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深层海流

(日)松本清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日)松本清张  

页数:

364  

字数:

273000  

译者:

文洁若,文学朴  

Tag标签:

无  

前言

文洁若女士曾将拙着《日本的黑雾》译成中文,听说赢得了众多读者,使我感到荣幸。 这次又承蒙文洁若女士翻译了《深层海流》。这部小说是用撰写《日本的黑雾》时采访到的另一些素材写成的。虽说是小说,却取材于同一范围,因而没有一处是所谓虚构和杜撰的。 《日本的黑雾》是以叙述体写成的,而《深层海流》则采用浅显易懂的描写文体。我把前者言犹未尽之处,写进了后者。 同上次一样,我对文洁若女士的译文是信赖的。 松本清张 一九八六年六月

内容概要

在《深层海流》这部作品里,作者松本清张把焦点放在日美议和后的日本政界黑幕上,尤其着重写为了接替美国占领军总部的情报机构而设立的“
内阁调查室”,用一些假名影射了当时日本许多的政客和财阀,揭露了美军非法处理贵重金属的问题,尖锐地分析了日本政客、垄断资本和美国大使馆之间的勾结。
《深层海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读松本,懂日本。
卖扫帚的日本悬疑小说宗师松本清张,出身底层,小学学历,二战老兵,40岁以前一直以沿街叫卖为生;正因为如此,他洞察到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秘密。
松本的小说以情节紧张、高潮迭起、结局意外而闻名,但真正让他成为一代巨匠的,则是他的小说对日本社会入木三..

书籍目录

序——松本清张与社会派推理小说
序章
第二章 布网
第三章 垮台
第四章 漩涡
第五章 黑资料
第六章 黑思想
第七章 诸神的资金
第八章 典雅的掠夺
第九章 接触
第十章 解说者
第十一章 黄昏的人
末章 庄严的消失
代跋——《深层海流》的意图
松本清张年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宗像在战时有过担任情报机关总裁的经验。、他原来是新闻记者。他根据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新的情报部有着独自的设想。 但是如果冷不防披露这个设想,当然有被左翼阵营和其他进步分子指责为“情报局”复活之虞。宗像考虑的是,暂时先设置一个“调查部”。 宗像对首相久我正讲了自己的见解。 “就按你的想法办吧。” 久我当时回答说。 宗像的设想是:调查部从事的既然是搜集国外情报的活动,人员不由一个官厅提供,而是由各省调集年轻有为的人来,让他们分别按照各自的专职担任一个部门的工作。因此,决定从大藏省、外务省、通商产业省,以及旧内务省官员中遴选工作人员。 从旧内务省官员中选择这个机构的人员是有意义的。就是说,唯有具备相当经验者才能从事这样的特殊情报活动。战前,日本有特高警察,归内务省管辖。宗像不仅打算把特高系统的旧内务省官员起用为新的调查部成员,而且还要当做负责人。 宗像另外有一种想法。 那就是,他并不满足于单让官员担任这个机关的人员,并想从民间广泛搜集情报材料。宗像压根儿就是报社出身,所以考虑还利用日本有影响的报社和通讯社的机构来进行情报活动。但是宗像一直没有对久我首相谈起这一想法。 宗像打算目前先成立一个过渡时期的调查部,再和自己的智囊也商量一番,加以具体化。 久我和宗像研究好的新的调查部的组织机构直接隶属总理厅,成员由各省派出,从编制上来说。该部部长受内阁官房长官的领导。 不过,使宗像为难的是:让谁出任第一任部长。关于人选,他并非没有两三个腹案。然而,不是官僚出身的宗像,在这方面缺乏自信。他去同久我首相磋商此事。 “是啊。” 久我听了宗像的话,一个劲儿抽雪茄。露出不称心时的神色,眼睛向旁处看。 过了一会儿,久我勉勉强强地说: “人选嘛,原来给我当过秘书的川上君怎么样?他现在大概在国家警察本部担任什么部长呢。” 宗像不认识川上。他想,久我推荐川上,左不过是由于川上曾给他当过秘书这点私交吧。宗像当场回答得含糊其词就告辞了,但是立即命令亲信,根据他那套办法对川上久一郎其人进行了调杏。

后记

《深层海流》的意图 去年(一九六一年)一年,我在《文艺春秋》上发表了《深层海流》这部小说。关于这部作品,我感到有必要写一篇《后记》之类的文章。 一九六○年,我曾在该杂志上发表过题为《日本的黑雾》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占领期间在日本发生的离奇事件为题材,尽量采用可信的资料,竭力探索事件的内幕。这些作品以“下山事件”开始,以“朝鲜战争”告终。 , 我写《日本的黑雾》的动机是由于注意到“下山事件”以及其他种种事件的真相至今还没有被查明;尽管警察当局公布了一些情况,法庭上也作出了判决,但是案情里还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为现代史的一部分,将来一定会有人写出占领史。我以眼下的看法在提供史料方面尽到自己的一点力量,同时也作了一些个人的推测或思考。 我知道舆论界对我有着种种批评。共同的责难是:作者写作时有个先入为主的成见,认为一切事件都是美军的阴谋造成的。也就是说,认为作者一开始就有固定的框框,从各个事件中只摘录对自己适合的资料,把这些汇集起来。 这完全是误解。我并不特别反美,也不是个共产主义者。我只是想做到实事求是罢了。我碰巧调查了发生在占领期间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的几桩没头公案,在调查时注意到每个案件都笼罩着占领军的阴影。 例如,在“帝国银行事件”中,使人感到警视厅的侦查碰上了美军总司令部这堵墙,就来了个大转弯;在“下山事件”中,本来是作为谋杀案而进行侦查的,但是检察当局和侦查二科的意见中途被抛弃了,而集中在自杀论上。无论是“松川事件”还是“白鸟事件”,都使人感到美国特务机关的诡计。不仅如此,连昭和电气公司贪污案和占领期间被隐匿的“日本银行的十六万一千克拉钻石”,也都有美国占领军牵连在内,这是不容否认的。 就拿“木星号”坠落到三原山那件事来说吧,美军本来很快就知道它坠落在什么地方了,却向日本新闻界发出“军方公报”,硬说该机大概坠落在远州滩的海面上了,在这段时间内,美军在飞机坠落的地点附近不知进行了些什么搜查,还不许日本人靠近。这件事很单纯,但是这种手法却使人感到各个事件背后都有着阴谋诡计。 也就是说,我的《日本的黑雾》不过是把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的一个个推论蒐集成书而已。由于印成了单行本,有人就把这本书说成仿佛是根据预先形成的概念演绎地写出来的,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 且说,《日本的黑雾》写完了,但是日本“独立”之后有些事情从本质上看来也应该说是占领局面的延续。占领局面结束了,但是美国的政策并没有一下子就从日本撤消。美国的占领政策仍然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日本继续存在。 日美“安全条约”(旧“安全条约”)具体地指出这一点。这一条约的根据是“日本已于本日和盟国签订和约。该和约生效以后,日本将无有效工具来行使它自卫的自然权利,因为它的武装已被解除。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会遭到危险,因为不负责任的军国主义还没有从这个世界中驱逐出去”。因此,“日本希望美利坚合众国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其武装部队,以防止对日本的武装进攻,作为日本防御的临时办法”。结果,日本给予美国陆、海、空军以驻扎在日本本土及沿海的权利。 这个条约有着以下几点不容忽视的特征。首先,驻日美军“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包括根据日本政府的明显要求,为镇压由于一个或几个外国之煽动和干涉而在日本引起的大规模暴动和骚乱所给予的援助”。从而美国一旦在远东与他国处于交战状态,即便与日本毫无关系,美国也得以将日本领土当作美军基地来利用。 根据日美“安全条约”第三条:“美利坚合众国之武装部队驻扎日本国内及周围的条件应由两国政府之间的行政协定决定之。”一九五二年缔结了日美行政协定。为了实施行政协定,又设立了日美联合委员会这一磋商机构。该委员会由日美双方代表各一人(日方为伊关国际协力局长,美方为威廉斯准将)组成,设立了财务、通讯、进出港、调达、工厂、住宅、赔偿、审判管辖权,演习场、民航、商港等许多专门委员会。(见《日本现代史》,合同出版社出版)。 但是,除了这些委员会之外,还秘密设立了针对国内治安——尤其是针对共产党的警备机构:日美联合委员会。日本方面,由当时的内阁调查室长担任该委员会的干事。参加的有国警长官以及警察厅、外务省、邮政省的委员。 在占领期间,美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日本国内的警察。美军总司令部撤消后,所辖机关由日本方面接管。但是日美“安全条约”中明文规定了美军驻扎日本的条款;由于必须使日本与共产圈对立,美国就不能完全放手让日本去对付“外国煽动”以及扰乱治安的动向。 于是,联合委员会就理所当然地设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作为交换情报的机构。我在《深层海流》一书中穿插了几份当时双方交换的“机密”、“绝密”文件。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日本方面将其获得的情报提供给美国机关,同时也接受美国方面的情报。 但是,所谓情报工作并非单纯蒐集资料,这种工作如今与特务活动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从最近被揭露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等的活动也可以看出。 在占领期间,美军总司令部凭仗其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让情报机关用直接的方式进行活动。媾和条约生效后,这项活动就转移给隐秘的代理机关了。这种机关不知道可否称作中央情报局,根据常识来想,是可以的。 日本方面老早就有了设立独自的情报机构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是势所必然的。这是当时在吉田内阁里担任副首相的绪方的想法。绪方先生一方面也是由于新闻记者出身的关系,对设立这个机构特别起劲。据说,他计划成立一个政府情报局,还想在海外也设立驻外情报机构。顺便提一下,当时日本在海外连一个这样的机构也没有。 照这样是不能正确掌握国内的治安情报的。绪方先生认为也得从海外蒐集情报。热心推进这项计划的实力人物是曾任吉田首相秘书官的旧内务省官僚。 但是“情报局方案”泄露了,舆论抨击道:这是过去情报局的复活。绪方方案因而不得不受到挫折。暂时只好收敛一下,只设立了现在的总理府直属内阁调查室。由于根据旧“安全条约”而设立的日美联合委员会负有交换情报的任务,调查室长才在该委员会里担任干事的。 警察厅、外务省、通商产业省、邮政省都派官员到调查室来。从邮政省要人,当然是因为对情报工作来说,电讯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内调室刚一成立就受歧视,似乎连足够的预算也要不到。又因为是各省派来的官员凑成的,内部不断进行派系斗争。在这样的困难状况下,各个人勉强做着工作。只要看看内阁调查室制订的各调查事项的目录,就明白它的实际成绩了。大约半年之前,某杂志刊载了其中一部分,想必有些读者已经读过。 但是内阁调查室的内部倾轧经常使第一任室长感到苦恼。为了参加道德重整大会,他曾赴西德波恩和英国。据与他同去的人说,他几乎没有好好在旅馆里待过。这是别人说的话,并不可靠;但是很难设想调查室长仅仅是为了私事而去欧洲的。 正在国外旅行的调查室长遇上了不幸事件。那就是日本报纸上也报道过的所谓“私带美元事件”。他极力否认此事。但不管是事实还是谣言,这个情报看来的确是从驻外机关传到外务省,又由外务省某方面向大众传媒透露的。简单说来,我认为这是内务官僚和外务官僚之间的斗争。我大致能够推测得出,调查室长的“私带美元事件”的谣言究竟是谁向大众传媒透露的。 因此,尽管他手腕高明,当初抱负很大,内调室的成绩却说不上令人满意。 我只是想在这里特别补充一句,前文提到的驻外机关并没有专门的情报部。于是就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把警察部门的人员派到各大、公使馆去当参事官。例如,警视厅的桐山警视正就被派到日本驻法国的大使馆当参事官,在巴黎任职。 不过,为了执行国家政策,苋集情报是当然应该做的事。但是如果内调室的任务脱离了这个范围而带有特工的性质,那就不容忽视了。 另一方面,自从撤消了美军总司令部之后,有些人就开始悄悄议论起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所谓“马凯特资金”。关于这件事,铃木仙八先生曾在议会里提出过质询。据说河野一郎先生也曾打算提出质询,不知怎的又打消了。不用说,马凯特就是经济科学局局长马凯特少将。这笔资金的实质还没弄清楚。经济科学局这个部门掌握着占领下的日本经济的全部机能。据说占领期间被揭发的庞大物资都集中在该局里。我们很想了解这笔资金是由什么性质的款项构成的,又是以什么目的和方式在日本经营管理的。依我看来,这笔资金是为了给美国带来利益而投在日本政界和金融界以至文化工作方面的。 除此而外,还有旧日本军部从占领地掠夺回来的物资。这些物资中的一部分被占领军揭发并没收了去。然而未遭到揭发而隐匿在民间的,为数也相当不少。偶尔由于出了事,一麟半爪也会在我们眼前闪现一下,发生在东京邻县的就是个极好的例子。我写《深层海流》时,主要采用的就是该县的事件,因为我认为这是最具体的。奇怪的是,该县出了许多成为话题的人物。然而这些人的经历上都散发着前述隐匿物资的气味,乃是不可思议的事。目前在金融界活跃着的战后派人士当中,也有一段经历是不清不楚的。 我是把《深层海流》当作《日本的黑雾》的续篇来写的。如果人物一个个都用真实姓名,我就不能放胆采写,因此,才采取了小说的形式。 这部小说里一个类似主人公的人物也没有。从结构上说,好像把“中久保京介”这个人物当成了“第一人称”,但是我特意没有去描写他作为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因为如果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我原来所抱的探讨政治机构、社会机构的目的就模糊了。以前的所谓“政治”小说、“社会”小说,对社会的探讨很容易流于肤浅,那是因为太重视对登场人物的“艺术”描写了。因此,背景就模糊了。作为小说家,我非常想写人物,但是由于存在着以上这种写作技巧上的缺陷,所以在这部小说里,我就断然抹煞了人物的性格,使它们变为无机物。不这样写,我就无论如何也没法对“事件”进行追究。 对于“没有写出人物来”的批评,我早就做好了精神准备。我想坦率地说明,我原来就没打算写“人物”。我找不到适当的比喻。拿照相机来说吧,如果把焦点放在人物身上,背景就模糊了。如果把焦点放在背景上,前面的人物又势必要模糊。我要写的不是“人物”,而是“事件”和“机构”,因此就一概放弃了对人物的艺术描写。 遗憾的是,如果想在小说里描写旧“安全条约”生效以来的日本,《深层海流》里所描写的就是最大限度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才能把人物的真实姓名披露出来,对他们做具体而清楚的描写。《深层海流》是根据确凿的资料和调查而写的。自然,其中有些部分也是虚构的。只要能够表现日本在旧“安全条约”时代隐蔽的形象于万一,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松本清张 《文艺春秋》一九六二年二月号


编辑推荐

《深层海流》是《日本的黑雾》的续集,属于松本清张作品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分。作者把描写的笔触转向了战后日美当局之间的内幕并加以披露。由于这部作品,作者获得了一九六三年度的“日本新闻工作者协会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深层海流 PDF格式下载



不止一个出版社在集中出松本的书,有不少重了,这两个是可以买的


作为社会派的经典作家,必须要入的书之一。


老资格的作家,写出来的书就是日后其他作家的模板


松本清张生于福冈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本来有两个姐姐,因家贫而夭折,他成了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只读到小学毕业,就到一家电器公司当徒工,后来又去印刷厂当石版绘图的学徒。他在28岁那年进入《朝日新闻》福冈分社当记件工,后来又在广告部搞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征召伍,派到朝鲜去打仗,战后回到九州的《朝日新闻》社工作。此时他正好40岁,还未发表过一篇作品。 只受过小学教育的松本清张十分好学,他在做工谋生期间,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高尔基的作品对他影响最大,他从两位著名作家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中获得启发,并激发了创作欲。 1950年,《朝日周刊》举办了“百万人小说”征文比赛,第一名可获30万日元的奖金。这笔可观的奖金对养活8口之家的松本清张是一种诱惑。他当时连墨水与纸也买不起,就用铅笔在一本纸质很差的本子上写小说。这篇处女作题名为《西乡钞票》,结果获得三等奖,获得了10万日元奖金。据评委事后透露,该小说原可获一等奖,因为作者是报社职工,才改为三等奖。尽管如此,这对初入文坛的松本清张来说,可是一个大喜讯。小说写一个人力车夫和一个官员的小老婆私通,那个官员在官场为非作歹,利用通货膨胀以饱私囊。这篇小说以言情为经,以黑幕为纬,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畸形发展,显示了松本清张现实主义的文风。 《西乡钞票》的获奖,给松本清张带来极大的鼓励与振奋。他虽然已经不年轻了,但心情之激动仿佛少年人。他从此专心写作,尽管环境很差,他与父母、妻子与5个孩子一家9口住在一间小屋内。到了夏天,蚊子猖獗,妻子与5个孩子睡一个蚊帐,父母睡一个蚊帐,松本清张白天写作,晚上不顾辛劳,伏在昏暗的灯下一边写文章,一边用扇子赶蚊子,这种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毅力与自强不息的信心。1952年,松本清张又写出一篇《小仓日记》的故事》,投寄给《三田文学》杂志,得到著名作家木木高大郎的赏识,获得第28届“芥川奖”。“芥川奖”是日本文坛的文学新人奖,43岁的松本清张以文学新人崭露头角,给他日后的写作生活带来了希望和声誉。 日本侦探小说先后经历了翻译、模仿、改写欧美侦探小说的过程,从而诞生了“本格派”与“变格派”的日本传统的侦探小说,对此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日本早期侦探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高,在创作的立意上没有新的突破,在内容与形式上也因袭欧美侦探小说模式。在这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松本清张登台亮相了,他给传统的侦探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了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 木木高太郎年长松本清张12岁,但他当时已是“本格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读了松本清张的几篇小说后,就认定松本清张是个可造之材。木木高太郎知道松本清张已经不年轻了,就催促他赶快到东京来谋生,并为他创造了写作条件。在木木高太郎的鼓励下,松本清张以写作为生命,先后在《文艺春秋》上发表了《战国权谋》、《菊花枕》等多篇小说。当时松本清张为了写作,孤身一人来东京,思乡之情与牵挂家中妻儿的心情,使他有所触动,并根据自己读侦探小说的感受,写出了推理小说《点与线》,《点与线》的横空出世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当即获得好评。这是他创作的第一篇推理小说,也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的一个突破、后被评为世界十大侦探推理小说佳作之一。 从1956年起,松本清张一方面从事历史小说创作,写出了《秀赖走路》、《阴谋将军》、《佐渡流人行》;另一方面他又继续创作推理小说,如《场》、《杀意》、《共犯》、《颜》等作品。《颜》曾在《旅》杂志上连载一年,深受读者欢迎,并获得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颁发的大奖。 由此可见,松本清张的文学创作,最初是以纯文学作品开始的。当时日本纯文学杂志不多,松本清张为了脱颖而出,经常去向文坛名人请教,他带了自己的习作去拜访井上靖,想请井上靖把稿子推荐给一流出版社,但井上靖态度冷漠,对这位文学新人很瞧不起。松本清张在成为日本的推理小说大师之后,曾在文章中回忆这段经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不平与愤慨。但松本清张在木本高太郎的扶植下,经过刻苦的努力,终于写出了《隔墙有眼》,并引起出版界的注目。《点与线》与《隔墙有眼》的发表,是日本文坛推理小说的划时代的开始,从此诞生了日本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因为是松本清张第一个给日本的推理小说赋予了社会批判的现实主义的内容,由此使推理小说既有可读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松本清张是一个只读过小学而大器晚成的多产作家。他40岁前,过着压抑的贫困生活,他写过一本自传《半生记》,将40年贫穷辛酸的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流泪;40岁以后,松本清张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挖掘和开发,他先后写出了《波塔》。《默兽的路》、《深层海流》、《雾之旗》、《黄色风土》、《女人的代价》、《私奔》、《死亡的流行色》、《妞》、《潜在的杀意》、《龟子旅馆的凶宅》、《谋杀情人的画家》、《额与齿》等等,作品多达200余篇。除了写推理小说,他还写了报告文学《日本的黑雾》、《昭和史发掘》,并从事古代疑案资料的研究,著有《古代疑史》、《游史疑考》等学术专著。此外,松本清张还是一个美术鉴赏家,尽管他只读到小学毕业,但依靠自学外语,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显示了他的多才多艺。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砂器》轰动日本,也风靡世界影坛。1963年,松本清张接替江户川乱步担任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协会理事长。他在晚年总结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说:“作家不是特别的存在,而是普通的市民,若有特权思想,岂不自寻末路?”正因为他亲身经历了40年艰苦的磨练,在他的作品中特别同情小人物。他在成名以后常常回忆过去的生活,他这样写道:“那些梦,几乎都是贫穷时代或军队时代的梦啊。没有米了,明天拿什么给家人吃呢?在朝鲜的兵营里,思念着家人怎样生活而坐立不安……早晨醒来,浑身都是冷汗。”这种时代与生活的烙印,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庶民性”,不仅在思想上代表了日本的平民文学,而且他力求自己作品接近庶民,即为普通老百姓而写。与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相比,松本清张的文风更加平易近人,通俗流畅,从而为各个阶层的读者所喜爱。 有人曾认为松本清张是纯文学小说家,后来变成一个推理小说家,对此大为惋惜,然而,松本清张自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纯文学的读者面太窄,只有学者才去研究它。无论是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最后认定它的价值,必须经过广大读者的检验,正因如此,松本清张的作品才拥有广大的读者,成为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的第三位侦探小说大师。


其实我想知道第一页松本清张写的字是什么意思?


看的很吃力,可能因为我不太了解历史,不过很佩服松本大师的逻辑思维


很喜欢松本清张大师的作品,哪本都很出色!


很好,印刷等各方面均很好。


必须收藏!细细品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