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
2007-11
科学出版社
徐赵东,马乐为 编
众所周知,在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振动问题,因而,在高等工科院校的土木、机械和航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结构动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特别是对于地震多发区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我国,工程抗振(震)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而现代抗振(震)设计的理论基础正是结构动力学。系统地掌握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上述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土木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工作,深深理解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往往由于结构动力学的知识欠缺导致对专业课的困惑或研究工作的停滞不前。因此,本书在选材上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着重于理论与概念的工程应用和背景。作者力求避免教材内容、论述和思路跳跃过大,在语言表述上尽量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本科基础课程相衔接。由于结构动力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本书将以土木工程的动力问题为依托讲述结构动力学。当然,由于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仍是针对各种工程领域的动力问题,所以本书也适用于其他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学习。为了增加学生对结构动力学的兴趣,了解结构方面的动力学最新发展,本书还讲述了结构动力学领域的若干前沿研究专题,并加入了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增加了本书的新颖性与实用性。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动力学研究体系的分类与研究方法的概述、结构动力学基础与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动力问题、多自由度体系动力问题、无限自由度体系动力问题、随机振动与结构动力学的若干前沿研究课题。
《结构动力学》是在作者多年从事结构动力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书中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介绍了结构动力学领域的若干前沿研究课题。《结构动力学》既注重读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注重读者对结构振动领域研究发展方向的掌握。《结构动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书中侧重介绍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重点突出。《结构动力学》可作为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航空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结构振动、模态分析与测试等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主要符号表第1章 绪论1.1 结构动力学概述1.2 动力荷载121简谐荷载122非简谐周期荷载123冲击荷载124任意动荷载1.3 结构动力问题的特点1.4 结构离散化方法141集中质量法142广义坐标法143有限单元法习题第2章 动力学基础及运动方程的建立2.1 动力学基础2.1.1 动力自由度2.1.2 基本动力系统元件2.1.3 动力系统类型2.2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2.2.1 动力平衡法2.2.2 虚位移原理2.2.3 Hamilton原理2.2.4 Lagrange方程2.3 重力的影响2.4 地基运动的影响习题第3章 单自由度体系3.1 自由振动反应3.1.1 无阻尼自由振动3.1.2 有阻尼自由振动3.1.3 阻尼及其测量3.2 简谐荷载反应3.2.1 无阻尼体系的简谐荷载反应3.2.2 有阻尼体系的简谐荷载反应3.2.3 动力放大系数3.2.4 共振反应3.2.5 阻尼比的求解3.3 周期荷载反应3.4 冲击荷载反应3.4.1 正弦波脉冲3.4.2 矩形脉冲3.4.3 三角形脉冲3.5 任意荷载的反应3.5.1 Duhamel积分(时域分析)3.5.2 Fourier变换(频域分析)3.6 振动的能量3.6.1 自由振动过程中的能量3.6.2 粘性阻尼体系的能量耗散3.6.3 等效粘性阻尼3.6.4 复阻尼3.6.5 摩擦阻尼3.7 结构振动试验3.7.1 振动试验简介3.7.2 激振设备3.7.3 测振仪器3.7.4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3.8 隔振原理3.8.1 积极隔振3.8.2 消极隔振习题第4章 多自由度体系4.1 两个自由度体系4.1.1 运动方程的建立4.1.2 无阻尼自由振动4.1.3 振型4.1.4 运动方程的一般解4.2 无阻尼自由振动4.2.1 运动方程的建立4.2.2 振型4.2.3 振型的正交性4.2.4 广义质量和广义刚度4.3 有阻尼体系的受迫振动4.3.1 坐标的耦联与正则坐标4.3.2 阻尼假设4.3.3 振型叠加法4.4 动力特性的实用计算方法4.4.1 Dunkerley公式4.4.2 Reyleigh能量法4.4.3 Ritz法4.4.4 矩阵迭代法4.4.5 子空间迭代法4.5 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4.5.1 中心差分法4.5.2 平均常加速度法4.5.3 线性加速度法4.5.4 Newmarkβ法4.5.5 Wilsonθ法4.6 动力分析中的有限元法4.6.1 有限单元法的一般过程4.6.2 动力分析中的有限元法4.6.3 梁的位移模式和形函数4.6.4 单元刚度矩阵4.6.5 质量矩阵4.6.6 阻尼矩阵4.6.7 等效结点荷载习题第5章 无限自由度体系5.1 无阻尼直梁的轴向振动5.2 无阻尼梁的横向自由振动5.3 有阻尼梁在一般荷载作用下的偏微分运动方程5.4 振型的正交性5.5 振型叠加法5.5.1 广义质量5.5.2 广义荷载5.6 轴向力、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振动方程的影响5.6.1 考虑轴向力影响的梁的振动方程5.6.2 转动惯量对振动方程的影响5.6.3 考虑转动惯量与剪切变形的梁振动方程5.7 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5.8 板的横向自由振动习题第6章 结构随机振动6.1 概述6.2 随机过程6.2.1 随机过程的概念6.2.2 随机过程的概率描述6.2.3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6.2.4 平稳随机过程6.2.5 几种重要的随机过程6.2.6 地震地面运动的随机模型6.3 线性单自由度体系随机反应6.3.1 时域分析方法6.3.2 频域分析方法6.3.3 激励和反应的互相关函数和互谱密度6.4 线性多自由度体系随机反应6.4.1 直接方法6.4.2 振型叠加法6.5 非线性结构随机反应分析6.5.1 摄动法6.5.2 等效线性化方法6.6 结构随机反应分析的状态空间法6.6.1 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6.6.2 单自由度体系6.6.3 多自由度体系习题第7章 结构动力学若干研究课题7.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7.1.1 建筑结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简介7.1.2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7.1.3 地震反应谱7.1.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7.1.5 底部剪力法7.2 结构振动控制7.2.1 概念及分类7.2.2 粘弹性阻尼器减振技术7.2.3 橡胶基础隔震技术7.2.4 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技术7.3 模态分析与理论7.3.1 模态参数7.3.2 实模态分析7.3.3 复模态分析7.4 结构动力损伤识别7.4.1 频率基损伤识别方法7.4.2 模态基损伤识别方法7.4.3 基于刚度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7.4.4 基于柔度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7.4.5 基于能量的损伤识别方法7.4.6 动力损伤识别研究展望7.5 动力分析非线性问题7.5.1 动力分析中的物理非线性问题7.5.2 动力分析中的几何非线性问题7.6 子结构法7.6.1 子结构法有限元分析7.6.2 子结构法损伤识别习题参考文献
插图:根据荷载是否具有预先确定性,即是否知道下一时刻的荷载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动荷载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非随机)荷载和非确定性(随机)荷载。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已预先确定,是完全已知的时间过程;非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预先不可以确定,是一种随机过程。根据这两类动荷载的不同,结构动力分析方法可划分为两类:确定性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当不考虑结构体系的不确定性时,选用哪种分析方法将依据荷载的类型而定。根据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动力确定性荷载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周期荷载和非周期荷载。对于周期性荷载可分为简谐周期荷载和非简谐周期荷载,非周期性荷载又分为冲击荷载和其他规律性荷载。对土木结构而言,不确定性荷载可分为风荷载、地震作用和其他非确定变化规律的荷载。为清晰起见,将上述荷载分类绘成图1.1所示。
《结构动力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唉,本来是买来上课用的书,买来后才知道,里面印刷了两个第2章的内容,且第1个第2章里还有第1章的内容,真是混乱。当时买的时候过了1个多星期才发货,我联系卓越客服,他说目前缺货,正在调货。当时就有点怀疑是不是盗版,现在拿到书了才知道,那1个多星期的拖延时间应该是才在印刷,唉。。。这一次被坑的哇
质量不错,发货挺快,价格合适。总之,挺满意哦
书是包邮的,货到付款,态度也很好,送货的还送到宿舍楼下去的,很好!别的快递都是往学校正门那就不管了。
这本书讲的很简单,想深入的,个人认为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内容比较前沿,适合于从事抗震研究的学者.
以前上学时用的这本书,觉得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