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
2007-5
科学
王欣
201
无
技术流是当今学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技术流:理论与实证》共分9章,在回顾技术流研究概况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技术层及其相关概念,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流的动力机制,技术层渠道的复合嵌套平台模式,技术层的企业间模式,技术流的空间模式与产业间模式,软技术流研究等,实证研究了香港合作模式的演变——从硬技术流到软技术流,是一本技术流研究领域的新作。 《技术流:理论与实证》可供技术流研究方面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师生和广大企业、产业决策与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总序第1章 导论第1节 技术流研究回顾1.技术流相关概念研究的发端2.技术流渠道的研究3.地理学的技术扩散研究第2节 本书的研究视角1.研究背景2.研究目标与路径3.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第2章 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第1节 技术1.技术的概念2.技术的特性3.技术结构4.技术的分类第2节 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1.高新技术2.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第3章 技术流及其相关概念比较第1节 技术流及其相关概念1.技术流2.技术流相关概念3.技术流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节 技术流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技术流2.古代技术流3.近代技术流4.现代技术流第3节 影响技术流的因素1.政策2.技术本身的特性3.技术供方企业的发展战略4.技术接收方的技术水平第4章 技术流的动力机制第1节 技术流动力机制的理论探讨1.技术流的宏观动力机制理论2.技术流的微观动力机制理论第2节 深圳技术流动力机制的新二元结构模式1.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概况2.深圳市高新技术流动力机制分析第5章 技术流渠道的复合嵌套平台模式第1节 技术流渠道类型与特征1.渠道类型2.渠道特征第2节 复合嵌套平台模式——深圳高交会实证研究1.高交会概况2.高交会的组织3.高交会的结构4.复合的服务组成5.复合嵌套的渠道组成6.高交会的意义和问题第6章 技术流的企业间模式第1节 企业间模式的建构与类型1.模式的建构2.珠江三角洲4个技术流的企业间模式第2节 四类企业间模式的主要渠道分析1.华凌线性模式的主要渠道——技术引进2.TCL线性发展模式的主要渠道——外包与兼并3.好易通双循环模式的主要渠道——模仿与逆向工程4.金鹏集团“Y”型模式的主要渠道——科技成果产业化第3节 中国企业技术流道路的选择1.引进技术的类型选择——加强弓I进管理技术、研发技术2.技术引进的渠道选择——根据技术等级,选择渠道3.技术流的阶段选择——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引进方式4.技术引进的企业规模选择——扶持大企业引进技术5.技术能力类型的选择——培育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的关键6.技术扩散的道路选择第4节 案例分析1.线性模式——华凌集团案例分析2.线性发展模式——TCL集团案例分析3.双循环模式——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案例分析4.“Y”型模式——金鹏集团案例分析第7章 技术流的空间模式与产业间模式第1节 技术流的空间模式1.技术流的基本空间模式2.影响技术流空间模式的因素3.技术流空间模式实例分析第2节 技术流的产业间模式1.传统A-U模型2.长期A-U技术流模型3.市场A-U模型4.产品生命周期与需求生命周期的综合A-U模型5.创新模式与产品生命周期的综合A-U模型6.奋起直追国家的技术流模式第8章 软技术流研究第1节 软技术概述1.软技术的概念2.软技术的特性3.软技术的重要性4.我国的软技术发展第2节 软技术流实证研究——以MRPⅡ技术为例1.MRPⅡ技术简介2.软技术流的动力机制3.软技术流渠道4.软技术流的咨询模式——广州市方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案例分析第9章 从硬技术流到软技术流——粤港合作模式的演变第1节 粤港技术流模式进程1.CEPA前的粤港合作——前店后厂和硬技术流2.CEPA后的粤港合作——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和软技术流3.推动未来粤港合作的因素第2节 TCL集团实证研究1.TCL初创期与香港合作模式:“前店后厂”(20世纪80年代初期)2.TCL自立期与香港合作模式:“内资型前店后厂”(1986年始)3.TCL多元化期与香港合作模式:“后店后厂”(1992年始)4.TCL成熟期与香港合作模式:“前金后厂”(1999年)第3节 粤港合作模式评价1.粤港合作模式类型多样、不断演进2.粤港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互惠互利的合作3.粤港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参考文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