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软件测试

秦晓 科学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科学  

作者:

秦晓  

页数:

236  

Tag标签:

无  

前言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自20世纪中叶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只能由极少数人参与研制、应用的神秘阶段,长达30多年,直到80年代才逐渐进入普遍应用与普适教育阶段。这时的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进而又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方面,这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并以网络形态迅速普及发展开来。与此同时,掀开了以信息技术(IT)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大致说来,IT经历了三次浪潮,即以1981年个人计算机(PC)的推出乃至广泛应用的阶段为第一次浪潮;20世纪90年代初期,Internet被推向社会进入商用阶段,从而掀起了第二次IT浪潮;本世纪之初又掀起了以发展存储为中心的存储区域网(SAN)和网络附加存储系统(NAS),用以存储和保护海量昂贵数据为目标的第三次IT浪潮。这三次浪潮期间也恰逢我国改革开放时期,计算机是IT的重要子集,全国的计算机教育也得到蓬勃的发展,止于1995年,全国已有137所高校设有计算机系或专业,而到2005年,我国已发展到有505所高校具有计算机本科以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其中部分高校还招收相应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说明最近的10年我国IT技术处于加速发展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以往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多沿用美国的IEEE/ACM组织的CC1991/CC2001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计划,恐难以适应目前的发展状况。  21世纪以来,更多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任务目标,以划分为培养“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方面的人才为宜。这三方面不是上、中、下的层次关系,而是处于同一层面。只是各类型人才在培养数量上不同而已。“研究型”人才可能占极少数,“应用型”人才是大多数,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的自身情况和各行业的背景而细化。这种定位很重要,既涉及各高校的教学设施、教学队伍和生源情况,又涉及当下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我们在科学出版社支持下成立的“新世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其宗旨就是以满足新形势下的计算机教育为己任。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地讲述软件测试知识体系,即测试人员应掌握的四个层次的知识和技能(按由底向上的顺序):测试实施、测试设计技术、测试策略与方法、测试管理。本书从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用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读性,重点讲解实用、先进和成熟的测试技术与方法,以及一些国内外测试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讨论题、典型案例分析和测试文档模板,各章后面还附有习题。  本书适合用作软件测试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从事软件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参考手册。

书籍目录

1 软件测试概述 1.1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1.1 软件产品  1.1.2 软件工作产品和测试件  1.1.3 软件质量  1.1.4 测试案例  1.1.5 软件缺陷  1.1.6 测试脚本和测试包  1.1.7 软件测试 1.2 软件测试的目标和必要性  1.2.1 软件测试的目标  1.2.2 软件测试的必要性 1.3 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 1.4 软件测试流程 1.5 软件测试类型 1.6 软件测试经验谈 1.7 软件测试知识体系 习题一2 测试设计技术 2.1 概述 2.2 黑盒测试  2.2.1 功能分析  2.2.2 风险分析  2.2.3 等价类划分  2.2.4 边界值分析  2.2.5 判定表  2.2.6 因果图  2.2.7 正交阵列  2.2.8 状态测试 2.3 白盒测试  2.3.1 代码覆盖  2.3.2 基本路径测试  2.3.3 循环测试 2.4 灰盒测试 2.5 探查式测试  2.5.1 探查式测试概述  2.5.2 探查式测试的步骤  2.5.3 缺陷讨论会  2.5.4 攻击测试方法 2.6 测试案例与测试数据表  2.6.1 测试案例编写和记录  2.6.2 测试数据表  2.6.3 测试案例评审 习题二3 软件测试策略与方法 3.1 概述 3.2 单元测试  3.2.1 单元测试目标  3.2.2 单元测试内容  3.2.3 单元测试策略  3.2.4 单元测试流程  3.2.5 单元测试规划  3.2.6 单元测试设计  3.2.7 单元测试实施  3.2.8 单元测试经验谈 3.3 集成测试  3.3.1 集成测试目标及内容  3.3.2 集成测试流程  3.3.3 集成策略  3.3.4 分层式集成测试 3.4 系统测试  3.4.1 系统测试目标及内容  3.4.2 系统测试流程  3.4.3 系统测试规划  3.4.4 系统测试设计  3.4.5 系统测试实施  3.4.6 软件缺陷报告  3.4.7 缺陷跟踪和管理  3.4.8 每日构造 3.5 验收测试策略与方法  3.5.1 验收测试目标及内容  3.5.2 验收测试安排  3.5.3 验收测试流程 习题三4 系统测试方法及实践 4.1 系统测试方法概述 4.2 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  4.2.1 引言  4.2.2 Web应用模型  4.2.3 性能测量指标  4.2.4 测试流程  4.2.5 一个示例 4.3 易用性测试  4.3.1 易用性定义  4.3.2 易用性测试内容  4.3.3 易用性测试方法 4.4 配置和兼容性测试  4.4.1 引言  4.4.2 配置和兼容性测试范围  4.4.3 配置和兼容性测试过程 4.5 安装/卸载测试  4.5.1 安装/卸载程序分析  4.5.2 安装/卸载测试内容 习题四5 测试自动化及测试工具 5.1 软件测试自动化  5.1.1 软件测试与软件测试自动化  5.1.2 软件测试自动化的优势与局限性  5.1.3 引进软件测试自动化的策略 5.2 自动测试脚本  5.2.1 开发流程  5.2.2 开发指南 5.3 软件测试工具  5.3.1 软件测试工具概览  5.3.2 软件测试管理工具  5.3.3 系统测试支持工具 习题五6 软件测试管理 6.1 测试管理概述  6.1.1 测试管理的四个要素  6.1.2 测试团队的测试能力  6.1.3 常见问题或风险 6.2 测试计划及执行控制  6.2.1 测试管理目标  6.2.2 制订测试计划的步骤  6.2.3 测试计划的执行控制 6.3 测试人员及组织  6.3.1 人员招聘与人员流动  6.3.2 人员绩效问题  6.3.3 人员激励方法  6.3.4 人员培训与职业发展  6.3.5 建立测试组织 6.4 软件测试过程  6.4.1 测试过程概述  6.4.2 测试过程定义  6.4.3 测试过程实现  6.4.4 测试过程改进 6.5 软件测试配置管理  6.5.1 测试配置项的标识  6.5.2 测试配置项的控制  6.5.3 测试配置项的质量审计  6.5.4 测试配置项的状态报告 6.6 软件测试度量  6.6.1 必要性和目的  6.6.2 测试设计度量  6.6.3 测试实施度量 6.7 软件测试管理体系 习题六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孤立地分析一个输入,没有考虑不同输入之间、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约束关系,例如开始日期不得晚于结束日期。  2)没有考虑这种测试情况:一个功能的输出是另一个功能的输入,即孤立地考虑一个功能的测试,不考虑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  3)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的结果有可能不对,即设计人员的判断与程序的实际处理不一致,因为它们不是根据程序内部的结构及处理获得的。  4)在不少情况下难以找到这些输人值,它们使程序的输出值为其边界值或次边界值。  2.2.5 判定表  在一些应用中,系统需要根据一组输入条件确定要执行的动作(输出)。判定表将条件和动作的关系表达为表格的形式。如表2.2.4所示,判定表的上半部分是条件,下半部分是动作,每一列表达一条处理规则——特定条件组合所对应的动作。对于条件,通常分别使用“1”、“0”表示条件满足和不满足,使用“空白”(即不填写1或0)表示条件与规则无关——即不适用于此规则;对于动作,通常分别使用“1”、“0”表示执行动作和不执行动作。  一些城市的电力公司把用户分为两类:单费率用户和复费率用户。对单费率用户实行单一电价,即在任何时间段都是一个价;对复费率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实行不同电价,例如在规定的期间内实行优惠的电价,在其他时间段实行普通电价。北京市电力公司规定,在每年11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期间,对于复费率用户,每天22:00至第二天凌晨6:00实行优惠电价,而其他时间实行普通电价。表2.2.5是用于计算电费的判定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软件测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