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七分册。军事技术

李约瑟 科学出版社发行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发行  

作者:

李约瑟  

页数:

67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军事技术中火药的溯源、成分和性能、使用火药的兵器、火箭、火药的和平利用等方面的成就。

书籍目录

凡例插图目录列表目录缩略语表作者的话第三十章 军事技术(续)(f)抛射武器:ⅲ.火药的史诗(1)概述(2)历史文献(i)原始资料(ii)阿拉伯与西方资料(iii)思索与研究成果(3)溯源(ⅰ):纵火战(4)石脑油、希腊火与石油喷火器(5)溯源(ⅱ):硝石的认知与提纯(6)火药的成分及其性能(7)原始火药与火药(i)最早的炼丹家尝试与实验(ii)宋代的火药配方(8)鞭炮和烟火(9)作为纵火剂的火药(10)炸弹和手榴弹(11)地雷和水雷(12)奇异的运载系统(13)火枪,一切管状枪的始祖(14)突火枪,一切炮的祖先(15)作为推进剂的火药(ⅰ):最早的金属管臼炮和手铳(16)从爆燃到高爆(i)硝石含量的增加(ii)火药制造与火药理论(17)火炮的后期发展(i)佛郎机(法兰克后膛装炮)(ii)野战炮、攻城炮和防卫炮(iii)防护牌、“战车”与运动的雉堞(18)手铳的后期发展;火绳枪和滑膛枪(i)火绳枪、转轮枪和燧发枪(ii)中国和日本的滑膛枪(19)作为推进剂的火药(ⅱ):火箭的发展(i)用于军事的“地老鼠”(ii)火箭箭(iii)集束发射器和联组战车(iv)有翼火箭(v)多级火箭(vi)军事火箭的兴、衰和复兴(20)火药的和平利用(i)典仪与气象火箭(ii)采矿及土木工程中的炸石(iii)作为第四种力的火药:在热机史中的作用(21)不同文化间的传播附录参考文献缩略语表a.1800年以前的中文和日文书籍b.1800年以后的中文和日文书籍与论文c.西文书籍和论文索引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七分册。军事技术 PDF格式下载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中国科技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早年以生物化学研究而著称,30—40年代出版了《化学胚胎学》(三卷本)及《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1937年,在鲁桂珍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1942年秋,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前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结识大批的中国科学家与学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华的四年,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1946年春,李约瑟离任,赴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两年之后,返回剑桥,先后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和鲁桂珍博士的协助下,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约瑟亲自发起并分别就任英中友好协会会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先后八次来华考察旅行,大规模地搜集中国科技史资料,实地了解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情况。1943年夏天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访问王亚南,并以中国官僚政治问题请教。这促成了王亚南完成《中国官僚政治研究》。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西方汉学界。他在这部计有三十四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李约瑟一生著作等身,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