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浮生六记

[清] 沈复 著,彭令 整理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清] 沈复 著,彭令 整理  

页数:

176  

Tag标签:

无  

前言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小说,一本际遇曲折离奇的小说。它遇到了杨引传、俞平伯、林语堂诸位先生,被发现、出版,也翻译成多国语言,蜚声国际;被改编为广播剧、舞台剧表演,感人肺腑,赚人热泪。俞平伯先生作序说:“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这是公认最适切的赞辞。林语堂先生在英译序中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可谓对个中人物最高贵的称许。可惜的是沈复用如此纯朴真挚的文笔,写出来的动人佳作,竟然不幸遗失了最后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所以,林语堂先生在序文末尾曾寄予渺茫的希冀说:“我在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倘然有这福分,或可给我们发现。”

内容概要

  “事如春梦了无痕”。然而,用敏感的心灵细细同味,再久远的事情也会依稀币现。大概人生总是不得完美,借生命的重温以获取一些活泼的暖意。清乾隆年间,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书生沈复,用简约俊逸的文字,回忆自己的纯真少年和忧患中年,记录那段时光里所经历的闺房之乐、坎坷之愁、闲情之趣,浪游之快……处处流露不随人是非的市美眼光和浪漫情怀。

作者简介

作者:(清)沈复

书籍目录

前言卷一 闺房记乐卷二 闲情记趣卷三 坎坷记愁卷四 浪游记快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附录一:《记事珠·浮生六记》附录二:序、跋、题记附录三:伪作二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逍》)后记

章节摘录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吕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龄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日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日“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日'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白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让之食,适逢斋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谓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廿四日为余姊于归,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之夜即为余姊款嫁。芸出堂陪宴,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竟也。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始作乐。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人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㈩,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信之余,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而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半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日“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檐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面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一日,芸问曰:“各种古文,宗何为是?”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时感于怀,未尝稍释。”余曰:“何谓也?”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芸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相与大笑。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余戏曰:“当日文君之从长卿,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

后记

2005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当天应该是星期六,我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一个较偏的地摊上,淘得一册破烂的旧写本,封面题着“记事珠”三个字,内中字迹漂亮,文字有涉及金石书画的内容。当时,天还没有亮透,光线不太好,打亮小手电筒,我才能草草看清其中的文字。起初,我认为这有可能是一个民国时的杂稿本。摊主听我是外地口音,连连说本子破烂,字却写得很好,开价很高。通过讨价还价,我还是花了高于当时地摊价格数十倍的价钱,才买下了这册破烂的写本。《记事珠》买回后,我审阅字迹与内容,经过大体查证,基本认定是清代中期学者钱泳的笔记本,为钱氏亲笔手写稿。随后,将其呈送著名古文献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审鉴,辛教授也认同我的查证结果。2006年,我把这部手稿送到了中国书店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去拍卖,辛德勇先生在其所写的《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刊《收藏·拍卖》2006年第4期)中指出:“而这册手稿,内容包括钱泳起草的函稿、诗稿、金石书画题跋稿、琐事杂记、清朝使节的出使行记、甚至师友居所记录等诸多内容。”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这次拍卖中,《记事珠》流拍了。这却为我后来侥幸发现《浮生六记》卷五的佚文提供了机会。2006年春拍,看预展的收藏者确实不少,却没有发现《记事珠》中有《浮生六记》卷五的佚文。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当时的《记事珠》稿本,破破烂烂,确实不便翻阅。大家都是爱书之人,为了仔细翻阅其内容,而造成对原书更加严重的损坏,应该有些于心不忍。另外,每年的春拍场次多,拍品多,收藏者不可能有时间与精力对每件拍卖品都深入研究。这次流拍以后,笔者请天津市古籍版本专家张振铎老先生指导,将破烂的《记事珠》稿本大体分为杂记、金石字画、《履园丛话》草稿与信札底稿四个部分,张老还为其题写了“钱梅溪手稿”书签。同时又请北京琉璃厂胡振方师傅(胡师傅是已故文物界前辈胡介眉先生的公子)将其装裱成经折装四册,这样比较便于翻看。此后一有时间,我就对这部手稿上的内容逐页查考。当时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想找些卖点出来,好再次交给拍卖公司去拍卖。大概在2007年秋季,查考“杂记”册之《册封琉球国记略》时,见其中载有齐鲲、费锡章、吴安邦与沈复几位清代人物,逐一查实其人其事后,我就“大胆设想”,瞎猜钱泳所抄录的有关嘉庆十三年出使琉球的经历见闻,会不会是沈复《浮生六记》卷五的佚文呢?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就开始“小心求证”,把钱氏在《记事珠》中抄录的所有关于琉球国的资料,认真仔细地看了几遍。我反复阅读其中记述琉球红衣馆(妓院)、红衣人(妓女)的文字,字数虽然不多,但是写得比较大胆。我认为齐、费、吴三位朝廷官吏,当时是不敢这样写的,而“沈三白名复者”却大有可能这样干。继续逐页查考,又发现了钱泳自撰的《浮生六记》的笔记条目,使我进一步认定自己的猜测有了点依据,决定继续朝着《浮生六记》卷五佚文的方向深入考证。现在,太平盛世,网络资讯发达,条件很好。我网购来二十多种不同版本的沈复《浮生六记》仔细阅读,又网购得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蔡根祥教授的大著《〈浮生六记〉后二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逍〉考异》一书(2007年9月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初版本),认真拜读后,确知沈复《浮生六记》卷五原文尚未找到。对《浮生六记》相关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从语言与行文特色方面,将钱泳抄录的与琉球国相关的资料和《浮生六记》前四卷对比,还查实钱泳仅长沈复四岁,为同时代的文人,嘉庆五年(1800)以后,他们两位都住在苏州,可视为同乡。有了这些可靠的资料信息后,我在2008年初即认定钱泳抄录的《册封琉球国纪略》来自沈复《浮生六记》卷五,是极有可能的。接着又相继搜得陈寅恪、俞平伯、林语堂、郑逸梅、俞国基(台湾)、陈毓罴、冯其庸、江慰庐、章培恒、骆玉明、张蕊青、黄强与韦明铧等学者所写的关于《浮生六记》的绝大部分文章,继续研读和考证。我这人做事比较执着。我去国家图书馆复印俞平伯老的大文《德译本〈浮生六记〉序》(载《学林漫步》第八集,1983年4月中华书局版),前后就跑了三趟。第一趟,这册《学林漫步》第八集有人在看,我没能借到。第二趟,我到国家图书馆时,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工作人员说不能借书了。第三趟,我选在周一早晨七点去的,耐心静候了好一阵子,等到工作人员一上班,就往里冲,终于借到了这本书,并复印了俞平伯老的这篇大文。后来获知,郑逸梅先生的《〈浮生六记〉的“足本”问题》刊登在1981年的《读书》杂志第6期,我在网上查得有家古旧书店有这期杂志,但是人家一定要十二期整套卖,为了看到这篇后来发现只有不到两页的短文,我只好把十二期《读书》全买了下来。我读书不多,没有多少学问,只能边寻找资料边查考。因此,对我来说,只要发现有关《浮生六记》的材料,都心急火燎地想找来看看。台湾著名学者俞国基先生的《眉批浮生六记》一书,大陆书店找不到,我便直接打长途电话给该书的出版者台湾河畔出版社的吕自扬先生,在他的帮助下终于买到了该书。自2007年秋季开始,我千方百计搜寻、购买有关《浮生六记》的资料,到2008年春季,则陷入近乎“疯狂”状态,甚至将台湾清华大学原校长沈君山先生的《浮生三记》也当作资料邮购了回来。初看到此书名,我还曾以为沈复字三白,又名君山,还出了个“三记本”呢。《浮生三记》到手后,我有点“恼火”,还曾直接打长途电话到台湾清华大学,找沈君山校长,想请教请教他对《浮生六记》的看法。得知沈君山先生中风了,病卧在床,言谈不便后,才作罢。我常说,我彭令是个不学无术的小书贩,为了考证钱泳抄录的《册封琉球国记略》确实来自沈复《浮生六记》的第五卷,搜寻的各种材料,虽然没有几麻袋,但是至少已达100斤以上,这是我自己都感到有点吃惊的。就是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状态中,又得到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萧相恺研究员的指教,先后在香港《文汇报》、“中国古代小说网”,发表了《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与《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考略》,向世人公布了相关的结果。我认为,收在钱泳《记事珠》杂稿中的《册封琉球国记略》,其实就是《海国记》的佚文,他是钱泳从沈复的《浮生六记》中抄录过来的。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的蔡根祥教授。因为他及时发表了《〈浮生六记〉研究的新高潮——新资料之发现与再研究》一文,我们就由此有了密切联系,并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开始了另外一段曲折的经历。现在,多位学者都已经证明,后来传世的足本《浮生六记》之第五记《中山记历》为伪作。因为它是抄袭嘉庆五年出使琉球的副使李鼎元的《使琉球记》,系赝品。而《册封琉球国记略》则明确说沈复随使是在嘉庆十三年,这与俞平伯等先生的考证是吻合的,可以说新文献证实了俞平伯先生的推论。当然,也有专家说新发现的佚文不是《海国记》的全部。就此事我曾请教过辛德勇先生和蔡根祥先生,他们认为,钱泳应该是出于对海外异国的好奇,凭兴趣、随心所欲地抄录了沈复关于琉球国的见闻部分,作为其笔记的素材。而对于其他钱氏不感兴趣的内容,则有可能省而不录。我个人认为,作者沈复曰:“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见《浪游记快》首段)随使琉球一记,既然当初篇名为《海国记》,那么文中只记“海国”(琉球国)之事,应该也切合文题。沈复《海国记》原文或许大体即如钱泳所录四条。拙文《钱泳手录沈复〈浮生六记〉卷五佚文考略》中已论述过,钱泳在其杂稿本《记事珠》中,朱笔标有“第二”、“第三”与“第四”等字样,则见钱氏抄录完后,也曾想存《海国记》之旧貌。至于后来,作者沈复对其原作有所增订和润色,改名为《中山记历》呈管树荃题诗,那便是包括《海国记》在内的《浮生六记》“早期流传本”在姑苏传开以后的事了,与钱泳抄录时依据的这种“早期流传本”应该无关。另外,有读者也提出,既然根据存目,我们知道《浮生六记》卷五名为《中山记历》,可是新发现的佚文为何名《海国记》呢?对此,有《浮生六记》研究者在网上举例分析过,如巨著《红楼梦》一书,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书名经过了《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数易其名,最后定为《红楼梦》。我想,《中山记历》也是沈三白由《海国记》易名而定的。彭令二○○九年十二月廿八日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像《浮生六记》中的芸,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鲁迅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顾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吃午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腐乳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毡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  ——林语堂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复《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陈寅恪沈复习幕经商,文学非其专业。今读其文,无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语,反若有胜于宏文巨制者,此无他,真与自然而已。言必由衷谓之真,称意而发谓之自然。虽日两端,盖非二义。其闺房燕昵之情,触忤庭闱之由,生活艰虞之状,与夫旅逸朋游之乐,即各见于书,而个性自由与封建礼法之冲突,往往如实反映,跃然纸上,有似弦外微言,实题中之正义也。  ——俞平伯


编辑推荐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的最见功力的译作,原为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异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浮生六记(新增补)》有重大发现,钓鱼岛主权有最新证据。性情人生的写真品味生活的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浮生六记 PDF格式下载



人文社的这一版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版本。前四记有简单的注释,附录收录了新发现的第五记和两记伪记,序跋也悉数收录了。但是没有俞平伯整理的浮生六记年表。


纸张好,封面漂亮,有少量注解,本身小品文就不难懂,所以很喜欢。


闲煮窗前雨,静闻飒飒风,秋池邀明月,举案酌清茗。


两片伪作实在没必要刊出,足足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内容。


纸质不错,卓越服务也好。但蔡根祥写的前言也就几千字,却出现3处错字和人名前后不一致。就好像正在喝一碗鲜汤突然喝出苍蝇一般恶心。对人文社的编辑太失望,水平怎么这么差!


文言文版,我这个学历看着有点吃力,不过乐在其中


初中学过,一直很喜欢。


我读过了才买的。就是包装受了点影响。


很喜欢书里的故事,美好中有遗憾


首先说纸质,很好,摸起来舒服,软封面,翻看方便颜色也比较舒服……虽然不是精装但买来收藏真的不错。从序言目录等一些细节上看得出来编书者很用心,也很用心考证(因为《笑红尘》的缘故知道了考证党的说话风格)。作者是沈复,总有点在看奇妙日记的感觉。


老师推荐的,女生应该会比较喜欢一些,讲古代的爱情,不过都是文言,读起来有些费力,但它是一本让人沉静下来的一本书。。值得看~


早就想买了,这次终于便宜买到了。书很好。装帧好得不得了。


很不错,内容很好,。


内里版本还有设计都很完美,第一次送来的那一本有些破旧,然后又换了一本新的,服务速度很给力


初中学过一个片段,很有生活气息


封面和图片一样,很漂亮。书页纸张都满意,字体大小也觉得合适。


目前最好版本,原来买了外三种,后来还是重新买了,就为了那两篇还不确定的增补。


芸娘诚然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她真性情,她有趣味,她不是沈某氏,她是芸娘,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又:沈复的文笔我好喜欢。


印刷装订不错,有了第五记的部分内容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名作 期待


很清新很舒服


很好的一本书 给儿子购买


苏州人的生活样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