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燕赵古桥

刘忠伟 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刘忠伟 编  

页数:

281  

字数:

260000  

前言

  为便于研究,我们这里所指称的燕赵区域总体包括现今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大致相当于华北平原与燕山南北麓,不仅包括战国时期燕、赵两国的疆域,而且也包括存在其间的古中山国、代国和邢国等地。燕赵区域内特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连绵不断的战争、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导致了燕赵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燕赵文化的主体是华北平原的汉族旱地农耕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特征。  燕赵文化虽然与相邻的三晋、关中、中原、齐鲁各区域文化多有交叉和重叠,但它却更具北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就燕赵文化的气质特性而言,人们多认同它的慷慨悲歌和任气豪侠,这一特征虽非燕赵区域所独有,但无疑它在该地表现得更为典型,它形成和成熟于战国时期,其后绵延两千余年,成为燕赵区域悠久而稳定的文化传统。就燕赵文化的构成和发展机理而言,有学者认为,兼收并蓄而自成一家乃其重要特征。这既与燕赵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多元构成等因素息息相关,又与燕赵地区的先贤今哲洞烛社会发展先机,并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魄,对各家各派思想成果择善而从、整合提炼关系至密。这样的看法对于我们认识和思考燕赵文化无疑颇多启示。不过,在尚未对燕赵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之前,我们还不能对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妄加评说。

内容概要

本书对河北境内西晋至清末现存的40座古代石桥进行了详细介绍,用科学的方法、文化的视角、历史分析的理念对它们的创建、发展和历代维修以及历史贡献作了全方位的介绍和理性思考,突出阐述了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并解读燕赵古桥的结构特点、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追寻我们祖先曾有的思想闪光和艺术智慧,探索隐秀于燕赵古桥科技中的多元文化特质,展现古代匠师们的时代审美格调和他们挥洒于古桥建筑中的气韵和风神,把燕赵古桥置于某种文化背景中,凸现出那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高度。用今天的科学水平,探讨过去的技术成就,鉴古而知今,彰往以察来,更好地继承文化遗产,激活传统中的积极资源,为现代文明服务,站在人类学的高度展现燕赵古桥对中国和世界桥梁史的伟大贡献。 本书具有丰富的资料和鉴赏价值,可为桥梁史研究者、古建筑研究者及美术雕刻艺术工作者提供大量第一手原始资料,亦可供文物爱好者、文史爱好者及广大旅游爱好者阅读、参考和鉴赏。

书籍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融于自然的科学——燕赵古桥综述第二章 访贤觅圣方顺桥第三章 桥殿飞虹苍岩桥第四章 千古独步赵州桥第五章 飞仙走圣升仙桥第六章 窦王殿侧阜民桥第七章 定窑门前涧磁桥第八章 精美绝伦永通桥第九章 皇太后敕修永济桥第十章 衡水明代大石桥第十一章 药王乡里贵妃桥第十二章 巨丽崇观单家桥第十三章 狮子城里杜林桥第十四章 邯郸失步学步桥第十五章 明代永年弘济桥第十六章 古莲池内几多桥第十七章 清东陵内皇家桥第十八章 清西陵内神道桥第十九章 清末井陉逸仙桥第二十章 秦风犹存石柱桥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融于自然的科学——燕赵古桥综述  桥,又称桥梁,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由桥身(包括桥面)、桥墩(包括桥台)和桥堍组成。  中国古代的“桥”,与梁同义,均指架于水面的横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桥,水梁也。从木,乔声。”“梁,水桥也。从木水”刀声。”清段玉裁注日:“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梁者,宫室所以关举南北者也。然其字本从水,则桥梁其本义而栋梁其假借也。凡独木者日杠,骈木者日桥。大而为陂陀者日桥。”“梁之字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根据段氏之说,在古代桥和梁是异名同义且可互为注解的两个字,而桥又专指架空且中间隆起两面有坡度的梁桥。由此可以推断,中国古代桥梁,最初为木桥,后发展为石桥。  古代桥梁,按其材料而言,可分为木桥、石桥、竹桥和铁桥;按其形式,可分为梁桥(包括伸臂桥)、拱桥和索(吊)桥;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路桥、河桥、跨街桥、寺庙桥和园林桥等。  桥梁的产生和创建,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其中的“行”,就是桥梁产生的源头。人类在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河川的阻隔,人类要发展就必然要努力战胜险阻、跨越河川,而打通这些阻碍、接地通尘的最佳和最经济的办法,就是遇水搭桥。由于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或偶遇大树倒卧于河渠,或突见山石搭于山涧,于是启迪了智慧的灵感,他们便在需要的地方仿效自然的奇遇,搭木为桥,建造出最初也是最原始的桥梁,以利行程。考古资料已然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对木、竹、藤等材料性能的多种组合利用工艺,具备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技术条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燕赵古桥 PDF格式下载



古桥不仅江南有,北方的古桥也很有特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