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奥威尔散文

[英]乔治·奥威尔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页数:

240  

译者:

刘春芳,高新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出生于印度,幼年时随全家迁至英格兰。曾参加西班牙内战,二战时担任战地记者。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创作大量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做出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奥威尔散文》收录了乔治·奥威尔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奥威尔散文》能够全面而深刻地展现奥威尔的写作特点及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作家。1903年出生于英属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学习。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多部作品出版。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为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而参战,不幸负伤。1939年,二战爆发,他积极参加反纳粹的活动。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让他对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945年,乔治·奥威尔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动物农场》。1949年,他的代表作《1984》问世,在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入选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翻译成62种文字,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1950年,乔治·奥威尔因肺病去世,年仅47岁。

书籍目录

贫民收容所(1931)
绞刑(1931)
书店轶事(1936)
西班牙战争真相(1937)
查尔斯·狄更斯(1940)
鲸腹之家(1940)
威尔斯。希特勒和世界进程(1941)
鲁德亚德·吉卜林(1942)
马克·吐温——公认的弄臣(1943)
诗歌与麦克风(1943)
威廉·巴特勒·叶芝(1943)
阿瑟·凯斯特勒(1944)
德国被毁后的前景(1945)
有争议的书(1945)
苦涩的复仇(1945)
一杯好茶(1946)
穷人是怎么死的(1946)
我为什么写作(1946)
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傻瓜(1947)
作家与利维坦(1948)

章节摘录

  我前面提到的那一批文学家从表面上看并不属于一个派别,其中几位的文学观点互不相容,也拒绝承认他们同属一类作家。劳伦斯和艾略特实际上是格格不入的,赫胥黎崇拜劳伦斯,但是却得不到乔伊斯的认可。其他大多数人都鄙视赫胥黎、斯特拉奇和毛姆,刘易斯则几乎攻击过每个人,实际上刘易斯那些攻击其他作家的文章是促使他成名的根本原因。现在看来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然而十几年前并非如此。其中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对未来持悲观主义态度。要弄清其中缘由,首先要明白悲观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乔治王时代诗歌的基调是“自然之美”,那么战后作家的写作基调应该是“生活的悲剧感”。例如,豪斯曼的诗歌所传递的精神不是悲惨的生活,而仅仅是一种抱怨牢骚,是对快乐生活的一种失望。哈代的小说也一样,当然不包括《列王》。乔伊斯和艾略特等作家则是后起之秀,他们所质疑的对象不再是清教主义,他们从一开始就能看穿前辈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的真相。他们都抵制进步,认为进步不仅不会发生,而且注定不该发生。这是这批新作家的共同之处,他们的区别仅在于宣传这种思想的方法以及个人的文学天赋水平。艾略特主要是对基督教持悲观态度,具体体现在对人类的苦难漠然视之,表现出对西方文明衰败的一种哀鸣(“我们都是空心人,只有败絮其中”等),这是一种疏远上帝的感受,他最终用精湛的写作技巧描述了当代社会的恶劣状态,例如,其作品《肌肉收缩》中描述的现代社会要比真实情况还要糟糕。斯特拉奇所持的是一种十八世纪含蓄的怀疑态度,同时对现实进行揭露。毛姆对现实则表现出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颇像苏伊士东部紧抿着嘴唇、表现得坚定沉着的欧洲绅士,也好像安东尼国王一样默默地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劳伦斯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位悲观主义作家。因为就像狄更斯一样,他的观点经常改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奥威尔散文 PDF格式下载



奥威尔的散文集反映了时代的思想,也是独立自由的旗帜


一种散文的新论调,有些新鲜,有些时政。


时间在拉屎的时候流失-----不值
看一本这样的书已减少你的损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