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陈劲 主编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劲 主编  

页数:

112  

内容概要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致力于介绍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及最新发展,为中外学者就演化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及其应用问题进行讨论和对话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也为展示我国演化经济学学者的研究与思想提供一个机会窗口。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专辑收录的论文大致囊括了以下专题:演化经济学中的制度主义、创新经济学、演化经济地理学以及演化经济学的应用等问题。它涉及制度演化、技术创新以及演化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等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学术话题,还涉及我国制度创新深化、自主创新战略这两大主题的深层次学理问题。 本专辑可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学理思考与借鉴,可供政府科技领域的高层领导、企业高级技术主管、大学与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与科技工作者参考,尤其适合作为理工科、管理学等专业以及社科、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及博士生的参考用书,对于想了解和深入研究演化与创新经济学的人也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边际效用理论的局限微观—中观—宏观第二届“中国演化经济学论坛”综述法律的制度基础——习俗和私有秩序的不足之处霍氏的制度演化观国际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进展:美国与欧盟的政策及其启示(上)四重螺旋视域下的中国自主创新演化分析报酬递增、经济活动异质性与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演化分析新古典经济学之美——史晋川教授访谈录英国10大经济学家联名致女王殿下的一封信

章节摘录

  中观轨道同时影响经济系统中的宏观秩序及微观组织。我们把这个过程的特点用“演化三段论”命名。起源阶段指的是一个主体发展了一种新思想或是新规则,该规则促使了有关人、能源和材料的新组织形式的产生。这个阶段,规则大量出现,但多数夭折,其特点表现为新奇性与多样性。扩散阶段包括了在一系列组织背景下对于成功规则的接受与适应。这时包括两种情况:小圈子之间的合作以及随后不同规则主导的小圈子之间的竞争——往往相互竞争至筋疲力尽。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环境,过程中互补的性质意味着那些较为偏远的、能够使适应过程更加容易的规则变量将脱颖而出。因此,结果将是经济中一个新的微观组织以及新的中观秩序的建立,从市场改革和工业组织结构可见一斑。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保持和复制大量出现的时期,中观规则被持续的修正和保持所加强,如加强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立法将规则具体化。  一个中观轨道包含新的中观规则向微观组织领域的扩散,以及过程中来自作为规则群的宏观领域的反馈。首先发生在微观领域的是一个主体通过探索得到了一个新规则并发现了它的应用潜力。对于单个主体而言,这是一个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但对其他主体而言,接受和适应该规则是一个被迫的过程。这种演进过程将重构市场及其组织环境。在宏观领域,首先发生的是早期采用新规则的人垄断了新市场。随着后来者开始学习和试着应用新规则,情况逐渐发生变化。宏观领域的情况常常是与秩序有关的,如新规则怎样与现有规则契合,同样,规则群怎样与其他规则群相契合。正是中观轨道的出现才使得原有秩序被打乱,而在轨道的尽头,新的秩序得以建立。  我们把中观轨道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分别叫做中观1、中观2、中观3。中观1是中观轨道的第一阶段,此时,主体获取、理解了某一新奇规则,并设想出一种应用新规则的方法——这就是中观概念中的新生以及微观概念中的首次应用。中观1的开始需要整体新奇(一个通类思想)和局部新奇(其第一批现实化群体)的同时出现。中观2包括了对新奇的局部接受和适应。在第二阶段,现存的秩序被打乱,从而必有一个适应新规则的行为正常化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熊彼特主义关于经济演化的核心——制度化。中观3是整个中观轨道的最终阶段,该阶段的规则若对经济系统保持相当的重要性,那么它就可以继续存在较长时间。这是一个通过复制、保持以及修正而实现的亚稳定状态。然而,许多规则虽然风行一时,对中观3而言却早早地被抛弃掉,他们的消亡使新思想得以进入系统。比如说,以马为主的交通规则在动力交通工具的时代被加强。一旦新思想出现,熊彼特所定义的新奇现象开始大规模扩散。因此,中观3的亚稳定状态在保持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结构稳定性丧失时会带来大量的机会。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PDF格式下载



这种系列弄的不错,值得看看。


这本期刊,属于以书代刊的类型。问题在于国内的好稿件很有限,而主要靠翻译国外同行的优秀作品。相比之下,国内部分的投稿质量的确跟翻译作品相差比较大。


相关图书