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你好,新疆

王蒙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王蒙  

页数:

464  

Tag标签:

无  

前言

  享誉世界文坛的大作家王蒙先生,在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许多优 秀 的作品。他精心创作、精彩描写的新疆各民族人民生活题材的作品中,反映 维吾 尔族人民生活的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了很好的精神食 粮。 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从王蒙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可亲、可爱、真实、 美好的 艺术形象。读者从生动的艺术作品中,反观到了自己的映象,得到了相当全 面、 可靠与真切的评说,新疆人民像喜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戴我们的作家王蒙, 敬重 王蒙,深情地拥抱王蒙先生,把他看作是维吾尔人民亲密的朋友。 王蒙先生从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九年,在新疆度过了十六个春秋。其中 , 有十四年是和维吾尔人生活在一起的。这期间,他面对的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和独特的文化环境。维吾尔人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 点和 他们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都深深地吸引着他、打动着他。这个时期,是他 而 立之年后的生命成长期,而在政治上,却是他的灰暗时期,他不能参加任何 正 常的社会活动,只允许他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来“改造思想”。然而,王蒙 是 有坚强信念的,他通过自己异常顽强的努力,从走进维吾尔人生活的第一天 起,便在维吾尔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安慰,从维吾尔人民的生活理念中汲取了 精 神的营养,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生存能力。他视维吾 尔 人为自己的亲人,以心换心,虚心向他们学习,同时也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 他 们。因而,他把这个时期称为“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 良 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 自 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 的最 好契机”。(《我的人生哲学》)他深入维吾尔人民的生活,学习掌握了维吾 尔 语言文字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维吾尔民歌和维吾尔 麦 西来甫。并把维吾尔族人在优美的生存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当 成了自己新的学校、新的课程。他掌握了许多崭新的信息,不断地充实自己 。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从内心里欣赏生存在这片沃土上的维吾尔族农 民,尊敬他们,不断地理解他们,感受到他们的愿望,并开始为他们的命运 分 忧。他看到的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是正在热情地拥抱他的一个崭新的 天地。他再次感到自己仍是个学生,而且永远是一个学生,“这就是我的人 生 观,是我的生活观,是我的性格和情感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的组 成 部分,我认为我的生命是个学习的过程”。(《我永远是学生》) 在王蒙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并付出全身心努力的,是对维吾尔族语 言 文字的学习。维吾尔农村艰苦朴素而充满朝气的乡村生活,幽默、热情、奔 放、 富有生命活力的维吾尔族人深深地吸引着他。这是他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字的 原初动机。他说维吾尔语,用维吾尔语说笑话,像维吾尔族人一样思考,和 维 吾尔族人一样享受着生活的乐趣。那些平凡的人民,即使在那个不正常的艰 苦年代,只要有机会有条件,他们仍然谈笑风生、深情歌唱,这种“除了死 亡以 外都是漫游”的人生态度,大大地安慰和鼓舞了他。那些善良的农民们,当 然 不能预见这个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汉族作家的将来,也不会希图从他那里得到 什么回报。然而,王蒙的善良、谦和的品性,向农民兄弟虚心学习的态度, 为自 己赢得了亲人般的信任和尊重。他认为维吾尔语不仅是一种语言、一种交流 工具,还是一种文化、一种享受、一道奇特的风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和生 活, 是这个世界的不同凡响的组成部分,并把它视为自己“一段永远难忘的经历 , 还是我的一大批朋友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友谊,他们的心”。(《我第二个 母 语》)他学习和掌握了维吾尔语以后,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又多了一个脑袋 、一 支笔,又多了一种理解、信任和友谊。在学习兄弟民族语言方面,王蒙先生 常 常反复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我们不仅会获得一种语言,还会获得一双眼睛 和 两只耳朵,会得到一个新的心灵,会更多地关心他们,会时常怀念他们,从 而我 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个新的世界,我们不是常说理解万岁吗?有了语言才能更 好地理解。”这正是验证了维吾尔族谚语:“语言相通的人心连心。”著名 作家、 社会活动家王蒙先生的这种认识和总结,在各兄弟民族之间,能够促进相互 理 解、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和睦相处,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和谐社会,它已 经发 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积极的现实作用,做出独特的贡献。 王蒙先生学习掌握了维吾尔语言以后,通过这种语言的帮助,在自己纯 洁 美好心灵和人格魅力以及顽强毅力的支撑下,进一步地理解自己生活了十六 年的第二个故乡——新疆,和以维吾尔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 他 们的希望和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传统,生理、心理特征和民俗民风等文 化 景象。同时,王蒙先生抒写了维吾尔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一系列逼真、生 动 的文学形象,全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维吾尔人民生活。在作品中,把人物和 情 节放在那个时代特定的环境里,放在风雨多变的政治背景中去描绘,挖掘出 人 物内心深处细微的感受和火热的希望,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备了独特的艺术 价值和魅力。王蒙先生作品丰满、通俗、平实、幽默,在充分学习利用人民 生活 语言的基础上,借鉴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上开创了独特的风格 和 文学流派。我们读王蒙先生的作品,眼前会出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比 如穆敏老爹、阿依穆罕大妈、穆罕默德·阿麦德、马尔克、阿丽娅、依斯麻 尔、凯 丽碧奴儿、爱弥拉克孜、买买提、祖白迪汗、瓦里斯、艾尔肯、艾利等一批 具有民 族特色的人物,他们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王蒙先生非常真实、生动、优 美 地书写了这些人物的民族属性、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面貌。通过塑造这些 人物形象,以爱慕之心与眷恋之情,描绘出了维吾尔人民的美好一面;同时 ,并 没有掩盖和粉饰他们身上的缺陷,他以一种友好的、负责的、同情的态度写 出 了维吾尔民族身上存在的幼稚、封建、迷信等方面的不足。这些作品问世已 经 很多年,时至今日,没有一位来自新疆的文学家或读者对此不满,反而从内 心 里佩服和感激王蒙先生能够立足于现实,正确并客观地观察和理解维吾尔族 人民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生活现状。这是因为王蒙先生对少数民族尤其是 维吾尔民族怀着深厚的感情,时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与他们心连着心, 始终 与他们以诚相待。这正是王蒙先生在维吾尔人心目中享有独特地位的原因。 王蒙和新疆维吾尔族农民一起生活的经历,给予了他丰富的创作资源和 珍贵的生活体验。在那个艰难的年代,维吾尔人友好地拥抱了王蒙先生,而 王 蒙先生在后来的岁月里也写出了颂扬、讴歌这些同胞和朋友的好作品,他创 作 的《哦,穆罕默德·阿麦德》《淡灰色的眼珠》《虚掩的土屋小院》《歌神 》《葡萄 的精灵》《临街的窗》《爱弥拉姑娘的爱情》《鹰谷》《杂色》《边城华彩 》《心的 光》等中短篇小说,是他独具匠心创作的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精神面貌和 火 热心肠的不朽之作。 王蒙先生和维吾尔人一起学习、生活的时期,十分喜爱和欣赏维吾尔民 间 民俗文化瑰宝,珍惜他们的歌舞、音乐和木卡姆艺术。他也十分赞赏维吾尔 族 人民根据其民族特性的需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站在时代的高度和历史 悠 久文化的基点上,珍爱与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举措。他在新疆生活的期间, 像 欣赏滚滚向前的伊犁河水、欣赏绚烂的伊犁果园的风景、欣赏雄悍的伊犁天 马 那样,深情而激动地欣赏着维吾尔族民歌。他还学会了演唱维吾尔族民歌, 并 从众多优美动人的民歌中找到了创作的源泉。王蒙先生在作品中大量引用、 解读经典的民歌,并反复强调这些不朽的维吾尔歌舞、音乐和木卡姆艺术与 维 吾尔族人民世代永存的事实。 王蒙和维吾尔人在一起生活的期间,通过自己友善、谦虚、勤奋的人格 魅 力、真诚的话语,给维吾尔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会从在他的作品里表 现 出来的对农民亲人般的感情和友爱中、从维吾尔农民给他的评价中看到这一 点。他的这些优美品德,使他在维吾尔人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充 分 的信任。他和维吾尔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他们同乐同悲,成了他们的 知 心朋友,在维吾尔人民中具有很高的威望。他的挚友铁依甫江·艾力尤夫、 阿 卜都克里木·霍加、祖尔东·沙比尔等老一辈作家和初露锋芒的青年作家们 , 都在自己作品中颂扬了王蒙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对维吾尔人的深厚友谊,给予 了很高的评价。王蒙先生通过这些作家朋友,深刻地理解了维吾尔族知识分 子的精神世界、理想追求、期盼和愿望。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也始终关心、 支 持、爱护他们。王蒙先生在《热爱与了解》一文中写道:“有这么一些在边 疆工 作的汉族同志,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他们在评价一个少数民族的干部、 一 个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一个概念,叫做民族情绪。说这 个 人民族情绪很大,就是说这个人不好,甚至是个危险分子。我不同意这个概 念,这是反科学的概念,是一个荒唐的概念。世界上哪里有没有民族情绪的 人 呢?一个人具有民族自尊心,爱自己的民族,见到自己民族的人觉得很亲切 , 这不是很自然的吗?这有什么不对的呢?一个不爱自己民族的人,会爱祖国 、 爱人民吗?一个虐待自己母亲的人,能够尊重所有的老人吗?……如果我们 的工作做得好,如果我们的汉族同志对少数民族有感情,少数民族也是绝对 会 对你有感情的,他没有理由对你采取不友好态度。问题是你是不是尊重人家 , 是不是确实帮助人家、同情人家、和人家心连着心?如果你自己与人家格格 不 入,反过来要求人家对你有深厚的感情,那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要承认和 尊 重各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语言、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及许许多多不同的特点, 然 后通过我们国家、我们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加以引导,变成爱国主义的情绪 , 变成大团结的情绪。”这是王蒙先生一贯的主张,无论在新疆或是在北京工 作 时期,基于这种认识,他自觉地成为了一个促进民族间互相理解、信任、友 好、 和睦相处的带头人,起到了沟通民族理解的桥梁作用。 王蒙是文学巨匠、文化巨人和文化使者。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了英、法 、 德、日、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阿拉伯、以色列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文 字出版 发行,许多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荣获文学大奖。他访问了许多国家,在国与国 之 问的文化交流中做了许多工作,在许多场合作演讲,介绍新中国的文学成就 , 在国内外担任了一些重要机构、团体、重要院校的教授、顾问和名誉院士。 他 有关新疆生活的文学作品译成外文发表后,在宣传新疆方面也起到了相当的 作用。 无论是任国家文化部长或是在以后的文学实践中,王蒙先生考察过许多 民族地区,就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协调、调研 工 作。他多次来新疆,大力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学艺术工作,给予了多 方 面的帮助。近年来,也非常支持新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和继承工作 , 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并倡导进一步宣传维吾尔文化的新成果,继续向全国 宣 传、介绍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王蒙先生还为一 些 民族作家、诗人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在这方面,有许多感人的事例,有 许多 美好的回忆。 在新疆,各民族人民喜欢读王蒙先生的作品,并把他看作是自己优秀的 儿 子。王蒙先生是新疆各民族人民忠诚的歌者,他时常怀念新疆、歌唱新疆, 这 样的情感印迹在王蒙先生的生命旅途中是非常鲜明的。当我们阅读他的作 品、研讨他的作品时,会时常发现他的新疆情结,会激动地欣赏他那充满情 感 的怀恋的文字。 王蒙先生是汉族人民优秀的儿子,同样也是维吾尔族人民忠诚的儿子。 他是汉族人民著名的作家,也是维吾尔族人民值得骄傲的作家,汉语是他的 母 语,维吾尔语是他的第二个母语,新疆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因而他在中短篇 小 说集《淡灰色的眼珠》一书以《故乡行》为题的序文里说:“我又来到了这 块土 地上。这块我生活过、用汗水浇灌过六七年的土地上。这块在我孤独的时候 给我以温暖,迷茫的时候给我以依靠,苦恼的时候给我以希望,急躁的时候 给 我以慰安,并且给我以新的经验、新的乐趣、新的知识、新的更加朴素与更 加健 康的态度与观念的土地上。”这是非常珍贵、非常动人的情感和记忆。以维 吾 尔族人民为主体的新疆各民族人民永远视王蒙为自己的一个亲兄弟,怀念他 、 想念他、永远敞开怀抱拥抱他,永远祝他金笔生辉,祝他健康长寿。 著名作家、文化巨人和文化使者王蒙先生热爱维吾尔族人民,深入他们 的 生活,以探索的精神,深刻学习维吾尔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生产技能、 生活习 俗,并在自己的作品里艺术地再现这一切,这使我非常感动,并为之肃然起 敬。 我读过王蒙先生许多翻译过来的作品,我至今都能记起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特 点的人物形象,还能记起作品中许多动人的细节和场景,我确实佩服王蒙先 生 的作品和他的艺术才能。 获悉王蒙先生的新疆题材作品要隆重再版,我感到很高兴。我和王蒙先 生有过几十年的工作交往,多次就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进行过交谈。我非常理 解王蒙先生,我们在北京也时常在一起交流,在一些有关的场合,他曾给我 当 过翻译,他的笔译和口译水准都是一流的。当我读他的作品,我的眼前就会 出 现戴着眼镜、从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稳步走来的王蒙先生,行走在尘土飞扬 的 维吾尔村庄小径上的王蒙先生,在平凡的人群中放声歌唱《黑黑的眼睛》的 王 蒙先生…… 简而言之,文化巨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创作的维吾尔生活题材的作品 生 动、真实、形象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他用自己的 作 品证明了自己是维吾尔族人民忠诚的朋友。千万维吾尔族读者永远把他当作 自己最亲近的人,最亲爱的友人。新疆各民族人民衷心祝愿自己敬爱的作家 王蒙先生,感谢王蒙先生为我们创作出的大量不朽的作品。在王蒙先生的作 品再版之际,我和千万维吾尔族读者一样,也高兴地写下了我的祝愿,再一 次 地祝愿王蒙先生有更多绝佳的作品问世。 2010年6月28日 (本文作者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

内容概要

  新疆是作者的第二故乡,是作者人生的纪念,在本书中,作者带领读者回顾了其在新疆美好的回忆,向大家述说了新疆给予作者的精神力量。

书籍目录

维吾尔族人民的亲密朋友——王蒙永忆新疆(代自序)初到新疆除了北京,乌鲁木齐是我最熟悉的城市。我至今记得一九六二年底初次到达乌鲁木齐时的情景。广播喇叭里放送着完全是别一样风情的维吾尔族歌曲。从火车南站下眺,一片白雪。乌鲁木齐是异域情调的歌声悠扬的城市,是洁白如银的雪城。就这一下,我永远也忘不了了在伊犁一九六五年,在“左”了又“左”的令人窒息的山雨欲来的沉重空气下,我来到维吾尔族农民聚居的伊犁巴彦岱公社。语言不通,形影相吊,开始的时候,陪伴我的只有自己那个小小的行李卷和一对在梁上做巢的新婚的燕子。然而,维吾尔族的乡邻父老像迎接自己的子弟一样迎接了我新疆的人啊我们的边陲、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各族人民,竟蕴含着那样多的善良、正义感、智慧、才干和勇气,每个人心里竟燃着那样炽热的火焰,那些普通人竟是这样可爱、可亲、可敬,有时候亦复可惊、可笑、可叹!即使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的年月,生活仍然是那样强大、丰新疆歌与诗新疆是我的乐园,即使在苦难的岁月里也罢。新疆是我的亲人,即使人际关系受到了种种扭曲也罢。新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胜景之一,即使还没有好好发展起来也罢。新疆是一首最美丽最深情的歌,新疆是一幅最绚烂最悠长的画卷,新疆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等待、幻想和野性、天真和活力的地方王蒙,新疆的朋友我还是四十年前的王蒙,在聚餐会上吃着马肠子面肺子就酒的王蒙,谁家盖房子我都去帮工的王蒙,学会了“踩馕渣儿的就要倒霉”的王蒙。我没有在形形色色的荣誉中迷失方向,我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我没有玷污我的笔和自尊,对生活,对人们,对将来,都没有丧失我的爱。维吾尔人,我爱你们,向你们致谢!附:王蒙新疆年谱

章节摘录

  《在阿尤布老人家里》 许多次,吐鲁番的人们不无遗憾地对我们说:“你们来得有点不是时候 , 花没有开,瓜没有熟,葡萄还没有结果啊!” 我们呢,感谢他们的关切,但也觉得,人们待客的热情和田园生产的繁 忙 景象,比什么都甜,比什么都好看。 从公社到五星大队,我们在沙石均匀的弧形路面上行走,只觉得足下生 风,春光正好。透过春灌后田野上的氤氲,可以看见马拉播种机在播春麦, 撒 播改成条播,今年将大幅度地增产。是谁咚咚地敲响了小鼓?呵,冬眠的青 蛙 苏醒了,在展阔改直了的渠道里,它们可嬉游得更舒畅些?赶大车的把式为 什 么这样高高扬鞭,威风凛凛?呵,自古以来的铁钉高轮换下了,替代它的是 上 海造的胶皮轱辘,新路嘛,就要有新的速度!还有更快的呢,一辆辆卡车驶 过, 拉的是化肥和树苗子…… 靠近书声琅琅的学校,住着五星大队的贫下中农委员会主任阿尤布老人 。 在那儿,我们度过了难忘的一下午。 老人七十八岁了,满脸满手细密如网的皱纹里,不知刻印着往年的多少 辛 酸,微驼的脊背上,曾经承担过旧日的无限凄苦。在公社展览馆里我们看到 过 他的家史,他为地主扛了五十七年活,妻子被地主折磨死了,十个孩子,有 九个 在饥馑和疾病中死去。 现在呢,他住在过去属于地主的房子里,宽阔的前廊,石阶下流着清澈 的 渠水,母鸡勤快地啄食,白羊舒适地嚼草,满院的桑杏即将抽芽…… 虽然我们是头一次见面,老人却像见到了久别的老朋友一样,用颤抖的 双- 手紧紧握住我们的手不放。他激动地告诉我们,肉孜节那天,县委李书记和 其 他领导同志来看望他,碰巧他去马号照料牲畜,没能见着。于是他带上干粮 , 步行到县里给县委领导人回拜。李书记要派车子送他,他却执意走了回来。 他说,穿惯了的牛皮窝子晒不得,旧日的苦难忘不得。过去当地主少爷 把 玩够了的、沾满屎尿鼻涕的残羹剩馕抛给他当饭吃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问 “胡大”,究竟哪一天,才会出现一个公道的世界啊? 就是今天,就是现在!老人的整个心怀,向着新社会。去年,他出席了 自 治区团代会,给全体代表忆旧社会的苦,思社会主义的甜。他也常去学校给 孩 子们讲话,他告诉下一代,他现在每天作三次“乃玛孜”(礼拜),一愿孩子 们好 好学习,二愿他们长大了当解放军保卫祖国,三愿他们永远听毛主席的话, 事’ 事听毛主席的话。 老人用关内常见的铜嘴烟袋锅吸着莫合烟,熟练地交替使用着维汉两种 语言。说到地富等阶级敌人怎样仇恨他,他骄傲地笑了。他说,小树容易被 风 拔起,那是因为根子浅,共产党和毛主席,是把根子扎在无数贫苦的劳动人 民 当中的,这样的大树,怕什么妖风邪雨?而他,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走,还 有什 么可怕的呢?他说起他去乌鲁木齐的印象,说他眼下最大的心愿是去北京看 看毛主席老人家,当说到“毛主席”三个字的时候,泪水在他眼眶里闪烁。 他 还说到他怎样保持艰苦朴素储蓄了两千多块钱,又在社员有困难的时候全部 借给了二十四户人家,他又说到这个冬春他们全家老小怎样为集体积肥。他 还说…… 在他的胸膛里,装满了说不完的话。虽然他没有忘记吩咐儿媳阶前取水 , 煮茶待客,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他的倾诉。这是一般的应客言语么?不。经历 了大半个世纪的凌辱,受尽人间凄苦的老人,在他的晚年过起幸福温暖的生 活,眼前展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他那如火如潮的万端感慨,是几天几夜也 诉 不完、吐不尽的啊! 最使老人眉飞色舞的话题,还是去年参观石河子的印象。“兵团的农场 好得很,路宽宽的,林带直直的,房屋齐齐的……”老人从炕上站起,做着 手 势,流露出无限向往。接着他便问我们:“新修的路看了没有?桥看了没有 ? 植树沟看了没有?”他高兴地说:“咱们公社,也要建设成那个样子!” 他三次、四次、五次地用维语汉语告诉我们:“现在,我是一岁,全国 劳动 人民都是一岁。”这话初听有些费解,继而我们明白了他的意思,旧时代的 梦 魇一样的日子永远埋葬了,劳动人民的世界,不是刚刚开始么,劳动人民的 春 天,不是刚刚开始么? 送我们出村的时候,老人以矫捷的步伐去村口医院看望他收养的一个残 废孤儿。他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浸透了对公社、对阶级兄弟的爱和责任心,这 个 个子不高、微微驼背的老汉,正是顶天立地的新世界的主人啊! 赞规划队 吐鲁番的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着最美的春色,这里,也包含着 汉 族技术干部的劳绩。 在吐鲁番,我们三次去访问规划队。接受了教训,一次比一次去得晚, 结 果每一次都还有人忙碌在田间没有回来。茶水在火炉上沸滚,会计姑娘一再 地温热她亲手做的鱼羹。技术员陆续回来了,满身尘土,满脸笑意。他们摸 着 黑,走了十几公里。这时边吃饭边谈着一天的劳动,有的叙述维族老农对自 己 是多么热情,款待以最好的甜瓜蜂蜜;有的形容社员的惊人干劲:“我们在 前 边放线,回头一看,不得了,生产队抡着砍土镘攻上来了。施工的催着放线 的, 放线的催着制图的,可真叫热乎!”于是,大家都笑了。对于一个技术人员 来 说,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也有的刚端起碗,维族同志来访了,于是放下筷子去迎接;有的默默不 语, 嘴里嚼着馍,眼睛却眨也不眨地盯着技术资料;有的念念有词学维语,吃一 口, 背一遍“塔马科耶”(吃饭),就这样,紧张而活泼,直到深夜。 我和他们是在田头上相遇的,最初还以为他们是哪儿来的电工呢,黝黑 的 皮肤,粗壮的身躯,褪色的短外衣与沾满泥巴的靴子。他们手拿着水平仪、 标 杆,怀里夹着大卷图纸——条田的设计。按图纸整田地,多科学!规划队蓝 图 的实现,将是农业面貌的怎样的飞跃!我们的规划队员严肃专注地对照图纸 , 测高测距,耐心和悦地与公社干部、社员商谈问题。而他们之间呢,却时时 进 发着激烈的争论:土地利用怎样才更经济,林带布局怎样才更合理,灌溉效 益 怎样才更能充分发挥。一切的一切,总是千斟万酌,不许有毫厘的差失,对 国 家,对公社,对民族兄弟负责,便是他们的最高的法律。 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江苏、浙江、河北以至黑龙江,谁也不把自己的小 家放 在心上。当问起他们的家事的时候,他们自豪地说:“哪儿农业还没有实现 现 代化,哪儿就是我们的家。” 就是。当一个地方建设得初具规模的时候,他们就该背起行装,转移阵 地,开展又一次新的进军了。 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水利局和水利工地,在林业站……到处都有同样 的 年轻的技术干部。他们的工作体现着党的关怀和汉族人民对于兄弟民族的深 情厚意,他们是农业建设的尖兵。允许我记下这蹩脚的诗,作为对他们的敬 意 和赞美吧: 塞外风云塞外沙,男儿报国走天涯; 匠心巧运千村美,慧手勤植万树花。 漫漫征尘欺袂履,扬扬神采焕眉颊。 留得春在山河笑,四野勤劳处处家。 P6-9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你好,新疆 PDF格式下载



刚刚拿上书,因为是新疆人,更是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喜爱。大师笔下的新疆和新疆人更加可爱、风趣和热爱生活。


看了王蒙这本关于新疆的书,不是欣赏他的文字功夫,而是了解他的经历和当年的那段历史,回忆起十年前自己在新疆读书的日子,永生难忘的新疆!


那个时代下的新疆生活 很生动 很友爱只是跟现在的社会环境有点距离


对于王蒙和新疆,我都有着很浓的兴趣。这次一本书把我的两个兴趣点汇聚在了一起。
王蒙与新疆之间有着浓浓的情谊,这份深厚的情在这本书里表达的很是充分。
那个艰苦的岁月,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作者反而可以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对待,而且还主动学起了一门“外语”。这么豁达的处世精神让我很是感动,试想如果我在他那样一种境遇下,恐怕就随许多文人一样去了……不管怎么说,喜欢王蒙文字的人应该看一看这本书,喜欢新疆想要了解新疆的人们,也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写出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善良、聪慧、粗而不愚、有担当。以及少数民族的缺点。和文革时期少数民族的现象


可以回忆起过去在新疆的时光


最爱在当当买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