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夏商周考古学研究

杜金鹏 科学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杜金鹏  

页数:

8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合集。作者依据考古学资料,运用考古类型学的分析方法,结合历史学和相关文献,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文化、都城与宫殿制度、三代文明与社会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中重点对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等遗址及夏、商文化进行了分析探讨。文中的不少论题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前沿或热点课题,若干学术观点为作者所首发。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以及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等学科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夏商周考古学论要新砦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与研究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基址再认识偃师二里头遗址四号宫殿基址研究偃师二里头遗址都邑制度研究偃师二里头夏都规划探论中国龙,华夏魂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安徽出土两件铜斝的年代及其意义三星堆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广汉三星堆出土商代铜牌浅说试论夏文化探索关于山西境内夏文化辨析夏文化内涵特征疑问夏商文化断代新探关于南亳说与北亳说的前途问题“偃师商城界标说”解析夏商分界研究中“都城界定法”的理论与实践“郑亳说”立论前提辨析“郑亳说”四论据辨析郑州南关外下层文化渊源及其相关问题郑州南关外中层文化遗存再认识偃师商城与太甲桐宫刍议试论偃师商城东北隅考古新收获试论偃师商城小城的几个问题偃师商城年代与分期研究偃师商城与“夏商周断代工程”偃师商城近年考古工作要览偃师商城第八号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试论商代早期王宫池苑考古发现关于郑州商城始建年代问题盘龙城商代宫殿基址讨论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初步研究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与商代燕国甲骨文·殷墟·古史观殷墟宫殿区建筑布局和性质简论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的发掘与研究综述殷墟乙一基址及其相关问题殷墟乙三、乙四、乙五基址研究安阳后冈殷代圆形葬坑及其相关问题试论江西商代文化的几个问题略论新干商墓玉、铜神像的几个问题试论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玉冠饰陶爵研究封顶益研究铜爵研究附录:杜金鹏1984~2006年著述存目后记

章节摘录

夏商周考古学论要一、学科发展历史与研究成果概述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今中国境内夏商周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存。夏商周考古学见证了中国考古学自初创到繁荣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中国境内由中国学术机构发起、中国学者主持进行的首项考古发掘,是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28年开始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它既是中国考古学形成阶段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夏商周考古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在1928~1937年问,历史语言研究所组成“殷墟发掘团”,对安阳殷墟遗址进行了15次发掘,成就斐然。就考古发现而言,这l5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包括:第一,共获得商代刻辞甲骨24900多片。殷墟发掘的最初目标就是寻求通过科学发掘搜寻殷代甲骨文,从而对甲骨文和殷商史进行科学研究。这些刻辞甲骨不仅具有明确的出土地点,还有清楚的地层关系,并有与其他商代遗迹遗物的共存关系,为甲骨文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天地。第二,在殷墟宫殿区发掘,一批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发掘者认为分属53座建筑),从而揭开了先秦时代帝王宫殿、宗庙等礼制建筑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之序幕。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李济先生评价说:“殷墟的发掘,就现代考古学的立场说,最基本的贡献实为殷商时代建筑之发现,亦即夯土遗迹之辨别,追寻与复原工作”。第三,发掘了11座商代晚期王陵和从属于王陵的上千座祭祀坑,这是古代王陵考古发掘的先声。就学科建设而言,这15次发掘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首次把现代考古学田野发掘方法运用到商代考古科研实践中,堪称我国夏商周考古学的开创之举。第二,培养了一批商代考古学者,由此造就了多位蜚声中外的甲骨文学家、商代考古学家,初步奠定了中国夏商周考古学队伍的基础。第三,积累起大量商代考古资料,为迅速切入商代考古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提供了资料准备。第四,以铁的考古学事实,证明我国在商代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从而打破了当时中外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古史体系的全面否定,使得以“二重证据法”为武器的新史学充满活力,充分显示了考古学的重要性。


编辑推荐

《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由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夏商周考古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