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建筑抗震设计

薛素铎 科学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薛素铎  

页数:

370  

前言

  几易春秋,本书第一版问世已历经4载,受到国内广大师生和读者的钟爱,已连续三次重印。本教材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并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第一,补充了2003年以来世界建筑抗震技术的最新进展。以最新地震灾害及工程抗震技术研究为背景和依据,补充了抗震设计方法与技术的最新成果,如静力弹塑性分析及抗震能力评价方法、钢结构节点最新抗震技术、隔震减振设计方法等。第二,根据近四年的教学实践,改写、调整了部分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教学特色,明确了教学内容在掌握、理解及了解等方面的层次要求。第三,增加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一章。关于建筑抗震性态设计,目前,仅个别国家刚刚启用,在本科教材中还未包含有这些内容。增加此章的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目前国际最新发展前沿,使本书的知识体系更为完整。  在本教材编写中,我们努力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能力。例如,用Duhamel积分计算结构强迫震动(动力学理论),而用抗震设计反应谱方法计算结构最大地震作用(工程实践),二者之间的延续关系对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本教材通过几个关键节点,即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地震波的数理统计、安全可靠度的把握等,将上述理论与实践编织起来,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即理论源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修正理论。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例如,本教材在编写抗震、隔震、减震技术时,客观地描述各自的优缺点,突出使用这些技术在解决好安全与经济的矛盾、安全与适用的矛盾时各自的长处;这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工程技术、树立工程技术进步的科学发展观是非常必要的。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材主要是通过例题、思考题、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还有,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改进学习方法,以适应从基础课程学习到专业课程学习的转变;这一转变实际是学生从“科普人”到“专业人”转变的重要一环。例如,本教材通过对科学试验研究思路、工程做法的形成过程的描述,特别是对抗震概念设计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实现这种转变。  最后,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各种知识的能力、接纳新技术的能力。本教材通过各章的概述及总结,使学生视点高、眼界宽、看得透、有办法。本教材对发达国家抗震研究与实践进展的介绍,有利于学生适应这种知识快速更新、多学科渗透的行业发展规律,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今后的专业实践直至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都是人有帮助的。  总之,我们力图使本书成为一本知识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新、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但终究作者知识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编写,主要阐述建筑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与抗震概论,建筑场地与地基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单层厂房抗震设计,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简介。为便于学习,每章均给出学习提要、习题及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地震与抗震概论
1.1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2 地震与震害
1.2.1 地震基本知识
1.2.2 地震震害
1.3 地震波、震级和地震烈度
1.3.1 地震波
1.3.2 地震动的三要素
1.3.3 震级
1.3.4 地震烈度
1.4 建筑抗震设防要求
1.4.1 三水准设防目标
1.4.2 两阶段设计方法
1.4.3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5.1 场地、地基和基础
1.5.2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1.5.3 抗震结构体系
1.5.4 结构延性的利用
1.5.5 非结构构件
1.5.6 结构材料与施工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二章 建筑场地与地基基础
2.1 概述
2.2 建筑场地
2.2.1 场地土类型
2.2.2 场地覆盖层厚度
2.2.3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2.2.4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2.2.5 场地的卓越周期
2.3 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2.3.1 一般原则
2.3.2 地基抗震承载力
2.3.3 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2.4 地基土的液化
2.4.1 液化的概念
2.4.2 液化的判别
2.4.3 液化地基的评价
2.4.4 地基抗液化措施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三章 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
3.1 概述
3.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
3.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法
3.3.1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3.3.2 地震系数、动力系数
3.3.3 地震影响系数和抗震设计反应谱
3.3.4 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3.3.5 利用反应谱确定地震作用
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
3.4.1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
3.4.2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振频率与振型分析
3.4.3 频率、振型特点
3.4.4 地震反应分析的振型分解法
3.5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5.1 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3.5.2 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
3.6 底部剪力法
3.6.1 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公式
3.6.2 底部剪力法的修正
3.7 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
3.7.1 能量法
3.7.2 顶点位移法
3.7.3 基本周期的修正
3.8 平动扭转耦联振动时结构的抗震计算
3.9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9.1 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9.2 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10 结构抗震验算
3.10.1 结构抗震计算的一般原则
3.10.2 截面抗震验算
3.10.3 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变形验算
3.10.4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习题及思考题
第四章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4.1 概述
4.1.1 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必要性
4.1.2 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4.2 结构计算模型
4.2.1 按离散方式划分结构计算模型
4.2.2 按结构体系划分结构计算模型
4.3 时程分析法
4.3.1 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4.3.2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4.3.3 结构恢复力模型
4.3.4 根据时程分析结果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4.4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4.4.1 建立荷载-位移曲线
4.4.2 结构抗震能力评估
4.4.3 推覆分析法技术要点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五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5.1 震害及其分析
5.2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5.2.1 不同类型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及高宽比要求
5.2.2 抗震等级的划分
5.2.3 结构平面和竖向布置
5.2.4 一般性抗震措施
5.2.5 结构材料
5.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5.3.1 多遇地震下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变形验算
5.3.2 多遇地震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5.3.3 竖向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
5.3.4 内力组合
5.3.5 框架梁柱和节点的抗震设计计算与验算
5.3.6 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5.3.7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5.3.8 框架结构计算实例
5.4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4.1 墙体布置及其抗震性能
5.4.2 水平地震作用下抗震墙结构的结构分析
5.4.3 墙体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
5.4.4 抗震墙截面抗震验算
5.4.5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5.5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5.1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性能特点和抗震设计要求
5.5.2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计算的简化方法
5.5.3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5.5.4 框架-抗震墙结构计算实例
习题及思考题
第六章 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6.1 钢结构房屋的震害与抗震性能
6.1.1 钢结构房屋的震害
6.1.2 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
6.2 抗震设计规定
6.2.1 钢结构房屋结构类型的选择及所适用的结构尺度
6.2.2 结构平、立面布置以及防震缝的设置
6.2.3 支撑、加强层的设置要求
6.2.4 楼盖的选择
6.2.5 地下室的设置
6.3 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
6.3.1 结构计算模型的技术要点
6.3.2 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6.4 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要求
6.4.1 钢框架构造措施
6.4.2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4.3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5钢结构抗震技术的新进展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七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7.1 震害及其分析
7.2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3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验算
7.3.1 计算简图
7.3.2 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7.3.3 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
7.3.4 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
7.3.5 计算实例
7.4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5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点
7.5.1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5.2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抗震计算
7.5.3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习题及思考题
第八章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
8.1 震害分析
8.1.1 屋盖体系震害
8.1.2 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系统震害
8.1.3 围护结构震害
8.1.4 其他震害
8.2 单层厂房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8.2.1 厂房结构的总体布置
8.2.2 屋盖结构布置
8.2.3 排架柱和柱间支撑
8.2.4 围护结构与隔墙
8.3 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
8.3.1 计算模型的选择与抗震计算的主要内容
8.3.2 横向抗震计算
8.3.3 纵向抗震计算
8.3.4 截面抗震验算
8.4 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要点
8.4.1 结构计算模型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选择
8.4.2 抗震计算要点
8.4.3 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8.5 抗震构造措施
8.5.1 屋盖系统的抗震构造措施
8.5.2 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的抗震构造措施
8.5.3 山墙混凝土抗风柱配筋构造
8.5.4 混凝土柱厂房柱间支撑抗震构造措施
8.5.5 混凝土柱厂房的结构连接构造
8.5.6 钢结构厂房柱的抗震构造措施
8.5.7 钢结构厂房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
习题及思考题
第九章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9.1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
9.2 隔震设计
9.2.1 隔震的基本原理及设计要求
9.2.2 隔震装置简介
9.2.3 隔震结构的适用范围
9.2.4 隔震结构的设计与计算
9.2.5 隔震结构的构造要求
9.3 消能减震设计
9.3.1 消能减震原理
9.3.2 消能减震装置与部件
9.3.3 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
9.4 结构的被动调谐减震控制
习题及思考题
第十章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简介
10.1 概述
10.1.1 抗震设防的经验教训及对工程建设的最新需求
10.1.2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0.1.3 本章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10.2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概念
10.2.1 几个基本概念
10.2.2 性态水准
10.2.3 设计地震水准
10.2.4 抗震性态目标
10.2.5 抗震性态目标的选择及对应的设计准则
10.2.6 抗震性态目标的检验方法及性态目标决策
10.3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概览
10.3.1 建筑按使用功能和重要性的分类
10.3.2 建筑使用年限与最低抗震性态要求
10.3.3 建筑抗震设计类别
10.3.4 场地类别评定
10.3.5 设计地震加速度
10.3.6 建筑场地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设计谱
习题及思考题
附录I 中国地震烈度表
附录Ⅱ 我国主要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附录Ⅲ D值法计算用表
附录Ⅳ 函数φ(ξ)计算用表
附录V 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内力系数、位移系数计算图表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轴压比是影响抗震墙墙肢延性的重要因素。轴压比超过一定限值时,很难成为延性抗震墙。抗震墙轴压比高的部位在底部,而底部加强部位又是抗震重要部位,应有较高延性要求。因此,尤其要限制此部位的轴压比。  具体要求是:对于底部加强部位,一级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体平均轴压比,9度时不宜超过0.4,8度时不宜超过0.5(高层抗震墙结构7度时也不宜超过0.5);二级抗震墙不宜超过0.6。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墙体平均轴压比不宜大于底部加强部位的墙体平均轴压比。  注意,这里在计算轴压,N为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力设计值,A为墙肢截面面积,f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4.抗震墙边缘构件的设置构造要求  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包括抗震墙两端及洞口两侧设置的暗柱、端柱、翼墙、转角墙。研究表明,抗震墙端部设置边缘构件,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受压性能、增大延性。按照边缘构件的范围和配筋要求的不同,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前者强于后者。  (1)边缘构件的设置部位  抗震墙两端和洞13两侧的边缘构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一、二级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应在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墙肢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但当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较小(即:一级9度时小于0.1、一级8度时小于0.2、二级时小于0.3)时,这些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一、二级墙的其他一般部位以及三、四级抗震墙结构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对于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一、二级落地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墙肢,两端应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柱,洞13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墙肢的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2)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图5.28)  1)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和配箍特征值应符合表5.30的要求。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建筑抗震设计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是正版,只是还差了一本,后来就涨价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