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越界言论(第3卷)

许子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许子东  

页数:

44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平时神马浮云只言片语闲谈聊天也不觉得,突然从网页上抄下来集中放在一起,真的使我后怕……子东何德何能,如何有这般知识能力,怎么有这样的文化资格,哪里来这等政治勇气,来谈论这么多这么广泛的重要敏感复杂的话题?涉及社会、政治、外交、经济、教育及心理、性别、医疗……而且还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好像很有看法?!
  这第三卷,只能称之为“越界言论”。
“越界”的意思,一是从学术研究越界到电视传媒,是从学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议论;二是书中言论很可能挑战、冲击、违反了某些界线。什么界线?却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常常在变化之中。所以“越界”
与否,因时因地而不同。
  巴蜀烈女、周正龙、打酱油、大阅兵、土地流转、艳照门、中国足球、红十字……我的兴趣也许“与时俱进”,但我的思想一如既往。前面说的言论可能“越界”
,因为“界线” 常变,无法也不想迎合,所以能够问心无愧的,也只有不合时宜地“固执已见” 了。
  本卷中有两篇《方言与政治》、《批判黄段子》,一字不差收录了每期半小时的全部电视谈话内容。《方言与政治》我还逐段加上事后的注解,诠释我和窦文涛、梁文道即兴谈话的现场气氛、潜台词及事后反省。作为一个普通案例,可以分析“锵锵三人行”
这个中国历时最久的电视谈话节目的生产过程。
  本卷还收入了我在“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和王蒙、陈丹青、王跃文、刘索拉、吴淡如、查建英等很多文化人的对话。
  十年来电视屏幕里出现的那么多忧国忧民、风花雪月的意见,也许言论是我的,但话题是电视台编导定的,编导又参考了网络上的热点和网民的意见。所以,归根到底,前面抄录的这很多标题看法,其实是和电视台编导、网站与网民以及这么多朋友,尤其是和文涛、文道一起“共创”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感伤,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义愤,生活在这个时代,真不知道有多少东西是个人独特拥有,有多少是时代的压模。因此,这放在卷末的“自己的故事”,倒成为这本论及政治、社会、情欲、文艺的言论集的一个具体真实的注解……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书籍目录

1949和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
房价问题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三种道德
严法宽行
严法宽行以后
“人民内部矛盾”
信与服
——对话王蒙(1)
给“形而下”磕头
——对话王蒙(2)
官场潜规则
——对话王跃文
阅兵
棋牌规则
对面堵车
拉登之死
关于红歌的传闻
方言政治
房地产符号与公众想象方式
“80后”与“90后”的英雄
人才的“奴才”
人为什么下跪?
北京奥运之后
世博排队有感
第二次抢劫
分类
历时最短的“运动”
新媒体,旧文化,政府管,人民逼
再说“学术界的三大纪律”
特殊的爱马仕包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
网摘语录
入戏太深
建国大业
谁没听到“集结号”
谢晋时代
大话《赤壁》
关于《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中的政治学
我看《赵氏孤儿》
后现代情色暴力版红打黑
分红,买楼,做梦
重回电影院
男人的两个梦
多数、少数与聚众淫乱
一夫多妻制的“最后霞光”
情欲与创作
——对话刘索拉
权力与春药
关于AV次文化
女性“丑角”的社会需求
剩女、爱情与细节
足球与女人
原始男女的故事
批判“黄段子”
有关“公共知识分子”的常识
“文革”是“兄”,今天是“弟”
王朔语言的背后
新白话与简体字
——对话陈丹青(1)
走不出的“五四”
——对话陈丹青(2)
海上文学百家
幸福的“围城”:《我们仨》
重读《活动变人形》
见证的危机
一 二哥的入团申请书
二 另外两个兄长
三 我的造反经历
四 革命风暴
五 抄家
六 天台山下
七 中学时代
八 广昌路上
九 米和柴
十 “同意杀尧毛仔”
十一 开头路
十二 “搞西洋”、
十三 上海图书馆
十四 1976年
十五 轧钢工人
十六 “七二一”
十七 废“铁”从文
十八 第一篇论文
十九 杭州会议
二十 初到香港
二十一 “芝加哥学派”
二十二 UCLA
二十三 慢船回港
二十四 “锵锵三人行”
二十五 两个梦魇
后记

章节摘录

  说这个繁体字奥妙无穷,里面含有很多中华民族文明的密码。因此这人就提提案,说我们能不能用十年时间,再把繁体字恢复回来。这个你怎么看?)陈丹青:我要看下去,因为这个能够在《南方周末》整版讨论关于简、繁体字的问题,它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实际上跟这些年的趋势是一致的,就是我们在越来越西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现在可能是一个时候整个返回去想,就百年以前,“五四运动”也好,清末的种种,清末的改革开放也好,当时是为了强国,为了强国搭进去的所有代价是否太大了,是否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那这里边根子的根子就是中国的汉字和汉语。比方说繁体字这个问题,意思就是说它每一个繁体字后面就是一组讯息,而每一个词组后面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一个,怎么说?意义链。当你不懂这个繁体字,不会用这个繁体字,你其实丧失的东西比你知道的要多得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文本非常贫乏,非常单面,非常表面了,就是文字回旋余地没有了。许子东:我觉得应该用“双轨制”。因为白话文也好,简体字也好,它背后一个驱动力是“富国强兵”,就是我们得争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个时候检讨,为什么伊藤博文和严复两个人去了英国,严复回来就弄成本书,伊藤博文搞成了“明治维新”。所以中国人当时是把这个文字看作我们国家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在海外有教中文的经验,在美国教中文,美国人开始他们都学繁体字,因为他们觉得台湾的制度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可是学了没多久都转向简体字,因为毕竟比较容易。对一个使用来讲,它确实比较容易。所以我觉得简体字现在要废的话也不太合理。陈丹青:也不太合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民”这个概念,最微妙的功能就是,有一些公民,有一些国民,有一些群众,有一些民众,有一些老百姓,他们可以不是“人民”。他们为什么不是“人民”,不只是因为他们犯了罪,而是因为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思想。  ——《1949和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错本来是有的,犯的人多了,渐渐就不觉得是错了。  大雪就像革命,一夜之间改天换地,雪化了之后发现可能更加丑陋……  ——《网摘语录》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常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有勇气如实琐碎记下,只是想说明一个过程:废铁是怎样炼成的。  ——《自己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越界言论(第3卷) PDF格式下载



“越界言论”这个书名,很能吸引“愤青”们的眼球。不过对于真正的愤青来说,恐怕要失望了。所谓的“越界言论”,几乎都是作者在《锵锵三人行》中表达过的观点,或就原话记录于书中,或将节目内容改写为杂文,当然也有作者私下的一些日志式的感悟文字。总的来说,作为许教授在文学研究以外言论,如果你关心锵锵、喜欢锵锵的话,该书还是值得收藏的。至少来讲,该书梳理了这些言论,使你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者思想的脉络。不过,这套书总共三卷,前两卷是关于张爱玲和文革文学的研究,作为许子东的老本行,比起第三卷零敲碎打的思想言论,前两卷应该更具有文化意义。


许子东先生关于各种杂谈和观点的整理,部分内容来源于锵锵三人行的话题,还有各种演讲。许先生的言论较为平和理性,相对于其他所谓意见领袖而言没什么戾气。


看凤凰卫视的观众无人不识许君,锵锵三人行问世逾十年。三四十岁以上的必识陈燕华,许陈郎才女貌,理想配偶。本卷有许君自傳,值得一看。世家出身,插队务工,升学留洋,廿八岁华师大副教授,可谓青年才骏。文中直言不讳,击中时弊,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锵锵三人行最受欢迎的嘉宾。最符合我们期望的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的形象。许老师的书值得一读。


看锵锵三人行节目,再来看徐子东!!


有锵锵三人行的内容,有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有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每一部分都能独立成书,看过之后能有所共鸣的那种书。


对锵锵三人行有很深的感情,虽然形式简单,内容却非常有趣,有多元化的方向


听锵锵三人行知道了这本书,果然是本好书!!


看锵锵三人行的朋友更加要看了


天天看锵锵三人行,看看许老师到底写了些什么,好看。


很喜欢锵锵三人行 爱屋及乌一下 呵呵~ 很不错的


呵呵锵锵三人行


喜欢许子东,对很多问题看法独特,文字幽默


锵锵粉丝要看


一直非常喜欢许的所有思想和言论


犀利而无攻击,精辟而又独到,评俗事不显庸,评雅事不显附。三人行,必有我师。


永远支持许老师,支持三人行


徐老师的成长经历是具有代表性的。赶上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时代,这温润的文字下鞭策入里的见解才得以呈现在大众面前。


很喜欢许老师,书都仔细看了,很好,内容很真实,见解独到


我和男朋友都是爱书之人,感觉这本书可读,有含金量。纸张也很好,让人喜欢


虽然是研究文学的,文章写得却很平实,逻辑很清晰,有见地。


讲稿推荐阅读,很好的


子东出品必属佳品


学者新作,收藏之


冲着他人买的,内容其实一般,毕竟只是文学评论作品,还是推荐值得一读的。


写得很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


不错,有许教授的风采


朋友推荐的书,很不错,喜欢


太好了,陶杰的语言很赞!


挺好的,写得很不错。东西也很快


许老师的书专业性很强,属于研究派的。很专业。


许老师的很多深入的想法在演讲中可以流畅地表达,让人很欣赏。


我喜欢这样有内容,不花哨的书


要认真读一读,才能品味出来


观点独到,分析精湛,有启发作用!


许老师不愧为大学者,读后颇有启迪,希望大家都能读读。


翻了一下,不错的书,准备认真的读读。


许老师的书,终于有了,赶快买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质量没的挑,许老师的文笔和观点都不错~~


许老师的书 太牛逼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的。


虽然是杂文集,但是给人启发


好书一本,支持许老师


很好的一套书,我很喜欢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看来不在大陆就是自由,看问题也比较客观


很不错,这位作者很有见地。


有一种时代感的文人关怀


当看现当代研究者的八卦看了


还来不及看呢,看了一定再写遍评论


买了一整套,感觉不错,还没开始看


受益匪浅啊,好书。


支持许老师!


喜欢许老师的文字


很喜欢啊啊啊啊啊


这是“许子东讲稿”三卷本中读起来最感轻松的一卷。学者的“越界”时评一向会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此书自然也不例外。


一直很关注锵锵三人行,很喜欢徐老师的谈话,有段时间还搜索徐老师的书,昨天到货的,晚上看到1点多,读他的文字很开心。


相当于是锵锵三人行的文字版。


冲着锵锵三人行买的。还没细看。


仿佛只在这个时代才能给人一点触动,后代很难想象这个莫谈国事、经常因言获罪的时代里,许子东已经比大堰河的孙子境遇好多了。


書中大部份內容或觀點在鏘鏘三人行中已說過,對於像我這種基本期期都看的人實在沒必要再買了,應該買那本《重读"文革"》的。


喜欢许子东老师


能整理,或稍作总结点评就更好了,因为录制节目的时候你一言我一语,思路未必连贯缜密。


没想象中好,不过依旧很喜欢许老师


儿子要买的,立刻行动。我也想看看是什么内容,听说好看。


一向许老师的文章


书很不错。许老师的书要支持。


当当发货很快,质量也好,买书首选当当


送货速度很快,看完再评。


喜欢,很过瘾


锵锵三人行出版了两本文本,许教授这本讲稿基本上是把在锵锵的言谈整理了一次,所以与锵锵出版的文本重合较多,关于发在报纸上的随论都是没有他在锵锵聊天那样深入而尽兴。以他的水准来说,这只是本凑数的书。


许子东这个人我很喜欢,但这本书就不行了,相当于把节目中的对话拷贝上去。


他是我的老师,二十多年前听过他的课,很风流的老师,这里的风流是古汉语上的意思。他的文章都不长,有几篇还是蛮有意思的。收藏啊就没有必要了。


当当网的承诺根本是骗人,这是我第一次在当当网购物,买的明明是全新的商品,寄给我的却是一本不知被多少人翻阅过的旧书,让我十分生气。


自传部分比想象的篇幅少些,前半部分几乎是凤凰网出版···


作者自述部分看着过瘾


第四部分记录了一些作者自己的事迹,比较感兴趣!


名不副实。应该更好一些。我是太挑剔了。


很喜欢这类书,觉得这本书很不错


越界言论


开放性的思维


好书挺欣赏这个人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