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萧海川(辑补)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萧涤非,萧海川(辑补)  

页数:

41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作者萧涤非)是“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全书包括了乐之起源与先秦乐教;乐府之界说与分类;论五言出于西汉民间乐府不始班固;鼓吹铙歌——论鼓吹与铙歌非二乐;东汉民间乐府——论东汉乐府之采诗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引言
黄序(审查报告)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乐之起源与先秦乐教
第二章 乐府之产生及其沿革
第三章 乐府之界说与分类
第四章 论五言出于西汉民间乐府不始班固
第五章 乐府变迁之大势
第二编 两汉乐府
第一章 论汉乐府之声调
(一)雅声
(二)楚声
(三)秦声
(四)新声
第二章 汉初贵族乐府
一 安世房中歌——何谓房中乐
房中歌之内容
房中歌之艺术价值
二 郊祀歌——何谓郊祀歌
郊祀歌之作者与年代
郊祀歌与七言
郊祀歌之杰作
三 鼓吹铙歌——论鼓吹与铙歌非二乐
论铙歌非沈约杂凑
铙歌之难读
铙歌与杂言
第三章 两汉民间乐府
一 西汉民间乐府
二 东汉民间乐府——论东汉乐府之采诗
(一)幻想之类
(二)说理之类
(三)抒情之类
(四)
叙事之类
附录:黄节先生《相和三调辨》
第四章 东汉文人乐府
班婕□
马援
东平王苍
傅毅
张衡
辛延年
宋子侯
蔡邕
繁钦
诸葛亮
无名氏
田恭
第三编 魏乐府——附吴
第一章 概论
一 文人乐府之全盛
二声调之模拟
三体裁之大备
第二章 曹操四言乐府
第三章 曹丕七言乐府
第四章 曹植五言乐府
第五章 王粲、左延年诸人之叙事乐府
第六章 吴乐府——乐府填词之初祖韦昭
第四编 晋乐府
第一章 晋之舞曲歌辞
(一)辑舞歌
(二)杯架舞歌
(三)拂舞歌
第二章 晋之故事乐府
傅玄:《惟汉行》、《秋胡行》、《庞氏有烈妇》
石崇:《王明君辞》
第三章 晋之拟古与讽刺乐府
张华:《轻薄篇》、《博陵王宫侠曲》
傅玄:《苦相篇》、《明月篇》、《董逃行·历九秋篇》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第五编 南朝乐府
第一章 论南朝新声乐府发达之原因
第二章 南朝前期之民间乐府——晋宋齐
(一)吴声歌——吴歌中之双关语
(二)神弦歌
(三)西
曲歌
第三章 南朝后期之文人乐府——梁陈
梁武帝
梁简文帝
沈约
江淹
吴均
柳恽
陈后主
徐陵
江总
第四章 汉乐府大作家鲍照
第六编 北朝乐府——附隋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北朝民间乐府——附论木兰诗
(一)战争
(二)羁旅
(三)豪侠
(四)阁情
(五)贫苦
第三章 北朝文人乐府
温子异
邢邵
魏收
萧悫
高昂
赵王招
萧□
王褒
庾信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之比较观
第五章 隋乐府
(一)文帝时之拟古乐府
(二)炀帝时之拟南朝乐府
后记
附录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补辑
补辑说明
一、《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一九四四年版补辑
二、《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补辑
附记
本书录诗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汉书·艺文志》云:“自汉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此汉民间乐府所由来也。自今论之,民间乐府之于两汉,一如《诗》、《骚》之于周、楚。其文学价值之高以及对于后世影响之大,皆足以追配《诗经》、《楚辞》鼎足而三。后人每标举汉赋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非知言也。夫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斯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皆所谓一代之音乐文学也。今举“不歌而诵”之赋与之校衡,亦为不类。善夫《通志·乐府总序》之言日:“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污隆而存亡,岂三代之时,人有是心,心有是乐,三代之后,人无是心,心无是乐乎?继三代之作者,乐府也!乐府之作,宛同风雅!”真卓见也。《诗薮》亦云:“汉乐府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后世言诗,断自两汉,宜也。”此岂所谓“似不从人间来”之辞赋所能比拟哉?《乐府诗集》列《相和歌辞》一类,其中“古辞”,即为汉世民间之作。所谓“相和”者,《宋书·乐志》云:“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又云:“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是也。”《古今乐录》云:“凡《相和》有笙、笛、节、鼓、琴、琵琶七种。”按《汉书·礼乐志》:“初,高帝过沛,作风起之诗,令沛中僮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皆令歌儿习吹以相和。”此“相和”二字之始见者。《志》又云:“武帝定郊祀礼,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又《宋书·乐志》:“《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唱,三人和。”据此,则汉世相和歌法亦有两种:一为一人独唱,即所谓“执节者歌”,一则多人合唱也。《相和歌辞》外,《杂曲》中亦间有民间之作,综计约三十余篇,当为汉乐府之精英,以其价值不仅在文学,且足补史传之阙文,而使吾人灼见当日社会各方之状况也。然在当时,则此种作品,地位似甚低,捂绅之士,悉狃于雅、郑之谬见,以义归廊庙者为雅,以事出闾阎者为郑,故班固著《汉书》,于《安世》、《郊祀》二歌,一字靡遗,而于此种民歌,则惟录其总目,本文竞一字不载。历五百年之久,至梁沈约作《宋书·乐志》,始稍稍收入于正史。更历五百年,宋郭茂倩纂《乐府诗集》,始更有所增补。然其散佚,盖亦多矣。呜呼!孔子定诗,首列《二南》,《论语》所引,《国风》为多,而两汉经生文人,乃弃此如遗,视若无睹,三百年间,曾无专集,良可痛惜也。汉乐“古词”,其正确之时代,本甚难断言,今姑就一己所见,依作品之风格,及有本事足征者,略别东西,作一较有系统之叙述。大抵西汉之作,朴茂直梗,东汉则趋于平妥。准斯以观,傥亦庶几乎。


编辑推荐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为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PDF格式下载



萧氏在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和地位,由此书可见一斑。


以前看过,这次买过来再看看,很好的一本书


大师之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些勤耕者为我们拾取最光彩的珠宝,让我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文史专业应了解的知识,好书!


不错的图书,很不错的学术作品。


萧涤非先生的代表作,考证严谨,治学踏实。中古文学研究必读书目。


如题,是研究乐府文学的必备书之一,魏晋南北朝乐府研究的主要参考书。纸张质量很好,印刷也清晰,字的大小我觉得正合适,可惜的是我买的这本封面有折痕,不过不影响阅读,也就懒得换了。书是30年出版的,所以是用半文言写成,购买的时候请注意这一点。


书卷模样十足,尤其是纸质很好,印制质量优。内容自不必言。


正版,质量不错。关键是是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必不可少的书籍。


增补部分附在整篇正文之后,阅读起来不太方便,其实编辑时可以改进的。上古出版过《萧涤非说乐府》一书,除本书内容外,还有几篇萧先生的几篇论文,弟子林继中博士的序言也好,可惜此书未采用。


是萧先生的毕业论文,黄节先生指导,半古文写就,是大家之作。质量还是可以的,性价比适中。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