,或者是地底很深处的潭水。清清凉凉的,总是不暖,怎么都不暖。有的时候,还像很多非常细小的冰一样折磨着人。这心底里面的冷水把整个世界都推开了。但同时,却又不是他人和自我的分割,因为其实自我,更是个模糊的,不重要的概念。“爸爸妈妈要吃饭”,病人要看病,,我…写作挣钱。仅此而已。也许正是这样,所以那份孤独才如此固执于强烈,因为它同那份清醒一样与生俱来。
  
  生活没有任何意义。至少,人自己是不可能为生活找到一个意义的,他超出了人类理性。人只能对自身,对自己的灵魂具有力量。执着地付出忍耐,谦恭,庄重,冷静,才能得以重塑心灵。伊莱纳猜测,这也许是契诃夫唯一确定的东西。而我看来。前半部分,契诃夫是确定的,而后半部,只是惯性。忍耐,温柔,风趣,关心他人多余关心自己,以及…清醒.因为他有所有的美德,却不惯于提供爱。可是没有爱,如何重塑心灵?
  
  我感谢伊莱娜把这个契诃夫带来。他和他内心那个与世隔绝很远很远的荒岛,让他仿佛是所有如我一样的人的兄弟。
  
  
  


  所有的这些人都是被追赶的写作人,福克纳,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他们甚至为了生计而写。在编辑催稿的时限逼迫下写作。他们要养家,只能疾速地写,有时候是机械化地写(福克纳一年会发表30几个故事,而契诃夫短短的四十岁,却可以凑到十大本的小说全集)。很多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了,没有时间将笔下的小说打磨更好的境界了,就交出去了。那些瑕疵,短板,也没有例外地成了全人类的小说遗产。
  
  内米洛夫斯基自己的故事到足够传奇。这本书在写作契诃夫童年,他生长的那座小城,以及他的父亲和母亲的早年岁月,这些段落的时候还很有感觉。到了后来,契诃夫成名了,开始了半职业的写作了,这本书却一下子没了力气,空发议论,没什么可取了。
  
  倒是那两个爱上了契诃夫的女演员的故事,特别的有意思。
  
  女人,真正擅长的,也许只是写作童年,还有女人。


  作者从契诃夫的小说、信件中就可以把平面立体化,而且神形兼备,滴水不漏,找不到破绽,好像她和契诃夫是多年老友或知已似的。作者真的不可思议,好似契诃夫的分身。
  
  从书中不但了解了契诃夫,还有托尔斯泰,很值得一读。翻译也很好。


  小时候上语文课学过契诃夫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不太记得那些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了。看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很难想象那么出名的一位作家,一生是那么地艰苦,甚至曾经被父母抛弃,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但就是这个最不为父母疼爱的孩子,终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坛获取了很大的成功。
  写他小时候的那些,和哥哥们一起玩耍,烈日炎炎下,打着瞌睡看店,以及被父亲逼着上教堂祈祷,除了苦还是体会到了苦,但他总是那么乖巧不惹父母操心。长大后进了医学院,为穷人们治病,但却治不好哥哥的肺结核和自己的毛病。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他总是在不停地写作,当人们劝他休息一下的时候,他总是说:爸爸妈妈要吃饭。读来真的心酸,那么伟大的一个作家,居然过着那么隐忍的生活。。。


   在读内米洛夫斯基的《契诃夫的一生》,好似一次惬意的旅程。
   很久没有读到这般行云流水的人物传记,倒不是其中有多少香艳的八卦、辗转的情爱故事。恰恰相反,内米大部分的篇幅都在缓缓叙述契诃夫的童年、青年时代,那些如烟一般渐行渐远的岁月,在内米的笔下散发着幽香。人物传记中一向热衷婚恋八卦,岂不论毕加索和他的情人们的爱恨纠缠被多少后来者反复书写,即使是《渴望生活》,开篇吸引读者眼球的也是梵高破碎的初恋故事。然而,《契诃夫的一生》中几乎没有涉及这些。只在最后几页,略略提及他短暂而幸福的三年婚姻生活。当然,之前也有浅淡的爱情,但那些终不过是烟花一场。他深爱的女子只有他的妻,奥莉娅,一个美丽而年轻的舞台演员。
   整部传记的文笔非常淡定,读罢不禁为契诃夫贫困的童年、咳血的结核病、短促的人生而难过,让我们欢喜的更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罕见的安静,人淡如菊般动人。这是因了内米对她所要做传的人物深沉的喜爱之情,才得以刻画出了如此羞涩、善良、可爱的契诃夫?
   或者,还是因了陈剑柔软的译笔?也许是孤陋寡闻,尚不知陈剑是何许人也。之前也未曾读过她(我固执地以为,有着这样笔触的陈剑应是一位女子)其他译著。看译者简介,才知她仅是华东师大法语系的研究生(至少译作此书时候是这个身份),又及,书的封底有袁筱一老师的荐语。许陈剑是袁老师的弟子?如若当真如此,可谓美事一桩。
  


   (一)
  
  
  《契诃夫的一生》,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封面用了淡粉的底色。这个颜色自然无可厚非,只是拿在路上看的时候,很容易就显得脏起来。封面左上侧是内米洛夫斯基的照片,说不好是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远远地望着,好像是很远的地方。内页的开始,是契诃夫及其家人的一些照片。有他的家人,都在书中有所描述;还有他的妻子,直到他生命结束前才走到一起的演员。
  
  就像是作者描述的,契诃夫的脸大抵是有些清癯的,甚至有些消瘦的感觉。深邃的眼神隐蔽在浓密的胡须中,很清澈,却有些对世界的不信任。我总觉得,他的脸,有些像如今的爱德华·诺顿,那个有些诡异的男子,当时饰演《一级恐惧》中的男孩子一举成名——他大抵也是有些分裂的情绪吧。虽然这种分裂不同于契诃夫的淡漠,但这种情绪久而久之练就的眼神,却还是有些相似。窥视的眼神,在未知的角落等待机会,等待发现见证你暴露的机会。
  
  (二)
  
  封底上的文字就很吸引人,包括国外评论家的评论还有中国版的序言摘抄,以及内文的引用,都很棒。或者说,“我需要一个月亮般的爱人”;或者说,送葬的人群里只有两个人满脸悲戚,“那是他生命中唯一爱过的女人”——母亲和妻子。这种摘抄有些内文的简练和诗意,不同于其他书籍封底的吹捧或者赞美。有点沉重,有点真实,又有点让你依依不舍。
  
  书写契诃夫童年,用去了很大的篇幅。年少时期的小镇,落寞的姿态,有些自暴自弃的颓废。所以,在那样一个小镇子上成长起来的人,要么配着小镇一起腐烂,要么就寻找所有可以出走的机会,给自己换一片天。我大概是能够想到那种落败的,满是灰尘的小店铺,不远处河岸边传过来的气息,骄阳炎热的炙烤或者寒风凛冽的吹拂,天气都变得极端起来。父亲算是愚蠢的吗?母亲算是无能的吗?兄长们都没有以身作则吧?各种事件的描述那么真实,又那么让人无力拒绝。多灾多难的童年,算是幸运的磨练还是不幸的缱绻呢?
  
  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小镇了。巧合的地方在于,我的小镇旁边,也有一条河,也曾经有过小小的辉煌。而如今,车水马龙不见,曾经繁忙的小码头也消失了踪影,甚至那些自然栖息的候鸟、白鹭也被造纸厂的污水驱逐了。小学时,校长还会一脸甜蜜地讲述他幼时,小火轮的汽笛声有多嘹亮,而如今见到他,他已经认不得我是谁。世事变迁就是这么快吧,但我还是总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就像是上学时期望一个二十四小时供电的房间,契诃夫小时候期待一个自己安静的角落,终究会实现的。渴望都会在第二天实现吧,不过,首先要有勇气和信心,在第一天去期待。
  
  (三)
  
  印象深刻的是契诃夫在自己家店铺的经历,我也曾经是那样一个看守店铺的小孩子。契诃夫父亲的店铺里,都是些纷杂的货物,和我母亲曾经的店铺一样。过来采购的,多半是些邻人,或者一盒烟或者一瓶醋,再或者是附近工厂小姑娘下夜班过来称半斤饼干。家里的柜台是木头架子的,几层玻璃隔开。齐腰高,坐在一侧看书,并不会很舒服。偶尔会有邻居过来跟父亲下一两盘象棋,茶水杯的杯壁,一层深色的茶锈,洗不去的旧时光。寒暑假会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看过往的路人。
  
  高一暑假,初识性事,偶尔会躲在玻璃柜子后面打飞机,射一手帕的粘稠,就像是那个夏天怎么都抹不开的炎热。也是那个暑假吧,开始学会思念一个人,满身慵懒地等待路口会出现他的影子。因为他有一次说,暑假的时候我去看你。妹妹都觉出了异常,说,哥哥,你是不是喜欢上什么人了啊?我矢口否认,即使某页白纸,随手涂抹的都是他的名字。
  
  然而,那个看守店铺的经历,除了让我百无聊赖,并没有给我更多的印象。我的家乡没有流浪的吉普赛人,没有陌生的异乡来客,没有各种奇巧的故事讲述,却是一种真实的,像是牢笼一样的压迫。于是,很多人走开了。上学的,当兵的,除外打工的,人们都期望离开,会有新的开始吧?
  
  夜晚降临的时候,日落的光会通过房门的玻璃,反射进来,金色的灿烂。天色由淡蓝变成灰白,再变成深蓝,直至完全变黑。观察天色的渐变,也是不错的事情。不同天色下,不同忙碌的人群。一身疲惫,或者一脸愤怒,生活本身的态度在你面前延展,只是那个时候还不懂。下雨的时候会比较有趣,马路上低洼不平,平日里还知道躲闪。但下雨时就不一样了,下水道疏导不力,一层水掩盖住地面的崎岖,许多人会不小心摔倒在雨水里,然后马上两句,起身继续前行。
  
  契诃夫看店的日子,记住了父亲对学徒的打骂,记住了兄长们转嫁的欺凌,还有夜晚时候好多人坐在一起喝酒喝咖啡的氤氲气息。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一起死亡。一起车祸,母亲用自行车带着自己的孩子,汽车从后面撞过来,宝宝当时的头撞到地上留了好多血。母亲的头在流血,她只是抱着宝宝在那里哭着。后来车主跟路人将孩子送到医院,不过听说,后来孩子还是死掉了。
  
  (四)
  
  书写者内米洛夫斯基,第一次是在黎戈那里听说的,算是后知后觉吧。《法兰西组曲》《狼与狗》两部作品很久之前就听说过了,前几日找来后者,阅读的感觉并不是那么顺畅。她所描写的契诃夫,犹太人与俄国人的生活,还有字字泣血的逃亡生活,其实是许多不同的侧面。这和她不断变换的生活情态和状况是相关的吧。于是我开始思考,写作者写作、阅读者阅读,各自都有什么样的目的在里面?当我开始追问类似的问题的时候,madmad说,这是好深刻的一个问题啊。
  
  这个问题是那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开始想起的,已经下了公交车,离家还有大约五分钟的路程。小熊煮了土豆汤泡饼在家等我,而我则提了两支糯米馅糖葫芦和七块五毛钱的麻辣烫。
  
  回到家我对他说,亲爱的,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说,什么问题咧?
  
  我说,就是作者为什么书写,而我们为什么阅读?
  
  他看着我,眨了眨眼,然后说,先吃饭吧。
  
  不过我是真的有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契诃夫跟内米洛夫斯基相遇,两个生活境况完全不同的人,都在书写。契诃夫早期书写的理由很明确,找到一种让生活好起来的方式——赚些稿费而已,甚至当报社拖欠稿费的时候,他还会派遣自己的弟弟妹妹去缠着报社的人讨要。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雨果在内,很多著名的经典作家都是为了谋生吧,那数以千记的文字讲述,多半是在报社的催促下堆积出来的。我这里并没有丝毫贬损他们写作过程的意思,而他们描述的也是真实的或者虚构的,至少是打动人的故事。内米洛夫斯基则有些不同,至少前后期不同。前期家境优越,书写应该算是闲适吧;后来被迫流亡,书写则更加成为一种本能的记录,是的,我要让大家知道这个时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昨天还看到一句话,说,作家的责任并不在于炫耀,而在于记录真实。或者这种记录和史学家的责任有些重合,但是,我在想,我们如今的历史,是由谁在书写呢?我们读到的以前的故事,我们如今看到的故事,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在里面呢?或者会有人跟我说,“真实其实没什么用处的”。
  
  其实我并没有想清楚,我为什么要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为了考试之类不得不做的功课,而是更加贴近自己心灵的那些。也许是为了在某个午后给自己找到一个打发时间的方式,也许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在寂寞的时刻有所依托,也许是为了别人经历过的那些苦难让自己觉得美好。总之,书写和阅读都会不断继续下去的吧。
  
  (五)
  
  上周三的时候,小熊跟自己的同学晚上去吃饭了。回来的很晚。
  
  下班后,我意兴满满地回家,烧饭,洗衣服,然后晚上十点钟的时候,他还没有回来。我站在阳台上抽烟,刚晾晒的衣服在不断地滴水,阳台上不久就聚成小小的水洼。有两件他的衬衣,红色格子,褐色格子。一般都是心情低落的时候,会洗衣服,而那天,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去想,如果没有他,我的生活会有如何的变化。等我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他回来了,一脸的笑意。我不想说话,一个人坐在一边;甚至他讨好地过来问我,擦脸了没有的时候,我只是一句,擦过了。
  
  他的心里定是难过的吧,第二日清晨我便惊觉,我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理由对他有那样的表情的。一路上他还是对我笑着,但是有了些遥远的意味。我跟他道歉,他原谅了我。但那种淡漠的表情,让我自己都心有余悸。
  
  之前,我是经常流露那种表情的吧,包括对自己的母亲。而这种淡漠的表情是和由来呢?契诃夫小时候生活的环境,父兄的不负责任与诡异行径,那些年生活的艰难困苦应该在他的心里留下这样的影子,而我,则想不到是为什么。有时候会想,也许是因为对生活的惧怕吧。总觉得,如果跟一个人关系太近了,或者跟这个世界太近了,就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那种淡漠,不是针对某人,而是一种长久积蓄的情绪。不过总是要改变的,契诃夫临终前几年终于敞开心扉,接纳自己的妻子;而我足够幸运,如今已经开始尝试去跟别人一起生活。
  
  


是的,内米和契诃夫精神上是相同的。有相似的精神内核。


相通。打错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握手


这本传记令人伤感的地方有:1、目前的中国与19世纪末的俄罗斯社会好像——人们的苦难积重难返,个人力量与辽阔复杂的社会问题相比微乎其微,整个社会犹如火药桶,百姓过着苦日子,上层装傻中层懦弱底层愚懦,无力感与绝望像癌细胞一样扩散,整个社会在虚无中越陷越深;2、契诃夫这样的知识分子太难得,他灵魂高贵又理智自持,爱生活爱女人爱文艺不装逼;3、男人的选择让人丧气,女人光漂亮不够,还得识时务并适时出击,还得独立自主,全心仰慕一个男人,对方未必领情。 ——真好!


恰恰相反,丑小鸭的故事是真实的,每一个人都是天鹅种,只是自以为是鸭子罢了


让生命本身去说明问题
而不是高举什么
。。。。


我也很喜欢她的《法兰西组曲》但《大卫.格德尔》和《舞会》就让我觉得很一般~~看完你写的~想去看《契柯夫的一生》了~~~


我感谢伊莱娜把这个契诃夫带来。他和他内心那个与世隔绝很远很远的荒岛,让他仿佛是所有如我一样的人的兄弟。
写的很好~~~只是这本书看完后,我的眼眶亦有些湿润~~~也许他该是所有如我一样的人的兄弟····


只有荒島是人類心靈最私密的連接,而這,也是最偉大作家的共同悲劇。


「契诃夫成名了,开始了半职业的写作了,这本书却一下子没了力气,空发议论,没什么可取了。 」
很認同你的看法。


是啊 果真是我喜欢的内米,淡定从容的叙述 是有大喜爱做底子的


正在想,怎么写你那本书呢,呵~
已经认真读完了,只是忙~


我最近都懒的写书评,但是很喜欢内米这本书,觉得应该让更多人分享。人心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文艺存在的价值。
有时间应该评这样的书,我那个翻翻就罢了。我想起来你是谁了,你是MICHEAL


呵呵~北京的michael,不是南京的michael


看书看电影,看里头人物的纠葛,看他们为了知道事件的truth而争吵,冒险,分离,会觉得何必呢,有时候真有那么重要么?
可是自己的生活中却会执着于它,相信自己够坚强可以承受,并且愿意接受,就像不爱电影的删节和国语配音,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总希望看到导演最初想展示的意图……
所以,喜欢你坦率的文字,所以,希望可以阅读到更多这个时代的真实……


是呀 为什么写作 为什么阅读呢


此刻不想写报告。。。。


写的不错 和喜欢这样的笔法和风格 把对书的感受与自己的经历揉合得很自然


打开一本书的时候,会觉得这里面的文字是专属于自己的。读者与笔者间这种带着距离并且安静的契合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以替代的。


也许心灵的安慰唯有从读书、音乐、电影中获得吧,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种虚设的平台上,才会感觉到肆无忌惮的洒脱


总觉得,如果跟一个人关系太近了,或者跟这个世界太近了,就会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那种淡漠,不是针对某人,而是一种长久积蓄的情绪。
==============
同感
谢小麦是不是跟契诃夫一样是水瓶座?


契诃夫不是1月17日生的摩羯座吗?


哪里,契诃夫是1月29的水瓶座,有着水瓶的独立,个性,悲天悯人以及莫名的伤感


俄历1月17日,即新历1月29


不得不说 我被你的文打动了


契诃夫式的忧郁真是让人神往啊!


高一暑假,初识性事,偶尔会躲在玻璃柜子后面打飞机,射一手帕的粘稠,就像是那个夏天怎么都抹不开的炎热。——这是青春的流浪和迷茫,楼猪真有胆子。


拜读评论,想到了《第六病室》,为什么阅读?怎样还算有意义的活着?想明白是为了更快乐、更冷静还是更充实?怎会有点精神错乱的赶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