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制造工程组织学

刘德忠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德忠  

页数:

519  

前言

  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是在国际竞争中的制胜法宝,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舞台,是提高人均收入的财源、国防安全的保障、发展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今天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占整个工业生产的4/5,为国家财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总额的90%,吸收从业人员8083万。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制造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核心的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也不断融人制造过程的各环节并贯穿整个制造系统,产生出新的设计、加工和管理概念和哲理。   技术与管理相集成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企业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变得十分重要。许多企业已经放弃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集中发展自身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则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这些带来了经营方式的改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络制造、敏捷制造、ERP等就是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与社会化、全球化、网络化生产经营模式创新的集成。

内容概要

本书融合管理科学与制造技术为一体,内容包括:绪论,企业的组织与管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准备,制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质量工程,制造资源规划与管理,项目管理。每章后面有小结并附有思考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制造业、工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 1.1 制造工程组织学概论 1.2 现代制造业的牲与生产管理模式 1.3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第二章 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2.1 企业的体制及其变革 2.2 人才的管理与培训 2.3 制造业中新抚摩的选择与管理 2.4 生产过程管理 2.5 设备管理 2.6 物流管理 2.7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第三章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 3.1 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概念 3.2 新产品研发的必要性与动力模式 3.3 企业研究与开发的决策 3.4 研究与开发的组织 3.5 新产品的程序 3.6 并行工程 3.7 本章小结第四章 生产准备 4.1 生产计划 4.2 产品设计的综合评价 4.3 工艺方法设计 4.4 成本计划 4.5 加工程序编制 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制造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 5.1 加工计划 5.2 装配计划 5.3 制造过程中的信息流和物流 5.4 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 5.5 敏捷制造 5.6 业务流程重组 5.7 本章小结第六章 质量工程 6.1 质量工程概论 6.2 质量工程的理论 6.3 质量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6.4 丰田的质量管理与丰田精神 6.5 全面质量管理 6.6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6.7 质量工程新的理论与技术 6.8 本章小结第七章 制造资源规划与管理 7.1 制造资源规划与管理 7.2 企业资源计划 7.3 制造执行系统 7.4 成组技术 7.5 制造企业先址及规划 7.6 车间设备布局 7.7 物流规划与供需链管理 7.8 本章小结第八章 项目管理 8.1 项目计划 8.2 制造业项目管理的特征 8.3 项目管理信息化 8.4 项目管理组织 8.5 项目管理应用实例 8.6 本章小结思考练习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0世纪兴起的核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技术等高新技术无一不是通过制造业的发展而产生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诸如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移动通信设备、国际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科学仪器、生物反应器、医疗仪器、核电站、飞机、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并由此形成了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企业与社会的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模式乃至人们思维方式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变化。正是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成为所有高新技术得以发展的载体和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工具与桥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装备的重任,其带动性强,涉及面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相关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高低,而且成为传统产业借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和根本手段。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现代化和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就无从谈起.制造业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3.制造业是吸纳劳动就业和扩大出口的关键产业  制造业创造着巨大的就业机会,能够接纳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2001年我国制造业全部从业人员8083万人,约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0.13%,约占全国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11.1%。制造业同时也是扩大出口的关键产业。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总量及其构成集中体现了它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2001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创汇239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90%。多年来制造业始终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


编辑推荐

  制造工程组织学是伴随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学科,是制造技术与管理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高等院校教材:制造工程组织学》为国内第一部制造工程组织学教材。本书针对先进制造生产模式有待解决的四个核心问题(组织创新,富有主动精神的高素质人员的培养,企业发展的柔性战略,以及如何促成制造资源的快速有效集成),重点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现代制造业的特征与生产管理模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制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以及质量工程及制造资源规划与管理。本书融合管理科学与制造技术为一体,与“制造系统”类书籍相比,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系统性。《高等院校教材:制造工程组织学》每章前有概述,后有小结并附有思考练习题,适合作为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制造工程组织学 PDF格式下载



本书融合管理科学与制造技术为一体,内容包括:绪论,企业的组织与管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准备,制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质量工程,制造资源规划与管理,项目管理。每章后面有小结并附有思考练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企业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制造业、工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