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学微生物实验学

张卓然,黄敏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卓然,黄敏 编  

页数:

252  

内容概要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实验学(第3版)》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可供高校基础和临床各专业开设微生物学实验课使用,也可作为微生物学临床检验人员的工具书和上岗培训用书。全书包括微生物实验基本技术,细菌学、真菌学及病毒学实验,各种临床标本检查,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和质量控制等7部分内容,分为50项共154个实验。内容涉及微生物学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技术,各种微生物的系统检验,各种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技术方法翔实,图文并茂。其中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是针对难培养或不能培养微生物的感染难以进行病原学检测的瓶颈而设计的。并针对目前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提出要以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替代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建立新的病原学诊断“金标准”。要完成本教材全部实验内容约需120学时,各校可根据各自特点和专业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实验学(第3版)》可供医药院校学生使用。另外,《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微生物实验学(第3版)》的技术和方法也可作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指南,也是广大微生物学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第一部分 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第一实验 细菌的人工培养法实验1 基础培养基的制备实验2 细菌的分离与接种法实验3 倾注培养和活菌计数第二实验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实验4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5 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悬滴法)实验6 细菌涂片的制备及革兰染色法实验7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观察实验8 测微器的使用第三实验 细菌生化鉴定法实验9 单糖发酵试验实验10 氧化酶试验实验11 过氧化氢酶试验实验12 IMViC试验实验13 硫化氢试验实验14 脲酶试验实验15 数字编码测定法第四实验 细菌血清学鉴定法实验16 凝集试验实验17 沉淀试验(毛细管法)实验18 荚膜肿胀试验第五实验 消毒与灭菌实验19 常用消毒、灭菌法及除茵滤器的使用实验20 常用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实验21 噬菌体的特异溶茵试验第六实验 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实验22 纸片扩散法实验23 稀释法实验24 E试验第七实验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实验25 细菌变异现象的观察实验26 R质粒的传递试验实验27 质粒DNA转化试验实验28 细菌DNA提取第八实验 实验动物感染及细菌毒素检测实验29 实验动物的管理与选择实验30 动物接种与采血技术实验31 细菌毒素检测第二部分 细菌学实验第三部分 真菌学实验第四部分 病毒学实验第五部分 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第六部分 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第七部分 质量控制和实验设计附录参考文献图版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技术  医学微生物实验学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性与免疫性等设计出各种试验,以研究与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及诊断方法。本部分概括了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长特性的观察,形态学、生化学、血清学三大鉴定技术,以及对该微生物的药敏试验等。必要时尚需进行动物感染性试验,以协助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另外,还要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本身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利于人类最终能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  第一实验细菌的人工培养法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关键在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人工培养法为细菌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使其在体外生长繁殖。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基础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和制备工艺,掌握在各种培养基上接种细菌的方法;观察和描述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实验l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为培养细菌的人工饲料,是由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各种营养成分配制而成。基础培养基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基本能满足一般病原菌生长繁殖时所需的氮源、碳源和无机盐等。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增添某些特殊成分(如糖类、血液、抑制剂等)则可制成有特殊用途的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医学微生物实验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