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2008-6
科学出版社
陈曦
543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5章。全书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历次土地资源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重建了新疆近50年来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数字序列,深入揭示了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分析了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揭示了我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因子和控制因子的耦合规律,为干旱区生态恢复、环境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具有较多创新点。可供从事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以及自然地理、区域规划等领域的科研、教学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陈曦,男,汉族,浙江诸暨人。1964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兼任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新疆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新疆遥感应用协会理事长。主要从事专业:水文学与水资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已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攻关专题、国家面上基金课题、省部级重大项目、中加cIDA课题、中日JICA课题等30余项。以主持人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以主要承担人获省部级三等以上奖励4项,获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已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近5年来,主持建立了我国干旱区大型内陆河流的水资源利用模拟系统、基于遥感的干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ALR-SHM,在国际上提出了网格尺度空间变异性的计算模型与方法、生态用水动态计算方法和生态用水的调度方法。
序前言上篇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干旱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第二节 国内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数据提取与野外验证和精度分析 第二节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50年来新疆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新疆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实况 第二节 21世纪初(2000年)新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实况 第三节 新疆近5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干旱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节 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2000年)天山北坡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三节 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天山北坡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极端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一节 极端干旱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2000年)塔里木河干流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三节 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节 塔里木河干流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下篇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 第六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河流水文效应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湖泊水文效应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地下水效应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效应 第一节 绿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效应 第二节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效应 第三节 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土壤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新疆植被变化概述 第二节 典型流域植被变化规律 第三节 土地利用格局与植被变化 第四节 LUCC驱动下的地下水与植被变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干旱区城镇化对区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 第一节 乌鲁木齐——中国干旱区的大城市 第二节 奎屯——中国干旱区的新兴城市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沙漠化问题 第一节 沙漠化和沙漠化土地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沙漠化效应 第三节 沙漠化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影响 第四节 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沙漠化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盐渍化问题 第一节 土壤盐渍化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中的土壤盐渍化 第三节 土壤盐渍化对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中国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动态模拟 第一节 流域绿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第二节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第三节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需求模拟 第四节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过程的动态模拟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绿洲的稳定性 第一节 绿洲稳定性的内涵 第二节 斑块尺度绿洲的稳定性 第三节 景观尺度绿洲的稳定性 第四节 区域尺度绿洲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中国干旱区典型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一节 天山北坡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第二节 天山南坡博斯腾湖流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展望后记
插图:第一章 绪论干旱区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气候学上,是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因此而干旱缺少水分的区域。《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中“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比在0.05~0.65的地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是指干燥度>1.5的区域,其中干燥度在1.5~2.0为半干旱区,2.0~4.0为干旱区,>4.0为极干旱区。与之相对应,半干旱是指干草原、干旱指荒漠草原、极端干旱指荒漠景观区(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1959)。造成上述区域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海陆分布以及大地貌格局的共同作用。第一节 中国干旱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1 干旱与干旱区干旱实质上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系统问的水分平衡问题。干旱是一个地区在足够长的时期内,无降水或降水严重不足,导致土壤因蒸散而水分亏缺,河川流量急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物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已经有人提出,1910~1950年落基山以东的大平原上的干旱,是由于东南方的高压持久存在和风暴路径向北移动所引起。苏丹诺一萨赫勒(sudano—Sahelian)地区的持续干旱,可能是亚速尔高压东移加强、北大西洋东部海面温度较低以及环极涡旋扩展等原因引起。应该指出,最严重的和长时期的干旱,必然是由多种气候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报刊上人们常见到这样的说法:“干旱是世界上普遍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这种把干旱与旱灾混为一谈的提法是不恰当的。“干旱”与“旱灾”不同,干旱气候与干旱灾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干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可能酿成旱灾,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干旱,不仅仅只造成旱灾这样一种后果,而且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益处。干旱条件下,太阳辐射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好。在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干旱地区的农业将优于多雨地区。另外,作为干旱后果的旱灾,也并不单单只受干旱一个因素制约。如不同土壤、地下水位、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其旱灾的有无或轻重都不相同。干旱与旱灾之间的因与果关系并非完全一一对应,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中国干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具有较多创新点。可供从事资源、环境、土地利用,以及自然地理、区域规划等领域的科研、教学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很厚啊 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