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

白咸勇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白咸勇 主编  

页数:

175  

内容概要

本学习指导是由全国21位多年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教授,在成功编写和使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并参考了国内外部分习题汇编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本学习指导在章节编排上与现行流行的规划教材一致,每章内容包括目的要求、学习纲要、英汉名词对照、强化训练及强化训练参考答案等。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指导对教材中的要点、关键点、疑点和难点进行了归纳概括,层次分明,知识点明确;为了加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训练部分除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部分外,增加了案例分析题的分量。书末附有3套期末考试题和2套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代表性。 本学习指导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专业教师在命题时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第2章 上皮组织第3章 结缔组织第4章 软骨和骨第5章 血液与血细胞发生第6章 肌组织第7章 神经组织第8章 神经系统第9章 循环系统第10章 免疫系统第11章 皮肤第12章 内分泌系统第13章 消化管第14章 消化腺第15章 呼吸系统第16章 泌尿系统第17章 男性生殖系统第18章 女性生殖系统第19章 眼和耳第20章 胚胎学总论第21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第22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23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24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25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第26章 眼和耳的发生第27章 先天性畸形和致畸《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一)《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二)《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二)

章节摘录

2)高血压的形成: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其形成原因到目前为止,不十分明了。但目前一致认为: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正常血压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形成的。大量流行病调查资料表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前者提高了心脏的排血量,后者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又能影响腺垂体(垂体前叶),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提高血管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等各种升压物质的敏感性而升高血压。同时,外界环境及内在的不良刺激可引起强烈、反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导致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血管收缩中枢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全身细小动脉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也随之升高。细小动脉长时间收缩,小血管可出现营养障碍,加之脂类的沉积,逐渐发生广泛的小动脉硬化。对于内脏器官可导致缺血,尤其是肾缺血,可产生肾素,肾素使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促使全身细小动脉进一步收缩,血压升高更明显。这也加快了全身小动脉的硬化,于是血压由暂时的、波动性的升高转为持久的高血压状态。3)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甚。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头晕的原因之一。头痛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时引起恶心、呕吐,多因血压突然升高使头部血管反射性强烈收缩所致,疼痛的部位可在两侧太阳穴或后脑。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4)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部分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发人群:a.父母患高血压则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明显高于父母血压正常者。b.食盐摄入多的人容易患高血压,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摄入可降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故吃的菜肴应尽量淡一些,尽量少吃咸鱼、咸肉、咸菜、酱菜等。


编辑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 PDF格式下载



写的有点神奥重点不突出但题还是很好的


英文单词太少,还有些错误,不过还能用。


到货快,包装也很好,很不错


总体很不错,只是单词没有音标~


内容实用.答案比较详细


书的内容也挺多的,重点把握得也不错。


题目太简单,不建议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