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京津水源涵养地水权制度及生态经济模式研究

王岳森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岳森  

页数:

186  

字数:

236000  

前言

该收作者针对京津冀严重抽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和过度超采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学习和吸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由行政分水变为行政与市场配水相结合、由无序开发超采地下水走向注重生态建设涵养水源的治水新思路。将水资源管理、水权制度创新、用水健全补偿机制健全完善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综合研究,很有意义。特别是强调要以生态环境的全面建设为京津冀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其研究解决问题的角值得肯定的。

内容概要

  本书以京津水源涵养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协调发展为主线,针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发展差距大、水源涵养区工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和用水补偿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由行政分水变为市场配水,由无序开发走向生态经济模式的政策建议。本书建立了初始水权分配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水权市场的运行模式和规范措施,探讨了京津水源涵养区水资源一生态一经济系统的动态反馈机制,提出了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一市场经济模式发展框架,并就生态建设公司的定位、使命和运做模式进行了初步讨论。  本书可作为从事水权制度研究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水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生和广大读者阅读,同时可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 全球性水危机背景下的京津冀水资源现状 2.1 全球性水危机与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2 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3 南水北调对解决京津冀水资源问题的效果分析 2.4 京津水源涵养地现状分析 2.5 水资源管理思路的调整——从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 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国内外水权理论研究启示与实践经验借鉴 3.1 国际水权理论和制度对京津冀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3.2 不同水权分配模式利弊分析 3.3 水权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和限制条件讨论 3.4 水权转让的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模型的构建 3.5 国内水权交易实践带来水资源管理思路上的转变 3.6 京津冀用水矛盾和冲突解决思路 3.7 本章小结第四章 京津冀水权市场的构建和运行模式分析 4.1 准市场原则下京津冀水资源管理的框架设计 4.2 初始水权的分配 4.3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措施 4.4 京津冀水权市场运作模式探索 4.5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 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价值和用水补偿机制的探索 5.1 生态价值的特点及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浅析 5.2 生态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和简单讨论 5.3 张承地区自然资源系统现状和生态价值评估 5.4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价值评估实例 一以丰宁县为例 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和政府职能定位的讨论 6.1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建设规划思路与设想 6.2 张承地区向京津提供可持续自然服务的运行成本分析 6.3 对京津水源涵养区的经济补偿模式和数量的讨论 6.4 生态建设中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与方法的改进 6.5 互利共生型生态价值观的确立和生态文化建设 6.6 本章小结第七章 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经济模式和发展战略选择 7.1 探索一种生态法则规治下的生态一市场经济模式 7.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京津水源涵养区生态一市场经济模型与动态分析 7.3 以林业的优先发展涵养水源,构筑生态经济的基石 7.4 推动资源型农业快速转型,发展适度规模的高效绿色农业 7.5 以植被恢复为主要目标,加快牧业转型 7.6 开发清洁能源,建设新能源基地 7.7 与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政府政策调整 7.8 生态建设公司运作模式探讨 7.9 本章小结第八章 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缺水状况在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尽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开工,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世界银行报告的结论 也认为我国北方以后还会缺水。由于水资源短缺使得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虽然先后投入了巨额资金,采取了大规模的治理措施,但效果不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仍然存在,沙尘暴还是时有发生。缺水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断言,中国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这虽然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预言中国将对水资源作出独特反映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在地表水过量使用的同时,超采地下水在京津冀地区已成普遍现象。在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废弃的井比新钻的井要多。水资源的开发程度已接近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个别地区已超过开发极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的恶化。与水资源短缺不相协调的是,我国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即使在严重缺水地区,农业水资源渠系利用系数也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只达到40%。一方面是缺水,一方面在大量浪费水。解决缺水问题的习惯性思路是想方设法增加水资源供给,供给的对策又往往是走工程水利的道路,大规模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大规模工程调水。前者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漏斗”,后者又远水难解近渴,且跨几个流域经过人口稠密区上千公里调水,水质能否有保证还有待未来检验。


编辑推荐

《京津水源涵养地水权制度及生态经济模式研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京津水源涵养地水权制度及生态经济模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