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典型文案

李洁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李洁非  

页数:

4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对一九四九年以后文学,应重视“物的结构与属性”。文学紧紧地与政治、意识形态捆绑,制度力量非常强大,个人微不足道,写什么和怎样写是规定动作,取决于文艺政策和部署,大事,川青几乎皆非偶然、孤立,牵一发动全局,有复杂深刻的背景。戈德曼所谓“当今世界好似一架拥有自动调节装置的现代机器”,非常适合描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学。

作者简介

李洁非,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供职。八十年代中期起从事当代文学批评,后转向专项研究,兼事小说、随笔和史传写作。历年出版著作主要有:《告别古典主义》(1989)、《小说学引论》(1995)、《循环游戏》(1997)、《城市像框》(1999)、《漂泊者手记》(2000)、《龙床》(2006)、《典型文坛》(2008)、《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2010)等。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第一编 人 寂寞茅盾 路翎底气质 少年维特,长眠大寨 反复——舒芜的路第二编 事 一篇作品和一个人的命运 屈服——陈企霞事件始末 “从神童作家到右派分子” 谜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 胡风案中人与事 悲惨的信第三编 史 周恩来时间——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二年的文艺斗争 改良的破碎 “文艺革命”述略 独一无二的剧本——《海瑞罢官》之完整上演 寻根“样板戏”后记

章节摘录

在做官这件事情上,他心态是矛盾的;然而对于文学和创作,他却只有由衷的爱好。这不独是才赋所致,也是性格上自我考量之后,所做的确认与选择。当年,“从牯岭到东京”,茅盾由政治革命激流中心抽身,转入“卖文为生”的职业作家角色,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全面和理智的估衡。他觉得,较诸纵横天下、折冲揖让,自己更适合灯下吮毫、垂文自见。否则,“沈雁冰”不会变成“茅盾”。可另一方面,“茅盾”也终究是从“沈雁冰”变化而来,他的意识,连同他的文学追求,与纯书斋背景的人文知识者是不同的。他做不到,抑或也不屑于去当一个远离政治远离现实社会的个人主义作家。相反,他愿意与政治和现实社会,具有紧密关系和渠道,一直保持“在场”而非“离场”的身份。把这些综合起来看,大致上,茅盾愿意有一定的官职(或与此相当的诸般“待遇”——它们与一个人参政之深浅有关),不过,最好是个闲职,以便他能够拥有不少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去从事创作。实际当然并不如愿。只当作协主席还好说,那是荣誉性的。关键在于文化部部长之任,外事内务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那些迎来送往、赴宴看戏、开会出访,让放不下创作念头且性素好静的茅盾,牢骚颇甚。一九五五、一九五六、一九五八年,处事一贯隐抑的他,三次按捺不住情绪,而公然加以流露。一次,是他于一九五五年初致函周恩来,请求减少出国次数和免掉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职务,并给予创作假。信中提到自己解放后无任何创作成果(“五年来,我不曾写作”),而这样一个人,竟然“在作家协会又居于负责者的地位”.使他“精神上实在既惭愧又痛苦”。婉转提出,“如果总理以为还值得让我一试”。请求给予“一个短时期的写作假”,先写成大纲供领导审查,“如果大纲可用,那时再请假(这就需要较多的日子)”。这种请假方式,也是茅盾性格的体现——通常,他习惯于以“徐图缓进”的节奏来表达和实现意愿。经周恩来批示,茅盾得到三个月创作假,至于卸职之请则未允。如所皆知,茅盾晚期小说重要作品《霜叶红似二月花》和《锻炼》,所出版的都仅为原计划很少一部分,他续完两作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次请假,显然以此为目的。但获假之后,据其家人回忆,他忽然觉得“请假三个月却去续写旧作”,“无法向人解释”,转念于“只有创作现实的题材”。于是,拟新写一本反映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的长篇小说。他去上海搜集素材,并写出了大纲,但不知何故,似乎未如当初报告中所说,提交领导方面审查,“再请假”的行动也没有发生。

后记

当代文学史是一座宏富的宝库。我从二00七年开始做当代文学史的个案研究,起初全未料到会持续这么久,从《典型文坛》到《典型文案》,做了将近三十个专题,感觉却只是稍启其一角而已。每做一个专题,所读材料积案盈箱。我知道,纵如此仍是挂一漏万,因为经常于稿成之后,又从新读到的书中发现所不曾见到的材料。近三十年,有关当代文学的史料,出版与发表相当惊人,简直应接不暇。但与这种情形不成比例的是,用得既很不够,也不怎么好,就像应有尽有的各种建筑材料,堆放于地,随处散落,迟迟没有拿去盖房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泥瓦匠,面前有空地,堆着好些木料、砖头,只须费些心思、花点力气和汗水,就可以造出不同的屋宇,造完一座,还想造另一座。《典型文案》付梓之时,新的蓝图又在心里绘制了,那应该有别的样式。


编辑推荐

《典型文案》:从蛛丝马迹、寸丝半粟人手,用手术刀式的严谨解剖桩桩案例,走进新中国前三十年现场,探问当代文学史真相。寂寞茅盾晚近二三十年,茅盾从泰斗、大师,急遽跌落为被人轻慢的对象。生前名动天下,身后文名寂寞,这巨大反差的存在,乃不争之事实。进而观察,他的一生竟然充满了不如意,说来难以置信一二十世纪中国的长篇小说巨匠茅盾,未尽其才。路翎底气质我们必须在谈论路翎时提到凡·高、茫茫人海中,这两个背影是相似的——那不仅由于他们离开时的样子,更由于他们的经历、精神气质和艺术面貌。少年维特,长眠人寨他用自己犹如冰炭的人生轨迹,提出了二十世纪的“郭沫若难题”。一个具有成为“文艺复兴百科全书式人物”最佳潜质的人,最后那样谢幕了。这让人意识到,中国的现代转型虽然已历百年,现代器物、现代景观也灿然可观,但在文化上、精神上,离“现代”仿佛还在路上。反复——舒芜的路看他走过的曲折道路,看他如何为激情支配、未经理性澄清即着手似是而非的思想活动,最后又看到他一旦面对巨大现实权威,忧祸惧难,矫志伪心,金蝉脱壳……这好像是个人品格问题,但在深处,关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的探究。迷案辨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前前后后它的命运是一笔糊涂账,在当代文学历史上,所有遭批判的作品,唯有这篇小说所经历的过程扑朔迷离,让人如坠五里雾,几成五十年代一桩文学“迷案”这笔“糊涂账”的“糊涂”之处,根植于整个国家政治从“新萌动”到“始料不及”的突变。作为一篇作品,虽小、不起眼,却是戏剧性的一九五七年很完整的缩影。屈服——陈企霞事件始末虽然是“私丑”,只要能达到目的——令桀骜不驯的对手就范、屈服、这个目的,不仅完全达到,并且效果超平想象。就像在现场感受到的,“私丑”的泄露目引起了群体狂欢,在“私丑”面前人们群情激昂,他们接受并且拥护以“私丑”鉴别好人坏人的尺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典型文案 PDF格式下载



  《典型文案》里的许多故事,有高潮,有起伏;有高尚,有卑鄙;有情爱,有仇恨;有欢笑,有血泪;有纯真,有权谋;有真相,有揣测;有气壮山河的豪情,也有苟且偷生的无奈;有年少得志的飞黄腾达,也有晚景凄凉的落寞悲哀。不是小说,却比小说还要好看。
  
  书里的重要人物,大多都为文学爱好者所熟知:茅盾、郭沫若、胡风、路翎、舒芜、丁玲、刘绍棠、王蒙、吴晗等等,以及当时的政治权威,他们一起构成了这部有关当代文学史的《典型文案》。虽然不是按时间或者人物的顺序依次排列,涉及的人、事也有局限,但通过这些千奇百怪的“文案”,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当代文学史的复杂和诡异。
  
  当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用血肉相依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几十年来名噪一时的文学作品,几乎都与当时当地的政治风向有关。而我们的文学史,80年代以前一直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作为评价作家和作品的标准,具有较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近些年,在重写文学史的思潮下,过去一些所谓的“大师”、“名家”被推下神坛,少数曾经被历史遗忘的作家不仅重回读者的视野,在学术界也得到极高的评价。《典型文案》里涉及的这些作家,几乎都是已经过世而且已经过气的御用文人,比如郭沫若,过世才不过三十多年,然而声名日下,与其在世时天差地别。李洁非先生在搜集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人性的观点看待这些在建国最初三十年享有盛名的作家以及那段时间产生的文坛事件,让读者能够有更开阔的视野观察当代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的判断。
  
  做中国文人难,要做有良心、有骨头的中国文人更难。文人要考虑政治、艺术、文化、家庭、社交等重重因素,很难保持独立的思想。而在政治的大风浪里,不管你的名气多大、地位多高,只要思想稍有不合时宜,都有可能被打入阿鼻地狱。文人们不得不细心揣摩当权者的意图,一方面阿谀奉承大唱赞歌,一方面铲除异己表达忠心。天真的胡风,到了五十年代还在坚持自己的文艺理论,结果碰得头破血流,连带着数以千计的家庭遭殃。战斗力十足的丁玲,打倒了萧也牧之类的当红作家,后来却也在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被流放到北大荒十多年。
  
  书中还揭开了许多文坛“秘史”,比如郭沫若少年时代的同性恋情结,茅盾退党、入党之谜。这些内容,看似八卦,但对于我们了解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帮助。


《典型文案》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人的事,作者通过他独特的视角,讲述了鲜为人知的新中国的文人之事。时间大致集中在建国30年间,值得一读!


我虽然不从事当代文学史研究工作,但对当代文学史上发生的种种事件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看了不少此类书籍。但我要说李洁非的《典型文案》,和稍早出版的《典型文坛》,或许是此类书籍写的最好的。


文笔轻松,材料丰富,观点保守,好像还有点迂腐但自以为是的特点。


还原了比较真实的历史 不错 值得一看


资料收集详实,作者的文笔也很好


不是一般的好,我买对了!


李洁非的文章十分耐读,对于茅盾先生的评介确实是言中其为人的弱点及本分所在,所谓知人论世无过于此(将旧稿焚毁以免贻误后代,生前几乎不再重提入党之事),建国之前以文学巨匠出世,建国之后以文化部长、作协主席身份醒世(没有作品,却有一针见血的文学评论在),对于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予以支持(独具慧眼,允许温婉的诗情存在),对于《青春之歌》也重点分析,以为写的比较真实(内中是否触动了自己隐秘的心弦),对于水浒人物的分析也有某种细致的考量(把阶级论的分析方法用到极致,又提示了方法论的轨迹)……恰如李君所说:他愿意以某种清职出现(这种内在的情结与其晚年落寞的心境不无关联)。
自重身份的狷者!就是我心中的沈雁冰——茅盾!
还有许多文字留待以后细读呢!


这是一本有关名作家在反右运动中遭遇,读来令人可悲可叹。本来,这批很有才华的作家可以写更多好的作品让更多的读者去分享,但他们却在我吗党的极左路线迫害下,遭到了非人的待遇,也过早的葬送了他们的才华。这几个文案实际上也是对那个年代的一种控诉,只不过作者不敢从更深刻方面去写罢了。所以读来不完全令人满意。


过去的岁月,给每个人留下来不同的感受。人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历史,我们看别人的看法


作者对文坛历史个案个性解释


装订不好,有脱胶现象,换了一本也如此。可惜了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不仅是一部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著作。中国特殊的国情,使文学和政治,和历史,和民生,和那些与文学不相干的人们,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你会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事情。时间很容易过去,往事很容易被忘却,而其中有很多东西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去思考。即使没有能力思考,至少应该了解。不然,稀里胡涂得过且过地活下去,不知哪一天,或许你也会陷入书中描写的悲剧中。作者极有才情,不仅文字表达精彩,文献阅览广泛,更难得的是,他依据丰富详实史料和准确精彩表达所展现的出对某种固有但被遮掩或歪曲的东西的不懈求索和勇敢揭示。求索是需要经久不衰的热情的,揭示是需要不陷偏颇的冷静的。阅读中你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热情和冷静,那种对史料把握和挖掘的精心,那种对观点表述的理性和精当,那种跳出三界外的立论架势。史家之高,高莫如此。。


额~有点胶~但是还行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