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罗山条约

王耀平 人民文学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人民文学  

作者:

王耀平  

页数:

323  

Tag标签:

无  

前言

  耀平兄把他的小说《罗山条约》(征求意见稿)送给我,我读得热血沸腾,灵魂出窍,感觉很像当年读了王山的《天祭》,说来也有不同,王山的小说更像小说,而耀平兄的小说更像历史。于是,出了窍的灵魂无所归依,忽忽悠悠竟跑回书中描写的那个年代去了。现在流行穿越,莫非我也要穿越一把?不过,那可是个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老爷太太、少爷小姐被赶下舞台,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年代,看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先被人唾弃,视如敝屣,扫地出门的东西,现在又被某些人当作宝贝拣了回来,视为上宾,供奉起来了。  言归正传。《罗山条约》与穿越无关,它是一本描写“五七干校”时期孩子生活的小说。五七干校是怎么回事儿?这里需要做一点解释: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看了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简称“五七指示”。文革中,大批国家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劳动,在各地办了许多农场,称为“五七干校”。当时,许多家庭都是全家搬迁,那些半大孩子也都跟随着家长,离开北京,奔赴地处边远山区的干校安家落户。小说中写到的河南罗山五七干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部分。  小说就写了这样一群从北京来到罗山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当时的中小学生,这时,文革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他们把文革中的“恩怨”又带到罗山来了,说是“恩怨”,其实都是些孩子之间的鸡毛蒜皮,又赶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能打碎的都打碎了,能废除的都废除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你能指望一群正在青春躁动中的青年男女做什么和怎么做呢?小说中就写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向往,他们最初的爱恋和失恋。为什么又叫《罗山条约》呢?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也不是此一集团与彼一集团之间的,而是来自罗山七所五七干校的几百个孩子,这一天,他们在龙山脚下拉开架势,所有人都亮出自己的家伙,一场流血的争斗眼看就要发生。但转眼之间,竟然化险为夷,罗山七雄签下了一纸“条约”,发誓从此不再争斗,代价是,老大任天亮献出了一只胳膊。  这样说显然是把《罗山条约》所包含的复杂性简单化了,其实,这些孩子的故事也许只是个线索,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但随着这条线索的展开,还带出了成人世界的某些场景,我们因此看到了文革当中更加精彩的成人的表演,孩子的世界也许是无序的,但却是纯洁的、透明的,因而也是美好的;成人的世界却不然,他们要复杂得多,也丑恶得多,肮脏得多。这不是,或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而应该是社会历史问题,也可以说是那一代人的历史局限性吧。书中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关于罗山历史的梳理和叙述,作者好像信手拈来似的,不经意间提起来,忽然就把笔触伸向了几千年前,不仅增加了叙事的趣味性,也使小说获得了一种历史感。  不过,其中最有蕴含的还是关于罗山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重要地位的描述,或许更能看出这些孩子的来龙去脉,历史渊源。罗山地处大别山脉,这里是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创建于此,它还是后来中原野战军活动的核心地区,这些孩子就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根就扎在这里,他们身上延续着红色的血脉,在他们身上,总有一种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豪情以及一剑平天下的伟大而空洞的理想。他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也是一种精英教育,这是他们的可悲之处,也是他们的可爱之处。难得的是,小说还写到了抗战期间发生在罗山的一场阻击战,这是整个武汉保卫战的一部分,有了这部分叙事我们会觉得,罗山的历史因此更完整,更全面,也更深刻了。  总之,这是一部读过以后令人难忘的小说。耀平兄有意请我给它找个婆家嫁出去,但一直未能如愿,几家出版社都担心它的敏感,而宁肯退避三舍,怕也是缘分未到。最近听说这部小说就要出版了,很为耀平兄感到高兴。他嘱我作一篇序,我也只有勉力为之,因此写下了这些感受。

内容概要

小说就写了这样一群从北京来到罗山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当时的中小学生,这时,文革已经进行了三年多,他们把文革中的“恩怨”又带到罗山来了,说是“恩怨”,其实都是些孩子之间的鸡毛蒜皮,又赶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能打碎的都打碎了,能废除的都废除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你能指望一群正在青春躁动中的青年男女做什么和怎么做呢?小说中就写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绪,他们的向往,他们最初的爱恋和失恋。为什么又叫《罗山条约》呢?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也不是此一集团与彼一集团之间的,而是来自罗山七所五七干校的几百个孩子,这一天,他们在龙山脚下拉开架势,所有人都亮出自己的家伙,一场流血的争斗眼看就要发生。但转眼之间,竟然化险为夷,罗山七雄签下了一纸“条约”,发誓从此不再争斗,代价是,老大任天亮献出了一只胳膊。

书籍目录

题词 史铁生序一序二序三序四序五序六楔子第1段 记者方一菲的前自述第2段 庙仙干校任天亮(任菜刀)的录音第3段 庙仙干校宋海山(土匪)的录音第4段 庙仙干校夏丽丽的录音第5段 山店干校齐大宝(老肥子)的录音第6段 庙仙干校冯思洁的录音第7段 庙仙干校李建强(山雕)的录音第8段 龙眼干校王强(强强)的录音第9段 庙仙干校郑义(大裤裆)的录音第10段 龙眼干校韦小玉的录音第11段 庙仙干校刘小青的录音第12段 子路干校郝伟民(鼻涕三)的录音第13段 高店干校向红军(杠子)的录音第14段 高店干校关有志(棺材板)的录音第15段 庙仙干校黄小辉(灰兔子)的录音第16段 山店干校朱晓民(猪大头)的录音第17段 庙仙干校倪亚云(泥本儿)的录音第18段 山店干校齐二宝(小肥子)的录音第19段 山店干校汤秉治(片儿汤)的录音第20段 龙眼干校李鸣放(小瘸子)的录音第21段 记者方一菲的后自述第22段 方一菲结束语(兼尾声)自跋

章节摘录

  晚上约见一位网友,在向阳红酒吧。与这个网友有将近三个月的交往,他的网名叫“八月桂花”,好醉人的名字。我们在网上讨论如何办报、如何写文章等学术问题,然后又讨论如何面对麻烦的婚姻。我的网名叫“思想者”。经常发表随笔杂感一类的文章,有时也针对时弊谈点看法。“八月桂花”一直对我的文章冷嘲热讽。于是我们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网络上讨论学术问题没有什么顾忌,也不需要负什么责任,胡乱放炮。看得出来,“八月桂花”是办报的行家,但是过于神秘。我们讨论涉及的问题很多,也包括婚姻坟墓、吊带背心和女人肚脐等等。最后“八月桂花”提出休战,被我强大的网络攻势打得举手投降。那之后,他又给我讲他居住的老宅里经常闹鬼的事,看过之后会毛骨悚然。我有一种感觉,他总是在套我的来路,这似乎违反网络虚拟世界的规矩。搞不懂他的居心。也想见见这位大仙,到底是何方神圣?  向阳红酒吧就在我们报社的对面。在楼上就可以看到似红又黄、似圆又方的具有漫画特质的招牌。不是我的提议,“八月桂花”执意要在这里见面。我从来没有进去过,对这里有一种天然的反感。  我以“思想者”的网名,在网上对我们自己的报纸提出尖锐的批评。每天都对它声讨一番。从版式、错别字、写作的风格、文章的水准、社会热点,到针砭时弊的力度等等,放一通儿厥词。我之所以采取此种方式发泄不满,完全是因为在这个报社里没有人重视我,我也是学新闻的,写消息我也受过专门训练。可是来报社两年多了,给我的工作只是电脑排版。就因为应聘时,我熟练地使用了电脑照排软件。大学期间,课余打工,推销排版软件,所以掌握了一技之长。就是因为这,我只能到电脑室报到。几次要求到采编部,没有人理会,他们说跑腿采访的人很多,熟练使用排版软件的不多,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坐在办公室多好。他们认为这个熟练工种非常重要,非我莫属。  事情终于出现了我个人无法控制的局面。宣传部门的有关领导把我们社长胡明理召去,结结实实地修理一番。新闻导向问题、社会舆论的一面之词的问题、报道失实问题、煽动性语言问题、重大错字问题等等,全部罗列在胡社长的面前。老狐狸惊恐万状。老狐狸是胡明理的外号,别人都说老家伙忒阴。回到社里立即召开大会。说是作自我批评,实际上是向总编室开刀,当着全社干部的面,把总编室一通儿地臭骂。开始我还窃喜。后来老狐狸脸一沉,声调一降,说:“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东西,上网吗?我现在开始学习上网,哈,网络世界很精彩。网上一个叫‘思想者’的家伙在与我们作对。我看了,这是我们内部的人,不光评论我们的报纸,字里行间也在对我们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质疑。加班费、伙食补助、临时工工资低没有同工同酬等等,都提出了批评。所以我说,一定是我们内部的干部。追查,一定要追查!有意见可以向我提。还说我们违反劳动法!这种恶意攻击,决不允许。坦白吧,否则,你将为这种损害报社形象的行为付出代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罗山条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